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范例通用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范例通用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1
按照此次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民主生活会要求,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自治区相关重大决策部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论断,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进行对照检查,现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民族工作理论知识学习领悟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自治区相关决策部署不够主动、不够认真、不够全面,自认为和自己工作关系不大,没能及时认真仔细学习,导致对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的科学判断,对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掌握得不够系统,理解得不深不透,存在一知半解现象,不能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将民族知识融汇贯通,学习成果转化不够及时。例如,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停留在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没有上升到宪法、法治的认识,更没有形成大局意识,即“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是双语教学改革推进落实方面。主要表现在平日仅限于自身工作,管理好班主任和学生,不涉及蒙语教学工作,因此对蒙汉双语教学改革和其它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改革工作不够了解,还停留在该问题属于教育局主管部门的认识上,同时工作思维存在局限,习惯站在分管领域的角度考虑问题,关于党的民族政策具体贯彻落实、做好民族工作的认识和关注不够,缺乏自觉主动性,没有深入结合自己工作。
三是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谋划推进工作方面。主要表现在平日工作中没有很好的站在做好民族工作的高度推进自我工作,我校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每年仅限于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常规统计,并没有关心和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积极地发现和处理少数民族学生和主体民族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纯在矛盾,也缺少全校范围内系统全面的开展民族政策为主题教育工作,没能及时有效的将国家和习总书记的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到学生中去。
四是民族工作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没有深入系统的学习,理解不够深刻、到位,过多强调本职工作,淡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没有将学生的“三观”教育融入平日的教育教学中,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的不具体,不够深入人心,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方法单一。仍需要在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对于如何把自己分管工作与民族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效融合起来,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在实践工作中,内化为思想动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针对上述问题,认真进行党性分析,深挖根源,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站位不够高,责任意识不强。没有站在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上开展学生工作,存在关系不大的思想,差不多就行的思想;没能让国家的民族政策深入学生内心,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强烈责任心,致使效果不理想。
二是理论学习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能把学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要论述抓在手上,但没有结合时代背景、工作实际、现实问题等去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精神精髓,停留在碎片化学习,缺乏系统性,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指导实践上存在一些差距。在民族政策认识不到位,缺少积极性,都是源于理论学习动力不足,存在懒惰性。
三是宗旨意识不够强,责任担当不够。系统的学习不足,了解程度不够,求真务实不严,一抓到底不够坚决,在新的情况下,服务大局意识不强,面对新问题,主动研究不够,缺乏创新、进取精神。在工作中担当意识不强,没能及时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三观教育。
四是大局意识不强,需要改进工作作风。民族工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也需要在学生中开展教育,近年来,这些工作开展的少了些。在工作中存在关系不大的思想,没有切实有力度的维护民族团结,需要改进工作作风。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下一步,我将对照自己查摆的问题,重点从四个方面立行立改。
一是加强学习,增强大局意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深刻体悟其中的丰富内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将民族工作和学生工作结合起来,渗透到各项德育活动中,民族团结从学生抓起。
二是严格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密切联系群众,强化使命担当,历练开拓精神,破除思想顾虑,坚持原则、较真碰硬,解决一些长期困扰组织工作的难点问题,要敢于和破坏民族团结的人和事作斗争,带头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三是敢于担当,强化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要主动研究民族工作和自己的分管工作,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带领班主任积极地将学生思想教育、三观教育开展起来,关心周围的少数民族学生,积极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做贡献。
四是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工作。抓紧时间在学生中以不同形式开展民族工作、民族政策宣传的主题教育,切实抓好维护工作,教育学生爱国、规范语言文字。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2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4
针对查摆不足的整改措施
一、“党员领导干部民族团结政策宣传不够、骨干带头作用不够明显、维护民族团结领导核心作用还不够强。”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不懈的开展“五观”、“四个认同”教育,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加强引导,抓好宣传教育。深刻认识暴力犯罪份子的残忍面目,帮助干部群众擦亮眼睛,与境内外“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同时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用辉煌成就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局党组、机关党总支和党支部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全面落实地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做好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二、“党员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模范作用还不够好。”
整改措施:通过专题培训、中心组学习以及支部大会、写心得体会、座谈讨论、自学等形式,继续学习党的十七届
