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所存在重服务管理轻思想教育的原因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军休所存在重服务管理轻思想教育的原因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军休所存在重服务管理轻思想教育的原因1
一、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成效
我所共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47人。其中:离休干部14人,退休干部32人、无军籍退休职工1人。军休干部中享受军职待遇的1人,师职待遇13人,团职以下33人。多年来,我所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军休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关心军休干部,在生活上体贴军休干部,认真落实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努力改进服方式,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所工休关系融洽,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先后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和谐军休家园》、《档案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全省军休系统通讯报道先进单位》、先后获得了《市精神文明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市沙市区综合治理》、《市沙市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军休一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我所建所较早,大部分接收的是前一至四批军休干部,这部分休干中75岁以上的占98%。由于他们年岁越来越高,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听觉和视觉都有明显下降;有的下肢瘫痪,行动不便,甚至有的常年卧床不起;年老病多,发病率高,因病住院的也比较多。目前,我所每月都有多位老干部到医院住院,有的常年累月住在医院靠药物维持。
(二)分散居住休干日益增多。根据休干住房安排方式的不同,建所初期,我所在外住居的人数不多。随着军队住房制度的改革,近几年来,新接收的军队退休干部都是由军队发放住房补贴,由休干自己在社会上购房,均散居在外。有一部分休干曾经在所内住居,后来逐渐搬出所外住居。目前,我所在外居住的休干有接近一半在外居住在城区各个社区。居住的分散,为休干管理工作,如通信联络、组织开展活动、了解休干情况、提供日常服务等,带来了诸多不便。对散居休干普遍进行一次走访、发放学习资料需要较长的时间,组织开会往往半数以上的同志参加不了,组织活动较为困难。再加上我所军休干部因年龄逐年增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在现有人员中,年龄与健康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如开展外出参观活动中,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干部我们只能安排近距离甚至本市范围内活动,而相对年轻、身体状况尚可的老干部,他们则希望所里能开展远途参观。因此,在安排军休干部活动中,也较难取得一个平衡点。
(三)服务内涵不够清晰,观念较为滞后。
建所以来,我所的服务管理工作,一直是“保姆”式的服务模式。长期以来,这种服务模式已在休干及其家属的头脑中形成,他们已经依赖这样固定的模式,习惯方方面面的事情,都由所里大包大揽,虽然国家对军休所的职责早已明确规定,但就管理与服务内涵而言,该管什么,如何管;就服务而言,服务什么,怎么服务,服务到什么程度,都没有相对明确的界定,以致有的该管的没管好,该服务的没很好到位,尽管所领导想干好工作并且带领工作人员辛辛苦苦,但某些方面还是不能得到老干部的认可与满意。
三、加强和改进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军休所面临的问题多,服务管理工作难度大,但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研究,就一定能够寻找出有效对策,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要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自身建设。近几年来,我所职工队伍人员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年轻同志陆续加入到为老同志服务的行列,在干部队伍中占的比例较大,他们与老一辈相比,从思想认识、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强他们对军休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岗位练兵等形式,切实加强军休工作人员对军休政策、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使军休工作人员都成为“政策通”和“活字典”,不断提高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职工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服务。
二、要进一步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要把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作为军休工作的核心工作和政治任务,首先要落实好政治待遇,建立完善老干部联系、通报情况、走访慰问、阅读文件、参加重要会议、座谈听取意见等制度。保证老同志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全市政治经济形势、城市建设的新进展,使军休干部的思想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其次要把他们的生活、医疗待遇落实好。生活待遇是老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认真贯彻执行,落实医疗保障,每月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军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和生活补贴,此外,还要关心好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为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提供必要的帮助,解决他们实际困难。
(三)更新理念,明确的服务目标和要求。
近几年来,我所针对休干高龄期、高发病期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了“规范服务管理”、“方便日常生活、促进健康长寿、力求幸福快乐”的服务工作目标和要求,为我们搞好服务明确了方向。
“规范服务管理”即在原有的定岗定则,建章立制的基础上,提出量化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和创新的激励机制,明确服务管理内涵,明确责任人,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避免头发胡子一把抓,出力不讨好和“保姆式”服务的现象。
“方便日常生活”,就是在服务工作中要求做到,不管休干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实际问题,只要是政策范围内允许的,我们能力范围内能够做到的,都要竭尽全力去帮助解决。为此,全体工作人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休干服务的宗旨,树立休干事无小事的思想,无论大事小事、份内份外的事情,都积极主动地去做,极大地方便了休干日常生活,深受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好评。
