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抗疫小故事简短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100字]抗疫小故事简短范例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抗疫小故事简短100字1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1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

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

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3

“我们的.年夜饭,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就站在一边,蹲在角落捧着碗吃。”

1月24日的除夕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挖机工人王伟接到施工通知,当天下着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战士一样,扎进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这背后是近7000余人的鏖战。高强度劳动下,每一名建设者虽然非常疲惫,但王伟说大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

还有一个开挖掘机的小伙子,听说自己驾驶的挖掘机被称作“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网红之后,忍不住对着记者侃侃而谈:“以后我的小孩子大了,我肯定也是要当爷爷的嘛,我可以跟我孙子讲讲,我们以前为了大武汉,为了祖国,做出过贡献!”

抗疫小故事简短100字2

1.抗疫中身边最感人的故事有什么

2020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大自然也是。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接近有三个多月了,各个省市封城封路采取各种防疫措施,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大家有目共睹,我国的防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里我想分享两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他们是我的亲人,他们在疫情期间的付出让我觉得很光荣!我的姐姐是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爆发之后,她被调去一线,也因此,她和我们已经隔离了很久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了,但是通过朋友圈,我可以看到她一直在为战疫付出,每次视频都没有办法看清楚姐姐的脸,防护面罩下说话的声音也不是很清楚,但每次就那么几分钟的通话,我也能感受到,奋战在一线的他们,真的有拼尽全力的抗疫。姐姐好不容易发的一次朋友圈同时我的爸爸也是这次疫情中的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的执勤。

他和其他志愿者帮社区分配物资,有水果,有蔬菜,一直默默为大家付出着。当时爸爸在为社区分发物资时拍的照片还主动为防护隔离点建立隔离栏,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都不愿意动工,大家都害怕新冠病毒,但是总要有人站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6433来,于是我的爸爸,他主动站出来了。

老爸为疫情助力。我相信大家也一定在时刻密切关注疫情消息,我们湖北现在新增长已经为零了,并且过几天武汉就实现解封,现在街头陆陆续续出现路人流,我们的城市正在好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可喜可贺的消息,相信不久大家就可以在学校有见面啦!这次疫情里,不仅仅是我的家人,还有很多让我觉得很感动的事情。朋友圈里我看到有同学在此次防疫工作中做了志愿者,也有同学晒出了自己为防疫工作捐赠的物资捐款,除了那些最美逆行者和奋战在战役一线的医护人员作出的伟大贡献,武汉每一个人都在献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一点点,大家都希望我们的城市赶快好起来。

通过这次疫情,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家的心都是系在一起的,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以及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大家都在为这座城市而努力,希望我们的武汉赶快好起来。

2.简短的抗击非典的感人故事

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copy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bai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du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面对危重zhi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dao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

3.简短的抗击非典的感人故事

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copy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bai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du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面对危重zhi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dao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

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

4.要简短的抗击非典的感人故事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过重于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

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5.抗击非典的感人故事

丁秀兰:丁秀兰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

面对非典病魔,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生前,她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头上少有耀眼的光环,甚至没有多少人留心她在一线付出的种种辛劳。

她只是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可当她离去后,人们却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并对她寄予无尽的思念。

人们发现,倒下去的是一位好同事、好医生、好党员,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发生在丁秀兰身前身后的故事说明: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她是一位挽救过无数生命的医生。面对肆虐的非典疫情,她毫不犹豫地奔向被病魔击倒的人群,勇敢地站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最前沿。

她是一位众多人执意挽留的患者。在她病重期间,家人和同事为她日夜祈祷,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10多位专家先后多次为她会诊,一位康复出院的女大学生主动为她献出血清。

然而,人们期待的奇迹没有发生。5月13日凌晨,噩耗从北京地坛医院传来:在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近一个月后,因多脏器衰竭,她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她的人们,离开了她深爱着的工作岗位,终年49岁。

她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丁秀兰。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说一句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丁秀兰病逝的噩耗传来,北大人民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院长吕厚山询问救治丁秀兰的医护人员:“丁大夫有没有留下遗言,有什么未竟的心愿?”医护人员摇头无语。

听说朝思暮想的妈妈离她而去,远在国外求学的女儿申洁悲痛欲绝。她打电话问爸爸:“妈妈走时,可有什么嘱咐的话?”父亲申业桐无言以对。

丁秀兰病危时,病魔已经将她折磨得精疲力竭。离开这个世界时,她没有说一句话,只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人们。

