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集聚【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谈一谈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集聚【精彩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谈一谈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一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呼声日渐增多,近些年也诞生了相关的代表性理论成果,产生了相应的国际学术影响,比如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道义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理论和共生学说等①。除了体系理论外,相关中层研究及其理论成果也日渐丰富,在政治经济学、安全与战略研究以及中国外交理论等领域,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创新。虽然这些理论成果的核心概念的学术影响不如上述体系理论,但仍值得总结其理论创新的概念基础工作。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构成部分,也是理论研究和观察、分析现实世界的基本工具。基于此,有必要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创新,进一步辨析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概念创新问题。

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概念创新的必要性

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都离不开学术概念的使用,二者的区别在于:理论研究需要运用并创新概念,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和知识;而议题和政策研究只需要运用较为成熟的概念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国际关系事实,并提供对策建议。观察、分析和预测事实都离不开概念运用,也体现了不同理论的逻辑。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而言,概念的创新并非是必要的研究工作,因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贡献知识,而非贡献概念,只有在特定的需求下,概念及其创新才会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对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而言,这种特定的需求包括多个层次和维度,既有学术研究的需求,也有增强学术话语权的驱动。学术话语权的需要集中体现在既有国际关系理论和核心概念都是西方学术研究的产物,尤其是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成果,因而,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天然就有一种打破知识话语霸权的愿望,希望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与概念范畴。概念创新的需求主要是学术研究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体现为概念的功能,即描述事实和建构理论的需要。

第一,描述事实的驱动。概念是认识世界最为基本的认知工具,好的概念有助于更为精准地理解国际关系现象的本质和经验范畴。在复杂多样的国际关系事实面前,概念的认知和描述作用体现地较为明显。基于此,概念创新来源于既有概念描述和认知事实的不足,其表现在两个方面:要么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事实;要么既有的概念不能很好地用来指涉重要的国际关系事实,因此需要修正、提炼与发展新的概念,以更好地描述所指涉的重要国际关系事实。

对于上述重要的国际关系事实,结合中国国际关系概念的功能,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情境催生了对于新概念的需求。比如,一些重要、经典的国际关系现象与事实,仍需要对早已成为中外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概念进行创新,以使既有的成熟概念更为精确、到位。此外,中国对外关系与国际关系的事实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概念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逻辑暗含着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概念不同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指涉中国独特的国际关系事实,而且具有相应的文化特性。除了上述两种国际关系事实之外,国际关系新出现的事实需要学术研究者发展既有的概念,用来描述和认识这种新出现的事实。这些事实的出现,驱动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寻找更为合适的概念来描述其本质属性和外延。在事实之外,还有更为一般性的国家行为模式、观念体系、新的国际关系结构形式、新的因果作用机制等,需要研究者进行抽象提炼。

第二,理论创新的驱动。犹如上文所述,既有的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研究已有非常成熟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和理论足以用来描述和解释整个国际关系的重要现象。然而,既有的成熟概念体系,由于概念使用的扩散以及所对应的国际关系现象的变化,部分概念存在与所指涉对象不一致的问题。所以,对于一些内涵存在较多混淆的概念,需要进一步辨析整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概念创新,最大的理论动力来源于既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一些重要的国际关系现象,比如中国和平崛起等。如此而言,中国概念体系的创新是对于西方理论及其价值体系的不满。近些年,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争取国际话语权、建构理论与话语权的需求日益增多,因而,概念及其理论的求新也是受话语权政策需求的驱动。

综上,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对于概念创新的追求,与中国的研究属于后起者和追赶者相关。中国概念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事实描述和既有理论及其解释力的不足。这种对于主流理论及其概念解释力不足的判断,在宏观理念上具有较多的学术认同,但具体分析不足的现象及其逻辑,尚需更多理论研究的支持。

二、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概念创新的核心路径

概念创新已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工作,在过去二十年的理论研究中,已产生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代表性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在概念创新方面的基本路径,下文将区分出这些概念创新所遵循的核心逻辑,提炼出其宏观与整体上概念逻辑学的特性。

