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绘就农业强省建设的参考画卷范例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全力绘就农业强省建设的参考画卷范例”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xx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把农业强省建设这幅画卷勾勒清晰、描绘生动,精彩展现。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围绕全国两会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xx广大干部群众斗志昂扬、拼搏实干,着力推动全国两会精神在xx大地落地生根。落实党中央“三农”政策,在奋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上,xx步伐正健、足音铿锵。

一、产业提振:做强特色现代农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

3月17日,在xx县的京东物流xx智能供应链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开动叉车,将一箱箱水果整齐送到车间外停靠的物流大货车上。堆积如山的包装箱里装满产自xx的特色水果。

270公里之外,xx区深处的xx市,当地人司空见惯的拐枣、食用菌等“土特产”,已经衍生成拐枣醋、拐枣酒、富硒木耳等深加工产品,良好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受益于此,当地许多农民不用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在家门口的富硒食品加工企业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xx都是享誉全国的县域特色农产品。其他地方也因地制宜、激发潜力,擦亮‘土货招牌’,打造‘一县一品’。”谈起以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xx建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xx说。

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xx路街道xx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xx一回到村里就来到苹果基地查看情况。xx村苹果种植面积达1330亩,“xx塬”牌苹果目前已成为xx市特色品牌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果蔬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xx表示,下一步他将带领xx村村民继续发展苹果特色产业,同时打造千吨果库、连栋温室樱桃大棚等“延链项目”,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二、城乡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与城市经济空间衔接、相互支撑,又相对独立运行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因此,要更加注重以发展县域经济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日,在xx市郊区的老龙沟功能新材料产业园,xx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投入运行的车间里,巨大的双锥干燥机发出轰鸣之声。

“我们正在赶一个6000吨吸附分离材料的订单。目前订单已排到5月。”企业负责人xx说。

订单旺、生产忙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xx村。由村里60多户手工挂面加工户筹资兴建的空心挂面及农副产品展销中心里,老师傅们正在赶制面条。去年11月至今,除春节假期外,合作社一直在满负荷生产,40多人轮班倒,上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

统计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xx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万亿元,同比增长%。县域经济总量扩规模上水平,为稳经济、稳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助于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全国人大代表、xx市市长xx表示,下一步,xx市将持续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园区,不断提升城乡发展产业支撑力、要素集聚力、综合承载力。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凝聚合力:激活乡村“人才引擎”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上,xx紧盯农村发展薄弱环节,打造过硬“三农”干部队伍,育好用好本土人才,因地制宜引进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让更多人才扎根农村、安心发展、服务xx。

3月15日,xx村民xx正和合作社的姐妹们抓紧赶制刺绣产品。从“指尖技艺”到“指尖效益”,xx的手艺离不开xx区农业农村局开展的高素质农民继续教育专题培训。培训班开设的课程种类繁多,包括管理、营销、电商等,还有专业老师帮忙对接销售渠道。如今,xx的合作社不仅越办越好,还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为把更多乡土工匠变成产业带头人,xx区农业农村部门立足粮油、苹果、刺绣、泥塑、剪纸等当地特色产业,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开展科技指导,提供项目及资金支持,提升当地群众致富能力。全区认定高素质农民2422人,累计培育乡村人才万人次,助农增收亿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特别是作为人口净流出地区,xx的乡村人口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xx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发展研究院院长xx表示,培养基层骨干人才,深化全民参与乡村治理,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是当务之急。

“我们希望通过强化农民发展意识与技能,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人才并加以培养,也希望农村产业发展起来后,能吸引更多能人回乡,助推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xx说。

四、稳产保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xx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xx表示。

日前,xx2023年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位于xx示范区的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举办。据了解,xx2023年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预计可新增粮食产能4500万公斤。

要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大关键。如何持续稳产保供,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全国政协委员、省林业局副局长xx认为:“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是我们端牢自己饭碗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立足xx实际,牢牢守住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坚决杜绝‘占补平衡’中以次充好的问题,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确保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的同时,还要紧紧扣住耕地保护这个核心。”农田土壤修复是全国人大代表、xx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xx一直关注的问题,“农田土壤修复不只是治理污染,还要在治理后提升土壤的生产能力,让它成为老百姓的‘饭碗田’。”

70 2233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