“促进健康长寿”,就是以促进休干延年益寿为目标,全力做好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障工作。几年来,我们坚持定期组织休干体检,经常搞好家庭巡诊,每年组织医疗保健知识讲座,对需住院的病人及时组织协调安排住院就医,对休干需要的药品及时购买送到他们手中,为广大休干身体健康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力求幸福快乐”,就是在优化服务态度、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改善休养环境上下功夫,使广大休干保持愉悦的心情,快乐的安度晚年。努力从接待、称呼等方面入手优化服务态度,按照“起立、问好、让座、办事、送客”五部曲接待到所办事的休干;规范使用“您好、请坐、有事请讲、别客气、再见”等文明用语。遇见休干主动打招呼问好,并根据年龄差别、场合等情况,选择恰当的称呼,使他们感到热情、和蔼、可亲。几年来,我们加强对休干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领导,经常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广大休干切实做到了老有所乐。坚持每年搞一至两个建设项目,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建设,为军休干部营造优美的休养环境。
(四)针对散居休干增多特点,不断改进服务管理方式。
根据散居休干逐年增多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以增强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加强与散居休干的联系。过去,在散居人员少的时候,坚持每年对散居休干普遍进行一、两次走访比较容易,但现在随着散居人员增多,单靠集中走访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少数量多批次地走访、电话联络、网上信息等方式加强联系,保证随时了解和掌握休干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对住居相对集中的休干党员,成立党小组,平时开展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
(五)更新观念,融入社区多向交流。
一是联系社区资源进所服务,延伸服务领域,发挥军休干部的自身优势和利用所内资源为社区提供服务,实现双赢和互补,如鼓励军休干部主动到社区接受家政、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主动到社区的机关、学校、企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双拥”教育、团结互助教育。二是主动与社区群众开展文化交流、体育比赛、扶贫济困等活动。同时邀请社区群众和相关组织到干休所休闲参观、文体比赛、座谈联欢、对口服务等,以便军休干部逐步将干休所当成自己的“家”的同时,亦把所在社区当成自己的一个大“家”,常来常往。三是大力开展资源共享、思想共育、机制共创等携手创建活动,活跃文化氛围,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会影响。
军休所存在重服务管理轻思想教育的原因2
1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特殊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是退休干部,但不同于一般退休干部,是退休群众,同时也不同于一般老年退休群众。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身份和服务管理方式上。
具有特殊的身份及需求
军人是我国的特殊群体,承担着国防安全和发展事业。与一般社会工作人员相比,军人有更加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活动限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内心情感也与一般社会群众不同。因此,军队离退休干部在退休以后,很难转变社会身份,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比较眷恋军队组织生活和战友情义,更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此外,因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特殊身份而形成的特殊情感和生活需求,使他们在退休后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和军事动态。
特殊的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军人身份的特殊性,军休干部也有专门的安置管理机构,即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根据军休干部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就地安置、异地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有专门的住房分配制度,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与所在安置地的一般离退休干部相同,特别是在去世后,骨灰盒可以覆盖党旗。军休所是专门为军队离退休干部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机构,军休干部可以参与管理,实行民主管理。由于军队离退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其服务管理工作也不同于一般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服务管理者不仅要加强和军休干部的联系,使他们充分发挥管理作用,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切实满足军休干部的多元化需求,使军休所的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
2 我国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之后,我国进入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呈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和变化。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我国的老龄化呈现出较高水平,相应地,军队离退休干部人员也逐渐增多。基于此,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也逐渐得到完善,养老体系逐渐成熟。科技手段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给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但是,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各项问题也日益突出,墨守成规的服务管理方式和行政手段介入虽然不比以往那样严重,但依然影响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我国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以往相比,我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但是随着新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军休服务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我国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不完善的地方。
服务管理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物质水平提高带来了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虽然当前各地的军休服务管理部门都严格落实中央部门的任务和政策精神,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充分满足离退休干部的需求。离退休干部不仅是老人,也是老干部和普通人,还是社会的一分子,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也是普通人。服务管理人员往往注重了他们的特殊性,却忽略了他们的普通性,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一些社会力量有资源上的优势,可以帮助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但是现在军休所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足,没有整合社会优质资源。
服务管理的社会化改革缓慢