四中全会《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闭幕后关于当前新疆形势和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在自治区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学习王乐泉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七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写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50题》、《新疆发展稳定六题》等内容。进一步坚定全体党员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信心和决心,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有的同志对“三股势力”的严重危害性、对新形势下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还不深刻。”
整改措施:一是继续抓好讲事件真相、讲民族团结、讲政策法律的“三讲”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二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地区关于对事件的定性以及对维稳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忠实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巩固“五个认清、五个深刻”集中学习教育成果,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全面落实维稳措施,积极做好防范和打击工作,不断强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项措施。三是认真抓
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和廉租住房建设、抗震安居、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建筑节能、城乡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5
要把根本点放在创新机制体制上。一是要创新工作格局,在上下联动上有作为。要打破统战部门“单打一”的传统做法,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党内与党外的关系,形成整体推进、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努力构建全党重视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统战格局。二是要创新考评方式,在科学布局上有作为。要落实经常性考核,采取经常性随即考评方式,定期抽查、督导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统战干部履职过程的跟踪考评。要落实岗位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与干部教育管理相衔接,与干部奖惩相挂钩,使统战工作虚任务变实,软指标变硬。三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在统筹协调上有作为。要深入研究各领域统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规范有序、整体衔接、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统筹做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工作,推动统战工作科学化创新发展。
要把着力点放在推动科学创新上。农场统战领域方面,要以配置统战样板点、培育作业站示范点为重点开展工作。选取1-2个工作基础较好的作业站作为统战工作样板建设点,帮助形成科学、实用、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促使农场统战工作的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社区统战领域方面,要以社区统战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整合并利用好社区的各种资源,经常性组织社区统战人士开展“职工论坛”、“统战成员议事会”,“知社情、献良策、做贡献”等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内统一战线人士的积极性,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把各种力量组织和协调起来,做到优势互补、与时俱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打造社区统战工作品牌和特色,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在非公经济领域方面,要以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要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引导非公经济组织积极发挥示范带头、团结凝聚的作用,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密切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沟通与联系,更好地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积极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商会作用,鼓励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农场建设中来。
要把落脚点放在服务经济发展上。一是围绕服务中心,当好经济发展“加速器”。一是围绕创新机制,当好深化改革“助推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鼓励基层统一战线成员围绕深化改革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紧密联系实际,扩宽思路,抓住统战工作的特色,培育典型,更好地帮助农场依法决策。二是围绕构建和谐,当好社会安定“稳压器”。有宗教场所的作业站和街道,要认真宣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民族宗教领域的维稳工作,确保民族宗教界和睦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6
基层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统战工作呈现出日益复杂的趋势,统战领域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展,统战工作愈来愈显得重要,且任务更加艰巨,要求和标准更高。因此,如何加强基层统战工作,这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八五五农场基层工作的实际来看,虽然统战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成为影响开展基层统战工作的一个突出因素。对此,结合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统战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一些粗浅见解。
一、基层统战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统战网络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虽然目前各管理区均建立了一定的工作网络,网络触角已延伸到作业站乃至相关重点企业。但是由于统战工作务虚性强于务实性,加之统战网络的组成人员大多是兼职人员,一旦出现某种亟待解决的临时性任务和突发性事件,这时候的基层统战网络就不能很好运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工作还是农场统战委员和统战干事在应付,统战工作就会陷入停滞状态,无法开展。
(二)基层统战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当前基层统战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是制约开展统战工作的瓶颈。一是基层统战工作开展被动,完全听从上级布置,上级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年年工作都是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干,缺乏有效活动载体,工作方式方法停滞不前,以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为终点;二是新老交替不能很好结合。由于每年都会有新鲜的血液注入,年轻人对统战工作了解不深、不透彻,而老一辈存在给年轻人让位心理,缺乏创新知识和动力,安于现状,导致开展工作进入照搬照抄模式,很难创新致使整个基层统战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原因分析
