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党史的论文【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1500字]党史的论文【优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史的论文1500字【第一篇】

摘要:当前高职党史思政融合教育的节奏不衔接问题与解说力割裂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培养学生历史温情感,以认知观念教育现实感、集体感、使命感为着力点,以独任教师合并设课、强化历史认知思维训练、整合“大历史”专题、开展辅助性体验活动为具体做法的高职党史思政教育融合方法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共党史;思政教育;融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101-03

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同为认知观念教育的一体两面,盖因单纯的事件序列并非历史,历史当由事件完成意义呈现,正所谓以史立论、依哲观史。然而,二者未能在当前教育中有效融合,本文应时之需,依据“中共党史中创业元素的发掘与教育运用研究”中的观察成果,析评党史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既有做法,提出创新优化方法,以资镜鉴。

一、当前史政融合教育的问题分析

关于党史教育融合思政教育,本文的方法新论针对既有做法的不足展开,故先析评当前教学实践的问题如下。

(一)当前史政融合教育的现象问题

笔者提炼教学实践中的两个突出的现象问题,借以说明浅表化史政融合教育的实效局限。

1.观念教育的空洞

思政教育的突出问题为:学生对教育持有不匹合个人生活经验、不呼应个人生活需求的评价,却对真正重要的观念灌输消极认同、伪装认同。学生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其面对思政课程时存在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源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同政史经哲内容的格局落差,具体而言——

1疏离于社会现实。学生身处家庭——学校单一结构的熟人社会,面对用成绩竞争抽象化社会竞争的校园环境和新型大众传媒环境,对社会参与欠缺现实感,难能知行合一地体验、认同思政教育;

2个人的原子化存在。这一问题突出于独生子女高比例存在、应试教育压抑生活参与的学生群体,更有甚者,我国人文教育发展不足,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前普遍欠缺政治哲学的认知训练,故而极易在青春期个体意识萌发、大众传媒浮躁宣动下陷入对自由主义的片面认知,进而对集体主义教育缺乏认同;

3缺乏使命感和价值担当。有个体前途追求认知、乏社会责任担当认知,关注具体生活问题的解决意识、虚无于价值理念的实践,此即北大钱理群教授批评的学生中“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突出特征,個中群体的可怕之处在于伪装精致,擅长配合,能在思政课程中取得优秀成绩、善于利用体制资源达成个人目的,却欠缺对社会的温情与使命感,实质架空了思政课程的教育意义。

党史教育同思政教育的浅表化结合不能解决上述落差感问题,因“空洞”的本质是意义匮乏,并非增量信息即能化解。学生对历史课程需求的核心层次非止步于更丰富的信息呈递,而是获取观念解读,鉴古论今,解答其在思政教育和生活现实对照中产生的认知困惑。时下党史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聚焦于课程、考试、课堂形式、辅助活动诸方面的形式优化,误认为组合对接史政知识、丰富信息呈递、实现更富形式吸引力的表达即能激发认同与热情,忽视了观念传递的根本任务,终不能解决教育的空洞问题。

2.认知教育中出现的矛盾

党史思政融合教学中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不能良好回应学生的“大家来找茬”,比如讲授思政课程的“社会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便有学生提问:为何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取消军饷制,实行绝对平等的以粮代饷,士兵的士气十分高涨,但改革开放却认为平均主义是生产低效的重要原因?既然井冈山的成功经验是军队经济公开,那为何在实习时发现企业普遍要求保密差额工资?笔者认为发现“矛盾”是值得肯定的学生思考力活跃的表现,更是教育者必须严肃对待、严谨回应的问题,学生不能从课堂获取信服解答,势必从不规范的信息源寻求解答,我们焉能放弃思政教育的第一阵地?

学生的疑惑间接反映:史政融合教育改革简单合并内容的做法存在隐患,我们要实现的不仅仅是内容的对应,更应是历史观与政治观的对接,我们不但要完成知识呈递,还应训练学生的历史认知思维,否则便会出现上述因不知历史条件性而发生认知龃龉的问题。

(二)当前史政融合教育的本质问题

前文所述党史思政融合教育的问题浮于“现象”,问题的本质实为:当前的高职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节奏不衔接,因而解说力割裂。

1.关于“节奏不衔接”

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立意其实存在微妙的差异:前者讲求将自昔及今发生的各事件统合于一个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体系中,后者讲求向学生灌输当前最新的国家政治法律观点和先进的时代伦理精神。

上述微妙差异下,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存在节奏不衔接的问题,实质为观察节点的不衔接:学生缺乏对厚重历史的体验,不能用马克思哲学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常站在当前时间节点下,用思政课程的现代政治、伦理观点指摘党史中的历史事件,或是今非古而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或是古非今而陷入极左泥沼,甚或今古两非、认为政治历史教学内容常出现矛盾而无法信任。

