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中的素质教育(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思政课中的素质教育(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思政课中的素质教育【第一篇】

摘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路径具有重大价值,需要厘清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任务与目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拟突破的方向等方面。形成具有“當下的古典”意味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传统文化

“课程思政”源起于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成为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推力,自此“课程思政”引起学术界关注,上海以外的部分高校也开始“课程思政”改革实践。2017年以来,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的研究逐渐丰富。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路径具有重大价值,但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理清。

一、“课程思政”的革新内涵

“课程思政”是一种融合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教学改革新理念,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一种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与教育使命,而“课程思政”既涵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的突破,教师队伍的扩充,也展示了载体拓展、内容丰富和方法创新的可能性。“课程思政”的革新体现在深入挖掘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之上,意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的现代课程模式。

“课程思政”理念既是立足我国本土教育实践教育改革的中国话语,也是对课程育人价值的中国化诠释,它能促使高校教育者深刻反思教育的价值取向,纠正工具理性倾向。这是促进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的推动器。总之,“课程思政”扬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范式,搭建了全新的教育载体,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任务与目的

党中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这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任务与目的。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教育者直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挑战。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课程思政”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践形式。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要溯本清源,汇聚教育思想,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推进和实现本土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要达成这个目标,一是要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听课等形式,调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总结“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厘清“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要多视角探讨“课程思政”教学内涵与特点,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推进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建构与诠释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三是要结合具体的学科和课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本土化实践模式,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这是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地的三大任务。

在具体的课程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过程。所有的课程最终必须走向课堂,要全面课堂教学的展现性、思辨性、应用性和人文性价值,在教学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及其比较中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从专业课程中挖掘独特的行业价值、历史内涵、文化诉求;要从学科发展历程中挖掘代表人物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光荣历程;要从专业实践中分享每个教师独特的学习经验、人生体悟、事业感受;要加强课程教学设计,开展集体备课,协调各门课程之间和各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深入探索从“显学”教育走向隐形渗透的路径与方法。

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课程思政”在全国正予以推广,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量充斥着拼凑、强制、形式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规律,曲解了“课程思政”的教育初衷。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理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前提性和根本性问题,对“课程思政”内涵与特点、“课程思政”资源范畴与类型、“课程思政”教学本土化及评价等内容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关键问题进行。课程思政不是内容宣讲的简单拼凑,而是要融合在具体的教学生态之中。教学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割裂的过程,课程思政不仅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更要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融入到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以及师者的行为示范之中去。

二是现行的“课程思政”及教学研究一般重宏观设计,多以政策性文件描述为主,缺乏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探究,提出的路径与策略也较为粗略,且从“课程与教学”视角来开展也不多见。这可能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内涵的空泛性,或者容易沦为学术上的教学改革。面向“课程思政”的教学不是教育方法和内容的简单变换,而是要借助教育理论直面学科教育实践的过程,丰富与彰显学科课程与教学在培育学生价值观念上的教育价值,所以应上升到“范式”层面对其展开系统而深入的思考。

三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的改造。“课程思政”涉及到了知识或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涉及到如何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增强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协同效用,且在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改造。综合以往“课程思政”及其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均未上升到范式层面展开,即缺乏生存及发展的教育生态。 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突破的主要方向

结合以上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遵循“讲真实、多视角、重实践”的原则,采取“两个并进、一个整合”的实践思路。两个“并进”指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并进,一个“整合”即在开展调查研究、理论分析、资源整理与转化、教学本土化的研究基础上整合与诠释“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突破的主要方向包括调查分析、理论研究、资源整理与转化、教学本土化、范式整合等几个部分。

一是“课程思政”教学理论创新。目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已全面铺开,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做法,有了一定的经验,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创新,唯有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要走访“课程思政”教学典型,调研“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成效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炼“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剖析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要达成教学理念的创新,需要明确“课程思政”创新的内核,多视角、多学科解析“课程思政”,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特点及评价。既要直面教育事实,又要回溯教育的本源。要突出“课程思政”作为育人观念的重大突破的真正意义,回应“基于证据的实践”的教育研究价值的呼唤。

