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热选【范例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热选【范例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一篇】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z区举办的,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会上13位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身边的计算课的常态课堂。农村联小、村小的教师能走上全市的课堂和省市教学能手同上一节课,近距离的感悟名师的指点,史无前例。与会教师之“多”,实为罕见,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坐两人的位子都临时安排了3个座位,走道处都挤满了听课的教师。听课教师几乎都提前1个小时到达会场,详细记录,仔细聆听,认真思考,会场秩序之“好”,绝无仅有。在这样激情高涨的会场里,我能欣赏到每一位献课教师的执教艺术,能为课堂中出现的每个问题质疑思考,能领略献课教师们的课前构思及课后反思,更能聆听教研专家高屋建瓴的评课,能够和教研专家们、联小、村小老师们一起关注、反思常态课中的计算课教学,我有以下感悟:
从执教老师的课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利用教参、把握教材的。特别是z老师、z老师谈的课前思考,给我印象最深刻。他们既思考了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找准学生的实际的知识起点,又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如z老师在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因为教材中“八分之三张饼的说法不符合生活实际,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加之一块饼与八分之一张饼模糊,难以区分,就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大胆取舍了教学情境。正所谓:情境是知识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计算课教学本身就乏味,教师不乐意上,学生不喜欢学。z老师为我们指明了上计算课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数的组成、直观图形,当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层练习、小组竞赛、容易沟通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复习导入,重视口算;2、尝试解决问题,加强估算,探索交流归纳过程、理解算理;3、巩固应用,分层练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几位名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有力,富有鼓舞性和亲和力,给我们的课堂指明了方向。
名师的课堂引领我们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细到每个环节的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每一句话,名师们都用敏锐洞察力,机智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学生去探索、理解、归纳数学知识。
于科长的每次画龙点睛般的点评,都把会议推向高潮,她一针见血的指出:课堂教学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把握本课的切入点,关注知识的重点,抓住课堂生成点,突破知识的难点,落实学生的终点,不可平均用力,教师不要包办,要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总结归纳算理,优化算法。
于科长还语重心长地劝勉老师们:要总结梳理数与代数中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体系在各册的分布情况及规律,这正是指引教师增加深厚的知识储备,在课堂的深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可谓用心良苦啊!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师的“学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令人深思;吕慎光老师的幽默机智的点评,催我们思考;z老师说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就都拥有了两种思想。”我愿意带着专家们给我们的这些思想,踏踏实实走好教学教研之路。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二篇】
春意盎然,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季节里,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于4月18日至20日在沂南举行。此次活动采取“同课异构,同场交流”的形式,共分四个课题,部分县区联小的老师与省市讲课比赛获奖者同上一节课,同场交流,共同提高,这种活动在全市小学数学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在历时两整天的活动中,活动安排节奏紧凑,时间充实,效果高效,像春风一样注入了与会者的心田,让人徜徉,给人鼓舞,下面谈几点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
三位讲课教师展现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感觉主要做到了“四化”:
一、创设情景生活化。
课始,都能利用“美丽的鸟岛”来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主动地收集图中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去解决这些问题。老师们创设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探究新知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探究过程自主化。
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及时引导:“这些方案可行吗?怎样列算式呢?如果让你口算你会怎么做?……”正是老师们一句句亲切的话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成美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完第一种方案之后,后两种方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宽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算法多样化。
在探究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其他算法吗?”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在交流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解决问题比较化。
这一理念在孙成美老师的课中体现非常到位,主要表现在四处,第一处是在引导学生找出23+31的两种口算方法之后,把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告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第二处是引导找出32+39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23+31的两种口算方法进行比较,找出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和需注意的事项。第三处学生自主解决完方案二和三之后,把三种方案进行对比,找出哪种方案合适?哪种方案不合适?为什么?引入了减法的学习。第四处是把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的方案与老师出示的方案进行比较,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这样通过几处简单的比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印象更加深刻。