(一)认识上有差距。一是对统战工作的性质、地位认识不足。统战干部接受统战理论系统培训不多,对党的统战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统战历史知之甚少,导致个别干部对统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错误地认为统战工作过去重要,现在不重要;上面重要,基层不重要;二是对统战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足,有的干部对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变化了解不多,理解不深,既没有把基层统战工作提高到坚持和完善党的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也没有把基层统战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任务来认识;三是对基层统战干部的责任感、成就感认识不足,有的干部对统战岗位缺乏认同感,觉得出路不畅,前途不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对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情况把握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不断产生或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原工商业者逐年减少,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和自由择业人员等组成的新社会阶层日益形成,派成员逐年增加,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大量增加,来农场务工人员或定居人员越来越多,这些都成为统战工作的新课题。但基层统战工作往往满足于应付面上工作,在这些新阶层、新领域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对新问题调研不足,对新情况把握不准,致使统战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基层统战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的难度。一是统战工作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非常强。统战工作是一项实现国家统一、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工作,需要统战干部经常与各类统战对象交流沟通,达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目的。统战对象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统战干部必须具备各类统战知识,尤其是在处理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时,更需要统战干部具备丰富的统战经验和高超的工作技巧,把牢政策,主动应对,因此,统战工作的难度较高,对统战干部的要求也相当高。二是基层统战工作的范围广、对象多。基层统战工作虽然人员缺乏,力量薄弱,但它所面临的工作范围依然涉及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民族和宗教界爱国人士和一切爱国力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其他各个领域。因此,如果要将工作做深、做细的话,只靠统战委员和统战干事是做不好的,需要基层管理区、作业站大力配合、协同运作,更需要社会力量的理解和支持。
三、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认识,明确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农场党委要把统战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地讨论统战工作。在部署全面工作时,把统战工作放到一定的位置,并认真督促检查统战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二是农场党委要重视统战工作,带头做统战工作,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模范地贯彻执行统战政策。完善党政主要领导与统战对象的联系交友制度,与统战对象协商问题,听取意见,广交、深交朋友。三是农场党委中心组每年要组织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干部学习班、培训班,要将统战理论知识和统战方针政策列入必修课。四是要设立基层统战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农场财政预算,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二)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思路。要把握统战工作新形势,提高工作创新能力,更新观念,寻找新载体,搭建新平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开创农场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一是要实现思想观念创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就谈不上统战工作创新。我们要树立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只要符合人民利益和客观规律的,就要大胆地想,大胆地干。坚决摈弃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思想观念。二是要实现工作载体创新。要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实际、可操作强的基层统战工作活动载体,增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如开展创建统战工作先进管理区、管理区统战工作基础年、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动员统一战线各方面力量为农场贫困户、贫困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
(三)健全网络,加强基层统战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要减少统战干部队伍兼职现象。要实现所有管理区都配备一个专职的统战委员或统战干事,使统战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深入到统战工作中去。同时,要逐步扩大专职统战干部的比例。二是要提高统战干部队伍的稳定性。要求基层统战干部至少能在岗位上待上3年,减少干部队伍的流动性。同时,基层党支部要加强对统战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使他们能安心在岗位上工作。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7
随着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领域的不断扩大,统战工作群众性、社会性日趋突出,基层统战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基础地位也愈益重要。据目前了解,河北省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成员已达900 多万人,比1995 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其中不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倍增长,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大量增加,其他方面的工作对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些成员中的绝大多数分布在县区乡村等基层。与此相对应,统一战线成员县(市、区)级组织和基层组织在全省已有2500 多个。这种新发展、新变化,强化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基础地位。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虽然仍要以大中城市的上层代表人士为工作重点,但大量的群众性的工作还要靠基层去做。基层统战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全面贯彻落实。因此,在重视做好大中城市统战工作的同时,决不可轻视基层的统战工作。
目前,一些地方党委轻视和忽视统战工作的情况依然存在,并呈现出上重下轻的倒三角形态势。不少基层领导,尤其是一些基层统战干部在新的形势下,仍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去寻求统战工作的变革之路,在种种误区中苦苦挣扎。基层统战干部工作中种种问题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对以往的统战工作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基层统战干部现状的调查分析,力图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基层统战工作进行一番思考,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基层统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种种
当前,统战干部队伍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层统战干部大多形成了以“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为主体的格局。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地方,不少年轻的统战干部理论知识强、文化素质高,但缺乏统战工作经历,不会与党外人士打交道;他们台上能演讲,台下却不会谈心;能走省出国招商引资,却不善于深入基层排解民忧争取人心。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老统战干部,不管是豪放还是内敛,不管是能说会道的还是寡言少语的,对世态人情都有着通透认识,他们对党外人士的心理把脉很准,跟统战对象共闯难关共同收获、据理服人息讼止争的经历让人心驰神往。而一些年轻干部,谈话中名词术语、战略思路层出不穷,每一句话听起来都很精彩,而对党外人士的愿望、要求却比较陌生。一些基层统战干部若不善于与党外人士打交道,不善于化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必将成为基层统战干部执政能力的“硬伤”。