二是“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体系与形态转化。根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诉求,厘清“思政”范畴。“思政”不是政治教育,而是在中国本土文化土壤基础资源之上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对公民素养贫乏的倒逼诉求。“思政”既是中国本土的,也是世界范畴的。因此要拓展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体系及相应的形态转化。

具体言之,要具体探索学科课程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资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探索如何将多种形态的、具有思政育人价值的元素融合在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并探讨如何构建转化模型。要聚焦爱国情怀、创新意识、科学思维、人文基础、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元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是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即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本土化模式以及评价机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生态,整合出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如何发展形成具有“课程思政”基因的教学模式。要在调查研究、理论分析、资源整合、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深度诠释“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模式、形成路径以及实践图景,让理想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首先在教育者的心中展开,丰富对“思政”育人价值的教育性的理解。

总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所指向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性”如何提升的问题,这与“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使命是一致的,都可以称之为新时代的课堂革命,是新时代如实实现“立德樹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倒逼的诉求。中国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只能回到中国本土,在新时代中国的语境下回溯到“当下的古典”,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范式。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念教育,2017,7:10-14.

[2]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0:60-64.

[3]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18,3:129-135.

[4]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3.

[5]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6]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

思政课中的素质教育【第二篇】

一、“课程思政”分工协作育人的理念

1.高等教育的根本与核心问题是教书育人

只有发现问题并且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近年来,一些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育人的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立德树人意识出现了偏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缺乏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往往变成:课堂常相见,教书不育人,见面不交心,下课就走人;第二,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自恃清高、我行我素,缺乏自觉地教书育人思想意识。所以,针对这种状况,专业课教师必须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树立“课程”育人的新理念,才能取得專业课与思政课分工协作的育人实效。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韩愈作《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要教导学生与人为善、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难能可贵品质。高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对这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有足够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十分强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用:“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5]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指出了对当前及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6]发展与否的重要考量指标就是:人才培养能否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学生对国情、党情、社情的充分理解、把握,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所有课堂都要发挥育人功能

教学活动是高校最基本、最经常、最大量的活动。课堂是大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应该贯穿和体现在高校的所有课程当中,而不仅仅局限在思政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学校的育人职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课程思政”的内涵可以具体理解为:在所有的课程教学中贯彻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提炼出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正义感、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教师法》总则中有明文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授予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师法》第八条规定中,对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作了具体说明,其中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7]这就要求所有课堂都要具备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要发挥育人作用。

3.分工协作是提高育人效果的关键手段

分工协作是人类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课程思政”建设亦是如此。相互协作是同向同行育人的核心和关键。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能够形成分工协作育人联动机制,其根本在于这两类看似不同的课程目标具有自然的协作基础,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总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分工协作育人联动机制,符合立德树人理念的要求。特别强调指出,努力建设好“课程思政”,目的不是为了削弱,也不是用“课程思政”去取代思政课程,而洽洽是为了要从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和重大作用。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之间,必须要明确二者之间谁占主导地位和谁处于从属地位问题。当然,思政课程的这个主导地位不是说要去主导其他课程,而是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凸显出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分工协作联动机制,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真正能够做到二者同向而行。要建立多渠道的分工协作运行联动机制,其中思政课程为主渠道,“课程思政”系列课程为分渠道。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所形成的其它系列课程,则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的重大问题上思政课程要发挥示范效应、起到引领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下,引导“课程思政”建设。要建立二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形成协作效应。

二、“课程思政”分工协作育人联动保障制度

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宏观制度和体系上全面深化改革,中观上做好各个环节的交互连接,微观上把工作落到实处,于细微之处下功夫。也就是说,不但在理念上纠正偏差,机制上补齐短板,还要在联动制度上填补漏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分工协作育人功能,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制度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当中,要坚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统领,整合其它文史哲学科,融合学校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学工处等职能部门,探寻“课程思政”一体化管制路径,将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专职教师、辅导员及其他社会资源打造成“育人联动共同体”,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做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体现科学、正确的立德树人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为支撑和保障。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分工协作育人联动运行机制。

1.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责任制

构建自上而下的、多层次的、权威高效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管理体制。高等院校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和实施不同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方案、选用和修订教材、管理好教学环节,参照而不是盲目攀比985或211院校的具体做法,要适度参照、量力而行。同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责任制度,构建导向鲜明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的好坏纳入考评机制中,“课程思政”发展的最终结果,寄期望于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

