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一篇】

1、学会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欣赏犟龟这一形象,理解“犟”的多层含义。

3、体会文章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重点。

在教学本课时,应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的情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尽可能多地探究、挖掘出精深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的预习课文,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生(齐声回答):有!

师:好!上课之前我们讲一个故事轻松一下,就讲大家都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请同学们想一想,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组织一下,看看谁有幸成为我们今天第一个发言的人。

生:上台讲故事。(内容略)。

2.学生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生:骄兵必败。

生:做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

生:犟龟!

二、读解课文。

1.介绍文学常识。

师:这只犟龟出自米切尔-恩德笔下,谁认识作者?介绍一下。

生:米切尔-恩德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家。

师:请同学们默念三遍,把它记牢。

2.解题。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犟”字,它是怎样构成的?

生:上面一个是“强”字,下面一个“牛”。

师:“强”这个字是多音字,请同学们各组一个词。

生:强壮、倔强。

师:很好。你能从这个字的结构去推测它的意思吗?

生:固执得像头牛。

师:那么,这只乌龟究竟是怎样倔强呢?作者是如何描述的。下面我们先请一个同学将文章的内容复述一下。

生:上台复述课文内容(略)。

师:很好。三言两语就将“犟”说出来。

3.初读课文,体会“犟”的第一层含义。

(一女生上台)。

(老师带头鼓掌)。

生:下面我们来分配一下这篇文章的角色。

(学生准备将角色写在黑板上)。

师:你来分配吧,我来给你当助手。(教师板示各个角色)。

学生分角色朗读(略)。

生:相同点,它们都制定一个目标,并且坚持不懈。

生:不同点,“犟龟”中的“小乌龟”遇到了许多困难。

师:表现在哪里?

生:它在路上遇到许多动手的劝阻。

师:都有哪些?

生(齐答):壁虎,蜘蛛,蜗牛,乌鸦。

师:蜗牛也是吗?

生:不是。蜗牛是给它指路的。

4.边读边解,体会“犟”的第二层含义。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龟先遇到谁的劝阻?

生:蜘蛛。

师:蜘蛛是怎样劝阻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段落,认真揣摩一下该怎样朗读?

一学生朗读。

师: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生:读得很有表情。

生:蜘蛛对犟龟是劝阻的语气,应该读出来。

生:蜘蛛前面哈哈大笑,应该读出笑的语气。

师:蜘蛛为什么哈哈大笑?

生(齐答):嘲笑乌龟。

生:语气应该有变化。患得患失前面是嘲笑,后来好象有点感动了,开始同情它了。

师:很好。你钻研得很仔细。那么蜘蛛的劝阻,小乌龟放弃了吗?它是怎样回答的?

生(齐读):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师:小乌龟于是又继续向前走,又遇到了壁虎的劝阻……。

(分析过程略)。

师:通过大家共同的解读,我们发现,任何一种动物的劝阻,都没有使乌龟放弃自己的目标,看起来,这只乌龟果真是一只“犟龟”啊!

5.发挥想象,自主创造,体现“犟”。

师:我一直在想,小乌龟在路上遇到壁虎、蜘蛛、乌鸦的劝阻,也许它还会碰到其它的动物,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构想象力,好好想一想,乌龟还可能遇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会怎样劝阻它?它又会怎样回答?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请最棒的上台展示表演。

(学生热烈讨论,几分钟后上台表演)。

附:一组学生表演遇到狐狸的故事。

狐:哈哈哈哈!

乌:你笑什么?

狐:小乌龟,看你匆匆忙忙的,是不是又要去参加什么比赛啊?

乌:不,我是要参加狮王的婚礼。

狐:你这个大傻瓜。婚礼有什么好看的,路那么远,而且还要送红包呢。

乌:可那是最隆重、最热闹的婚礼。如果我没去参加,会后悔一辈子的。

狐:要不,我带你去行骗吧。我刚刚还从乌鸦的嘴里骗了一块肉,可香着呢。

乌: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

6.简要点明“犟”的第三层含义。

(起初,学生齐声回答“同意”,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学生们开始犹豫,思考,一部分学生明确回答“不同意”)。

师:谁能说说不同意的理由?

生:因为它还听了蜗牛的话,蜗牛是给它指明方向的。

师:这也就是说,犟龟的“犟”,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当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能……。

生: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三、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我们今天认识了一只怎样的小乌龟?

