党员领导干部五方面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最新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党员领导干部五方面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员领导干部五方面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第一篇】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方案〉的通知》(国教督办〔2020〕3号)要求,我省对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情况、2020年有关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并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一、自查自评基本情况
(一)高度重视,全面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明确要求。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省政府负责同志多次调度,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明查暗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二)认真考核,客观评价。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两级政府对照《2020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重点》深入开展自查自评,对自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推进整改,充分发挥督导考核的监督导向作用。省政府办公厅将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工作纳入重点工作枢纽调度系统,加强跟踪督办,确保过程可控、结果真实。
二、工作成效和存在不足
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19年底,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主要教育指标连续多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优先发展教育的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亲自主持制定《安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要文件,并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全面部署教育工作。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等多次专题研究教育议题、审议教育文件。组建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3位省委常委任副组长、19个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3次全体会议,多次研究教育议题。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安徽以“三个坚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为题简报刊发我省做法。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要做法被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简报刊发。细化高校党建十项重点任务,推动全部理顺中小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学校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标,省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大幅提高。
(二)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讲话,出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贯彻举措》。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遴选试点高校20个、试点院系30个,举办“英模·大师”示范思政课活动13场。建设20个省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729个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教育基地;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省委、省政府印发《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行动计划》,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作了报道。实施学生体魄强健工程,打造省市县校四级学校体育联赛体系,2019年,组织师生万人次参加校园足球等33项比赛。2019年,全省各学段近视率较上年下降,超额完成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的任务。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学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三)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一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0所,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894所,占总任务的%,进度全国第一。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导性规划,对首批申报的11个县开展驻地式督导。约谈2019年差异系数超过国家警戒线的县、区政府负责人。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控制在3%以内的工作目标。推进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编制实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二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出台我省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与教育部签订落实国家职教20条备忘录。5所高职院校跻身国家“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高职扩招录取新生万名,招录人数居全国第一。三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统筹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申报设置3所高校全部获批。统筹推进“551”工程,重点支持5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组建全省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立项建设51个协同创新项目,遴选推进200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高等学校高峰学科建设五年规划(2020-2024年)。四是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明确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严肃查处长丰县北城衡安学校违规招生行为。印发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展民办学校规范办学防范化解风险专项行动。教育部组织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我省民办教育发展水平全国前五。
(四)教育民生切实改善。一是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聚力攻坚“义务教育有保障”薄弱环节,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辍学学生数见底清零。精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万人次。各类教育项目资金切块10%优先安排贫困革命老区和其他贫困地区。拓宽贫困家庭子女上升通道,2019年,国家、高校、地方专项招生计划录取7千多人,高职院校招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录取5千多人。二是强化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出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实施方案,定期组织暗访,及时通报问题。印发实施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意见,常态化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三是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我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1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面对复杂形势,省委、省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全省“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和“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持续推进“百日冲刺”活动。四是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强化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完善校园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编印高校安全风险点和中小学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加强警校联动,印发高校警务室建设标准,实现全省高校和高校集中区域警务室建设全覆盖。
(五)教育保障进一步加强。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初步统计,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从2019年春季学期起,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拨款标准不低于500元/生·年。各级各类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较上年均有所增长。二是优化教师编制管理。在全国率先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全面推开“县管校聘”改革,在5个县试点开展教师管理人权、事权、财权“三权统一”改革。三是不断提高教育督导质量。积极推进《安徽教育督导条例》立法,拟纳入2021年度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2019年底实现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每年开展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
虽然我省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取得了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优质教育资源城乡配置还不够均衡,少数县差异系数有所扩大。二是少数学校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师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经验做法
(一)做好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分学段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录制5033节线上课程资源,实现电视频道、网络平台、手机APP等线上教学方式全覆盖。拨付500万专项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基本条件。制定8个疫情防控标准与指引和13个分学段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向学校派驻专业疫情防控指导员。构建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理的校园联防联控机制,全面摸排师生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统筹储备学校防控物资。部署学校制定并完善“两案”“八制”,切实做到“十个到位”,确保学生平稳有序返校。截至6月底,全省980余万名学生顺利返校复学,未发生一起校园内新冠肺炎传播病例。
(二)切实保障教师待遇。切实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将其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在全国率先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中小学教师待遇优先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挂钩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奖励同步考核、同步核算、同步发放的长效联动机制。组织对2018年、2019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情况自查,全省所有县(市、区)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及时对2020年中小学教师工资预算作出安排,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