2.教务部门搞好统筹

协作育人的联动制度落实,需要教务统筹。没有教务的具体指挥、协调,“课程思政”难以顺利实施。教务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处理好各专业学院的“课程思政”协调工作。一是加强“课程思政”工作监督检查。将协作育人联动工作作为日常的教学检查和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形成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制度,确实保证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作育人的联动制度真正在所有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包括网络教学环节)中得到落实。二是要继续重点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协作育人的联动制度,搭建协作育人联动工作平台,整合全校人力、物力资源,重点打造横跨院系的具有品牌效果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先行在校内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使得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日趋完善,在教育的源头上解决问题。

3.学院重点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学院是“课程思政”的重心,每个学院都努力,“课程思政”才能出成绩。各个学院重点落实“课程思政”建设,首要工作为具体遴选试点课程。具体的操作过程取决于各个学院的师资储备情况,制定课程遴选机制,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遴选,挑选出最为适合“课程思政”的课程,进行加工改造,有机结合。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研讨“课程思政”方案,在具体确立的“课程思政”中,编好教学日历、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好课下辅导、发掘思政元素、交流教学经验。搞清楚具體有哪些课程可以纳入“课程思政”范围,成熟一门课发展一门课,避免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课程进入“课程思政”,从而引发“课程思政”的泛滥,有损于我们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三、“课程思政”协作育人的关键环节

1.整合“课程思政”人才队伍

优先搞好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选拔一批骨干教师能够以学贯中西、通古论今的渊博学识和饱经沧桑的人生阅历或者某一专业特长支撑“课程思政”高水平教学,要在认真教书的同时,做到善于育人。整合“课程思政”人才队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善于利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分工协作及育人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将散布于全校范围内各学科教师资源在“课程思政”的引导下,加以聚集整合。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理工、思政、哲学、艺术、体育以及其他学科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在分工协作育人机制建设及运行中各负其责。最终使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促进、交相呼应,建设好以“课程思政”为特点的大思政体系,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

第二,培育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其专业特长对学生引导上的潜在影响魅力,尤其要强化新入职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培养,保护认真从事“课程思政”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不否认专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但是不能仅仅强调少数专家的作用,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励教师,尤其是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第三,利用分工协作育人机制,寻找校外人力资源助力“课程思政”建设。把“请进来”的工作认真做好、坐实,对符合任课条件的各级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请进校园,聘请他们担任学校“课程思政”名誉教授。吸引具备条件的感动中国优秀人物加入到“课程思政”之中,学校可以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能够长期运行,永续发展。

2.完善能够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评价制度

“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引导教学活动趋向理想的目标;能够提供反馈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为教学的改进奠定基础;能够促进教师、学生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内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增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8]因此,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奖惩分明,导向明确。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作育人联动机制真正得以实施。健全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课程思政”方面的业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对“课程思政”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这种奖励要体现在评定职称、晋级、评优等各个环节和层次之中。改革教师评聘标准,淡化论文数量、项目数量的计算方式,强调教学质量为中心。否则,“教师从事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9]

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育人的考评制度。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的考评体系主要包括:第一,学生评价机制。学生对任课教师公正评价是“课程思政”评价机制重要指标,“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需要学生的参与;第二,教务评价机制。校院两级组成教学督导,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形成惯例、常抓不懈;第三,“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大奖赛,评委除了邀请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外,还要有一定人数的学生代表做评委,以更加体现比赛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比赛有利于交流“课程思政”经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第四,线上“课程思政”建设考评。利用网络手段辅助“课程思政”建设,开发网络资源。相对来讲,利用这种评价机制,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有目标性和系统性。

3.要充分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

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待开发的“课程思政”元素,都暗含有启迪人们智慧、激发爱国热情、拥有社会正义感、负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文化自信、充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价值就在于充分发掘每一门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元素,需要专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出来。相对于思政课,专业“课程思政”更能感染学生,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的能力。