(一)事实抽象Ⅰ:基于普遍事实发展的创新

国际关系概念是对国际关系事实的抽象提炼,通过界定相關事实和现象的核心特质及外延,并予以命名,从而成为认识国际关系现象及其规律的工具。从这个角度而言,全球层面一些普遍事实的发展,为国际关系概念的创新带来了动力。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现象与事实日渐增多,带来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核心聚焦议题和对象的迅速变化。   一些重要的普遍国际关系事实,比如,冷战结束后,由于美苏对峙与竞争的消失,国际结构的基本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这种国际结构的变化,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概念加以命名,这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常火热的研究话题。因此,国际格局、极等概念具有相应的创新性,但相关的理论化工作不是非常系统。近些年,随着特朗普意外竞选获胜、英国脱欧等重大反常的国际关系事件的发生,关于当下逆全球化现象的描述,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方向,“后真相”概念的引入是对于当下国际关系新事实认知方式的描述,但中国学者在此方面的努力并不多见。此外,冷战后时代由于国际制度、文明规范的发展,大国军事对抗和战争的可能性降低,这种体系层面的重要新现象引发了系列的理论思考,比如,唐世平从进化论的角度,总结了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的社会演化中规则和制度的特性,杨原提炼了大国无战争时代的权力竞争逻辑。

但总体而言,对于普遍性的全球国际关系新事实的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新事实的描述和所带来问题的分析,而非从理论层面进行概念创新,重构既有的国际关系理论。

(二)事实抽象Ⅱ:基于独特国际关系事实的创新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理论创新普世性与独特性的争辩,独特性的路径获得较为广泛的支持,即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基于中国独特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经验的总结。这些独特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经验,对应着独特的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因此,中国对外关系中独特性事实的提炼和分析,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概念创新的重要来源。

这些独特的国际关系和对外关系事实,并非仅仅是当下中国对外关系的事实,同时也包括中国古代国际关系的独特事实。获得广泛关注和学术影响的是对中国古代国际关系等级制与秩序结构的概括,即天下体系与朝贡体系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天下体系、朝贡关系的概念成为这种独特性国际关系最为核心的概念提炼,也获得了相应的国际学术影响。甚至有美国学者借此概念,进一步论述当下美国作为霸主的联盟体系也是一种朝贡体系的逻辑。也有对中国和西方战略思维的比较分析,其认为中国战略思维是辩证思维和关系思维,而美国战略思维是逻辑思维和类属思维。除了对于中国古代独特事实的提炼,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论证中国当下的外交政策理念,近些年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逻辑和理论价值的论证,属于这种概念创新的体现。这些概念并非学者所提炼,而且侧重于外交政策理念和世界秩序想象,但这些概念并非西方国际关系的主流概念,因此,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广泛论证,仍属于一种理论概念的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策理念的论证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基础国际关系理论概念及其逻辑建构,更多是作为一种政策性的诠释性研究,因此,在概念的进一步学术转化及其理论对话方面略显不足,也限制了其理论价值的贡献。

(三)概念思辨Ⅰ:重新界定主流概念

在近二十年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西方主流的国际关系概念已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在引介与吸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之后,相关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已获得了中国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仍有部分研究试图重新整合与界定西方的主流国际关系概念。当然,这项重新界定的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因为从概念体系来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毕竟是属于对西方理论及概念的吸收和运用,而非以原创为主。

在重新界定方面,唐世平的系列研究体现了这种宏观的、基础性努力。在过去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他系统重构了相关核心国际关系概念及其逻辑,其基本的理论路径是找回相关概念的最初提出者,将相关概念提出者对于概念核心内涵的界定进行了整合,精确了主流概念的核心属性,进一步澄清了西方学者对概念的误用、扩大化使用。相关的重要概念包括安全困境、权力、秩序、声誉、信任等。以对防御性现实主义核心概念——安全困境的重构为例,他重新回归到20世纪50年代欧美学者对于安全困境的经典讨论,提炼出安全困境的核心内涵,这包括八个维度,最为核心的是国家意图的非恶意,其起源为结构性的,即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难以确定相互的意图。这种系统化的内涵重新界定,辨析清楚了安全困境的本质特征,以及安全困境理论讨论中的逻辑关系,比如如何减少安全困境等。