(三)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将智慧学校建设作为办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突破口,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审定印发《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省政府将智慧学校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到今年年底,将实现贫困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建设乡村智慧学校3479所。制定智慧课堂等应用系统与省平台互联互通技术规范,避免产生信息孤岛。根据2019年度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五位,教学应用水平居全国第二位。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着力编好教育“十四五”规划,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是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压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二是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入实施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加快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三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职教改革,推动落实产教深度入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入实施“551”工程,加强研究生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四是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实中小学校和教师减负清单。开展本科高校编制“周转池”试点评估,在高职院校探索编制周转池制度。五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收官战。继续加大对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完善精准控辍保学机制,精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持续实施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专项计划,增加贫困地区考生被重点大学录取机会。
党员领导干部五方面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第二篇】
20XX年来,本人在支行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信念,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金融知识学习,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廉洁自律,自觉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职责,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下面是这段时间的个人评价。
一、加强学习,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两年来,我十分注重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及文化知识的学习。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xx大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用党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敏锐性,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
2、坚持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强化宪法意识、法律意识,自身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增强;
3、坚持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把握工作特点、方向和趋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4、坚持对WTO及市场理论知识和先进科学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时代感,适应现代社会和遵循规则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5、坚持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充电。自年月始,参加大学专业本科班的自修学习;年月至年月,参加了学专业研究生班的学习。通过学习,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五是虚心向老领导、老同志及领导和基层同志请教,学习他们的好作风、好经验,不断充实完善自己,领导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按照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指导思想,要求自己,紧密依靠党组织,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善待基层同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力求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荣誉面前努力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三、讲团结、重配合,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团结也是生产力。不论是在人大工作,还是在某单位工作,我能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关心同志,主动与领导和同事处理好关系,不论思想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和想法,我都主动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到某单位工作后,我经常到基层大队、企业了解情况,经常与分管科室工作同志交心谈心,通过交流,在工作上形成共识,注重在团结中推动工作。
作为XX单位一名副职,总的来说,一年来,本人正确理解上级的工作部署,坚定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政府的规章制度,较好地履行了作为行政职务和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的职责,发挥了领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较好地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
党员领导干部五方面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第三篇】
根据《2020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国教督办〔2020〕3号)要求,我省对照指标体系,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如下:
一、经验做法与典型案例
1.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省、市、县三级党委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工委。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景俊海等多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通过高校“学习筑梦大课堂”为师生讲授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我省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2019年以来,相继召开全省教育大会、第22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以党支部联系点撬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落实推进会等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读书育人全过程。制定实施《贯彻落实〈2020年高校党建重点推进的十项工作任务〉的工作方案》,深入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配备比例达到%,超过中组部要求近20个百分点。开展公办与民办高校“同在党旗下、携手添光彩”结对共建活动,将民办高校党组织活动经费和党务工作者补贴统一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工作经验被中组部、教育部推广。中小学校“三早”育苗工程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充分肯定,开展党建“强基领航”行动,引领带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公办中小学校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立德树人有效落实。实施高校思政课创优行动,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课+课程思政”的铸魂育人课程体系。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工作方案》,高校思政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专职思政课师生比达1∶342,专职辅导员师生比达1∶176。全省高校学生同上开学思政第一课《重温历史,打赢战“疫”》,与人民网合作邀请我省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现场讲述抗疫故事,组织高校师生网上“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活动,进一步坚定了高校师生“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吉林省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建设吉林省中小学美育特色校212所。
3.疫情防控初战告捷。全面实行省市县三级党委教育工委书记和高校党委、院(系)、支部三级党组织书记抓防控工作制度,自上而下加强党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坚持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提出“五个做精做细”疫情防控要求,实现全省校内“无疫情,零感染”。吉林大学等5所高校附属医院的610名医生教师出色完成我省驰援武汉任务,64所高校开展针对疫情的心理咨询服务。各地各校认真做好延期开学期间网上教学工作,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做到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疫情期间各级各类教育共开设在线课程万门次。
4.教育改革取得突破。在国家“双高计划”评选中,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在全国率先开展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建设,完成35所省属本科高校发展类型自主选定工作。完成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遴选工作,遴选立项建设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所,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3所、B类3所,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A类4所、B类4所。相继出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职业教育服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综合防控儿童少年近视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农安县创建“温馨村小”经验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入选中组部攻坚克难案例汇编。推进高校职称制度改革,开辟高校思政和党务工作队伍“双线晋升”通道,加快民办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进程,开展“双一流”“双特色”高校“四个自主”评聘试点。
5.教育公平深入推进。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投入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园287所,增加园舍及户外活动场地面积90万平方米,图书万册,玩教具万台(件/套);连续5年共投入亿元,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800所/次;加快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进程,坚持把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治理以来共增加万余个普惠性学位。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改革,坚持就近免试入学,推行多校划片、公民同招,为择校热、学区房降温。“一县一案”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降至%。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全省自评达标率%。持续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建立吉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至%。加快实施高中普及攻坚计划,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
