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1

一、利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所谓情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讲述一项知识之前,先结合课本内容来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情境,从而将学生引入这个情境之中,对情境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它摆脱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枯燥和单调,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述“球形”知识之前,可以先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篮球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男生喜欢打篮球,女生喜欢看男生打篮球,那么,你们知道篮球为什么会在地上滚动、它又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独特性质吗?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并积极进行思考。

二、开展实践教学

数学源于现实,也离不开现实,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现实,为现实所服务,同样,学生只有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数学。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不能够脱离现实,而开展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实现课本知识与课外应用的结合,实现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双重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述几何图形相关知识之时,带领学生亲自动手用橡皮泥捏出一个个几何图形,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

三、改变评价模式

评价是教学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高效的课堂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的说教式评价模式,避免在评价之时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考试成绩,而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自身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关注,从而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当然,评价并不是单方面的,它应该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因此,除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外,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互相进行评价,从而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小学数学教师若想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就必须从做好备课工作、合理设置提问、利用情境教学、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改变评价模式等方面出发,大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效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2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用数学思维来思考与解决问题,是我们每个一线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小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反思当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汲取新时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教育理念,紧紧围绕现代小学是的生活实际与认知经验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文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希望教学工作者能有所启发。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有效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也要从长远考虑,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展开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活动,实现真正的人本教育。首先,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纯粹的说教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等负面情绪,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喜好,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会高涨。教师创建教学情境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点,第一,所创建的教学情境的目的必须清晰明确;第二,情境必须符合小学的特点;第三,教学情境必须与时俱进。盲目的情境创设只会浪费学生的精力,降低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每一节课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灵活设置情境,教学的问题明确清晰,教学节奏有条不紊,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思考。此外,时代在进步,教育在进步,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因此,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结合学生的喜好、生活经验创设具有时代气息的情境。例如,在苏教版教材《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播放《创造101》的表演片段以及选票结果,为学生分析了前十名成员得票数,从百分数的角度来分析了这十名成员的受欢迎度。这一节目是当下备受追捧的综艺节目,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借助该节目鼓励学生为了梦想勇敢拼搏。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将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2、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数学学习生活化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将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回归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结合,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生活是我们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找准切入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教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时,数学教师不要只是围绕教材内容教学,学生难以迅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三角形并思考为什么三角形会用到这些环境下。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开始积极讨论起来,有的回答:“晾衣架时三角形的、自行车的稳固构造、农村的房梁、起重机的三角形吊臂……”教师又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物品会采取三角形的构造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因为三角形更加稳固呀!”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步

21世纪的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指导,多鼓励、赞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自豪,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和合作学习的热情。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尤其要重视预习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安排预习的计划和目标,通过预习来增强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等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团队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调查,用拍照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为了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会进行展开工作安排,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最后进行活动的整理和总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团队献言献策,还有的学生会回家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总之,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4、结语

导致教学有效性低的因素较多如教学脱离实际、教学未能与时俱进、忽视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展开教学等等。

总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都在努力的方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育环境下教学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小学数学教学要正视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逐个突破,从中总结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从容.小学生数学策略性知识形成过程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2]刘彦军.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16):27-28.

[3]杨春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2015(15):191.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3

摘要:只有学习,没有情境,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只有把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正如盐放入汤中后,人们才能享用到美味的汤一般。

关键词:有效情境新旧知识生活实例活动引入教学民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情境对于数学教学,并非只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手段。在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着不少情境创设运用得偏颇之处,因此,有必要真实地认识情境的价值所在,并由此探讨有效情境创设与运用的一些策略方法,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让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创设有效情境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意义”时,是这样设计的:

1、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同学们,给你们1分钟时间,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后出示课件一表格,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操作记录。

2、“根据以上两个量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口算题,训练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又为新课作好了材料准备,随着做对题数的增加,得分也会增加。学生很容易发现它们是成倍上升,潜意识中触摸到了正比例的变化特征。

兼顾学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自然引入新课;巩固旧知,激发思维,引领探索,自主学习,过渡自然,一气呵成。

二、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有效情境

如六年级“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学生对“照镜子”都很有感触,这一点可以帮助他们初步认识轴对称。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认识轴对称,借助直观教学手段是最好的选择。我利用课件,各种生动的物体可以沿着直线翻折,并最终重合,这样直观的画面给了学生很深刻的印象,对于理解“轴对称”这个抽象的概念很有帮助。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轴对称”这一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善于观察,生活就是数学的源头活水。

三、自主探究,活动引入,创设有效情境

如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笔者努力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在班内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师宣布了实验任务后组员们便积极行动起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后,开始汇报研究成果。有的组员说:“把土豆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水就会上升一段,这部分水的容积就是这个豆的体积。”有的组员说:“把一小袋沙子完全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只要测量出含有沙子的这部分长方体容器的容积,就等于算出了这袋沙子的体积。”有的组员说:“我们先把橡皮泥捏成了和这个石块外形一样的物体,然后再将这块橡皮泥改捏成我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立体图形,如正方体,计算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也就等于知道了这块石块的体积。”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效情境

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小学生就会主动与教师亲近,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让学生在愉快、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学习,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学习就不会感到有压力而产生兴趣,自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尝试创设和谐的情境,力求使学生处于兴奋和求知的进取状态。如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我对学生说:“今天你们来考考老师,请任意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考老师,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纷纷举出了不少最简分数,老师都一一给予了回答。起初学生有怀疑,经过验算确认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于是,由怀疑到信服,无形之中产生了“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地判断出来”的疑问,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就以极高的兴趣进入到教学中。

情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运用不当,却会淡化数学课堂的数学本质属性,影响学生的课堂生成。作为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根据自身、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创设出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创设情境是一个不断发现、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要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有了对数学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由衷地感叹: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习!

70 958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