正如上文所作的判断,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仍为学习、借鉴与运用西方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因此,在系统化重构重要且核心的概念方面,虽然已有相关重要的努力和成果,但仍不是中国关于概念创新的主流路径。

(四)概念思辨Ⅱ:基于古代概念的引入创新

上述天下体系、朝贡关系其实也属于将古代概念引入到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议程中。天下体系的引入属于对中国古代独特国际关系事实的一种概念提炼,因为古代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当下中国的对外关系存在诸多的差别。这种古代概念和理论的当代化努力仍不多见,也面临诸多困难。近年来,共生学派的相关研究试图弥补这种古代和当代的割离。上海相关学者对于共生学派的创建,在于引入中国古代的相关核心理念,比如共生的体系概念,以此弥补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冲突逻辑。进而基于中华国际关系学术概念的系统论证,重塑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体系,其逻辑前提在于试图系统论证中国古代核心国际关系概念。基于古代国际关系、文化概念的引入创新,其具有系列的特征。比如,强调差异性,即中国古代国际关系事实和概念均与当今国际关系有着本质差异;批判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力,认为主流理论无法解释冷战结束、中国和平发展等事实;突出中国事实的独特性,以及相关独特概念能够敏锐捕捉到独特事实的核心本质,包括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对于中国特有概念——势、礼、仁等的系统性引入。

当然,在引入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的路径中也有相应的分歧。一种路径强调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和事实的独特本体地位,因此,系统概念的提炼和理论构建都是为了构建一个与西方主流概念不同的体系。另一种路径则强调理论和概念的普世性,阎学通关于道義现实主义的构建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具体来说,虽然道义现实主义引入了中国古代文化概念——道义,但其对于道义的概念化是指向西方现实主义世界观下的战略信誉,而非中国古代文化视野下的伦理道义。在道义现实主义的逻辑中,强调领导国家的道义(战略支持信誉)对于崛起的战略效用。   所以,中国古代国际关系概念的引入,独特性路径试图提炼出中国具有一套系统的、非西方的国际关系概念及事实,而普世论者则是结合古代概念,创新西方主流理论体系的逻辑。引入古代概念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当下的国际关系事实中,提炼出这些核心概念的经验表现及其因果作用,构建面向当代的概念及其理论体系。

(五)概念思辨Ⅲ:基于因果解释的概念创新

上述诸种中国概念创新依据的国际关系事实,基本上聚焦于解释对象和描述对象。基于概念对应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区分,概念的核心功能在于描述事实,但也能作为自变量发挥因果关系效应。基于此,提炼相关概念所具有的自变量因果作用,结合中国和全球国际关系的经验分析,这成为中国概念创新中强调因果性的重要路径。

在诸多的实证主义研究中,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发掘了大量的新解释因素,但大部分的概念均是主流的西方概念,虽然这些实证研究在理论构建和解释力方面成就斐然,但并不属于本文所论证的概念创新。相关的解释因素概念创新体现在提出与西方主流的自变量概念不同的新概念,进一步操作化为自变量。比如,基于文化心理学的知识,引入中国文化心理特色的相关概念,即剖析面子、礼制、伦人等概念对于国际关系的因果作用。基于此,进一步提炼概括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行为模式、观念结构和秩序理念。比如,秦亚青在知名的世界政治关系理论中,非常成功地将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关系本位作为关系理论的基本假定,又在中国与东盟等相关案例中实证分析了关系治理的实践逻辑。阎学通提出的道义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政治领导力的重要性,根据领导国的道义要素,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领导类型,进而以中国崛起等权力转移过程作为道义现实主义的验证案例。王逸舟提出中国外交的“创造性介入”概念,通过对于近些年中国外交变化的案例总结,提炼中国外交在传统不干涉原则与西方霸权的干预政策之间的新特性。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吸取中国文化中关于权力者的“仁”“智”特质的文化要求,提出中国外交要走向“仁智”大国的理念。