6.教育民生明显改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有学习能力的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如期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达标任务。加大编制配备力度,建立省控动态调整机制,盘活现有编制资源,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按标准为15个贫困县万人次的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招聘特岗教师2669人、培养省属公费师范生500名,优先满足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亟需学科师资需求。全面完成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规划项目,覆盖382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04个教学点,惠及万名中小学生。历时三年完成331所农村中小学校取暖改造任务,受益师生万人。
7.教育保障持续加强。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制度已全面建立,动态调整优化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按生均标准比例落实教育经费。有效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开展第三轮覆盖全省的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工作,研究启动对永吉县等6个试点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对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进行部署,省委、省政府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具体落实,印发《关于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财政、人社、教育等多部门联合进行督查,全面加强省级经费统筹,确保年底前完成工作目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稳中有升,2019年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位居中西部省份前列。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开设教学资源共享专区,承载教学资源1400余万个条目;新开通100万个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注册师生达299万人。
二、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是教育规划落实还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虽然全省各级财政在“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硬目标要求下,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把教育作为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个别地方在教育规划落实和学校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存在规划不够和规划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受疫情影响未能按计划推进。
二是教育治理能力还存在相对薄弱的问题。党的建设方面,个别高校从严治校传导压力还不够,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党的组织覆盖质量还不够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聚焦优质均衡发展还不够。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方面,受财力状况影响,个别县(市、区)工作进展较慢。职业教育方面,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与我省中东西部“三大板块”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相适应的类型教育聚集度还比较低。高等教育方面,虽已明确办学类型发展定位,但个别高校在人才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还未按照自身定位进行细化落实。
三是教育发展内涵还存在缺乏活力的问题。学前教育还未完全实现普及普惠,2019年,全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大班额”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个别高中在办学条件、教师结构等方面还不能满足新高考改革要求;职业教育区域间、校际间发展还不均衡,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不足,专业设置跟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相对滞后,缺少有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元参与亟待深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高校办学特色不鲜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党建创优体系。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出台《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健全完善高校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全面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持续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推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同在党旗下、携手添光彩”结对共建活动由党建工作向业务工作拓展。加大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力度,深入推进中小学“三早”育苗工程,加快实现民办中小学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开展吉林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机制。
二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构建一体化发展体系。建立基础教育发展指标监控制度,列出重点任务清单,纳入省政府年度重点督办任务。要求各地在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教育作为重点支出优先保障。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为抓手,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保如期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标。按照国家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要求,按计划启动省级评估验收工作。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严格落实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的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消除大班额工作。加快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和育人方式改革,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落实新课标、实施新课改。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贯通培养体系。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打通中职、高职(专科)、本科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实施中高职“双特计划”,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教学标准,开展具有我省产业特点的“1+X”证书制度试点。建立全省中职学校设置标准和评估制度,推动各县(市、区)办好1所服务县域发展的职教中心。抓好高职扩招群体培养,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着力构建分类管理体系。持续推进“两双”建设,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培育计划”,建立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引导高校紧密围绕我省“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以及“761”等重大工程,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深入实施“双万计划”和“一流师资”培育计划,着力打造“金专”“金课”“金师”。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着力发展“四新”建设,持续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完善专业认证体系,建立以本科教学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提升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智库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培育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高校产学研引导基金”作用,转化一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
五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师资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底线约束,出台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落实意见,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用好“国培、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发挥好吉林省“国家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作用,完善省、市、县三级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教师发展。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制度,完善乡村教师补充培养机制,实施吉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特岗”招聘计划试点,促进优质师资向基层流动。进一步加大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力度,确保在年度前实现国家政策目标要求。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政策,完善教师职称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党员领导干部五方面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第四篇】
我就这一年度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剖析自身的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批评,以备本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断锻炼自己,让自己各方面完善和进步。
一、强化思想修养,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
一是,本人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坚持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三是坚决按照上级的指示,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予以整改。
二、立足本职、认真工作
在工作上,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中。并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文化修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在工作方面,还存在浮躁情绪。二是对一般性的、事务性的工作,缺少创新和开拓精神,有一定的本位主义倾向。三是对有些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不力,解释不耐心,态度较生硬。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克服不足,更进一步改进工作态度,积极协助领导做好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勤奋工作,让自己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升华,积极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努力向成为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