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我院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分管领导,明确责任科室,明确工作联络员。负责对医院各科室排查出的重大风险进行研判,围绕风险程度、人员规范、影响范围、社会关注等方面进行管理,做好信息掌握、台账建立、跟踪指导、综合调度、风险把控、督办抽查,分类销号等防范化解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防范机制。制定风险研判报告制度、防范化解处置制度、督办调度机制、动态管理机制、联合处置机制、信息上报制度等,形成内控防范机制和常态化信息报送机制。
三是明确排查范围,重点防范管控。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科室负责配合,重点对医保基金、新技术、信访、社会治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食源性疾病监测、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大气污染治理等10个领域的风险进行源头防范、全面排查、科学研判、化解管控。四是开展全面排查,加强分类化解。组织力量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风险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建立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表述、风险等级、化解措施、责任科室、责任人等内容的台账,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所排查出风险点的特点和类别,整合力量,建立具体的方案或预案,实行“一风险一预案”,明确具体的化解措施,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限期化解处置,分类销号。
五是强化督导考核,严格问责问效。将风险防范化解列为各科室年度目标考核和党员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方法不恰当、违反保密纪律、产生不良后果的,一律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责问责。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
在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应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其中,尤需注重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深刻领会当前重大风险的发展趋势并着力化解。
当前重大风险的发展特征
从隐性转向显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势下,各种既有利益的分化、调整与重组进入关键期,逐渐触及核心区,进入深水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化与博弈也日渐显现,从隐性转向显性,从后台走向前台。各种社会风险也随之转变,呈现出直接、公开、显性的特征。
从单一走向叠加。当前,单一的、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社会风险内容发生转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种利益追求相互交织叠加,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特征。传统上,社会风险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内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人民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保护的要求日渐增强。这就使得由原本单一的经济诉求转变为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生态文明等多种诉求的叠加,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问题和精神建设问题相互交织、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相互交织等,呈现出矛盾叠加的新特征。
表达诉求的形式更加多元。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表达诉求的途径与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上说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实践中,大多数人会坚持理性如采用法治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利益,但也存在极少数法治意识淡薄的个体,在个别情况下会采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网络新媒体助推风险传导。短视频、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繁荣发展之下,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依靠传统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而是通过网络搭建起相应的群体。如此,在现代网络新媒体搭建的基础上,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则可能对当下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组织和动员,从而引发较大社会关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具体思路
强化防控意识绷紧防控之弦。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涉及广泛、类型多样,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生的新风险点又不断涌现,因而我们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处理好抓经济发展与抓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显绩,也要对社会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主动学习与深入了解,增强对可能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点进行识别与判断的能力。二是处理好抓问题解决与抓风险防御之间的关系。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必须摒弃事后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防微杜渐的思想意识。各级各部门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风险点应逐一排查,划出风险点和临界线,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同时,加强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加强预判、全面防控、及早应对,防患于未然。做到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有专项预案,对可能的紧急情况和突发风险有充分评估,对个别特殊问题掌握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力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坚持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理。当前,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是依法维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领导干部维稳能力的必备条件,更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稳问题,就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维稳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问题处理程序正当化和实体规范精准化。法治思维指导下的维稳工作,意味着必须保障利益表达渠道畅通、保障信息公开、保障公众权益、保障权利救济与责任追究。实践表明,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风险评估全覆盖、规范化、法治化,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稳定的隐患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系统总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各地对凡未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论为不实施的,严格坚持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不列入议题、不研究、不决策。对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建立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风险评估工作的法治化。
加强预警研判实现源头防控。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加强预警研判。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要求对重大公共政策、重大管理措施、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民生项目等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较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事项,进一步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刚性前置,严格做到应评尽评。首先,各级各部门应在风险评估与预警研判的基础上,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可能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例如,对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信息跟踪与趋势预判,并作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以方便防控措施及早介入。其次,各级各部门必须认识到风险都有一个从萌芽、积累到最终释放的过程。应当在问题尚小、风险尚低、危害尚弱时处理风险,进行源头防控。当前,利益现实纷繁复杂,利益结构变动频繁,我们应从日常工作中把握潜在的风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超前应对、掌握主动。再次,各级各部门应注重工作方法,善用巧劲妙招,注重风险化解与纠纷解决的灵活性,防止发生“案结事未了”的情况,避免激化新矛盾以及出现次生风险。例如,针对金融风险,应健全金融犯罪风险预警监测平台,建立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有效防控和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总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筑牢“防火墙”、切断“传导线”,坚决防止小风险转变为大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转变为社会政治风险,防止个别性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