纵观三节课主要体现了“四个注重”: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利用了学生熟悉的教室中的图书室角、到书店购买图书等情境,学生对这些情境非常熟悉,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起来。然后在探究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由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所以这样的设计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了思维支撑。
三、注重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
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及时组织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算法思路,明确口算过程与笔算过程的算理是相同的,只是书写形式不同而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真正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渗透着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让学生体验到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
纵观三节课主要体现了“四个实”:
参加活动的所有课堂给人感觉就是课堂真实,课前没有预设,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都能看出是一节节实实在在的常态课,紧扣本次活动的主题:关注常态。
二、创设情境朴实。
“情境是知识的外衣”,创设情境是更好地为探究知识服务的,三位教师没有受教材的束缚,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2004年奥运会例题改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购物情景,这样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探索交流扎实。
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教师注重前后知识的对照和联系,注重知识的迁移,在学小数加减法时先回忆整数加减法,并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感觉学习小数加减法并不困难。在探究小数加减法时,通过分析、对比,抓住了小数加减法的关键就是小数点对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只在关键处设疑和恰当的总结,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就在一步步扎实的探究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四、巩固应用夯实。
在学生探究之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巩固练习,如完成教材的做一做、我当小医生、闯关游戏等,形式式样,注重了练习题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和应用。
三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平实中追求有效。
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都注重了实质,创设情境简洁、朴实,没有花花架子,可谓直奔主题。吕健老师课前先让学生比较3333和3/8中各个3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不一样?让学生明确了虽然数字相同,但所在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课的开始,教师分别出示了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引导学生解释解释加?为什么这样加?然后祟分数加法,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轻而易举地把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小数加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可谓水到渠成,这一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学习的效果非常有效。
二、平淡中追求实效。
z老师的情境创设追求平淡,用学生熟悉的学校班级占全校班级的几分之几?然后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当学生列出算式后,马上有学生大声的说出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时老师“从结果走向过程”,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计算”,“为什么不用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呢?”启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探究,层层推进,让学生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明确了算理,突破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平凡中追求高效。
z老师的课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他虽然是一名联小老师,看似平凡,实则功底深厚,课堂驾驭能力自如,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学的轻松、有效。学生在探究完算理之后,他设计了大量的、丰富的练习题,其中那棵大树的设计更是点睛之笔,通过几道题的计算,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并让学生解释计算方法,使学生对分数加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直到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公式,学生就在这一步步探究和练习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正像王老师最后送给学生的礼物一样:是什么很重要,为什么同样很重要。由此联想到在他平常的课堂当中也体现了高效,平凡中透露了不平凡。
当然,两天的学习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2.课堂上很多学生的表现很精彩,但每堂课是不是都做到了关注每一名学生呢?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三篇】
我校在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经过近一年来的“班班通”教学实践,我个人深刻认识到:我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
首先,我们作为教师,在备课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下功夫。我们都明白: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再向从前写写教案那么简单,也不是下载别人的课件就万无一事了,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必须对准别人的课件认真取舍,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同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的备课就使我们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我们的教学观念随着这高效课堂的教学,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了更新,甚至是根本的转变。我们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改变了。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我们也能及时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常转变。例如:我在上英语阅读课时,就经常和学生们商讨,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更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因此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学、讲、练”时间安排,促进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四篇】