因此,激发培养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第一,专业课教师需要有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意识。第二,专业课教师需要有“课程思政”的能力,这需要专业课教师自身提高和外部强化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另外,我们要利用思政课教师特有的政治优先思维方式,结合科技发展史的相关资料,引导教师在加强课堂专业教学的同时,根据自身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领域的开发和建设。专业课教师在具备德育意识和能力后,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提高研究“课程思政”水平。例如,展开科技人物传记的研究,探讨专业学科课程中“课程思政”应用的方法等。在工程制造专业课可以给学生讲大国工匠精神;可以在讲社会保障时加入慈善精神;可以以华为公司的实际案例为内容,讲科技立国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拼搏精神。

4.积极拓宽、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绝不是增设几项学生参与的活动,或者是在大学课堂上讲几句口号式的语言那样简单。需要把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转基因”方式植入所有专业课程,重新改造专业课程的方式、方法,将教书育人所蕴含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得以贯彻、落实。要遵循课程固有的逻辑性,遵循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再具体结合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特殊性,滿足大学生对接国家和社会最需要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等,提炼“课程思政”,创立新课程。让立德树人教育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汲取现代教育方式的创新理念,采用课堂的最新教学形式,运用“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工具。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做到“扩展纵向历时维跨时代的历史视野、横向共时维跨文化的国际视野、交叉互动跨学科的学术视野。”[10]高校要积极开拓、更新现场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思政课中的素质教育【第三篇】

每每谈起中国近现代的奋斗史,总绕不开这样一个人。

他是杰出的空气动力学专家,是工程控制领域的奠基人,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也是促使我报考机械的源头所在。

他是钱学森,一个值得你用一生去崇拜的科学界巨擘。所以,当枯燥的毛概课播放他的视频的时候,我放下了手头上正在写的作业,专心观看了整个视频。

尽管,我早已熟悉视频中提及的每一个细节。

钱先生出生于杭州的富裕之家,名门望族。父亲钱均夫,爱国民主人士,早年经商,曾在原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良好的家庭出生保证了他接受最优秀的教育,以及一个美好的童年。

少年青春,意气风发时。钱学森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成绩极其优异。毕业同年又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七届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空气动力学界的权威——冯卡门教授,从此踏上学术明星之路。

而和钱先生青梅竹马的蒋英女士,此时也留学德国,学习声乐。钱家与蒋家为世交,而蒋英也曾被寄养在钱家,在蒋英学成归国即将开启歌唱生涯的时候,钱先生回到了上海,两人结婚,从此琴瑟相和。蒋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追随先生去了美国,做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他的那个人。

而当新中国成立后,感受到祖国迫切的建设需要,先生决定放弃安逸舒适的美国生活,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参与建设,希望用自己的学识,改变国人的命运。

然而人生多舛,美国当局层层阻挠,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限制先生的人身自由。漫漫回国路,先生竟用了多达五年时间才走完!

当在太平洋飘荡多日的克利夫兰号终于驶入广州的港口,当先生重新踏上祖国的领土,之前所受到的一切不公待遇,仿佛都不再重要。时间迫眉,他要用毕生所学,深深地改变这个国家!

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突破落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献。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

郭沫若的这首《赠钱学森》,首联以火星喻先生,说明他无心留在海外,又点出其专长是火箭和航天;颔联用东汉末年王粲避乱荆州,尝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怀的典故,地表达了先生生逢乱世、长期6客居他乡,从而产生的思乡、怀国之情;颈联说明他从美国回来历经艰险,而下句既说了先生的故乡杭州西湖风景独好,也比喻中国之清明政治。第

五、第六句一目了然,说明钱老冲破阻挠,终于回到祖国,并立即参加了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十二年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宏酞,远景规划也。这四句对仗工整。最后两句,说的是此以后十二年,我们一定会乘上自己制造的火箭作星际旅行。这是希望,是理想,也是自信。全诗以火星比喻开头,又以星际游结束,既充分展示了先生的航天理想和爱国热情,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飞天梦想。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人非圣人,孰能无过?