生(参看板书回答):它是一只具有坚持不懈精神,又有勇气战胜困难,还能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劝告的小乌龟。

师:概括得很好。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发扬我们今天所领悟到的“犟”的精神,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一定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四、布置作业。

师: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小动物。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这时那些动物会说些什么?小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揣摩它们的语言、神态、心理等,写在练笔本上。下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二篇】

2、是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因此我这样设计教学的。首先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教学结构,再找出论点论据,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议论的表达方式,最后朗读课文完美结束。上课的效果还不错,课后我还布置了一个小论点让大家以此进行充分论述写成小议论文。课后练笔对学生议论文的掌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的:

1、积累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的2、3。

教学难点:1、肖像、语言、动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我们炎黄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梦想与心声,一曲《长江之歌》则唱出了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与依恋,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夜莺之歌》又传达出了怎样的一种情怀。

二、交流所查找到的资料。

教师可适当补充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瓦砾li耷拉da木屑xie鹧鸪zhegu。

蠢东西chun轻蔑mie胳膊bo云杉shan。

耷拉:下垂。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阻击:以防御手段阻击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

*:指病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模模糊糊:不分明,不清楚。

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本文记叙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五、交流探究。

1、文章共出现几次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

第二次:说明小男孩麻痹了敌人,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下文作铺垫。

第三、四次:借歌声暗送情报,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第五次:说明小男孩仍在帮助游击队,体现了他的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围绕着夜莺的歌声文章记叙哪几件事?(见板书)。

3、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围绕夜莺的歌声记叙了小夜莺给敌人带路、巧送情报、全歼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以“夜莺之歌”为题具有明确线索,赞颂人物的作用。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想象敌人进入包围圈时小夜莺的想法和行为。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请同学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描写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外貌——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将一个机灵、略带顽皮的小夜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生爱意。同时为下文诱敌成功做铺垫;绿色衣服也为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伏笔)。

语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问用鸟叫报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怀疑埋下了伏笔,显示出机智和勇敢来)。

动作——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一甩一甩、拾、踢三个动词既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也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喜爱)。

明确:

2、说一说文中的小夜莺具有哪些的优秀品质?

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活泼、灵巧的,具有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的小英雄。

3、找出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第(1)段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揭示了夜莺诱敌的原因。

承前启后,帮助情节发展.

第(21)段景物描写——山高要密,是适合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帮助情节发展。

二、讨论。

1、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三、学生小结。

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上来谈一谈)。

四、作业。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少年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你知道哪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呢?请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

板书:机智、勇敢。

小夜莺活泼、灵巧小英雄。

热爱祖国。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材说明: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诗句的意思是:年幼时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作者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掌握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在圆月的日子观看月亮,想象一下,它像什么。收集描写月亮的图片、儿歌、谜语。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月亮的放大图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方法:

1.识字教学。

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勾画出生字,反复读生字,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行”是后鼻音,“时”和“识”是同音字,“作”是平舌音。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生检查,并随时纠正错误读音。

根据字形结构特点,采用部件结合法或熟字加部件法记忆字形。“时”由熟字“日”加部件“寸”构成;“识”由熟字“只”加部件“讠”构成;“台”由熟字“口”加部件“厶”构成;“作”由部件“亻”和“乍”构成。理解“台”的字义时,教师可手指讲台,明白“台”就是高平的建筑物,还可以让学生组词扩词,如:戏台、主席台、柜台等,积累词汇。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的间架结构有相似之处,可指导学生归类观察范字,练习写字。如“台、古”都是上下结构,这两个字下面的“口”在下半格居中。其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边不要分得太开。可重点指导“彳”的写法:上撇较短,下撇稍长,竖对准上撇中部,从下撇起笔。

3.朗读指导。

朗读时可借助挂图,想象自己在宁静的夜晚面对圆月欣赏的情景,语速稍慢些。先听听老师或录音的朗读,再反复练习,注意读出节奏与韵脚。

4.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复习生字的练习。先要引导学生注意每组的两个字读音相同,比比它们字形的差别,再通过反复读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第四题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夜空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感受。注意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地看,边看边展开想象,然后画一幅画。观察的日期可根据当地天气情况灵活安排。

5.扩展活动。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亮的不同形状及自己的感受。

(2)读一首描写月亮的儿歌、谜语、诗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启发想象。

观察画面,联系课前观察,说说月亮像什么。

(二)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读生字“古、行”。认识“朗”。注意读准两个后鼻音。

(三)自读课文,思考。

诗人说的圆月和你想的哪儿一样,哪儿不同?相机出示生字:时、识、作、台,简要说说第三、四行的意思。(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不要求解释诗句。)。

