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例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例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1

《中国人的修养》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本书是蔡元培在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华工学校讲义;中学修身教科书;国民修养散论。蔡元培先生细致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无巨细,皆考虑周全,然后书写下来,让我们来感悟。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有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都从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修己,是为第一。在蔡元培先生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开篇第一章即为修己。其中提出“体育,知育,德育,三者不可偏废也”道德虽然是修己之本,但是若是没有体育——体育在这里可以延伸为康强身体。

自古要求人们忠孝两全。忠,是为国之义务。孝,是为供养双亲。若无康强的身体,那么又如何供养双亲,又如何为国奉献呢?

蔡元培先生有提出,体育与智育相辅相成,正所谓“康强之精神必寓于康强之身体”“能否成之,视体魄耳”|每个人存活在这世界间,并非能够做到遗世而独立的,多多少少都是有他应尽的本分,而身体是否康健,就决定了能否完成这应尽的本分。

除去体育,知育,德育三者要并重发展。其间还有诸多小细节,一样决定着我们的修养。

卫生之道包涵着饮食,清洁,运动,寝息,习惯....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最是息息相关的地方。

饮食要注重不能够恣食,恣食损身。“为食欲所迫,不及自制,养成不能节欲的习惯,其害尤大,不可不慎。”我们也常被教导着,进食7分饱,不能够暴饮暴食。《红楼梦》中就有关于“饭后歇息片刻再饮茶”说法。

清洁,清洁以洁肤为始,由此拓展。除去洁肤,房舍庭院亦不能任其芜秽。身体衣服,作用是除去保暖,是为了优美我们的仪容。要据此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我们的精神才能更好的散发出来。

关于运动,蔡先生所说“爽朗精神者”。运动是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身体,为了更加的投入到学业中去。

寝息,正是我们所说的休息睡觉。所谓劳逸结合,正如这观点所说。但是休息睡眠这个是需要自身把握住量的大小。不足,则身体衰弱,精力既疲,且事半功倍。而过于多呢,则会酿成惰弱之习惯。这也是大家所不愿的。

蔡元培先生认为“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正如我们古语中所言,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习惯,“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习惯是为我们的第二天性,是不知不觉浸润精神。这不能不慎。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我们的成长,但是不好的习惯,则应该去恶从善,平日里要注重善否之界限。养成正义,勇往,勤勉,忍耐这样的道德目标。

除去这些,蔡元培先生还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列如,在开篇《华工学校讲义》中,所提到的,合群,舍己为群,爱护公物,尽力于公益,无论己所不欲或是欲,都勿施于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勿畏强辱弱。爱护弱者,戒失信嘲弄毁谤之类。等等细节,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这本书,是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具有的道德修养的总体构想,在这条完善自我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2

蔡元培老先生的这本书,是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编撰的。书中涵盖古往圣贤的哲理,与西方文化的理念相结合,打造以求适应社会的青年读物。虽距今十二余载,这里藏有中国人,德、智、体、美的文化,尽管时代更迭,文化依然灿烂,是中国人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典。

古文《礼记》原著,写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小至大,由内至外,循序渐进。蔡元培老先生在书本中,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论。从德、智、体、美全面讲义,为中学生开启新的思想概括。它由上篇将这些,一切概述。而下篇以良知、义务等,展开思想的递进工作。后文中,德育30篇,讲述为人的品德修养,细化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品性。末尾以智育10篇,讲解身心发展中,精神境界的观念。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三观,打开局限的思想格局,不得不说是精品良言的好书,中国人的思想理论教科书。

开篇第一句话:“人之生也,不能无所为,而为其所当为者,是谓道德。道德者,非可以猝然而袭取也,必也有理想,有方法。修身一科,即所以示其方法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作为,而要成为“为其所当为”的,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成为这种人,不是单纯说教就能做到的,必须要有理想,有方法。只有那些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才能真正的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可见,当时的人,极其重视人格、道德的修养,这也是中国道德的根基,中国的许多道德、修养,多是由此演化而来的。蔡元培老先生,在西方与东方文化的结合之中,逐渐感到,人格与道德的重要性,和变革的必然性。他明白,国人必须从小培养至关重要的品性修养,才能真正的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为其所当为”?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一生无所作为,或者有理想,没有品德,不去实践。又或是,有道德而没有理想,那这一生也是碌碌无为,不完整的人格。如果所有子民,都不具有完整的人格,那么国家也迟早走向灭亡。由此观之,体现教育之根本,道德修养的重要。

在这里我说几点关于书中所感悟的真理,一个是人生的境遇,一个是寸光阴的勉励,另一个是感恩的品德观念。我记得有一句话记录:“既有不如意事,亦当随机顺应,而不使留滞于意识之中,则足以涵养精神,而使之无害于康强矣。” 大意上讲:(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应该随机的去顺应它,而不是将它留在意识当中。应该养足精神,有利于健康。)这里我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也有关于同义的说法,就是遇到事情时,应该随着它改变,并享受变化的过程。蔡元培老先生讲的,就是利于身心健康,身体是一切的根源,有了好身体才能有好的作为。同时,也是对人生变化的解答。还有“人生至此,要当百折不挠,排艰阻而为之,精神一到,何事不成?见险而止者,非夫也。” 这句话也是激励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千险万难,我们需要养成百折不挠的气节,看到比较难的事情,就望而却步,并不是英雄好汉。)这也不是老先生所提倡的。

在做人方面,老先生指出,年少时要养成忍耐的习惯,即使是愤怒,不能忍耐的时候,也应该先平心静气地去观察,这样就可以远离愤怒了。若是别人的才能比自己强,那我应该喜欢她,尊重她,并且观察我不如她的地方。也只有这样做,我们每一个人才能有所进步。

在珍惜寸光阴方面,老先生说:“少壮之时,于休学为宜。朱子有言曰: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而来年,日月逝矣,岁不延误,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在这里讲到:(一个人年少的时候就要去学习,就像朱子说过,今天不学,要等到明天学,今年不学,要等到明年学,日新月异,时光过逝,等到老了,你又能去怪谁呢?)教使一个人,年少时应以学业为重,不可明日复明日,要珍惜时光。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无不作诗句言表“寸光阴”之金贵,千古流传,激励后人珍惜时光。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亦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可见古今往来,无人不知晓时光的金贵和勤勉的重要。

在感恩的讲述中,我最喜欢,也是最能与之产生共鸣的,是老先生讲的:“苟无时,则虽经验百年,读书万卷,或未必果有成效,从师者,事半功倍者也,师之功,必不可忘,而人乃以为区区修脯已足偿之,若购物于市然。然则人子受父母之恩,亦以服劳奉养为足偿之耶?” 这里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老师,虽然有很多的经验,读了很多的书,但是未必会有效果及成效,若是有老师,则一定会事半功倍。老师的功劳不可以忘记,然而,每个人都以为区区聘请老师的金钱就可以偿还授业解惑之情,那这和菜市场买东西,银货两讫又有什么不同呢?然而,为人子女受父母的恩惠,通过服侍和赡养就可以偿还吗?) 同老先生所倡导的一样,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更应该终身不忘。吃水不忘挖井人,人的品德修养应该做到这样,才不枉一世为人。这是一个良好品性的体现,也是为人一生的价值。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体现一个人修养、德行的重要概论。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读物。蔡元培老先生所讲,也是中国文化流传至今的理念。不可否认,修身、养性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人格的培养,对当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根基。真正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炼,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它关乎公平、正义,时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3

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

70 1359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