钱先生同样也犯过一些错误。他在“大跃进”时代“随波逐流”写了几篇论文,为亩产万斤的“大跃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虽然他是科学家,但他写的这几篇论文显然是不科学的,然而就是这几篇不科学的论文,加之先生当时的高大形象,迷惑住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双眼,诱导毛主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在那个疯狂的时代,即使是科学家,头脑也变得迷糊,成为政治的驯服工具。钱先生是物理学家,不懂政治也不懂农业,但为了给“粮食高产”跃进找根据,难为他费尽心力写出了“如果将射到地球上的平均面积上的太阳能全部经光合作用收集起来,粮食产量可能翻番”的农业力学文章。

如果不是紧跟“形势”,明哲保身的缘故,相信先生绝不会头脑发热到这种程度。而在那个时代,又有几个人能拿出彭德怀说真话的勇气?

钱先生的品格无疑是高尚的,他“姓钱,但绝不爱钱”,曾经无偿捐献几百万奖金给国家。先生的晚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晚年,人们记忆犹深的是他对中国教育的感叹: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而今,先生离世十余年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教育还没有创新到“冒”出高科技人才的水平,留学国外的华裔科技人才,不知有几个类同先生的爱国思想,肯学成为国效力?

还记得《钱学森》这部传记性质的电影上映是在2012年的3月,那是我高中生涯学习最紧张的一段时期。临近高考,学习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可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偷偷读完了《钱学森传》,并且跑到网吧下载了这部电影,看得热血沸腾。

后来填报志愿的时候,效仿先生,选择了机械专业。希望先打下坚实的工科基础,而后投身航天领域,做出一番事业。

套用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作为结语吧: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喜欢这节思政课。

思政课中的素质教育【第四篇】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探索,一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二是课堂教学实践方式的创新,三是课外延伸活动的创新。其中教学理念的创新重在使师生建立平等的对话模式;课堂教学应该尽量运用“问题链”方法,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引入灵活而又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形式;同时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拓展课堂的影响力。

关键词:教学理念;实践创新;课外拓展

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课堂教学质量是决定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优势,打造高质量的金课,实践证明,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理念创新

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中,理念创新是引领,而课堂教学理念创新的关键是如何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要跳出传统教学思维的疏离模式,实现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1.1跳出疏离模式。在高校的思政课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知识主导”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依附知识而产生联系,而师生之间并未真正产生关联,反而处于一种疏远的状态,思政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会引导学生走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感受超越知识本身的责任、使命,进而筑构自己的信仰。换句话说,思政课不能仅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更加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内在认同,这种情感认同会伴随和影响学生一生,现实生活中“知识主导”所形成的师生疏离的现象,是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跳出传统的师生疏离模式必须让教师和学生从“知识主导”的模式走出来。1.2走出亲情模式。跳出传统的疏离的师生关系,又有可能陷入到亲情模式。为了强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温情,但是这种模式也需要超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蕴含着探究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并不属于客观知识,仅仅靠知识的讲授而达到抽象思维提升的目的是不行的,亲情模式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十分融洽,但亲密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依附于老师的权威,容易形成学生以教师的意见为己见,师云亦云,很难培育出真信、真懂、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共享平等对话。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信息知识无国界快速流动,如何在多元的文化思潮和价值取向中确立主导,这是思政课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师生基于平等关系的时代性建构。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双向互动关系。教师平等认真对待每一位同学,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平等对话的权利,在平等的对话中分享个性化的观点,师生之间探讨和相互学习,进而真诚的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理想、信念逐步筑建的过程,只有平等的对话才有思想的共鸣和交流。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创新