增强防控合力抓好机制创新。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增强防控合力。第一,积极推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的第三方评估办法,发挥第三方独立、公正、客观的特有优势,提升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把决策过程变成尊重民意、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过程,从源头上防止矛盾风险产生。第二,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仲裁、信访、诉讼等不同路径在纠纷解决上的各自优势,并推动纠纷解决路径的层次化整合,创新体制机制,为当事人提供纠纷解决平台,及时化解不利风险。第三,坚持群众路线,强化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信息公开,创新社会信息监控与风险线索发现的机制,将群众力量作为风险防控的重要补充,有效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第四,积极发挥专业技能人才的知识优势,在解决政策强、专业性强的矛盾问题中,积极引入行业领域专家,提供科学解释和专业服务。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一方面精确找准底线。各级各部门应主动搞清楚各项工作的底线在哪里、超越底线的危害是什么、坚守底线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掌握主动。逐一研判、逐一梳理,划出临界线和风险点,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坚决守牢底线,逐一制定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方法,配强专业工作力量,统筹推进、多维联动,守牢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廉洁自律等领域的底线。另一方面强化责任担当。紧紧围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责任担当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以风险责任归位促风险防控到位,加强战略研究、政策设计、对策调整和问题应对,时刻把握各地各部门的热点问题,实现对社会稳定风险的动态防控;坚决落实风险防控责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理念,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对失责渎职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例如,在金融风险防范中,健全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强化风险属地处置责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
在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应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其中,尤需注重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深刻领会当前重大风险的发展趋势并着力化解。
当前重大风险的发展特征
从隐性转向显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势下,各种既有利益的分化、调整与重组进入关键期,逐渐触及核心区,进入深水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化与博弈也日渐显现,从隐性转向显性,从后台走向前台。各种社会风险也随之转变,呈现出直接、公开、显性的特征。
从单一走向叠加。当前,单一的、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社会风险内容发生转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种利益追求相互交织叠加,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特征。传统上,社会风险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内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人民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保护的要求日渐增强。这就使得由原本单一的经济诉求转变为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生态文明等多种诉求的叠加,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问题和精神建设问题相互交织、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相互交织等,呈现出矛盾叠加的新特征。
表达诉求的形式更加多元。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表达诉求的途径与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上说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实践中,大多数人会坚持理性如采用法治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利益,但也存在极少数法治意识淡薄的个体,在个别情况下会采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网络新媒体助推风险传导。短视频、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繁荣发展之下,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依靠传统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而是通过网络搭建起相应的群体。如此,在现代网络新媒体搭建的基础上,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则可能对当下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组织和动员,从而引发较大社会关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具体思路
强化防控意识绷紧防控之弦。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涉及广泛、类型多样,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生的新风险点又不断涌现,因而我们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处理好抓经济发展与抓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显绩,也要对社会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主动学习与深入了解,增强对可能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点进行识别与判断的能力。二是处理好抓问题解决与抓风险防御之间的关系。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必须摒弃事后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防微杜渐的思想意识。各级各部门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风险点应逐一排查,划出风险点和临界线,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同时,加强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加强预判、全面防控、及早应对,防患于未然。做到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有专项预案,对可能的紧急情况和突发风险有充分评估,对个别特殊问题掌握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力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坚持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理。当前,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是依法维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领导干部维稳能力的必备条件,更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稳问题,就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维稳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问题处理程序正当化和实体规范精准化。法治思维指导下的维稳工作,意味着必须保障利益表达渠道畅通、保障信息公开、保障公众权益、保障权利救济与责任追究。实践表明,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风险评估全覆盖、规范化、法治化,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稳定的隐患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系统总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各地对凡未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论为不实施的,严格坚持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不列入议题、不研究、不决策。对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建立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风险评估工作的法治化。
加强预警研判实现源头防控。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加强预警研判。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要求对重大公共政策、重大管理措施、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民生项目等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较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事项,进一步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刚性前置,严格做到应评尽评。首先,各级各部门应在风险评估与预警研判的基础上,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可能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例如,对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信息跟踪与趋势预判,并作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以方便防控措施及早介入。其次,各级各部门必须认识到风险都有一个从萌芽、积累到最终释放的过程。应当在问题尚小、风险尚低、危害尚弱时处理风险,进行源头防控。当前,利益现实纷繁复杂,利益结构变动频繁,我们应从日常工作中把握潜在的风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超前应对、掌握主动。再次,各级各部门应注重工作方法,善用巧劲妙招,注重风险化解与纠纷解决的灵活性,防止发生“案结事未了”的情况,避免激化新矛盾以及出现次生风险。例如,针对金融风险,应健全金融犯罪风险预警监测平台,建立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有效防控和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总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筑牢“防火墙”、切断“传导线”,坚决防止小风险转变为大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转变为社会政治风险,防止个别性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