一直以来,军休干部的管理工作与社会隔绝,内部建设和管理都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或者通过内部民主管理办法来处理出现的问题,使军休所与社会环境脱节,并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和封闭思想。虽然国家已经提出了相关社会化改革理念,但目前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社会化管理标准,一些政策法规还没有随着新时代发展需求进行调整。此外,由于我国一直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也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无法有效展开一些改革措施,可用的社会资源较少,阻碍了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改革。
军队离退休服务管理队伍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
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服务工作,但是由于军休所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在编人员,服务意识还没有跟社会接轨,个别服务人员还没有完全形成服务观念。一些工作人员往往是从其他机构调入的,不熟悉军休所的管理工作,降低了服务管理水平。服务管理工作需要切实以人为本,了解老人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变化都有所不同,如果服务意识不强,就没法了解和满足离退休干部的精神需求。现阶段,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军休所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吸纳更加专业的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提升服务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3 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完善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既是当前提升我国整体养老体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离退休干部军休所完善自身发展的必要举措。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规范化建设、引入社会力量和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几方面来完善我国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加强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这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经途径。因此,完善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服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首先,服务管理工作要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及时调整和补充与现实发展不符合的政策法规,从而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及军队国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其次,具体的服务管理工作要结合各个地区的现实情况,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设计,使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时能有条例可遵循,在出现工作问题时能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再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服务管理工作的水平,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约束职工、激励职工和引导职工,提升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职工的个体发展,提升职工的综合工作素养。最后,军休干部虽然是服务对象,但他们也可以参与到日常管理中来,帮助和直接参与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离退休干部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让他们参与到管理中可以加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开展各项工作,也能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完善落实具体的工作细节。
建立多元化的服务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本质上也是养老问题,而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单一的服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我国的养老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整合和拓展服务管理渠道,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建立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管理方式。首先,改变以往较封闭的自我发展模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利用我国新兴社团和社工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军休所为主要载体、专业化的社工服务为支撑,依托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军休干部家庭成员之间自助与互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服务管理方式。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一直以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都是中央相关部门所强调的重要工作。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也属于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军休所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合理设置社工服务崗位,同时鼓励所内军休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学习知识,并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要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没有聘任到社工岗位的人员,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学习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知识。同时,要通过考试和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工作组织和服务水平,使他们把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相结合,从而给我国军休服务工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过去了4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社会整体风貌进入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因素,通过规范化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标准,整合社会资源和引入社会力量,加强自身队伍培训,使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军队离退休干部的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福利。