虽然在实证研究中,已有不少将自变量的创新作为理论建构的起点,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路径仍是使用既有成熟的自变量概念体系。就理论意义而言,基于描述性的概念创新是认知中国国际关系事实的基础,但仍需要进一步向解释性的概念创新努力,如此,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概念创新才具有更多的理论意义。

三、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概念创新的方法论基础

概念创新受需求的驱动,而提炼一个好的新概念需要较好的方法论支持。判断一个新概念是否是一个好的概念也有相应的标准,比如,是否内涵清晰、区分度如何、对于现实的描述和解释力、简约性等。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概念创新体现了相应的方法论意识,重要的有比较方法、类比方法和归纳方法。

(一)比较方法

比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比较与分类、范畴化的方法紧密相关,对于复杂的现实世界,人们必须进行类别化,以此区分出不同的类属,而进行类别区分就得进行差别化的比较。在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创新的方法论意识中,居于核心的就是比较方法,尤其是以中西国际关系比较作为基础。在此,比较方法包括两个层面:

其一是事实比较,即比较古代国际关系事实和现代国际关系事实,这在中国古代国际关系事实的概念提炼过程中表现地尤其突出,因为古代国际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只有在与现代国际关系事实进行比较时才能清晰展现。现代民族国家体系是基于主权平等的理性原则,而中国古代国际关系则是基于等级制的朝贡原则。事实的比较也包括中国与西方的国际关系事实比较,部分包括前述的古代与现代事实比较。中国与西方的事实比较则更为广泛,包括当下中国对外关系与西方国家对外关系的差异,正是基于这种差异,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才具有理论吸收的空间。

其二是理论比较,即在二元价值的设定下,只要辨析清楚一端的基本内涵,则可以进一步提炼出与此相对的另一端的内涵。这与上述的比较事实紧密相关,比较中西方国际关系就是一种二元价值的预设。这包括诸多的相关二元价值,比如,中国与西方、理性与关系、国际与世界、国家与个国、权力制衡与关系制衡、關系思维与类属思维等。这些二元价值成为前述理论比较后概念提炼的基本参照系,也成为中国概念产生的基本框架。

比较方法是中国概念提炼的基本方法,但此方法仍需要注意可能的方法论问题。第一,比较差异性的认知。比较方法的二元价值预设为中国概念提炼提供了一种标准维度。但是,诸多的中西国际关系事实、行为模式等并没有太多差异,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差异程度在社会学中有广泛的争辩,即到底是程度的差异还是本质的差异,当前的共识更多是倾向于程度差异。然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对于中国独特性的事实和行为规律的提炼,大多强调二元对立的本质差异。第二,比较的对立陷阱。基于二元价值的比较,很容易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之中。就中国的国际秩序态度而言,西方学者普遍掉入中国要么是现状国、要么是挑战国的陷阱,而蒲晓宇正是打破了这种二分比较的陷阱,提出中国的抗争秩序行为逻辑。单边默契概念的提炼也是试图超越西方关于中国战略思维的进攻与防御二分的努力。

(二)类比方法

国际关系概念和理论并非是一种原生理论,因为国际关系和外交更多是人际和社会层面的关系和行为的投射或延伸。正是基于这种逻辑,国际关系概念创新普遍接受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类比思维,即将人际和社会层面关于关系和行为研究较为成熟的概念和理论,借鉴到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从而创新相关的概念。这方面的例子包括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的主流中国理论,比如,秦亚青的关系理论借鉴中国社会学的关系本位假定,道义现实主义引入社会文化中的道义概念,尚会鹏对于人类学中中国人际和行为核心概念——“伦人”的类比。在描述中国外交行为动机中,中国文化心理中的相关核心概念,比如面子、自尊、关系等,均得到大量的引入,从而产生了面子外交、关系平衡理论等。   在类比方法中,有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类比,将国内政治中的行为逻辑引入国际政治,比如共生、道义等;有人际与国际关系的类比,从中国文化心理中大量借鉴相关概念的研究,其都是建立在人际与国际关系的类比基础之上;还有公司市场与国家国际的类比,即从经济学中借鉴相关的理论成果。总之,类比方法建立在可比较的假定基础之上,而后将国内政治、人际和社会层面相对较为成熟的关于人类行为、关系互动的理论概念,引入到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之中,重构相关的解释对象和解释变量。