(四)练习朗读、背诵。

(五)指导书写。

(六)展示、交流学生画月亮的图画。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五篇】

《说勤奋》是1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还没有上这课时,我真担心学生没有兴趣学这篇课文,因为这样说理性很强的文章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该怎样调动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积极性呢?于是上网寻找了相关资料,觉得可以在比较中学习这篇文章,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因此,我在上课一开始就从“理想”入手,引出说勤奋。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观点?找出表达作者对勤奋观点的句子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疏通完这些后,我让学生寻找他们两个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在交流司马光和童第周相同点时学生都说他们都获得了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同时学生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从句子中我让他们找司马光和童弟周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当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找相同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不同点,于是学生告诉我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找有关句子弄明白一个是天资聪明,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突破课文的难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通过这样比较以后的学习,学生理解难点到这里便水道渠成了。最后初步体会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后,在课文结束时让学生说说关于“勤奋”的名言和根据生活实际说说同学中勤奋学习的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

不过由于本身素养问题,课堂教学中仍有遗憾:课堂上学生自读的时间多了,但是全班读的时间少了,课堂上“书声琅琅”的感觉不够;同时学到最后我让学生起来交流相关名人名言时,由于时间把握不好,在此没有很好的让学生去交流,只匆匆出示几句名言,让学生读,原先设定的教学环节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课堂上还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理解方法的引导、表扬激励的方式少等等。

我想如果让我在上着一课,我课前会对收集资料,多备学生,在课堂中注重多引导学生感情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悟;同时还注意把握好教学环节的步骤,语言力争简练,提问题应更注重实效性;课堂上还注重多表扬学生等。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六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样子?

第二自然段:金字塔为何而建?为什么叫金字塔?

第三自然段:a、金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

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

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

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义?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七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识字、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简要复述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造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特点,我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边读边悟”的教学方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互动性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本课教学始终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生活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维护生态平衡的积极性。教学中充分发挥字词卡片和多媒体的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展开教学。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则谜语:树上树下采果欢,大大尾巴真好看。高高跳下不受伤,只因带了降落伞。(打一小动物)学生很快就猜出来了,一齐兴趣盎然地大声喊:“松鼠!”我紧接着鼓励同学们:“真聪明!那你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学生马上又齐声回答:“松果!”老师随即在黑板上贴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这样,很快就引出了课题。

这样的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步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最有好奇心的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打开课本了。于是,我迅速带领大家走入课文中。这一教学环节是分四个步骤进行的:

首先,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接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文中的生字。

然后,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识记生字的办法。

最后,老师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方法有指名认读带音节生字词,脱音节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认读,在认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纠正错误读音。老师重点强调了“泼”的读音,它在“活泼”一词中读轻声,单独时读一声。还比较了“摘”和“栽”这两个字,学生通过拼读音节,看图片和做动作演示,区分了它们的读音和字义。

在组织交流记字方法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大家的方法有利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来记字,音近字、形近字比较记忆,还有的用换偏旁、换部件、编字谜的方法来记字。其间,我还引导学生将“聪”字进行分解编成了一首小儿歌:“小朋友,上课听讲要专心,耳朵认真听,眼睛仔细看,嘴巴大胆说,心儿细细想,人人都夸你聪明。”以此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个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并且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为了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我又采用了分段读文,做识字游戏的方式使生字在不同的情境中复现,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三)感情朗读,边读边悟。

疏通了生字障碍,朗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这一环节是分这几步来进行的: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松活泼的基调。要求学生认真听,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第二步,学生分组朗读,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读准字音,反复练习,读得流利。鼓励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必要时,可请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第三步,师生交换读。学生提出自己最喜欢或感受最深的句子,大屏幕显示,与老师交换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再仿读。老师听学生朗读,根据情况提示学生注意,然后再范读,学生再读。在交换读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几个句子作了重点指导:

1、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从“那么……那么……”和“香、可口”谈理解和体会。)。

2、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读好感叹的语气)。

3、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读好疑惑忧虑的语气,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4、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用自信的语气去读)。

在交换读的过程中,课件随机出示课文插图,生动活泼的动画情景,不仅使学生兴致倍增,还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看、想、议,学生了解到松鼠喜欢吃松果,但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松树总有一天会没有的。没有松树,将来的松鼠孩子们就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我还启发学生想象松树也像人一样,也有一定的寿命,也会老,会生病死亡。于是,学生对只摘松果,不栽松树的后果认识得更加深刻。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课件又出示画面,松果里有松子,埋在地下就长出了小松树,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松鼠想出的“每次吃松果,吃一个,埋一个”这个好主意的理解。然后学生讨论松鼠想出的主意好在哪里。通过观察、讨论,学生认识到这样做既可以满足松鼠自己的需要,也为大森林的长盛不衰,为子孙后代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以后的松树林会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经过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了一幅幅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动物安居乐业的森林景象。