高职院校近代史教育普遍不能独立系统成课,学生的党史知识多源于自媒体文章的碎片化阅读和民间传说,这加剧了本已存在的节奏不衔接问题。

2.关于“解说力割裂”

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条件论和历史发展观,党史思政教育节奏不衔接的问题其实并不成立,仅仅是真理动态发展过程与暂时性相对静止结果的视角差异。节奏不衔接问题成其为问题,是因高职史政教育实践的解说力割裂,具体源于两方面——

1教材理念差异的融通不力。党史教育以革命史观和民族史观为基调,思政教育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旗帜,在政治上强调依法治国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化,在伦理上强调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二者在民族、国家观念上高度一致,在革命史观叙事与现代化叙事上却尚须教师的融通讲解。遗憾的是,高职院校的史政教育多停留于课本内容的复述,复述时到哪个山唱哪个歌,教师未切实发挥观点融通的角色作用。 2历史认知思维教育的缺位。思政教材重介绍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不足,这使得文史基础本已薄弱的高职学生在历史认知思维方面成长性不足,易形成简单粗暴的历史观点,进而动摇对思政教育的认同,割裂历史认知与政治认知。

二、高職史政融合教育革新的着力点

实现党史思政教育的融合,必须将着力点从当前的课程内容整合转移到认知观念统合上,笔者的思路为养就“一种态度,三个回归”。

“一种态度”为:

历史大家钱穆先生所论对民族历史的“温情的态度”,即通过强化历史认知思维培训,引导学生认同党史事件的历史条件性,不轻薄于是非今古,接纳历史、认同政治。

“三个回归”为:

回归现实感。以党史教育为思政教育提供论证支撑,引导认知的现实感:思政课强调的社会问题曾在历史上真实发生,政治意识淡化则可能重新发生在当下;问题的解决并非“正确便胜利”,而是通过先辈付出代价实现;问题解决的正确思路并不易得,思政理论皆有丰富信实的实践背景;

回归集体观。党史教育当为学生呈递思政课集体主义教育的例证素材,以历史中的群体行动及社会回馈信实论证集体的实践力量和社会行动对个人生存环境的意义,揭示中国社会集体主义的历史传统;

回归使命感。藉党史教育揭示青年历史使命,警醒思政高分的精致利己主义者:90年代平和的“历史的终结”已然不再,中西具体问题的摩擦已被政治上升为“文明冲突”的新高度,党史所述的斗争永远存在,民族与个人永远命运相连。

三、高职史政融合教育革新的具体做法

笔者提出三个层次的革新做法,列叙如下:

(一)前置做法

此层次做法在高职党史思政教育融合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项有二:

1.独任教师,合并设课

党史思政教育融通不力,要在教师未对教学内容发挥衔接节奏、统合解说力的黏合作用,故建议高职院校实行党史思政课程教师一肩挑,并做到:

1以史立论,依哲观史,将党史素材作为观点论据插入到思政教学内容中;

2在思政教育课程项下,效仿外国院校seminar模式,以专题研讨课程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党史研讨课程,结合思政课程的进度内容,每两周一个课时,每个课时安排一至两个党史讨论主题,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课外时间来准备讨论材料。

2.开展历史认知思维专题培训

要求在课程起点专题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强化课程,教育重点为认识论中的真理观点、实践论中的发展观、唯物史观。

应将抽象理论讲解与经验性活动相结合。笔者不主张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的做法,因此类活动易将历史脸谱化而误导认知,同时存在形式超越内容的问题。建议实行两个做法:

1条件添加法下的历史选择推演。教师选取具体党史人物的决策事件,充分论证其历史背景,然后在课堂向学生逐步释放影响人物决策的关键信息,在释放新信息前后问答对比学生的角色代入决策;

2“违反认知”型案例的呈递。选取特定历史时期冲突现代史观的历史事件,警醒学生温情对待历史的局限性,不应轻易以今论古。

(二)主干做法

此层次做法为高职史政教育融合的关键,要求教师以黄仁宇先生“大历史”的观念来纵横梳理党史中的关键历史命题,形成衍化路径明确、贯通今昔的认知解读,以此对接思政教育。具体当至少完成三个基本命题的梳理论证:

1从克里斯玛政治到依法治国。当论明中共创业期魅力领袖型政治、扁平化管理的历史实践逻辑,对革命斗争的积极作用;亦当论明改革开放后政治现代化转型,走向党政分开、科层管理、依法治国的历史原因;当论明二者间的过渡承递关系;

2从平等主义到公平主义。当论明建国前后平等主义政治实践对启蒙社会、凝聚革命力量的历史意义;当论明改革开放以来公平观念的递延变化和效率论的社会基础;当综合前论引导学生对公平的立体认知;