在类比方法的具体操作中,仍需要注意一些方法论的可能弊端或问题,避免类比和借鉴的不合适性。第一,注意到差异性。毕竟人际与国际、国内与国际是存在重要差异的,最为重要的是社会性质和权威的差异,即国际社会的核心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因此,对于类比的差异需要反复斟酌,思考如何才能论证所引介的概念在两种情境中是可比较的、没有本质差异的。第二,当下经验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研究毕竟与当下实践紧密结合,而相关类比是对于古代、他者情境中关系性质和行为模式特性的概括,如何结合当下情境仍是非常重要的有待论证和解决的问题。第三,类比与借鉴的情境特性。原初情境中的概念,其核心内涵与所指引介到国际关系情境中,一般而言,这都需要做相应的情境转换,比如政治性、权力性质等的考虑,所以,类比与借鉴只是概念创新的第一步,后续仍有复杂的重构和操作性的工作需要完成。

(三)归纳方法

无论是比较还是类比,其都是将相关事实进行辨析,最后都需要从特定的经验事实中归纳和抽象出特定事实、模式和机制等核心内涵及其经验范围。这是从概念提炼到概念化的工作,这种概念界定属于逻辑学的界定和命名工作。安全困境、关系本位等概念有较为充分的界定,在中华经典概念的界定中,类型学也较为丰富。但相关的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创新,并未较为系统地精确界定新概念,特别是运用内涵外延关系或家族相似性的逻辑学方法。基于提炼一个好的概念的考虑,在概念的界定中,即从事实观察到完成概念命名的过程来看,需要考虑以下方法论的要点。

第一,核心内涵的抽象。从本质主义的路径出发,特定现象群背后都存在相应最为核心的本质特征,这构成区别于其他相关和相近事物的核心特质。由此,如何提炼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所着重强调的新事实的本质特性是核心要务。第二,国际政治内涵的提炼。基于前述分析,中国概念很多是来源于中国文化心理中的核心概念,从社会到政治、从人际到国际的重要转变,最为核心的是政治特性、政治场景等基本特质的概括,否则就是将社会心理层面的特质作为外交与国际政治的核心特质。第三,核心内涵与属性的当下呈现。基于文化心理特质是在社会互动和历史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中国国际关系的事实变化却是巨大的。从近现代以来以天朝自居的朝贡体系的崩溃,到逐步学习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员,中国外交以及所面对的国际关系日新月异。基于此,以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概念来描述和解释动态复杂的中国国际关系现实,尤其要注意到古代概念与当下现实的契合性,以及在当下经验和事实中如何辨析出经典的中国概念及其因果性效应。

综上,抽象、概括以及比较的方法是概念成型与学术化的核心步骤,除了基本的逻辑学之外,还需要更多地考虑政治特性、核心特质以及结合当下经验的问题。

结 语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对于理论创新和理论话语权的强烈需求,催生了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创新的系列成果。这些概念创新是建立在特定的概念创新路径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基于宏观性的概念方法论视角,本文试图系统分析和反思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创新的需求、路径和方法论,以此更好地理解概念创新的逻辑,为创造更好的概念和中国理论奠定基础。总体而言,经由上文的系统分析总结,本文得出以下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概念创新的结论,这些结论也是对于相关方法论的反思。