采访北大人民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王吉善时,他开口就说:“说实话,我不想提丁秀兰的名字,提起来我就掉眼泪……”听说丁秀兰去世了,刚刚从一线撤下来的医生、护士们牺牲宝贵的轮休时间,自发聚在北大人民医院门口悼念丁秀兰。望着丁秀兰办公室的窗口,他们个个哭成泪人:“丁大姐,你太累了,在天堂好好歇歇吧……”这些天来,从早到晚,总有人来到北大人民医院的门口。

人们或无语伫立,默默哀悼,或将一束束白的菊花、红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有的还附上一段留言寄托哀思。一位丁秀兰救治过的患者在留言中说:“丁大夫,我的救命恩人,您一路走好。”

一位曾在丁秀兰指导下在医院实习过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在留言中深情写道:“雨丝中,曾朝夕相处的您含笑走来,还是那份慈爱的目光;花丛里,又飘来您白色的身影,步履仍然是那样匆忙。不忍看您的微笑,不忍看您的身影,泪水,只能用泪水向您挥别!泪水,多想用泪水把您挽留!”为纪念丁秀兰,由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北大人民医院和中青网共同承办的网上“丁秀兰纪念馆”于5月14日开通。

短短3天时间,超过5000人次登录纪念馆留言。在众多的留言中,老作家舒芜先生的一段留言特别引人注目。

舒老说:“我于3月25日晚,因老年性肺炎到人民医院看急诊,留住医院,4月11日病愈出院回家。看急诊时,曾接触过丁秀兰大夫。

现在对于她的殉职,怀着特别的敬意。这里,借用老友黄苗子先生近作一首表示我的敬意。”

这首题为《白衣颂》的诗中写道:壮哉医药师,生死置度外,挺身第一线,白衣多仙子;矢溺唾涎污,扶持近尺咫,二十四小时,无休亦无寐;问女何所思?天地有正气,问女何所忆?病床与轮椅;非典渐得控,医护皆勇义,事迹太感人,观之频掩涕。“如果她能康复,她还要到第一线去,想拦也拦不住。”

在家人、同事眼里,丁秀兰非常热爱生活。每逢节假日,只要不值班,她常约上家人、朋友到郊外度假。

看到医院院子里鲜花盛开,她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去细品生命的芬芳,那细致的动作充满欣喜和怜爱。住院期间,当病情一度好转,她便打电话让丈夫送件毛衣过来:“记住,拿件颜色鲜艳一点的。”

弥留之际,她下意识地伸出已经浮肿的手,使出全部力气抓住身旁的医护人员,那样子流露出对生的强烈渴望、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女人味儿、人情味儿十足的丁秀兰,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向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呢?她有没有怕过?丁秀兰的爱人说:“离家去医院时,她像每次加班一样,平静地告诉我:‘医院有病人,我得赶过去。

’”陪伴丁秀兰走完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徐国英说:“她有过担心,但她绝不害怕,更不会退缩。对她来说,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已经深入骨髓。”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选择做医务工作者,就是选择了奉献。”

这是丁秀兰常说的两句话,也是她33年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在平时工作中,她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面对病人,丁秀兰总是那样和蔼可亲。无论多忙,她都要坚持亲自为科室收治的每一位病人查体、安排就诊。

遇到经济有困难的病人,她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有时甚至掏出自己的钱。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急诊。

6.抗击震灾的感人故事

面对震灾,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原创〕纸媒的消息,截至5月13日21时08分,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已超过万人,仅四川省已有12000余人遇难,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入院伤员近7000人,而处于震中区域的约6万人仍杳无音信。

而而刚刚从网上得知,遇难人数已经达到14866人了。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

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天灾无情,人间有情,关键时刻见真情。

面对这次大灾难,面对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我们心中涌动的着巨大的悲痛。但面对灾难,我们不能只有悲痛,我们必须万众一心,抗击天灾!灾害面前,我们看到下至庶民,上至总理,无不体现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温总理亲任抗灾总指挥,到现场后,开会、部署、喊话,胡锦涛总书记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把抗灾救灾作为全国全党最大事情来抓;部队出动了,交通阻断,他们就连夜徒步赶往震中,只为早一秒投入救灾;全国人民出动了,捐款捐物越来越多,无偿的爱心越来越多;白衣天使门出动了,农民工也出动了,下岗工人也出动了……一切都是自发的,都是这么感人,都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力量。

灾害面前,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平时“不起眼的小人物”——5月12日,成都武侯区的林荫街献血屋,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23点20分,一位50来岁的男子风趣地说:“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我是个下岗工,没有钱就‘出点血’嘛。”或许,我们平时并没有看得起这样的下岗工人,或许我们还曾经认为这是些“低素质”人群,或许平时我们见到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穷人……可是,在“没有钱就‘出点血’嘛”这样朴素的话语中,我们恍然大悟:这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富有同情心,富有责任心,富有爱心……总之,这比所有的豪言壮语都更加的震撼人心。