20xx年4月21~23日我有幸参加了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参加工作7年多来,从事语文教学五年之久,从事数学教学刚刚两年,也算刚刚起步吧!虽工作了两年,但对于数学教学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深入。近三天学习了这些老师的课,茅塞顿开。无论是骨干教师的精彩课堂还是各位领导幽默风趣而又饱含哲理的总结,都深深触动了我。
像读书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都能从不同角度发现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正如吕主任说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堂课,每一堂课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思考,我们又何愁上不好每节课呢?在这十几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吕老师的课,她的语言始终如一,无论孩子们怎么表现,她总有独到的评价,声音那么甜,那么美,听得让人陶醉;还有尤梅老师的充满着阳刚之气,语言刚劲有力又不乏和蔼亲切的生动课堂,从孩子们的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数学课堂,该怎样组织进行数学教育教学;再有王永胜老师的课,极富幽默感。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为营,题题渗透,每一个环节都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参与的信心。
走出去,第一次到一个大地方去讲课,至今那次讲课我仍记忆犹新,现在想来失败怕什么,不是有句话说吗,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但愿我们还有机会走出去,展示自己的精彩。但愿这样的活动能像花儿一样常开,给我们搭建一个同台竞技的舞台。
最后,愿我们能从今天的活动中收获未来,共创数学教学新时代。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活动的小小体会,不当之处,敬请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五篇】
实施有效教学反馈促进英语高效课堂。
一、背景。
我们都知道不管教师的备课多么充分,或是课堂展示多么顺畅,而实际上学生所吸收的却并非如教师所预设的。没有及时的教学反馈,教师并不清楚学生的理解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尤其是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一堂课教师能讲授很多知识点、语言点,操练若干道题目,但是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记住了多少,如不及时反馈,教师很难知晓。传统上的教学反馈是以作业反馈法或阶段性学情调查法作为反馈的主要形式,结果是学生暴露缺陷晚,误差积累多,积重难返,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学习信心,造成不利于再学习的心理和知识障碍,容易使部分学生进入学困生的行列。
笔者从当年刚刚走上教师岗位起,养成了“以‘简型问卷调查法’实施课堂教学反馈”的教学习惯,这一习惯让我的课堂教学处于高效状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很浓,教学成绩比较优秀,也促进了我个人专业的迅速成长。
二、简型问卷调查法的诠释。
简型问卷调查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环节,是一种草根化的教学行为,但是它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在长期的使用中,笔者总结出其内涵,它包括三个部分:形式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几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写一段概括性的文字或者回答几个问题,以此作为课堂教学反馈。内容上,可以是对问题的回答,如当天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或者教师就几个重点要求学生写出最关键的信息;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写出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中最不清晰的地方。目标上,当学生完成“简型问卷”后,教师在下次上课前要对其结果加以讲解、讨论、操练,以此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促进课堂教与学的课堂评价方法。
三、简型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与传统的反馈方法相比,简型问卷调查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首先,它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反馈活动,简便、省时、及时。其次,它要求每个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和表达,这就使得每个学生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顺利完成问卷,并根据教师批阅的情况判断出自己的学习效果,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及时调控,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概括表达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以及批判反思能力。再其次,它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这节课、这份练习讲评或者这个单元中获得什么,还有哪些困惑,使得教师能够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情,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和矫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四、简型问卷调查法有效设计。
简型问卷调查法虽然是一个简便的教学行为,但是设计问卷并不简单,它要求教师预估教学目标达成,预估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考虑到学生回答问卷的能力以及新的问题的生成,还要便于教师保存问卷。(教学论文)因此,问卷从设计到有效反馈以及保存都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1.问题要清晰、规范,突出重点。
由于简型问卷调查法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设计问卷时要选准问题,问在关键处,合理安排一至两个重点问题。问题表达要清晰、规范。“清晰”是指学生能看懂你的意图,可以用英文命题,必要时可以用中文命题,或者以表格的形式命题。对学生可能不理解的术语,教师可以作口头或书面解释。“规范”是指问题表达准确,问题中可能涉及到英语语法术语正确。
2.问题切口要小,便于回答。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切口不要大,学生好入手,能迅速组织问题的答案。如笔者讲评完一份调研试卷,其中1篇阅读理解较难,为了了解学生对这篇阅读文章理解程度,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c篇阅读理解较难,文章中长句和难句较多,请你写出最不能理解的句子。再如笔者在讲授非谓语动词时,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能区别非谓语动词主动式和被动式在作状语时形式和意义,教师可以直接设计成如下表格问题:请你填写下表,让老师了解你是否掌握了非谓语动词作状语时的形式与意义。
3.问题稍带开放性,收获意外。