第一,概念创新要遵循基本的逻辑,而非目的论导向。基于对动机和需求的分析,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对于概念创新和理论构建的巨大热情,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目的论偏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地以事实和逻辑作为需不需要新概念以及如何创新新概念的标准,而不是基于理念或政治需求先行,如此会导致相关概念创新的方法中可能存在逻辑上的跳跃,比如,比较的不合适、借鉴的生硬以及现实需要的建构性等。

第二,概念创新的目的在于实现更好的理论功能。正如前述分析,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概念,其基本功能在于描述国际关系事实,更好地分析国际关系的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好的概念有其自身的相关考察标准。综合这些认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概念创新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即基于更为精确地描述相关事实,捕捉到既有概念不能指涉的核心本质属性,解释既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和事实。在此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虚假的已有概念和理论的描述和解释力不足的预设,换言之,要说明既有概念和理论的不足,必须有具体、实际和针对性的实质论证。此外,创新中国国际关系的概念,并不是树立和建立一种新的体系,而是更好地进行知识对话,弥补既有概念和理论的不足,目标在于自身的学术功能,而非政治价值。

第三,考虑普适性的可能和胸怀。犹如上文所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关于概念创新的重要预设就是中国国际关系事实、行为模式、观念体系和秩序理念的独特性,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及其理论体系也应具有相應的独特性。普世论者认为,中国经验和事实并不是独特的,也不是理论创新的必要基础,所以,并不需要新的(来自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对于独特性的强调具有一定的事实支撑,同时也是前述比较和借鉴方法的前提,但过于追求独特性会导致对于差异性的误判,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政治的核心特征是政治而不是文化的经验事实,进而局限中国概念及其理论的通约性。追求普世性与中国国际关系概念和理论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相符的,概念和理论相通性的假定有助于实现合作、和平与共存,而过于强调差异性是冲突与竞争的来源。

谈一谈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二篇】

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内涵

新型国际关系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早在2013年,***总书记就指出,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的命题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对其理论内涵的认识与探索也不断深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决议》以“十个明确”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就包括“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就是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尊重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与安全关切,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与各民族传统文化;公平正义,就是要做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公平参与国际事务,公平拥有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合作共赢,意味着各国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追求发展,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总之,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和创新。

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新型大国关系是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握新时代外交工作大局,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从当下的国际社会现实来看,要实现大国关系的协调与合作任重道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

周边稳定是我国安全和发展繁荣之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2013年,***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外交理念指引下,中国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与周边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关系日益密切,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生动样板。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始终重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实践中,我国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整体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

总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运筹大国关系,夯实周边之基,深化南南合作,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创新之路。

新型国际关系的未来走向

***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进一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从现实来看,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但是,越是动荡的世界,越是变革的时代,越是需要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必将进一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与全球治理观相互呼应、相辅相成,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人类发展难题、安全难题、治理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注入新的时代动力。

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围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反映了对人类发展领域的全面思考和科学回应。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总书记强调要“共同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以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当今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国际上搞“小圈子”只会把世界推向分裂和对抗。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治理观,必将引领并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不断前进。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面临极大挑战,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符合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必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谈一谈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三篇】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5日宣布:国家*****将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5年前,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站在历史高度,把握时代脉搏,面向人类未来,深刻阐释中国对国际秩序以及攸关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政策主张,提出一系列务实合作倡议和举措。

重温*****重要政策主张,人们进一步感受到中国方案引领时代的思想力量,也从更深层次理解与认同当前中国与各国共同抗疫、推进国际合作的责任担当。

中国理念,为国际关系发展开辟新愿景

2015年的金秋九月,全球瞩目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峰会期间,*****全面阐述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形成“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

75年前,世界各国人民建立了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确立了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掀开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新篇章。然而,从当今世界现实看,国际关系中各种强权政治、单边主义行径依然频繁发生,地区冲突、恐怖袭击等乱象此起彼伏。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才能更好贯彻和落实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是中国对这一时代命题做出的系统回答。*****就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的全面阐述,彰显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和崇高使命,展现“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包容万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阿根廷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认为,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只是中国对于当前世界关系格局的一种立场或看法,更是这个大国对自身发展经验的智慧总结”。