问题之一:开拓性与进取心不够,仅仅满足于对政策的诠释。即仅仅满足于对党和国家的统战政策、法律法规做常规性的解释,目的在于促进人们对政策的了解和遵循。这些工作对于一个统战工作者来说,本来是分内之事。但是仅仅满足于解释政策、宣传政策,做党和政府的传声筒,不能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不够的。由于工作方法简单,面向社会的宣传局限于会议、活动和人物,缺乏必要的知识性,统战宣传工作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形成声势。这使党内一些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缺乏深入了解的同志,特别是基层的党政领导同志认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中央和省级,在当地做不做统战工作意义不大。这种片面追随政策而忽视积极性、主动性的统战工作必然缺乏稳定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问题之二: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工作停留于上级命令的附庸。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统战工作部门,习惯于按照上级部署在适于做统战工作的大气候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活动,对统战对象的教育活动也是仅仅听候于上级的决定和安排。或者是怕工作难做,或者是做开创性的工作有一定的阻力,或者是做领导没交予的任务怕承担责任而不愿去干,如此等等。具体表现为:一些统战干部不能经常主动深入到党外人士中间,与他们谈心交心,而是停留在逢年过节看望几次,或在机关坐等党外同志上门,或在座谈会、联谊会上见见面,对党外人士究竟想什么、盼什么、干什么缺乏了解和认识,有的党外人士形象地把这些称作“见了面,吃了饭,换了片(名片),断了线”。而另一方面,地方党委评价一个部门的工作,主要还是看经济指标,而统战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只是服务,既没有量化指标,又缺乏直接、明显的作用,虽然在维护稳定、巩固和扩大团结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不是经济工作部门,对党委来说,重要性、紧迫性并不明显。这种缺乏积极性、自主性的统战工作,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得党内一些同志对统战工作产生了不良印象,觉得统战工作可做可不做,统战部门可要可不要。
问题之三:全面性与通盘性不够,单纯追逐于经济指标的增长。统战工作应当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符合于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大局。但“服务”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赶时髦,一味地向统战对象灌输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也不能一概地用经济指标衡量统战工作的得失,更不能仅注重经济活动能力的提高。有的地方用衡量经济部门的标准要求统战部门,忽视统战部的政治工作职能,只对统战部招商引资感兴趣,而对安排党外人士和做特殊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则不关心。认为统战工作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公开场合,讲起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说的头头是道。特别是在大会上作报告时,更是长大论,动辄万余言。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根本摆不上位,对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也是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对统战工作重视不够,统战部长四处“拜佛”,开展工作很困难,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有的基层统战部长讲:“统战工作好象不是党委的事,而是我个人的事。”尽管这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它却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错误倾向。
问题之四: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够,统战部门自身处于“虚设”状态。即统战工作有名无实、有机构无工作、有计划无行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基层和企业里十分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基层和企业来说,“硬件”固然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作为“软件”的统战工作遭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一些基层的党政领导,对统战工作“口头上重视,工作中忽视”。许多地方把统战部作为安排老干部的场所,造成统战部门的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统战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情况普遍较差,有的根本不能适应正常的工作需要;有的地方领导忽视了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性,无端地搞机构合并、人员缩减,甚至有些地方干脆撤消统战部,合并为宣(传)统(战)部,使统战部门有其名而无其实,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条件。这种状况造成了对统战工作的淡化和削弱。
问题之五:工作存在虚无性与盲目性,人员处于等待与观望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新变化,许多统战工作者一时手足无措,难以把握统战工作的方向和脉搏,处于一种观望、等待的状态。一些基层党委,对统战工作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考核办法,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统战系统各部门,也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加上部门利益驱动,各走各的路,互相之间缺乏配合,好事抢着做,难事抢着推,在执行政策上也因政出多门而多有分歧和冲突。有些统战部门自认为是“三等部”,领导没有要求,工作又不主动,既缺乏主动配合,又不善于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有的统战部长抱着向二线过渡的心态,对工作安于现状,被动应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再加上统战部条件差、困难多,有的索性在政协办公。尤其是在中央明确统战部长由常委担任之后,对他们的心理冲击较大,多数存有等待、维持的思想,对机关干部的情绪和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有的统战部门,“领导不叫不到,经费不给不要”,工作上更是死气沉沉,毫无建树,根本无法在地方领导那里得到重视,使统战部成为“养老部”的豆腐机关,这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问题之六:自身价值重视不够,无奈的沉默与失望。经济体制的转换给统战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惑,目前市场体制尚未发育成熟,市场机制也未完全正常运转,因而在统战工作中出现了许多客观的、现实的具体问题。比如由于干部多年不流动,正副部长多是派进,所以不少从事统战工作多年的一般干部得不到安排,被戏称为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自卑心理严重。这种状况对年轻干部有很大影响,造成调不进、留不住、工作不安心的问题,有些地方统战部长期缺编。这些问题,已成为困扰基层统战部门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另外在一些地区,基层统战部门普遍存在经费紧张、办公条件差的问题。党委的其他部门有车,统战部大多数无车,即使有车也因破旧无法维修长期停用,遇有临时任务只好求助外单位帮忙,日常工作只能骑自行车奔波。有的市有三分之一的县级统战部因付不起电话费被迫停机,有的甚至无资邮寄信件,连稿纸也是四处化缘。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这些问题也远不是统战部门自身能解决得了的,这一切使统战工作者感到自己的力量实在太渺小,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得保持沉默,使统战工作者自身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不仅削弱了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也削弱了统战部门工作的力度。
二、新世纪基层统战干部工作的着力点
在当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统战工作能不能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能不能深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一战线社会职能的实现,尤其是基层统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战工作干部的素质(尤其是基层统战干部),取决于其良好的人格魅力。
1、连结感情纽带,着力于凝心聚力的实现。感情,就是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无比深厚的爱心。这种感情,是我们做好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有了这份感情,我们就有了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就有了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强烈愿望。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只要心中充满了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完全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感情问题,说到底,是个立场问题,是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培养和拥有这种感情,是每一位统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必修之德。