简型问卷调查法着重于课堂教学评价,但是如果问卷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有意外的收获,促进教师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程序和内容的设定。笔者在讲授“时态”这一语法后,进行问卷调查,题目是“你在学习时态方面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不少的学生认为“有时难以体验核意识老师列举的例句,建议老师让我们去体验和意识具有情境性,能联系生活的语言”。笔者一直认为用高考试题来讲解语法能够吸引学生,刺激学生学习,但不曾想到适得其反。葛炳芳()曾撰文指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意识’是两个重要的因素。英语课堂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语言学习潜能的环境,让学生通过用语言‘做事’来学习和掌握语言”。笔者根据这一意外收获,结合专家的建议,改进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特别关注课堂教学的体验性。
五、简型问卷调查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体验”
简型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教学反馈,也是一种学情调查,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多个方面,对教学与研究具有指向和佐证作用。
1.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备课的重点,提高备课的针对性。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备课,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备课时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先了解学生后备课。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得到了先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给教师后期的备课提供了部分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重新思考知识的传授方法,以达到学生能及时掌握知识的目的。当然,一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不仅为教师提供一次备课之需,而且帮助积累教师教学经验,还为下次备课提供了准备。
2.将典型的问题作为命题重点,促进学情调查的实效性。
不少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不愿意命题,因为他们害怕命制的试题缺乏效度,其实命题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命制平常的学情调查试卷时,要重点突出前一阶段教学的内容,调查学生近期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份试卷应主要包括“重点知识再现,典型错题回炉”。通过试题重现来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做到知识的迁移。那么典型的试题就是靠教师收集和梳理问卷中学生反映的问题。这样的试卷具有很大的实效性。例如:compare是高中英语的“四会”单词,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的就是不好。教师在命制试题时可多种方式考查,采用选择题、翻译题或者同义句改写等方式。
3.将学生的建议转化为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朴素一点说,就是学生最需要的,最能接受的,也是能产生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他人好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学生。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交流,总结和分析学生的需求,摸索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笔者原来讲评学生习作总是采取“抄写或投影1篇具有典型性学生习作,老师带领全班的学生集体批改。”但是收效甚微。于是笔者设计问卷“你想要的习作讲评方式是什么?”进行调查,结果让我喜出望外,学生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如“我希望老师罗列学生习作中典型错误句子让我们修改”;“我希望老师能够列出学生习作中佳词好句供我们赏析”;“我希望老师把优美的学生习作稍作修改成为我们的范文”;“我建议老师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互改”等等。根据零散的建议,我重新设计了一种学生习作讲评模式,即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互改,增进有关作文信息的交流,促使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组合作纠错包括三个方面:共同探讨,修改讲义上的典型错误;帮助处理同伴习作中的错误;欣赏小组成员中得分较高的习作。这种作文讲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4.将学生的问卷归因分析,促进课题研究的真实性。
没有研究的教学是没有长进的教学,只有通过教学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总结提升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不少英语教师参与各种级别的课题研究,但是无论哪种级别的课题研究,无论是阶段研究成果还是结题报告均需要来自于一线的具有生命的原始资料。教师将平时问卷收集起来并做归因分析,有助于其撰写具有生命力的研究报告和科研论文,促进课题研究的真实性。
六、结束语。
简型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反馈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也是实现有效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它既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又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过,完善这种反馈方法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
1、葛炳芳,构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体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六篇】
我很荣幸能去参加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这短短的三天之内,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多,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感受!
我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大学生,深处在农村基层!在这以前我从来没参加过数学研讨会,也没到县里听过数学讲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上课,这次听各位名师的讲课,觉得自己还真像一个处于懵懂的小姑娘,对于教学,对于备课,对于上课,真的是一无所知!
我觉得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渗透理解教参!教参都是每位老师一本,但是,在我们基层的教师,很少重视教参,甚至就把它当成一个摆设,在讲新课之前从来不去看,或是很少看。我自己也是这样。有时间的时候就把教参拿过来看看,对着课本理解本节课是怎么上的。没时间的时候,直接拿着课本就去上课。听了各位老师的讲课之后,才恍然发现,每位老师的教案设计都离不开教参!因此,把握好教材,渗透好教参,是我以后要认真改正的地方!
关于怎么处理好“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对于这两个词,每位教师的理解不一样,课的重点及流程就不一样,因此把握好“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很重要。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的理解是:“教什么”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的,能在下课的时候明确本节课内容;“怎么教”就是教师的课堂设计,这包含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及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一步一步吸引学生认真的听你的课,达到高效的课堂!因此,在这里我重新定义了自己,在以后的每一堂课,要给学生明确传达我这节课教的是什么,以及注重自己的课堂设计!