军休所存在重服务管理轻思想教育的原因3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滦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形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趋优。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任务要求高度刚性“政治化”的军休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形势,使集中封闭“单位化”的传统军休服务管理模式顺应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军休工作继往开来、历久弥新、永葆事业发展生机与活力的现实要求。因此,积极适应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不断探索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要求
现在的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大体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社会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场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以自保式、封闭式为主的集中供养出现丁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深刻变化的客观形势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交织阶段,经济领域“市场化”,社会领域“社会化”,政治领域“民主化”的建设正向纵深发展,这些深刻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军休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和主观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部分同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理论水平、工作作风等都与社会化改革存在着差距。
二是供给制保障方式与市场保障机制的要求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军休服务实行的是统包统揽的服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成本高,效益低、管理难度大的缺陷,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方式,这种缺乏市场机制的保障方式,无法使国家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广大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与文化需求。
三是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清,薄弱的管理力量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一方面,军休服务机构由于其特殊的服务职能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各项改革的边缘地带,受改革的影响较小,因此造成了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大锅饭思想浓厚,给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是对传统服务管理模式的变革,由于缺乏建立一个统一的军休社会化服务质量标准,缺乏长期的改革目标加以巩固和深化,使改革还不深入,不全面、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不高。
3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切实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观念的转变取决于思想认识的提高,而思想认识的提高来源于对政策的正确理解,来源于对客观规律深刻把握。目前部分军休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社会化改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说明大家对社会化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加强政策理论的教育引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通过各种场合、抓住各种时机、采取各种方式,在工作人员中大力宣传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大家认清形势,使大家切实明白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要改革就必须有破有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这既是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真正体现,对全体工作人员来说,社会化改革不是任务轻了而是任务重了,不是要下岗待业而是要提高素质。通过把思想工作贯穿于社会化改革的全方位、全过程,引导大家把学习教育中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上来。
二搞好创新服务,切实在实现四个转变上下功夫
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服务管理理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适应市场发展的形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树立市场意识、开放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有所作为、与时俱进,在巩固深化既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瞄准市场规律,努力创新服务内容,主动寻求与社区融合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服务项目上,要实现由零散服务向系统服务的转变。建立系统服务的工作流程,努力拓宽服务内容,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日常生活达到吃的香、住的安、行的稳的标准,在医疗就诊上达到小病就诊不出社区,大病有定点医院,在文体娱乐上达到身体和谐、精神愉悦,二是在服务方式上,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实行联络员制度,工作人员包单元上门走访制度,开展谈心,征求意见,定期上门检查水,电、暖、气是否保持良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军休干部健康档案,医疗人员要掌握每一个军休干部的基本身体状况,定期上门巡诊,对行动不便者实行送医送药上门。三是在服务领域上,实现由物质服务向精神服务的转变。可针对军体干部的爱好和特长,开展经常性的书画、曲艺、健身、门球等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军休干部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发挥军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秀军休干部深入社区、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传统教育,不断激发军休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教的生活动力。四是在服务质量上,实现由粗放服务向细微服务的转变,虽然军休干部的总体需求增多,但个体差异较大,有的一般服务即可满足需要,有的则需要更为细致的服务。因此,在社会化保障模式下,需要我们区分对象,因人而异,提升服务档次,提供亲情服务、人性化服务,尽可能满足每个军休干部的需求。
