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声亮剑【汇集5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声亮剑【汇集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声亮剑【第一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对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推动西藏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着眼全局,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根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声亮剑【第二篇】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基于此,县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作为我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要求以解决突出问题的创建工作成果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以转变作风的实效为创建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我县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归根到底就是促进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一)和谐民族关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华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
(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维护边疆安宁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建设、共同当家作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且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历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跨界民族由于地缘和血缘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的重大工作,决定了民族和谐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面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族的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引发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样,民族关系已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关系,民族的问题日益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妥善处理各种民族的问题,全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各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30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坚信,任何破坏团结、制造分裂的图谋和行径必将以失败告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声亮剑【第三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切实“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很大程度上源自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与交往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所广泛认可并实践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力量基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切实做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工作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延续、凝聚整合和繁荣发展而言,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生活归属、心灵栖息和全面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是百年变局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定力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我们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锲而不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要有足够的民族精神气节,这股精气神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自律且自信的坚定意志、矢志不渝且无可撼动的坚韧气质、不畏艰难且勇于挑战的坚毅品质,从而在各种处境尤其是面临挑战或逆境时,能够众志成城,坚守住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和道路方向,不屈不挠、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共同体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精神是行为的重要驱动,也是行为体持续前进的内在动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自觉性、召唤性和能动性的内在力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具有持久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进而产生奋发有为、自强拼搏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目标方向的引力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要向前发展,还要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发展。这种好在最基础的意义上,就是要明晰正确的目标方向和积极的价值导向。否则,没有正确方向的指引,没有主流价值的牵引,精神的定力难以明确、精神的动力难以长存,中华民族共同体会丧失进步的空间和能力。中华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充沛的道德价值规范,有助于人民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方向提供规范性指导的基础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和进步繁荣提供持续的信念支撑和有效的价值统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充满自觉性、坚定性、凝聚力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精神是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永葆青春的活力所在。任何民族共同体要想在激烈的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都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历经各种艰难险阻而持续发展,近现代历经民族发展的诸多挫折而繁荣昌盛,是各族人民务实探索、自强不息、共同奋斗的结果,所彰显出来的正是各族人民积极进取、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活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根本原因所在。我们要探索、挖掘、继承并弘扬各族人民实践总结的各种精神内容和由此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持续注入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一心的合力所在。无论是定力、动力,还是引力、活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民族精神具有的合力或凝聚力价值上。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一方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提供向心的情感归属,为各族人民的心灵栖息提供居所,形成引力,增强定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间关系提供紧密联结的情感纽带,将各族人民凝聚起来,激发活力,获得动力,在此基础上,以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的方式形成更为强大的合力和智慧。由此而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既可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又可以推进内部的繁荣发展,是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发展与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知行合一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切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关键工作。
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导民族复兴,坚定民族精神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为坚定民族精神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总书记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
以党的坚强领导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共识。一个民族的思想需要凝聚共识,否则就容易涣散和瓦解。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过程中,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仅能够依托广泛的组织形态吸纳各领域、各地域、各行业、各阶层最优秀的成员,更能够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广泛的利益需要和情感存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唤醒民族记忆,构筑民族精神家园。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这一精神的重要内容构成。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历史实践总结和思想文化创造与传承的民族,各地域的代代先民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深深地扎根于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历史文化内容、共同团结奋斗的经历,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集体记忆,最终形成可靠的精神寄托与心理归宿。
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汇集民族智慧,充实民族精神内容。***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的民族精神源自伟大实践的人民,集中各族人民群众在广泛实践中取得的丰富智慧,是充实并切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拥有更广泛群众精神基础的民族精神内容,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自觉践行,进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定稳固。
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民族教育,推动民族精神进步。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要在家庭、学校、社区、新闻媒介等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借助教育的力量滋养并推动民族精神的进步,建设与时俱进、充满动力和活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一精神财富的核心内容构成,也是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国家力量的关键内容所在。其在历史文化、道德理想、情感尊严、思维习性和时代体验中表现出来的价值体系和意义,持续不断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定力、动力、引力、活力以及合力。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才能具备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对归属的共同体怀有明确的认知、强烈的信心以及捍卫的意愿,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才能更充实、存希望、有力量,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斗前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声亮剑【第四篇】
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着祖国西北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各民族之间已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然而,“三股势力”不愿意看到新疆繁荣发展、团结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他们为了达到破坏稳定、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们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歪曲篡改新疆历史,诋毁诽谤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双泛”思想,煽动民族对立,挑起民族仇恨,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离出去。我们决不能容忍“三股势力”破坏我们和谐稳定的好局面,要认清“三股势力”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反动本质,坚定坚决地向“三股势力”宣战、向“两面人”宣战,让他们无处藏身、无路可逃。
新疆的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当前,新疆仍处于“三期叠加”特殊时期,面对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马克思主义“五观”,积极主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去极端化”教育、感恩融情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夯实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抵御“双泛”思想渗透的思想基础,提高我们肌体每一个细胞的免疫力,彻底肃清“三股势力”的毒害。
拥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就如同人知道家的方向、鸟知道巢的方向、船知道岸的方向,永远不会迷失在风雨之中。近些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些人头脑中缺失,导致他们对“五个认同”的弱化,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丧失了基本的辨别能力和立场,给了“三股势力”可乘之机。一部分人最终沦为“三股势力”的帮凶,走上了与国家为敌、与社会为敌、与民族为敌的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归路。我们要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系列“组合拳”,筑起钢铁长城、织密天罗地网,让“三股势力”彻底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只有各民族群众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我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扎根心田、开花结果。“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让我们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彻底铲除“三股势力”,彻底清除“双泛”思想和“两面人”,共同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声亮剑【第五篇】
我出生在一个哈萨克族家庭,父母在世时都是老党员,从小他们就教育我,我的祖国叫中国,我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在父母言传身教影响下,上大学时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徽成为我胸前最美的徽章。回想起来是父母给我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课。
我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深刻认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身份意识”,没有民族认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一路走来,我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还记得在乡镇工作的几年里,我学会了和各族群众打交道,我与百姓以心换心,百姓对我以心交心,乡亲们为我依依送别履职新工作岗位的场景历历在目,亲如一家。而那时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还停留在自在层面。自从我从事宣传思想工作以来,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我查阅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识与维护。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我深深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新疆各族群众的关心关爱,每每听到游客讲新疆是“治安管理最好、社会环境最安全、稳定形势最放心”的地方时总是感觉很自豪。这是全疆各族干部群众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果。
作为宣传部长,意识形态工作排头兵,如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好工作:
一是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为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途径。
二是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以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成风化人、凝聚共识。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三是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民间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来,形成人人争做特克斯的代言人、人人争当特克斯县的宣传员的良好氛围。
四是壮大民族团结主流宣传。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把各族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我们有讲好新疆故事的充足底气,营造人人都是讲好新疆故事的“讲解员”的浓厚氛围。理直气壮地用情用心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激励各族干部群众用满腔热爱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用不懈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五是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全民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语言环境。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母语”,是多元一体大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工具,汉族和少数民族都要学、都要学好,才能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功能。
上一篇:个人对公司建议范例(精彩4篇)
下一篇:组织生活会主题优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