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会文章】提振信心坚定决心凝聚民心有序有力有效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会文章】提振信心坚定决心凝聚民心有序有力有效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突发疫情除了具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共性特征外,传染性是其较为显著的特征。基于此特征,使得突发疫情的公众关注度更高、社会心理影响更深、不确定性更突出,这对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面对突发疫情,如何兼顾宣传阐释和舆论引导,更好地提升舆论宣传工作水平,从而有效提振信心、坚定决心、凝聚民心,是一项值得思考与总结的课题。结合近年来我市疫情防控中舆论宣传工作实践,谈一谈个人的思考与感悟。

一、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疫情信息发布,依法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

疫情发生后特别是在疫情初期,一些虚假消息、谣言传言迅速通过网络传播开来,极易引起群众恐慌,严重干扰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因此,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是舆论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

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要严把信息发布时间节点,疫情发生后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对疫情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包括病例数、病例活动轨迹、发现病例的时间及方式等。同时,要及时对外发布当前的防控措施,包括封控区管控区的划定、对相应区域内人员及经营行为的要求等,让群众及时准确获知疫情信息和防控举措。疫情发生后24小时内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会前要广泛搜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会上要对疫情最新情况、防控工作安排、个人防护要求等进行说明,会后要及时收集媒体报道、网上热点,有针对性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信息发布要易读可读。发布内容要条目清晰、内容简要,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发生了什么、已经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需要大家做什么”,便于群众便捷高效获取信息。信息发布形式要多样,在用好报纸、电视、官方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充分运用抖音、微博、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广泛推发。新闻发布会要针对群众关切合理设置议题,结合不同阶段群众对疫情传播、封控管控、物资保障、医疗救助、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关注度,主动释放信息,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回应社会疑惑、回答群众关切。

信息发布要依法依规。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信息发布工作会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行为。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媒体处理个人信息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27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9条的规定,媒体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因此,当感染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与公共利益无关时,则不应予以公开,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掌握防疫知识,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加强自我防护,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工作。”

社会宣传是疫情防控期间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对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调节社会情绪,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突发疫情,应积极调动市县乡村各级各类宣传力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有效引导群众理解、支持、配合防控工作,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要提高社会宣传的针对性。根据疫情不同阶段群众心理特点和防控工作安排,策划宣传内容、调整宣传方式,引导群众了解防控政策、理解防控人员、支持防控工作。疫情突发期间,要重点做好防控工作部署、个人防护知识、涉疫行程报备等方面的宣传,引导群众消除恐慌心理、配合流调溯源、减少人员流动;封控管控期间,要重点做好防控政策、物资保供、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宣传,引导群众安心居家、健康居家;常态化防控期间,要重点做好日常防护、“社会疫苗”等方面的宣传,引导群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要扩大社会宣传的覆盖面。针对我市人口密度大、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特点,社会宣传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抖音、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充分调动乡镇宣传委员、村级宣传员、驻村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宣传力量,运用大喇叭、广播车等宣传方式,不断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

要增强社会宣传的吸引力。广大群众不仅是社会宣传的客体,也是社会宣传的主体。要增强社会宣传的吸引力,就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结合本地实例开展社会宣传,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引导群众,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

三、把握新闻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

新闻宣传工作是引导群众思想方向的工作。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弘扬正能量,以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闻报道,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疫情防控大局营造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舆论氛围。

要加强市县联动做好选题策划。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国上下坚持疫情防控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显著优势,也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遵循。面对突发疫情,宣传资源也要集中人员力量、技术力量,通过步调一致、协同联动的多平台采编播,形成新闻宣传合力,放大“1+1>2”的聚变效应。

要加强典型宣传倡树群体形象。典型宣传工作是坚持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的重要方式。做好疫情防控中的新闻宣传工作,要聚焦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群体,生动讲述他们接地气、暖人心的典型事迹,树立“天使白”“志愿红”“守护蓝”等“最美逆行者”的群体形象,形成“一花引来万花开”的示范引领效应。同时,新闻媒体在进行典型宣传的过程中,要科学把握新时期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切实转变报道的文风,摒弃千篇1律的报道方式和公文化的报道语言,根据每个人物、每个事迹的实际情况,刻画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和有声有色的先进事迹,切忌假大空,警惕“低级红、高级黑”现象。

要引导媒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疫情防控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次复查就诊、一罐婴儿奶粉、一瓶降压药,这些原本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在疫情中就变成了关乎民生的大事。妥善解决群众困难,能够有效避免形成舆情和社会负面情绪,确保疫情防控大局安全平稳。要充分利用市县媒体各类新媒体平台开设疫情防控群众实时求助通道,广泛搜集群众诉求,通过与相关部门、乡镇社区、社会组织的线上线下协同配合,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物资、婴幼用品、用药就诊等实际困难。

四、守牢网络舆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要把控好整体舆论,努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网络舆论阵地是疫情防控战争的重要阵地。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推进,社会心态会随之发生波动和变化,负面舆情也会借机活跃,容易造成社会心理恐慌和“谣言病毒”的扩散蔓延。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树立党委、政府的良好公众形象,提高群众对网络信息的正确判断能力,对凝聚社会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县域突发疫情中,应坚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发展,不断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有效疏导网络负面舆情,营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

要把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各级各类媒体要主动挺进网络传播主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统一步调、统一发声,形成宣传矩阵,分类别、分层次、分批次推送防控工作动态、疫情信息、防护知识和先进典型,运用网言网语回应群众关切,形成引导合力,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要防范化解网络舆情风险。面对疫情防控形势下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环境,要坚持市县联动,持续关注搜集群众网上诉求和关切,做好网络舆情风险化解和线上线下应急处置工作。要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严厉打击涉疫网络谣言,引导群众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充分调动网络优势资源。市县两级媒体要在加大所属新媒体网络宣传力度的同时,充分调动网络资源优势,加强与中央、省级媒体的联系对接,不断加大正面宣传的影响力。同时,要组织动员本地自媒体、“网红大V”,发挥其本地粉丝多的优势,及时转发推送疫情防控知识、疫情防控措施等疫情相关信息,不断扩大正面宣传的覆盖面,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建议。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也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舆论宣传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提高信息发布的规范性、新闻宣传的时效性、社会宣传的针对性,以舆论宣传工作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70 2281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