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这一理念高度契合当前各国利益深度交融、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现实。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亚洲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沃尔洪斯基认为,中方倡议主张指明了国与国交往的发展方向。“各国都要重视交往中的平等原则,在合作中寻求共同利益,在沟通中增进理解互信,在对话中提升双边关系。”

5年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次次被写进联合国文件,在全球引发共鸣。在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看来,“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中国行动,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2017年,马达加斯加新版纸币印上水稻图案。该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部长吕西安·拉那利维鲁表示:“这是马达加斯加人民向中国表达的特殊感谢,也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珍贵友谊的见证。”得益于同中国的农业合作,马达加斯加计划在2024年实现粮食自给。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5年来,中国积极行动,以实践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同各国的合作共赢关系不断推进,给整个国际体系带来了新气象——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110对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构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带头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缅甸、中东、叙利亚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参与30余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4万余人次维和人员,目前派出人员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位居首位;

中国积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内落实工作,不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向深入,同138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展开2000多个项目,进博会、服贸会等开放发展重大举措为全球合作打造了新平台;

中国坚定促进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共建“一带一路”大力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中法文明对话会、文明古国论坛等众多活动为推进全球文明交流凝聚更多共识;

中国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作出重要贡献。

执大象,天下往。中国的真诚行动,收获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肯定。阿富汗总统加尼指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支持经济全球化进程,是21世纪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中国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丹妮拉·施瓦策表示。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赞同中国着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举措,认为“各国应该通过建设性对话,消除分歧与矛盾,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担当,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动力

今年5月,*****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在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梶田幸雄看来,中国的这一重大承诺,有利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机构在全球抗疫中发挥领导作用,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不断加强与各国的抗疫合作——

中国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并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

中国同其他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70多次,为超过180个国家举办卫生专家专题视频会议,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并向所有国家开放;

中国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

从3月15日至9月6日,中国总计出口口罩1515亿只、防护服14亿件、护目镜亿个、呼吸机万台、检测试剂盒亿人份、红外测温仪8014万件……

中国在短期内控制住疫情,经济率先企稳,并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信心。“中国境内企业不仅迅速复工复产,还帮助境外供应商恢复产能,带动国际供应链恢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指出。

法国共产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莉迪娅·萨马巴克斯指出:“中国向遭受疫情打击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为促进国际交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开了一个窗口。”

沧海横流显本色,乱云飞渡仍从容。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将坚定与世界各国一道,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重要契机,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新的出发点,重温联合国的初心使命,凝聚世界各国的共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谈一谈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四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中国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增进交流合作,已同108个国家和4个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编织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新型国际关系意味着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人类是命运与共的整体,必须通过加强团结来应对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应当担负起为人类谋发展的历史责任。2013年3月23日,***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深入阐述了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5年9月28日,***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9月21日,***总书记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中国为处理好国家间关系、保持国际社会稳定发展寻求的新道路,也是符合人类和世界共同利益的发展之路。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中国坚持这一理念,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互尊重是国际交往礼仪。中华文明有相互尊重、礼尚往来的美德。在国家间交往中,坚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就是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总书记指出,“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外部军事干涉和所谓的民主改造贻害无穷”。新型国际关系倡导世界各国遵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交往礼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国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从不谋求改变任何国家的制度,也绝不接受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不接受任何对中国的无端指责。

国际交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公生明,偏生暗”。中华文明有公平正义的价值标准,公平、公道、不偏不倚是中华文明崇尚的处事之道。新型国际关系反对强权政治、霸权逻辑,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同制度、宗教、文明一视同仁,倡导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以待。国家间应遵循公平正义准则,各国机会平等地参与到国际交往活动中,共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合作共赢是国际交往愿景。团结合作,守望相助,携手并肩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应有的样子。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零和博弈、反对冷战思维、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主张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相信合作方互利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进程中,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70 2699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