“同课异构”真的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范!同是一个课题,效果却不一样。她们的语言有的干练,说话不拖泥带水,课堂严而有序;有的幽默风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下愉快的学习,课堂生动活泼!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听她们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徐银老师的活动操,我没想到在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竟然可以做一个简简单单的活动操。这让我很受启发。当然,普通老师上的课也很精彩,尽管不是特别出色,但对于我来说,确是非常精彩的。要是我自己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将近400位听课的老师,或许我根本没有胆量讲下来,但是她们做到了,这很值得我学习!
在这三天中,让我最欣赏的我觉得是各位教研员以及于江美科长对于各位老师课的点评。他们听的很仔细,评价的也很仔细。首先把本课题所处于的基础地位及以后为哪些课做了铺垫都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点评了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我在听完各位老师的讲课之后,就没想到那么多,甚至觉得她们的课上的都很棒,没有什么缺点。但是各位教研员的点评是那么的详细,那么的到位,好像就是他们自己在讲课一样。还有于江美科长,不仅把各位老师的课点评的恰到好处,而且把整个小学阶段关于计算的'加减法分析的很独特!从这就可以看出,人的思考至关重要!同是一堂课,同是一个人讲,同是一个时间及地点,为什么人的收获就不一样!
古人有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正如于科长说的那样,不管是驻城的还是联小的,都要有一颗为学生负责的心。我很赞同于科长说的话。作为一个老师,就是要为学生负责,而不是为了教而教。我很喜欢学生,也很喜欢我这份职业。虽然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相比县城来说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尽职尽责教好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
这三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悟也很多!我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磕磕绊绊,但是我会坚守自己的信念,爱护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会一视同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意为教育事业献上我的一生!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七篇】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x区举办的,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会上13位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身边的计算课的常态课堂。农村联小、村小的教师能走上全市的课堂和省市教学能手同上一节课,近距离的感悟名师的指点,史无前例。与会教师之“多”,实为罕见,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坐两人的位子都临时安排了3个座位,走道处都挤满了听课的教师。听课教师几乎都提前1个小时到达会场,详细记录,仔细聆听,认真思考,会场秩序之“好”,绝无仅有。在这样激情高涨的会场里,我能欣赏到每一位献课教师的执教艺术,能为课堂中出现的每个问题质疑思考,能领略献课教师们的课前构思及课后反思,更能聆听教研专家高屋建瓴的评课,能够和教研专家们、联小、村小老师们一起关注、反思常态课中的计算课教学,我有以下感悟:
从执教老师的课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利用教参、把握教材的。特别是x老师、x老师谈的课前思考,给我印象最深刻。他们既思考了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找准学生的实际的知识起点,又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如x老师在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因为教材中“八分之三张饼的说法不符合生活实际,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加之一块饼与八分之一张饼模糊,难以区分,就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大胆取舍了教学情境。正所谓:情境是知识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计算课教学本身就乏味,教师不乐意上,学生不喜欢学。x老师为我们指明了上计算课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数的'组成、直观图形,当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层练习、小组竞赛、容易沟通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复习导入,重视口算;2、尝试解决问题,加强估算,探索交流归纳过程、理解算理;3、巩固应用,分层练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几位名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有力,富有鼓舞性和亲和力,给我们的课堂指明了方向。
名师的课堂引领我们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细到每个环节的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每一句话,名师们都用敏锐洞察力,机智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学生去探索、理解、归纳数学知识。
于科长的每次画龙点睛般的点评,都把会议推向高潮,她一针见血的指出:课堂教学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把握本课的切入点,关注知识的重点,抓住课堂生成点,突破知识的难点,落实学生的终点,不可平均用力,教师不要包办,要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总结归纳算理,优化算法。
于科长还语重心长地劝勉老师们:要总结梳理数与代数中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体系在各册的分布情况及规律,这正是指引教师增加深厚的知识储备,在课堂的深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可谓用心良苦啊!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师的“学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令人深思;吕慎光老师的幽默机智的点评,催我们思考;x老师说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就都拥有了两种思想。”我愿意带着专家们给我们的这些思想,踏踏实实走好教学教研之路。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八篇】
然而,语文课堂是否高效,不能简单的以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解决了多少问题或是学生的活跃度、参与面来衡量。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像非文字学科那样,用单位时间内知识点掌握的多和少来判断教学效果。语文偏于感性,更注重读和悟。可以说,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能调动学生感性思维的课堂,就是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课堂。
因此,语文课堂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空间!教师应多方式、多途径,创设多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不能对每1篇课文平均用力,也不能每篇文章面面俱到地进行引导和分析。应有选择、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应充分挖掘每篇文章的新颖和独特之处,攻其一点,以点带面。把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九篇】