著名寓言作家、法国的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人的感情就象这个寓言里的“南风”,虽不如“北风(行政手段)”果断、强硬,但内化于心的力量却更为柔韧、充实。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感情决定人的态度取向和心理强度,所以感情其自身就有内在的决定人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强度的力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与元九书》一文中也说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于义”,意思是做人做事要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统战工作的角度看,感情的力量就是统战工作者通过自身高尚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政治品德、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对统战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行为的自然渗透和体现。感情力量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其自然渗透有无限的张力,不受时空的限制,能通过震撼感染、舆论传播,使人产生敬佩、信赖、亲切感。在它的作用下,统战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心悦诚服效仿行为,并能间接征服人心。因而它的影响力和激励作用比那种带有强制性并由传统的地位、职位、资历等因素构成的外加力而使人产生的敬畏感及被动心理和被动服从行为的权力性影响力来得长久。良好的感情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是法定约束力无法相比和代替的。
2、跟上时代步伐,着力于思维模式的转变。统战工作,说到底,就是针对新形势、新发展,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团结和联合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力量,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适当的方式,做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生活、投入工作。所以,我们的统战工作,始终有一个变革思维模式,努力“跟上时代”的问题。
列宁指出:“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认清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够以此为根据,估计这国或那国更详细的特点。”科学地考察和分析时代特征,正确估量和把握当今时代主题,是正确估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正确分析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是国家和政党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据。历史经验证明,党对时代主题和国际环境的认识和判断,深刻地影响着党的理论、路线和战略,深刻地影响着党的整个事业。党要跟上时代,社会要跟上时代,我们的统战工作当然也要跟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统战工作不断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更新内容,改进方法,与党的理论和路线相适应,从而不断表现出新的活力。跟上时代,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统战工作总体上一直在随时代发展而前进,但不等于所有方面、所有领域、所有观念、所有的统战工作者都跟上时代了。事实上,在统战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统战工作者)的头脑中,多多少少还有不适应时代要求、不适应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东西。因此,有时候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一些过时的东西来“教育”统战对象,或者不善于用新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对方。其结果,轻者,达不到预期目的;重者,还会给统战事业帮倒忙。
3、拓宽工作思路,着力于工作方法的创新。创新是当今时代一切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胡锦涛同志曾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任何一项工作的活力和生机,都来自于发展和创新。在统战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既绕不开、也躲不过,不解决不行,解决不好也不行。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仅靠老路子、老办法,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从统一战线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前瞻性、预见性的政策思想和理论见解,在创新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哪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视创新、善于创新,就充满活力,发展就快,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过程。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许多困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在于立足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从统一战线的历史,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的发展情况看,统战工作取得的每项重大进展,都与我们在理论政策、工作思路和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开拓创新分不开。创新成为统一战线发展的内在动力。统一战线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创新意识成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普遍共识,使统一战线在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特别是基层统战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复杂而具体,许多新形势、新问题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更需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强调统战工作要有所创新,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努力在理论观点上有新的完善,在实际工作上有新的突破。
4、提高道德修养,着力于人格力量的感染。人格是做人的根本,它影响着社会生活中人生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社会个体的价值认同。尽管影响社会对个体的价值认定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人格”始终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行。”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统战工作产生实效的过程,不仅仅是统战工作者与统战对象之间观念的交锋和迁移的过程,更是人格的交融和重塑的过程。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统战工作成功的基础。李瑞环同志曾指出:“人格问题、人缘问题、形象问题,对统战干部来讲,不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而是涉及统战工作能否收到实效、统一战线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大问题。统一战线工作,重视发挥人格的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