三加强能力建设,切实在提高职工素质上下功夫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对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总体上讲,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工作作风实是对老干部工作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工作人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三重三轻”的不良倾向,即重关系、轻能力、重出名、轻务实,重享受,轻尽职。推进军休管理社会化,要求军休工作人员必须着力在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理率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工作人员要重点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大家的政治思想素质,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二是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业务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在职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一岗多能,一人多用。三是要改革创新用人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制度,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竞争上岗,建立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结束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需要,特别是当前计划经济时期管制型政府向市场化背景下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以传统公共行政实践模式为根本特征的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已显露出越来越突出的不适应性,它的管理原则及服务手段受到了形势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并在实践中逐渐失效或过时。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以增强政府管理机构服务意识、降低服务管理成本、革新服务管理机制、创新服务管理方式、强化服务管理效能、提升服务管理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改革探索,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使新时期政府机构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的宗旨使命,进而更有力地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与保障。
军休所存在重服务管理轻思想教育的原因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类服务日趋完善,军休服务工作成为当前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为军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使军休干部安享晚年,笔者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军休所是广大军休干部休养、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军休干部对军休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所以,军休所必须针对军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的心理变化和实际的需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服务网络,构建和谐军休社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抓好和谐军休社区建设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年度工作的整体规划,纳入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军休所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全面建立党建工作及书记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了解组织建设及党员思想情况,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是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军休所与辖区单位、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为军休干部提供便利服务。
二、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军休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二是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学习有关规定及政策法规、指示精神等,提高运用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尽心尽力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四是在军休所建设中,要从军休干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五是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拓宽利用社会资源服务军休干部的渠道。六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工作流程。
三、转变作风,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突出服务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随着社区网格化功能的逐步健全,社区养老托老组织、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工作者队伍、扶老助老产业蓬勃发展,为军休干部融入社区提供了便利,我们要引进社区的优质资源,为军休干部提供服务,探索服务社会化的路子。只要是军休干部需要,都要主动去做。要切实改进服务态度,对军休干部服务态度要和蔼,要带着感情去做。
四、求真务实,在服务管理层次上下功夫
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去做。一是对军休干部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子女情况等都要掌握准确,登记造册,不定期地深入家中,了解情况及需要帮助的事项,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二是从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作用,成立各种球类、健身操、舞蹈队等适宜老年人活动的班组。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居民文化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军休干部人才集中的优势,打造文化品牌,树立“学习让社区更文明,学习让生活更精彩”的理念,营造浓烈的求知氛围,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三是军休所对军休干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梳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及时予以答复。倾听军休干部的心声,用心听、用脑想、用力做,工作讲方法、讲原则、讲政策,坚持政策服务、耐心服务、热情服务,通过良好的服务,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名军休干部的心中。
军休所存在重服务管理轻思想教育的原因5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主要是各地的军休所,军休所是事业编制单位,主要履行军地双方上级职能部门审核认定的军休干部接收安置手续移交,配合部队做好军休干部的接收进所工作,出具组织关系、医疗保险、落户等有关的证明信等管理职能,作为一个服务管理机构,其面对的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因此必然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为了阻碍其履行职能的重要因素。
一、军休服务机构履行职能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军休服务机构履行职能的困境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服务意识不强造成军休干部对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造成机构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均、军休干部思想缺乏引导造成服务工作难以展开。