与之可媲美的,是另一则报道: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还需要我们说什么吗?“儿是娘的心头肉”,在地震来临之时,性命是多么的脆弱!学校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有消息说,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已经有许多校舍倒塌……那么,作母亲的,此时最担心的,当然就是自己孩子的安危。可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却一直在救护站忙碌,甚至连自己孩子的信息都顾不上打听一下!“博爱”之伟大,惊天地,泣鬼神!地震发生之后,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力量,让我们看到武警战士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的力量,更让我们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力量——无论是下岗工人还是那位不知名的护士,他们都是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灾,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众志成城。

从这些感人的细节中,我看到了人性之光,看到每一个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亲情,看到了抗灾救灾的力量。正是有了这一切,我们才更加有信心夺取地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抗疫小故事简短100字3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1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

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

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3

“我们的.年夜饭,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就站在一边,蹲在角落捧着碗吃。”

1月24日的除夕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挖机工人王伟接到施工通知,当天下着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战士一样,扎进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这背后是近7000余人的鏖战。高强度劳动下,每一名建设者虽然非常疲惫,但王伟说大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

还有一个开挖掘机的小伙子,听说自己驾驶的挖掘机被称作“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网红之后,忍不住对着记者侃侃而谈:“以后我的小孩子大了,我肯定也是要当爷爷的嘛,我可以跟我孙子讲讲,我们以前为了大武汉,为了祖国,做出过贡献!”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4

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

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

她给出的理由是:1、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2、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3、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

莎莎回答: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我是汶川人。让看到的人热泪盈眶,这种大爱相传的同胞情,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这些医疗救护队的天使们,很多只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他们或许跟我们身边的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的年龄相仿,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再想想他们的勇气和一颗大爱之心,让人既心疼又感动。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5

东津镇中心卫生院内儿科副主任薛宁。疫情发生以来,该同志主动请缨,到发热门诊一线接诊发热病人。她在不断完善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也给身边的医务人员和就诊病人普及新冠防治及个人防护措施,让大家认识到这个疾病。

对于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她都细心的问诊、精心的检查、根据相关检查结果,仔细的分诊、治疗。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来医院的病人陆续增多,她就更不能离岗了,经常导致时常饥一顿饱一顿。该同志以院为家,把老人和小孩放在家里,顾不上了。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发热门诊需要她,她就去了发热门诊;小汤山忙不过来,她又奔赴到小汤山……

抗疫小故事简短100字4

8月23日,荆门市东宝区迎来了第一轮曙光,胜利离我们又近了一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洋丰安居物业的全体员工战斗在服务的第一线,用故事向你述说着他们的情怀。

帅身先士卒

物业公司经理靳良坤在疫情期间,挂帅亲征,他没有特别感人的故事,但他却在抗疫期间新添了几丝白发,从开始的人员调配、通行证的报批、防疫物资的筹集、人员安全的担忧再到核酸检测的日夜守护,无一不是殚精竭虑。三次核酸检测在现场累活重活都是他在做,秩序维护现场嗓子喊哑了,也没有看到他休息一下。他说:“我没有太多的期盼,只望所有人都平安”。

将一马当先

洋丰嘉园的项目经理刘向阳,被员工称为“多事”经理,工作认真仔细,8月7日他接到封城命令,立即收拾日常用品赶到责任项目,在项目上一住就是15天,在这期间他即要安排好项目的各项工作,还要在人手不足的时候充当卡口值班人员、保洁员、配送员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保证了小区业主的生活物资不短缺,有时一忙起来,吃饭就不准时,常常早餐和中餐一起吃,方便面加卤蛋是标配,以致他感慨的说,这辈子再也不想吃方便面了。这个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都坚守在一线的“金刚”也有他温柔的一面,当接到女儿要他回家的电话时,我们看见了他红红的眼眶,他也想回家看望女儿,照顾妻子,在这危难时刻陪伴在她们的身边。但他不能,因为他肩上有责任,心中有担当。

兵冲锋陷阵

张祖文洋丰嘉园客服管家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大家都喜欢叫他“张老头”,叫他“张老头”并不是他真的老,只是因为他的平易近人,他把工作的苦当作了一种乐趣。

第二次、第三次核酸检测都是在夜晚,他主动请缨,协助医务人员完成小区所有人员的检测工作,他穿上防护服帮助行动不便的业主进出单元门,检测现场细心照顾。

8月20日晚上18:30,他接到社区打来的电话,业主们的天然气卡已充好值,需要他领取后送达给业主,张祖文骑上他的小电驴挨家挨户打电话、发信息将卡一张张的送到业主的手中。

70 2692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