多好的一个环保教育的素材呀!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中受到了启发,体会到了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教案【第八篇】

――《水乡歌》说课。

大江小学鲜王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构建以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指向的语文教学过程模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一大策略。今天,《水乡歌》第一课时的教学,便是围绕我校提出的语文课堂教学“331”(即“三读三问一写”)模式,基于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理念而展开的。因此,我把今天说课的主题确定为“构建有效教学模式,重视形成语文素养”。

一、解读教材,设定教学目标。

《水乡歌》是苏教版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首诗歌。作者以清晰活泼的语言,抓住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秀丽迷人的水乡风光图。全诗分为三个小节,每一节都采用了设问的形式,分别将水乡的水多、船多和歌多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鉴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指导学生识写生字、进行朗读及背诵的训练。因此,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认识2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水乡的水多、船多和歌多;通过了解家乡什么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其中,“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学重点。感悟第三节“歌为什么要用箩装”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教师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收集有关家乡特点的资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落实目标,解析教学模式。

(一)三读。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一次读均有不同的目标达成。大声读、小声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男女读、师生问答式读、动作伴读等,使整堂课书声琅琅,有声有色。学生在读中识字,美景在读中复现,情感在读中升华。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对字词的读音作了必要的检测,扫清了阅读障碍,提高了课堂效率。请3位学生轮读课文,不仅给学生清晰的小节概念,也暗示学生准确地抓住水乡的三大特点。

2.品读课文,感悟水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品读三个小节,教师着重细致地指导了第一小节。通过抓重点词句,反复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去感悟水乡的水多、水美,并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二小节,重在想象画面,从“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中感悟船的多,水乡人的勤劳。第三小节,教师适时范读,学生欣赏水乡的画面后,把个人的感受送进诗歌里再读。层层推进,读出感情。

3.展读课文,情感升华。

配乐朗读全文,体现“三读”之展读,这是带领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升华情感的`必要策略。

(二)三问。

1.引入课题,学前有问。

有了课前谈话的铺垫,开课后自然过渡,引出课题。但是我们的孩子毕竟离水乡有些遥远,因此这里设计了“水乡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在学文前引导学生质疑。接着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后谈自己眼中的水乡,初步感知水乡的美,铺垫全课的意境美。

2.抓住难点,学中善问。

三个小节句式相同,但是品读感悟时,提炼的核心问题却不同。我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就不一样。如第一节,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后,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水乡的水多?”第二节“边读边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第三小节则是“听老师读,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是整首诗歌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3.仿说诗歌,学后追问。

在感情朗读全文后,教师小结:此时此刻,我们都陶醉在了美丽的水乡里。水乡人用歌声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孩子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家乡什么多呢?”这一课后追问,由此及彼,既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是对学生人文的一种关怀,文化的一种熏陶。

(三)一写。

关于本课中的写,分为两个层面。

1.写字。对于4个会写的生字,有所侧重。“船”字侧重在田字格里的观察指导;“荡、飘、装”则是在读文理解、感悟字义的基础上,随机板书,侧重认识“风”“衣”两个偏旁。最后再把生字美美地装进田字格里,真正落实书写。

2.写话。写话,即是对学生语言的一种训练。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看似在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其实就是一种写的训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补充“水乡歌是一首___的歌。”既是对水乡歌内容的理解和升华,更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

三、回顾课堂,反思教学实践。

这是基于我校“331”模式下的一节常态语文课。回顾课堂,老师的问,学生的答,放飞了学生的思绪,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组织与提炼的能力;老师的读,学生的问,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懂得了学问学问,就是学中敢问;老师的引,学生的读,情景交融,是孩子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对老师教学的回应。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这读、问、写三种基本教学策略相互交融、相互照应、有机结合下逐步形成。

不足之处,体现在一下几点:

1.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本节课的容量有些偏大。由于在第一节引导学生感悟水乡的水多、水美用时较多,导致没有完成预设中的仿说和写字,于是整节课在写字上就显得比较薄弱。

2.教学中教师虽然发挥着引的作用,但还显得有些“强势”,对学生放得不够。

3.没有很好抓住课堂的生成,体现在第二小节学生说出水乡人的勤劳以后,应自然过渡到第三小节。

70 2296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