2.1课堂理论教学创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宗旨在于:第一、为大学生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分析两大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经验;第三、帮助大学生理解两大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1“问题—情境”教学法。“概论课”是关于理论体系的课程,越是理论越具有抽象性。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讲解,很难脱离枯燥乏味的窘境。概论课主要以“论”为主,不是简单的叙史,在学习过程中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纳入到复杂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中,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育,这种“问题—情境”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迫使学生进行思考,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都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假设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你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历史长河中进行思考,身临其境,受益匪浅,“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1]。2.1.2与学生生活相贴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师生互动,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概论”课教学要强化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度,比如在讲述长征时,可以分享一些数据,“长征最小的红军9岁,平均年龄不到20岁,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这组数据说明长征时大多数红军和上课的大学生的年龄是相仿的,两个时代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青春,这种对比会让大学生更加理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人的担当和使命,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又比如,党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00后”大学生毕业正处于新的两步走的开局之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每一个大学生息息相关,可以让学生们设计自己“三步走”的人生规划,使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相贴切,让学生真实感受自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体验者。2.1.3通过对比彰显真知灼见。“概论”课以论为主,必须通过与不同制度、不同思想的对比论述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形成大学生独特的理性认知。比如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比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比较,有理有利有据的解答学生思想的迷雾,进而消解西方国家利用文化、制度、价值所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加强讨论和辩论环节,老师不要做出有倾向性的提示,不要植入评判性的指导,在学生自由辩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提炼和引导,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将参与活动的状况作为奖励计入个人平时成绩[2]。2.2课堂实践教学创新。课堂实践教学是通过课堂构建实践教学情境模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按照教学场所的不同,一般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归纳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种。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教学实效性较强,但也存在着经费、安全、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和教师难以全员参与,而课堂实践模式因其覆盖面广、参与度高、成本小等特点,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探索的主要实践教学模式。2.2.1“时事评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时事评论”是笔者在课堂上推行的一种新模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对近来发生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理性的思考和见解,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占用课堂时间不多,全依赖学生在课后利用闲暇时间查阅资料,进行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事评论”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疏离关系,教师可以倾听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自由言论,有利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潜力,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有新意,比如,有将“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得透彻清晰的女生,也有通过画画、歌曲进行展示的创新团队,更有图解“一带一路”的艺术创新,学生通过自己的构思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形式,而重要的是这些形式背后都有学生自己的人生努力和价值取向。2.2.2校园“人大提案”,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校园“人大提案”借鉴一些地方高校的校园实践教学模式,在讲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制度时,为了方便让学生更加感性的理解,笔者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8人,每组形成一个代表团,就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议案,并将广大学生们的诉求进行考量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手机软件进行调查,确定提案的主题,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比较后,班级推选一个最能代表学生利益诉求的提案交由相关部门,推动学校相关工作的发展。比如,就食堂的菜价问题,笔者和学生带着自己的提案来到学校相关部门,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热情接待,不仅认真听取了学生关于食堂菜价问题的意见,并承诺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提案的解决措施进行整改。校园“人大提案”不仅加强了学生们的相互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强化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服务,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直接感受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3]2.2.3社会调研考察。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将社会调研纳入到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将社会调研资料与学生共享,增强学生思政课课堂的体验感。例如,笔者去井冈山参加思政课教师培训,会接触到中共高级将领的后代,将他们的故事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共产主义信仰有新的认识;在讲解到台湾问题时,将去台湾的照片、视频、见闻等素材与教学主题相结合,让学生坚定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国家主权是不可侵犯的。在课堂上用故事去感染每位学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以身说教,并将这些社会调研的资源储存于教学资源库中,运用这些生动的具体事例来阐释抽象的理论,课堂的亲和度、信服力必然倍增。

3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课外拓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政课教学必要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网络技术的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引用,课堂教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延伸,“‘粉笔+黑板”的传统课堂也逐渐转变为“PPT+电子信息”的新课堂。”[4]大学生作为网络生活的主要群体,其信息的获取、交流沟通、娱乐都依赖网络,网络传播的虚拟性、碎片化、开放性等特征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要积极利用网络作为当前思政课课堂教学课外拓展的主要方式。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课外拓展对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开放的知识结构、敏锐的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思政课更接地气、更加亲切,比如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作业、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等方式对学生上课的效果进行检验,促使学生去思考;灵活的去创建和研究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微信公众号,探索基于网络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弥补传统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线上拓展到线下,使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不断加强。当然,“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是不会颠覆教育,更不会颠覆学校的现有体制[5]。课堂教学依旧是主渠道,但是网络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97.

[2]曾毅红.主题性参与互动式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应用探讨:以“概论”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章的教学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79-82.

[3]温泉,刘以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论坛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42.

[4]傅江浩,赵浦帆.高校思政课教学媒体技术融合改革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9(12):180.

[5]靳晓燕.“互联网+教育”不能颠覆教育本身[N].光明日报,2015-03-25(2).

70 1011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