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理论学习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将理论学习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将理论学习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1

一、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课实践教学存在形式与内容的脱节

目前,一些高校在教育改革中看到了公共理论课课堂教学时数多,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把公共理论课的总课时划分为“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比如采取“1+1”计划,以适应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从理论上讲,这样的教学计划可以从课时安排上改变公共理论课教学“满堂灌”的倾向,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事实上,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理论教学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这种对公共理论课学时“课内”“课外”的划分,实际上成了减少公共理论课教学总时数的代名词。这既不利于公共课的改革和建设,不利于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也不符合教育教学需要。

(二)在不同程度上对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误解

在一些人看来,只有走出课室,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或展览馆、博物馆等,或者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社会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才算得上是实践教学。其实不然,聘请学校或社会的专家给学生做专题报告、做心理咨询演讲,在校园内举行专题辩论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小组或宿舍里对某些问题如教学观念、心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课室内观看某些专题录像片并谈感想体会等都属于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不能用过于狭隘的眼光看待它,否则就会错误地导致对公共理论课学时“课内”“课外”的划分。

(三)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经费不足

任何学科实施教学实践环节都是要有经费来支撑的,如理工科的实验室建设资金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在公共理论课教学实际中,实施实践教学是很少有专项经费的,它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据调查,当前一些本专科院校对公共理论课的投入,包括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都十分有限。实践教学需要交通费、门票费、误餐费、企事业单位接待人员的讲课费等。开展活动,首先要解决经费问题。公共理论课不受重视和经费不足,不但制约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而且也使公共理论课建设成了没有实践支持的“资料”性建设,这必然降低课程质量。

(四)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合理

教师安排一次校外实践教学,前后需要约1-2周时间,需完成提前联络、实地考察、申请经费、组织参观、批改实践教学报告、报销实践经费等繁杂工作。但是,教师的劳动与报酬不成比例。如果只是按实际实施的课时计算工作量,不再另外计酬,势必严重挫伤了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五)部分公共理论课教师对实施实践教学缺乏积极性

在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是自身实践教学活动的参加者,又是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身兼两职,足可以显其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现实中,虽然有一些教师自觉努力的进行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公共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发挥的作用不尽如人意。

二、加强高校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要正确定位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原则。

公共理论课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认真的讲解,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但要将其真正的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则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才能达到。因此,作为辅助地位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根据社会人才竞争的需求,确立切实可行的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作为辅助地位的实践教学,其社会实践课时不能超过该门课程的1/4.只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才能达到加强教育的目的。

(二)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地设计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

实践教学并不意味就一定要走出课室、走出校门,而应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目前,公共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是教育科学课程,包括《教育学概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材研究与分析》等,是教育类课程的基本属性。第二类是心理类课程,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线,结合《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是心理学课程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三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第四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些课程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第五类是日常思想行为规范课程,包括《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这几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应各有侧重。例如,心理教育学及法律与道德类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结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状况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状况调查”“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校园基础文明状况透视”等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如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中,可参观本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或者参观家乡的革命遗址,或者调查家乡的革命事迹,或者访问家乡的老红军、老战士;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社会专题调查,走访工厂、农村、考察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等,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些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定大学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决心。实践环节的设计应体现时代性、富有实效性、并具有可操作性。

(三)设立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在经费安排上,要像重视理工类课程实践教学一样,重视公共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公共课社会实践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相比,具有面广、参与学生多的特点,与课堂教学相比,工作的难度要大得多。学校要根据公共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增加公共理论课教学经费的投入,以保证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充分发挥公共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同时加强客观外部环境建设和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两项工作。

加强实践教学的客观外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要重视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二是学校各职能部门要为教师实施实践教学提供各类必要的条件;三是要开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培训工作;四是各级公共理论课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实践教学的研讨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激发教师关注并投身于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形成教师对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正确观念,明确意义和任务;二是要具备指导学生搞好实践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尊重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领域,研究新内容,总结新经验;四是要注意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添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和老师接触的人生实践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总之,提高公共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一靠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二靠公共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理论与方法上的不断创新。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加强制度和手段上的建设,公共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问题就会有比较大的改观,就会有力地支持公共理论课教学质量跃上新的高度。

将理论学习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2

○ 进入新时代,加强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对于全党尤其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 党员干部要达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就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切实以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信念上坚定、理论上自信、行动上落实,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切实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体讲 “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这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自觉和全面,就能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避免和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左右摇摆。因此,进入新时代,加强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对于全党尤其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提升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是新时代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更为成熟和充分的时代,其繁难性、艰深性、开拓性、创新性都前所未有。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还未彻底根除。可以说,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影响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突出矛盾问题,拿出了一整套革命性理念、系统性方法、开拓性举措,具有理论上的高度和实践上的深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党员干部如果不能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就不能有力地接过这个新时代的接力棒,就不能有效破解新时代前进中的难题和问题,甚至会出现不会走路、走弯路的情况。

提升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是解决当前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的迫切需要

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的问题。当时,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面对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我们不能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状态。进入新时代,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强弱,不仅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他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解决新时代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领导干部主政一方,只有把事情做成干好,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支撑;一支合格的干部队伍,不能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引。领导干部只有熟练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廓清迷雾,见人所未见;才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才能带领群体或组织制定科学的目标,谋划正确的道路,避免做无用功。