(一)服务满意度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愈加丰富,军休干部人员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此外,受到长期以来的军旅生活影响,军休干部还会有对政治生活的要求,使得当前军休干部的需求具有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存在自身的服务意识不高等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到这些军休干部的具体需求,采用普遍、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服务工作,所以军休干部往往对服务工作不满意。
(二)机构资源不足
近年来,军休干部数量增多,呈现出高龄、高职的趋势,使得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在资源上出现相对的短缺,如医疗设施,高龄军休干部往往面临疑难杂症的困扰,而军休服务机构在医学方面并不是专业的。如养老、精神慰藉等方面,随着军休干部的增多,需要的服务人员也就越多,并且军休干部越多,造成了军休干部的异质化,如何做到有针对性的服务安排,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一直以来,受到行政化管理模式的约束,军休干部的管理工作与社会隔绝,内部建设和管理都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或者通过内部民主管理办法来处理出现的问题,使军休所与社会环境脱节,并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和封闭思想,许多地方的军休服务机构对引入第三方社会服务具有很大的排斥。
(三)服务工作难以展开
军休干部面对自己社会角色由军人转向普通人的过程中,难以承认这个转变,长期的军旅生活塑造了他们纪律性强,责任感强,意志力强等性格特征,然而军人的角色中断后,他们对于自己进入普通人的角色生活往往格格不入,他们怀念组织生活,不适应个人生活,怀念战友情谊,难以和服务人员建立好的关系,这些原因使得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的工作展开受到很大的阻碍。
(四)成因分析
对于上述困境形成的原因涉及政策方面,社会方面还有个人思想方面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在政策方面,尚未根据社会形势的改变对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导致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无章可寻。另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军休服务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加剧了机构经费压力。在社会方面,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军休干部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不同的军休干部的社会背景,个人价值观不同,其对服务的看法和要求也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在个人思想方面,军休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而服务工作人员却存在政治素养不高等问题,造成思想冲突,服务工作难以开展。
二、南湖军休所履行职能现状分析
长沙市南湖军休所成立于1996年,由湖南省军区后勤部承建,现隶属于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所建有三栋老干住宅楼和一栋办公活动综合楼。至今共接收安置军休干部156人。目前服务对象为120人,遗属26人。平均年龄约75岁。单位党组织机构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设立了办公室、财务室、政工科、管理科、门诊部等五个科室。干休所的行政领导班子成员2人,所长、书记各1人。工作人员17人。
(一)南湖军休所的主要工作实践分析
1.人际关系学与南湖军休所工作实践
落实好干部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在政治待遇方面,充分发挥老同志余热,选举产生三名老同志担任所党委委员参与全面管理;对所内中长期发展思路和服务管理工作直接把关。指导组织支部学习活动,及时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全体党员教育学习,同时定时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广泛听取军休干部的意见建议。所内的提质改造、物业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增设电梯项目,党组织换届选举方案等大事层层听取意见建议,发放意见征集表。让每个老同志畅所欲言,言而有复,有问必答。在生活待遇方面及时发放离退休工资及生活补贴,落实调资增补,医疗保障等待遇。建立走访联系制度、坚持重要情况向老干部通报制度,决策民主,经费公开。南湖军休所还在重阳节期间为军休干部们举办集体婚礼,因为许多军休干部常常对过去在艰苦的年代难以举行浪漫的婚礼而感到遗憾。在婚礼上,老伴都化好妆,有的穿上洁白婚纱,还有挂满军功章的老首长,夫妻携手走进鲜花丛中的结婚礼堂,让军休干部感受到幸福。
人际关系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梅奥在总结其领导的霍桑实验的成果上,在其著作《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提出的。其主要的内容是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社会人”,组织中的人除了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些不同方面的需求。
在这项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到南湖军休所不仅重视军休干部的物质和经济需求,同时还注意到了这些军休干部的政治热情不减,满足他们对政治生活的要求,并且为军休干部举办集体婚礼,是重视到了军休干部心理方面的需求,满足军休干部的心理需求。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军休干部的各种需求,才能更好地把军休干部组织起来,提高服务的满意度,这也正是梅奥的人际关系学中提到的。
2.社会角色理论与军休干部社会生活
南湖军休所目前开设有健身操、听报、棋牌、书画、手工、保健、集邮等文化活动课程。既有老同志参与的活动也有老同志开讲的课堂,开启了老人“常乐多乐”模式,丰富了军体文化生活,增添了老同志的生活情趣,打造了“耄耋课堂”,逐步形成了南湖军休所的文化阵地。此外,南湖军休所以集邮这一爱好为主线,组织所内热爱集邮的军休干部制作精美邮集,借助邮票“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革命传统,还受聘担任“红色讲解员”“校外辅导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也让军休干部感到鼓舞和自豪。
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项工作的视角。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由服务人员与军休干部这两大角色组成。根据社会角色理论,人们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会出现角色失调,角色失调的一种表现是角色中断,即一个人先后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矛盾的现象,如上文讲述的由军人角色向军休干部角色转变带来的一系列矛盾。社会建构论认为互动中的人共同建构他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被他们创造的世界所改造。