如何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他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科学课堂只有建立在高效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教材的价值,让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多样化;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应对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等都能获得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要想实现高效的科学课堂,首先,要明确现今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学科的价值,以改变以往低效率的局限,从而使科学课堂效率获得大幅度提高。
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基本上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为教材中的彩图可以展示得非常清楚,所以,教师认为按照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观察彩图就完全可以讲完一节课。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学习效率也会严重受到阻碍。再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被灌入课堂当中,但是,一些教学形式过于看重形式,没有实际效率。因此,只有学生明白科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真正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促使学生在恰当的教学模式中找到学习探究科学现象的乐趣。下面以创设探究情境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如,教《阳光下的物体》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导入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夏天我们为什么要穿浅色的衣服,而很少穿深色的衣服呢?(2)阳光下的影子是不是在任何时间都是一样的?(3)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不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答,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出发,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价值,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最终大幅度地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史青华。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7)。
(作者单位魏远波:湖北省竹山县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刘晓梅:湖北省竹山县上庸镇中心学校)。
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第十篇】
教学反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准确掌握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调整、深入和最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由师生活动共同完成的。教学反馈可分为课中反馈和课尾反馈。课中反馈是指在实施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进行的反馈。它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了准确依据。课尾反馈是指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为了检查这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而进行的教学环节,还可以称为课堂检测。因此教学反馈具备了监控、调整、检测功能。
首先来说课中反馈。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要会“望、问、闻、切”。“望”就是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表现去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上课时,教师要经常注意学生的目光和表情。学生的目光炯炯有神,表情很自信、很兴奋,表示他们专心致志,且心领神会,真的懂了,学有所得,学得很愉快;学生的目光呆扳,表情愁苦,表示他们遇到了阻碍,没有明白,很郁闷;学生的目光游移不定心神不定,则表示他们在开小差。这样就便于教师更好了解学生,这就叫从目光和表情中读信息。“问”就是设置问题。教师过程中老师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去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情况,这是了解学生的很直接的`手段。问题的设置必须要科学合理,要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难易区分度。“闻”就是听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语调,声音高低,准确程度,可以了解学生能够掌握问题的具体情况。如学生到底会不会,到底有多少同学会了。“切”课堂检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设置练习来给学生的学习把脉。讲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背诵,听写,笔答练习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过程中的“望、问、闻、切”成为了检查教学活动各个阶段教学情况必要手段。教学活动就是在不断地教学,不断地反馈,不断地调整中进行的。
再有就是课尾反馈。课尾反馈又称为教学检测,是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它是一节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补救和矫正提供重要依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检测这一环节,甚至忽略之一环节,更有甚者认为之一环节是多余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环节,课堂效果底怎么样,我们无从所知。
这一环节大约在教学活动开展30分钟(一节课45分钟)后进行。一般的教学内容的的完成不能超过30分钟。检测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最好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老师发给学生1篇检测试题,规定完成时间。要求检测题必须符合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要求难度数量始终,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要有层次(可以分层次设置检测题)。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这节课的教学实际效果。检测结束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然后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统计,从而对这节课有一个全面的准确地了解。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老师必须利用最后5分钟进行补救和矫正,这样才能完成这节课的形成性评价,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可以看到课尾反馈关乎着这节课最终目标达成以及这节课的效果。
一节高效的课堂必须做到时刻掌握学生的学情,时刻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合理控制教学节奏,不做无用功。因此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双“教学眼睛”的作用。它不断地审视、监测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地反馈着信息,让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会偏离方向,让师生对教学效果有一个最终的认定。
下一篇:银行员工家访总结简短范例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