3从道路探索到中国特色。当梳理以俄为师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阶段、当前中国梦道路自信与理念输出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以史为基在思政教育上贯通中共革命建设传统、改革开放实践、新时期迈向世界的发展新形态。

(三)辅助做法

本层次做法服务于学生对党史思政教育的融合理解,要项有二:

1.历史文艺作品的表演再现

笔者不看好历史剧表演的教育意义,但主张学生:

1表演再现党史各个时期的、不以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

2表演再现的作品当为历史中的作品,不宜为今人咏慨历史的作品;

3表演再现的作品不拘形式,诗歌、舞蹈、歌曲、戏剧,乃至于军拳阵列、节庆仪式、美术作品的模仿再现皆可。

倡导上述做法的原因:

1文艺作品能将审美体验与哲理情思同步融合,具有课业讲授不能匹及的感染力;

2文艺作品的表演过程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立德修身过程;

3再现表演历史作品,能直观经验性地把握当时期的时代精神。

2.党史事件过程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能协助学生直观理解文字不能呈现的问题逻辑,例如教师在讲解党史游击战理论和日本反制措施时,可以以围棋盘模拟战场,以围棋星位模拟日军据点,以围棋的纵横网格模拟日本反制游击战时划分防区、设立碉堡、监控道路的决策逻辑,以棋子的包围走位体现游击战奏效的现实原因。

四、结语

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要义在于协调二者的叙事节奏,进而引导学生搭建统一的事实认知解读体系,最终实现观念教育的灵魂认同。这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黏合”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黏合事件与解读,黏合历史与现实,黏合学生在相对主义泛滥年代的价值共识。与同行诸君共勉!

党史的论文1500字【第二篇】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重温党史、新中国史,进一步理解守初心、担使命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就是要让学习教育变成“家常便饭”。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如同家家户户吃家常小炒。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各民族的食俗五花八门、各有风味,提到好吃的家乡菜,似乎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回味无穷。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该像老百姓吃家常小菜般稀松平常。“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修好必修课,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从心底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从党史、新中国史这道“家常小炒”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我们的家常便饭中蕴藏着健康的秘密,吃对了就是大补。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些风雨兼程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斗前进的现实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学党史、新中国史”主题活动要注重实效,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好似烹饪美酒佳肴般令人唇齿留香,久久回味;也可以自学自省、汇报思想,如同烧几道粗茶淡饭,也能更接地气,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将党史、新中国史这道“家常小炒”炒成一道“舌尖上的中国”。走遍大江南北,尝过山珍海味,最惦记的还是家乡菜,尤其是妈妈做的家常小炒,清爽不油腻,充满家的味道。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是由一位位革命先烈、一位位共产党员用血泪谱写的壮丽诗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的家国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更要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矢志追求、努力拼搏,以工作实际彰显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壮丽人生篇章。

党史的论文1500字【第三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相关党的历史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雄心壮志,报效祖国。我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来自困难,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学会了如何生存,如何工作,如何成为人,成为好人。读完意义深远的党的历史,党的思想和具体实践永远不能完成,不能完成,接下来要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服务。经过党史的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党,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和党一起去的决心。

党史的学习使我明白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支持党的纲领,相信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坚持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与一切反对党、反对人民的行为作斗争。在高度礼貌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作为共产党员,我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奋斗目标,努力实现目标。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承担建设祖国、保护祖国的责任。这要求我们有严格的能力,同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我们平时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做出很多贡献。

同时,我们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另外,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批判和自我批判,纠正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最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变成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挚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共产党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我创新精神,敢于辛苦,甘于奉献。

经过学习党的辉煌历程,重温我党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树立了不朽的功绩。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史的论文1500字【第四篇】

心得体会学党史、学新中国史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史不能仅仅停留在略知一二,一定得了解的多、了解的广,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今天,我们要从革命先烈的执着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

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树牢“四个自信”。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是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历史。这其中,有党艰辛探索的历史,有党自觉探寻新路的历史,也有党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历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这两门必修课,会使我们更加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地把握历史规律,清醒地认识中国国情,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

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恪守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为了初心使命砥砺奋斗,我们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正确道路,使具有70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心连心,才能广泛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才会见古鉴今、明智强心。党史、新中国史是革命先辈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过程中明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并从中汲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智慧和力量。

让学党史、学新中国史成为“时尚”风向标。我们党向来注重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才能带领着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带领着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党史、学新中国史是我们全民族都应该进行的一项学习活动,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在学习中忆苦思甜,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本质内涵,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靠忠诚经受考验、靠忠诚战胜困难、靠忠诚发展壮大。广大党员更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70 924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