做到懂理论,注重协同性,找准结合点,提升创新力,切实以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当前,党员干部要达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就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切实以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信念上坚定、理论上自信、行动上落实,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要在理论学习上打基础,做到懂理论。运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前提是要学懂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这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秘密所在。提升我们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就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力度,着力在深化上下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深刻领会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把孤立的认识变为系统的认识,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真正在深层次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要在方法运用上讲科学,注重协同性。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当前,改革开放正在继续前行,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注重顶层设计;既要聚焦目标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各方整体推进;既要把握好改革的深度,又要有长远的眼光;既要解放思想放开胆子,又要打好根基压稳步子,从而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协同性。

要在结合实际上下功夫,找准结合点。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党的创新理论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既有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又有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安排,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克服困难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提升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结合、转化、提升的文章。所谓“结合”,就是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结合起来;所谓“转化”,就是要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促进内蒙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转化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具体政策和实际行动,转化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迫切问题的新进展,转化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成效;所谓“提升”,就是要提升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提升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提升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当前,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领域的贯彻落实,善于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实际的结合点,找出本地区本单位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这样才能将党的创新理论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要在工作谋划上求突破,提升创新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会不断涌现,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迫切需要我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工作创新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既需要有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学习领会,还需要有对各自工作领域总体情况特别是基层实际的深度调研了解,还需要有对自己主管主抓工作内容的深度研究思考。要积极探索从理念、内容、手段、形式、方法、渠道、载体等方面如何实现工作创新和更大突破,确保各项工作始终焕发生机活力。要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提出对策,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做实,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将理论学习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3

当前,温州市瓯海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中仍存在着一些学风不正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形式较单一,成效不明显

当前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主要以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外出参观与观看录像等形式进行。而集中学习又以领导或组织者宣读学习内容、集体观看录像为主,缺乏必要的互动与交流。有些单位往往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贯彻讲话等形式来替代理论学习;有些单位虽然也组织开展面对面的互相交流,但往往是流于形式,更有甚者是在应付。目前比较成熟有效的学习形式首推党员远程教育,但这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大的阻碍,设备的利用率和党员干部的参与度都不是很高。学习形式上的单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二、学用结合不紧密,针对性不强

学习贵在学以致用,但在实际学习中,往往是学习管学习,实践管实践,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不够,不善于把理论转化为成果,运用理论的意识不强,指导实践的能力比较缺乏,学用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理论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如个别业务部门没有很好的将业务学习融入理论学习之中,导致理论学习空泛无味、流于应付;有的单位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往往是1篇理论文章拿过来就分几次学,或者将过去的理论文章拿过来学,全然不管当前的形势和时政;如此的学习,既没有针对性,又没有吸引力,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学习制度难坚持,落实不到位

学习制度化是促进学习不断深入的有力保证。从我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现状来看,虽然建立了一些学习督促考核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我区已实施三年的干部理论考试成为了检验干部理论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但如何让理论考试真正有助于提高干部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至于部门单位的理论学习,有的还没有形成制度化;有的出台了制度,但执行得不严、不到位。总之,学习制度仍不尽如人意,实际操作性不强,有待完善。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些是主观认识不正确带来的,有些是学习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造成的,还有些是学习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的学风,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1.在端正态度上下功夫,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抓理论学习,首先要根据干部的学习需求,尽量满足大家开眼界学知识得信息的要求,提高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兴趣。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学习引导教育工作,营造理论学习的社会氛围,促使党员干部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克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确立;我要学;的意识。再次,要施加必要的外在压力,将是否重视理论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政治上成熟的标志,通过下发文件、召开座谈会、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等各种形式,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和使命感。此外,还要强化学习示范作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善于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学习,以实际行动带动本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深入地学习,从而在全区上下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探索的风气、实践的风气。

2.在科学组织上下功夫,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是吸引干部积极学习并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组织学习要做到计划安排得当、学习内容有重点、学习时间安排科学、学习形式灵活、可操作性好。一是学习内容选择要得当。既要跟上形势的发展,能及时传播正确的时势、政策信息,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又要求精、求实、求管用,增加学习的信息量,做到学有所得。二是学习时间安排要科学。在确保理论学习时间不被占用的前提下,对学习时间要作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让大家真正坐得下来、学得安心。三是学习笔记配备要统一。要为每位党员干部配备专用学习笔记本,专门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使学习笔记同日常工作记录有所区分,既有利于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促进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又有利于积累知识和心得,提高学习成效。四是学习形式要灵活。学习的形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要打破;一人读、大家听;的传统学习方法,尽可能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集中学习、组织讨论和典型发言、举办专题辅导和讲座、有奖征文、开展调研、现场观摩或外出参观等不同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力求多样化,提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3.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强化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是开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如何使党员干部学得通、用得上,成果看得见,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探求新的发展思路,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联系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学习,始终保持对大局的清醒认识,明确本单位在全局中的位置,找准工作的突破点,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要联系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学习,善于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并予以解决。要紧密联系主观世界的改造进行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充分运用调查研究、召开理论研讨会和组织理论文章评选等多种形式,加大理论研究和理论转化的力度,推动理论学习不断深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70 654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