统一战线的工作不同于其他党务工作,也不同于行政工作,必须用统一战线的方式来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统一战线的方式”就是平等的、协商的方式,统一战线干部的作风应该是民主的作风。“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良好的形象是统战干部必备的素质。通过平等协商、民主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威信、突出自己的形象。统战工作者能否通过自己的形象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建立起应有的影响力和聚合力,却是十分重要的。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就需要我们统战干部有这样的胸怀和气量。党外人士,特别是一些有专长的党外专家,他们往往都是自己行业里的优秀人才,更注重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得到社会的承认,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果统战干部在党外人士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有宽以待人的雅量和气度,使人们感受到在他的领导下确实能干出一番事业来。那么,就能把大量的党外人才吸引在他的周围。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人格魅力,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人格力量始终对统战对象产生着一种特殊的合力。统一战线社会职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战工作干部的素质,取决于其良好的人格魅力。
5、培养良好作风,着力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党的统战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能不能肩负起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大业,关键就要看我们能不能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这既是根本的组织保证,也是党的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干部问题放在突出地位,他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江泽民同志也提出,“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说明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干部问题一以贯之的思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对高素质干部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紧迫,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 世纪,要把党的各项工作做好,“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好新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这不仅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也是对统一战线提出的希望。从统战干部队伍现状来看,不论党内干部,还是党外干部都正在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老一代统战工作者,他们大都能从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为统一战线事业默默奉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基层、在一部分统战干部中还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漂浮等问题。再加上一大批年轻干部已经或正在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特别是作为国家干部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外干部的主体已由新一代代表人物所组成,虽已进行了组织交替,但组织上的新老交替只是政治交接的起点和基础,要完成政治交接、思想更新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6、树立个人威信,着力于环境氛围的熏陶。统战工作者的威信度愈高,表明其与党外人士之间的心理距离愈短,个人的影响力也愈强。威信度高,就对党外人士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大,反之,统战工作者的威信度愈低,表明其与统战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愈大,自己对对方的影响力也愈弱。这是统战工作有效性与成败的关键。没有威信的统战工作者对党外人士只有排除力、离心力,是不会受到党外人士发自内心的赞扬、尊敬与信任,这也是统战工作者的最大失败之处。
统战工作者的威信除了对党外人士产生一种心悦诚服的感受外,还对其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统战工作者的影响力是指在与党外人士交往中,影响与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统战工作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构成。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即统战干部威信的力量,对实现统一战线的大目标更为重要。以权力影响他人的行为,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服从,其行为是被动的,缺乏积极性和热情。而非权力性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影响力。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篇3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2
抓民族团结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强3
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以来,本人对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找出问题的根源,认真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的目的。现将剖析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但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工作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大胆工作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固,工作中没有新的亮点。
二是学习积极性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对学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学习中满足于“蜻蜒点水”。
二、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我看清了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并不是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原因就行了,关键是今后怎样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拿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创新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观念,强化质量意识和自我超越意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创新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努力跳出以前的思路和框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活;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写出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调研成果。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今后将全面、系统、准确地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打下坚实的政策理论功底,拓宽个人知识领域。按照通读与精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学习中心,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中心议题,确保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学习,坚持作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针对自己文字驾驭能力不强、写作水平需要提高的实际情况,加强写作方法理论的学习研究。三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高标准、快节奏的做好每一项工作,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件小事,力争使每一项工作都不出纰漏,达到完美;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科学性,工作想到前头,想细想全,克服盲目性,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有的放矢”。总之,我将以这次思想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为契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争取早日达到办公室独当一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