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关于观看电影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1000字]关于观看电影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观看电影的心得1

电影讲述了苗老师(学生送外号苗霸天)与三班孩子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间普通、平凡的故事。学生高一刚接触苗老师时对他是怕,后来受不了他的专制管理,开启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师生大战,大战以苗老师的自行车为线索展开,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学生渐渐理解了老师。知道他是当年的高考状元,却因时代原因与北大失之交臂。在自己语文老师的鼓励下,他报考师范,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并被分配到县城任教。这些经历,也成了学生们努力的动力,三班的班长安静就发誓非北大不考。但命运常常不如人愿,安静为了帮因给学生补课被停职的苗老师说情,归途中出车祸,没法参加当年的高考,之后连续两年去考,也没考好。

如果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观影人的表现,大概是笑和泪比较合适。整部影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苗老师的严厉、与学生间斗智斗勇,学生捉弄、报复老师等情节都是以诙谐、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现的。因此,观影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笑声结束,时不时又会传来抽泣声。是的,是影片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深深感动着我们。同时,虽严厉但心中有爱,为学生着想,正直优秀的苗老师受到不公正的处罚,也引人深思,他在学生毕业之际选择离开叫人不解。

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得益于导演艺术上亦庄亦谐、庄谐并用的处理。这是一个相对严肃的主题,但是编剧、导演并没有将其处理得特别高大上,也没有弄得如《全城高考》般沉重,更没有《青春派》那样搞笑。

这部影片选材校园生活,关注师生关系,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是优秀老师。高三毕业之际,苗老师悄然离开,应该是当下对那个年代教师的一种反思。他究竟算不算是个优秀教师?算吗,似乎不对,他将当年自己没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学生头上,逼着学生去实现。可这难道又错了吗?他爱学生,为班里长脑瘤的学生捐了一个月工资,到处找回混混队伍中的男一号。他悲伤着学生的悲伤,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时时督促学生争分夺秒的学习。这样的老师难道不优秀吗?可他没有私心吗?当然有,学生的好成绩能给他好声誉。但他不收补课费,免费给学生补课,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只能说明,这部影片中的苗老师是立体的、多元的、复杂的。现实中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影片结尾,三十年后,白发苍苍、颤巍巍的苗老师拄着拐杖去看截肢的安静,也许是发现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那是不合理的。他当年的离开是反思,三十年后的看望是愧疚,是忏悔!

身为老师,影片中的许多镜头在我的育人历程中也真实出现过,我与学生间也发生过“自行车”故事,我也有过如苗霸天般的强势、专制,也凭借一己之力努力为贫困生拉资助,也与学生上演过聚聚散散的故事。这些,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平面化概括的。

影片是首尾呼应的。以“每个人的人生都因相聚而幸福,当然也有离别的痛苦。”(大意如此,记不准了)开头、结尾。

最让我感动之处,是片尾将所有参演人员名字都打出了,包括没有一句台词的演员。这应该是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3篇关于观看电影的心得体会1000字,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电影观后感1000字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关于观看电影的心得2

单位组织大家走入影院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和中国网,内心的激动无法形容,“一座座桥梁连接南北西东,天堑变通途”,通航通车通网的变化我们最直观的体验是距离、交通不再是问题,信息化时代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生活要求,并感受着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服务。然而通过荧幕第一次这么认真和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国标签”的实至名归,为自己仍然是一名电建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那些以前看到的辉煌和看不到的伟大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基层建设者们工作的日常和不懈的奋斗,都一次次使我想为今天的中国拍手叫好。

当屏幕上出现溪洛渡电站大坝的时候更是心潮澎湃,岁月承载着记忆回到了十年前,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溪洛渡水电站,去工地的那天夜班车沿着逶迤的山脉,濒临在悬崖绝壁之中走了整整一夜,十年之后水电十四局承建的宜昭高速——彝良至昭通段即将改变这种现状,一批批水电人汗洒乌蒙山,也是在将西南地区的山路连得更远。

在这部电影中,震撼的场面屡屡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玛旁雍错上迁徙的羚羊群……,一一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采。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绿色中国,也看到了国人不畏艰辛、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品质,多少辛勤的中国人不懈的试验和努力换来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173项扶贫政策,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思想,心系民生,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贯彻落实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贫困农民尽快脱贫,我们看到了25岁的藏族姑娘,作为第一书记的她,为了说服她的扶贫对象能够搬迁,付出了多少辛酸和眼泪,恐怕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那一家,直到顺利搬迁之后,我们看到了最美的笑容。一个年轻女子做到了许多人不敢想不会做的事情,成就了多少家庭未来的幸福和美好。映射到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上,都显得自己很渺小,我们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里,往往遇到困难不能沉下心来去克服、去解决,总是先想着去抱怨、去责怪。我相信,这些“小人物”的大品格也会影响和改变我们更多的人,去做更好的人,感恩国家和今天的幸福生活。

国富民强,也门撤侨画面中,当“海外侨胞,我来护送你们回家”的字样和声音挂起和响起的时候,观影的很多人留下了的泪水,那种情感只有中国人才懂,我们的背后有一个日益强盛和温暖的国家一直心系着国人,无论你身在哪里,无论遇到什么,祖国都不抛弃不放弃。

我有幸生活在这个新时代里,为这个正在雄起的大国打call,厉害了,我的国!

关于观看电影的心得3

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完整的珠峰北坡登顶,从冰塔林、北坳到大风口…以及传说中的第二台阶和“中国梯”,身为登山片爱好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攀登者》是国产电影在此类题材上的突破,论特效水平和专业程度,不输给《垂直极限》和《绝命海拔》。而且影片还让观众看到了两次登顶,从1960年的3人到1975年的9人,那种伟大的使命感和坚忍不拔精神的传承,意义超越登山运动本身。

真实的历史只有比电影更艰苦,更加悲壮,当年克服万难的攀登珠峰,每个人都背负着巨大的荣誉感,“唯有牺牲多壮志”,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这在电影中多次出现,令人泪目。影片为了戏剧性做了改编,但还是基本忠实呈现了两次登顶中的真实状况,如屈银华搭人梯冻坏脚趾,营地帐篷被风吹走,二登搭建“中国梯”,以及夏伯渝为保暖他人双腿截肢等,遗憾的是刘连满没在片中登场。李仁港把擅长的动作戏集中在了吴京身上,危险处命悬一线,紧迫感扑面而来。虚构的两段情感戏见仁见智,与其说是想让人物更丰满,不如说是补充了气象、医疗和后勤等支援团队的形象,历史上他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最能体现出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雪山大全景的“航拍”中荡气回肠。

剧本结构上,“保护摄影机”才是整部影片自始至终的核心情感,60年的遗憾到75年来弥补,由此关联起张译与吴京、井柏然之间的对手戏,也构建起了角色的性格和命运,所有的拼搏,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看到队友们登上珠穆朗玛峰,把五星红旗插在我们自己的珠峰顶上。

映后还见到了屈银华(片中张译原型)的女儿和夏伯渝(胡歌原型,四十年后终于登顶),亲身讲述当年的故事。当看到夏老把裤腿拉起来,露出假肢时,忍不住热泪盈眶了,他们才是真正的“攀登者”!

70 216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