根据社会角色论的内容,军休干部在其军人角色向普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了角色中断,难以适应新的生活,与普通的个人生活格格不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让军休干部更多地参与互动。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互动中的人共同建构他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被他们创造的世界所改造,其原因是:互动是人类生活中基本的社会化过程,通过互动,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了他人,也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互动中不同的沟通方式影响着互动双方的认识;互动的结果不仅影响他人,也会反过来影响自己。在南湖军休所的这项工作实践中,通过建立“耄耋课堂”,加强了军休干部之间的互动,让他们重新感受到组织生活的温暖,并且军休干部在课堂上往往以活泼、欢快的语气和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模式更加增加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在军休干部进校园,进军营进行弘扬革命文化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影响了听众,听众的赞美也影响了军休干部,让他们感到自豪和鼓舞,总之,这类丰富军休干部社会生活的活动具有很好的效果。
3.南湖军休所模式的启示
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在服务工作中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多方面需求,以满足需求来增强军休干部对军休服务机构的认同感,归属感,并以此提高军休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服务工作当中,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另外,要加强军休干部与社会的沟通,军休干部生活不能够与世隔绝,让他们融入社会新的生活中,在与社会互动中创造新的社会。
三、对军休服务机构摆脱困境的建议
(一)引进第三方服务
美国学者萨拉蒙曾提出第三方治理理论。该理论主要分析了行政单位与非营利社会组织各自的特点和职能范围,强调让第三方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加入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中成为合法的主体,提供社会服务,以扩大社会整体服务水平的思想。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入第三方非营利的服务机构,有利于提高军休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其优点显而易见。如在医疗方面,随着近年来军休干部呈现高龄化的趋势,已进入医养阶段。并且相当一部分为独居、空巢或是失能状况。有的老同志反映就医看病难,有的老同志反映生活自理难,有的老同志反映精神孤独度日难。医疗保障是干休所无法承担和解决的一大难题,又是老同志迫切的需求。让专业的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才能提升品质。根据第三方治理理论,引入第三方非营利组织还可以防止行政单位的职能过度扩张,那么军休服务所站将去除“行政化”,真正成为功能型服务机构。鉴于服务供给的创新扩展需要专业背景,必须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作为有效补充。比如老年社工服务,家政后勤服务,社区融合等方面还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并存。让老同志享受军休服务的同时也能共享社会资源,走出干休所固定群体,注入社会老人的自然属性。一方面可以增强服务功能,满足多元需求;另一方面拓宽生活圈,会使老人更为开朗健康,让军休工作更为顺畅。
(二)对军休干部进行正确的引导
引导老同志以积极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事物、看待形势。善于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事物发展变化,正确分析党内和社会风气,正确理解周围的人和事,而不是消极心态,特别是要正确对待全面深化改革中涉及自身利益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发展,看待个人得失。善于发现积极面,辩证思考消极面,多为积极因素点赞,多为好人正气唱赞歌。引导老同志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得到的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关心教育下一代事业中去;结合自身经历和切身感受,以大家乐意听、听得懂的方式,宣讲中国梦、传播好声音,讲好身边故事,做老年群众的引领者,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时代老人”。要乐观对待晚年生活,正确对待由于家庭变故、年老体弱、疾病缠身等带来的空巢、独居、失能等实际问题,搞好生活规划,消除思想顾虑,多多参与社区和单位的集体活动。形象上保持长者风范。做到宽容礼让、厚德慈祥。对人对事更加宽宏大量,年纪越大,品德修养应当越高。长者的品德应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而长者的这种品德,更集中表现在对晚辈的慈爱祥和,除了一些大事、原则性的事,应当坚持,对大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不妨以洒脱、随和的态度处之。如何进行引导,就应当学会用正确的沟通方式与军休干部进行互动。
(三)建立军休服务工作标准体系
长期以来,军休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是“保姆一站式”的服务,即对军休干部的起居吃住等生活各方面一条龙的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深深地嵌入在军休干部和其家属的脑海中,虽然国家对军休服务机构的职责早已明确规定,但就管理与服务内涵而言,该管什么,如何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服务到什么程度,都没有相对明确的界定,急需加强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湖南省、市军休办联合编写了军休工作规范,并获湖南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从而实现了全省军休工作“一盘棋”,军休业务建设标准化,工作流程更优化,服务方式更便捷。
(四)建立信息化平台
近年来,由于军队对军休干部发放了住房补贴,使得分散居住的军休干部越来越多,其居住地不一定在军休服务机构附近,这就给这些军休干部享受服务带来了不便,也给军休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因此,需建立一个老同志可以集中获取信息、获取服务、获取知识的一体化平台。“信息化”进程就是通过平台基本可以取代干休所的日常工作,基本做到“点对点”的通知发布,信息查询,相互交流,个人需求精准服务,等等,只要他们有需要都能通过平台操作实现,甚至一键解决生活难题。同时让军休干部学会用社交软件进行互动,有利于居住分散的军休干部加强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沟通。
(五)提高工作人员能力
随着军休服务工作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多,对服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更高水平的社会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这就要求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一方面要让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了解自身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技能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经验,交流看法。
结语
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多种社会问题日益显露,这就使得未来军休服务机构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军休服务机构要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主线,组织引导军休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在当前形势下,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采取多渠道,多平台的购买服务,尝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公共服务和社工介入等方式解决老同志实际生活困难。把服务工作做好,让军休干部享受到时代的进步。
上一篇:腾讯会议主持人话术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