增强防控合力抓好机制创新。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增强防控合力。第一,积极推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的第三方评估办法,发挥第三方独立、公正、客观的特有优势,提升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把决策过程变成尊重民意、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过程,从源头上防止矛盾风险产生。第二,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仲裁、信访、诉讼等不同路径在纠纷解决上的各自优势,并推动纠纷解决路径的层次化整合,创新体制机制,为当事人提供纠纷解决平台,及时化解不利风险。第三,坚持群众路线,强化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信息公开,创新社会信息监控与风险线索发现的机制,将群众力量作为风险防控的重要补充,有效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第四,积极发挥专业技能人才的知识优势,在解决政策强、专业性强的矛盾问题中,积极引入行业领域专家,提供科学解释和专业服务。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一方面精确找准底线。各级各部门应主动搞清楚各项工作的底线在哪里、超越底线的危害是什么、坚守底线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掌握主动。逐一研判、逐一梳理,划出临界线和风险点,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坚决守牢底线,逐一制定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方法,配强专业工作力量,统筹推进、多维联动,守牢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廉洁自律等领域的底线。另一方面强化责任担当。紧紧围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责任担当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以风险责任归位促风险防控到位,加强战略研究、政策设计、对策调整和问题应对,时刻把握各地各部门的热点问题,实现对社会稳定风险的动态防控;坚决落实风险防控责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理念,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对失责渎职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例如,在金融风险防范中,健全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强化风险属地处置责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4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防范化解预案。对照职能范围内3个领域重大风险,结合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县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进一步完善防范化解预案,实行协同、责任、评估和研判4个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进一步完善建立起从风险监测、预警到防范和危机管控的详细应急预案及联动措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细做实做深,为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二)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科学分析研判当前态势。我们重点加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运行调度和监测,分析我县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及时找准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各种风险点,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加强对各项经济指标分析与研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提供理论依据。预计1月份,全县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
(三)项目包装取得新突破。结合我县“十四五”规划和县情发展实际,共谋划“十四五”时期重大工程项目264个,总投资972亿元。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161个,亿元以上项目122个。按项目类型分:重大工业项目31个,总投资亿元;重大农业项目30个,总投资亿元;重大水利工程项目16个,总投资亿元;重大服务项目7个,总投资亿元;重大交通项目9个,总投资亿元;重大城建项目54个,总投资亿元;重大生态环保项目7个,总投资亿元;重大教育项目数量27个,总投资亿元;重大医疗卫生项目7个,总投资亿元;重大文化旅游类项目33个,总投资亿元;重大林业项目8个,总投资亿元;重大民政项目12个,总投资亿元;重大园区基础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亿元;其他类项目16个,总投资亿元。
(四)进一步完善预警措施,科学应对对外摩擦。去年我县对美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额的9%。对美出口商品主要为塑料发圈,其产品没有在美国对中国增收关税的产品目录中,因此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县进出口贸易直接影响不大,但企业出口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我们也建立对美贸易摩擦风险管控机制和对美贸易摩擦隐患排查双重预防的工作体系。一是建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战最新动态,建立高效沟通渠道,与相关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督促相关企业做好应急预案和措施,谨慎处理手中订单,将可能遭遇的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加强对企业的不良行为的约束。三是进一步拓宽出口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依托“一带一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发展南南贸易。
二、下一步形势研判及工作措施
当前,我县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较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税源型工业企业少,旅游业散而不聚。二是污染防治领域存在短板不足,生态保护任务依然繁重,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三是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建、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均衡性、优质率都还不高,与人民群众期盼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进入深冬季,天气寒冷,加之春节在即,沈阳、长春等周边地区疫情零星出现,所以我们还要做好疫情防控的思想准备,不能有半点松懈和马虎。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稳妥有序做好职能范围内相关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进一步梳理各类风险,强化责任落实。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日常排查结合起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领域风险,扎实抓好风险的研判预警、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全力强化经济指标调度。建立经济形势分析常态化机制,针对疫情变化及时跟进、及时调整政策导向。精准分析研判经济发展形势,逐步提升各行业产能,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三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加强对全县重大项目跟踪调度,及时对项目进行梳理,明确项目推进重点,列出项目推进计划。对于推进顺利的项目,定期跟踪督查,随时掌握项目动态;对于在推进中遇到困难的项目,进一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定期汇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力争促其早日开工。
四是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力度。将围绕市县“两会”精神,结合“两新一重”建设,用好用足国家、省市的扶持政策,围绕中央预算内、新增中央投资、省突破辽西北、县域经济等系列政策,对现有包装的项目加强对接协调、争取最大资金,促进有效投资;从我县产业、资源等优势着手,增强谋划项目、包装项目的有效性。切实做到用论证好的项目对接政策、用包装好的项目促进合作、用准备好的项目赢得投资,实现政策、项目、资金效应最大化。五是全力抓好“飞地经济”。增强抓好“飞地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把发展“飞地经济”作为破解乡镇项目落地瓶颈、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集中精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确保“飞地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认真落实“飞地”经济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最大限度调动乡镇积极性;加强“飞地”项目调度,确保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下一篇:公路项目总工岗位职责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