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篇】

[摘要]农村基层干部是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进入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人,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执行党在农村建设中政策的领导者,必须积极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下文分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5-0007-01

1前言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贯彻实行党的各项工作方针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执行各项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为全面、深入的推动农村的各项改革,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的繁荣发展,党和人民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的作风建设,增强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了解农民存在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开展廉政党风建设,严厉惩治基层干部腐败现象,使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1]。

2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整体素质低

目前我国的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有经验的,资深的干部很多,但是新型的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极度缺乏,所以整体的农村基层干部思想陈旧,缺少法制观念,难以接受新事物的发展,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发展中的机遇,带领大家取得经济发展。

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出现老龄化的现象,后备干部储备不足,缺少对新事物的理解,看待问题的变通能力不强。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女性工作者很少,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青年群众要求进入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新老干部青黄不接。

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还比较守旧,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意识,安于现状,不积极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小农思想意识浓重。基层干部缺乏干劲,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安于现在经济发展状况,致使被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淘汰,地方经济发展渠道越走越窄,经济徘徊不前。

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机会特别少,致使陈旧的思想观念难以得到更新,能力得不到提升的机会。基层干部团队缺乏统一的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不高,很难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拓宽基层干部来源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工作的第一线工作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做好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干部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选用基层干部过程中坚决杜绝裙带关系,创新干部任用理念,选择真心为群众办事的,有文化,有领导能力的人,注重农村致富能手,或外出返乡人员的选用,鼓励党政机关选调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帮助农村工作的开展。

加强干部选拔工作

严格执行干部提升制度,做好干部选拔,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文化水平,为基层干部队伍选拔责任心强,热爱农村工作,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注重民意选拔干部,民主推荐是农村基层干部选拔的重要环节,透明基层干部选拔工作,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开展,需要基层干部充分了解农村基本发展情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有创新突破思维,建设新型农村。加强对女性基层干部的选拔,调节基层干部结构比例。

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机制,建立制度考核,竞争上岗,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重点培养提拔讲奉献、有能力的基层干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收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薪资待遇,建立基层干部财政补贴,等激励制度,贯彻落实基层干部的各项工作或者生活待遇,把握基层干部培养的长久性。

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工作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组织保障,但是目前的基层干部队伍还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知识理论水平和协调领导能力,深入开展各项法律制度普及工作,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提高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执行力,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等培训工作,推进培训理念,创建培训平台。

完善考核制度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态度散漫,干部工作考核制度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加强执行考核制度,根据农村基本情况完善综合考核标准。考核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对上级交代工作的执行情况的考核,还需要扩大基层群众表达民意的机会,培养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使基层干部真正的做到受百姓的拥护,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水平。考核制度从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干部能力,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建立优秀人员表彰制度,淘汰不进取干部。

做好干部储备工作

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工作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做好农村基层干部储备工作,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人员中重点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后续储备,打破传统界限,加强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发挥典型人才的影响作用。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农村基层干部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队伍如果不能适应农村改革的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就会难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更好的帮助我国农村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以甘肃东南地区X乡为例[D].太原理工大学,2013.

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二篇】

摘要: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干部队伍人数短缺、工作任务负担较重、经济政治待遇偏低、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干部交流渠道不畅、干部教育培训存在不足。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拓宽来源渠道,强化激励保障,畅通交流渠道,加强教育培训,坚持从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镇干部队伍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和当前繁重的任务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个差距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

据笔者对河南省中部某县的调查,目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的年龄结构应当是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作用发挥良好,可现实状况令人担忧。以该县为例,据统计,在行政编制中,35岁及以下干部31名,占%;36岁及以上干部239名,占%。在事业编制中,35岁及以下干部9名,占%;36岁及以上干部368名,占%。可以看出,35岁及以下的年轻乡镇干部已属凤毛麟角,大部分乡镇干部年龄在40岁以上,乡镇干部后继无人,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若干年后,乡镇会面临干部大面积退休的情况,即使有新招录人员作为补充,但也面临工作经验欠缺等问题。

从该县实际情况来看,除早期招聘的合同制干部之外,乡镇干部队伍的补充主要以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为主,同时有少数军人转业分配。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政策的取消,这个乡镇干部队伍主要的补充渠道彻底被堵死,只剩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在2005年的机构改革中,每个乡镇的编制人数被确定为70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各占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退休、调动等因素,目前乡镇的干部人数普遍在45—60人之间。自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由于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名额极其有限,多数乡镇事业单位从未进行过招考,人员只出不进,行政编制人员的进入渠道主要为接收省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考录乡镇公务员、村干部考录公务员三种。据了解,近年来,该县共接收由大学生村官考录的乡镇公务员40余人,其中仍在乡镇工作的30余人。自2008年以来,从支部书记、村主任中招录的乡镇公务员不到10人。这几类人员数量有限,且流失严重,特别是省选调生,大部分在服务期满后以遴选、考录、调整交流等途径到中央、省、市、县级机关工作,目前服务基层期限已满仍在乡镇工作的寥寥无几。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信访稳定等工作,常常压得乡镇干部喘不过气来。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干部数量大量减少,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有限的干部人数之间矛盾突出,干部长期超负荷工作,为完成任务经常加班加点,周末及节假日得不到休息,年休假更是难以落实。乡镇干部经常被搞得疲惫不堪,同时还面临责任追究的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乡镇干部的身心健康,挫伤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县以下党政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已得到落实,部分拥有公务员身份的乡镇干部已经享受到相应的职级待遇。乡镇干部补贴人均200—300元已经落实到位,对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也发放了车补。但是,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200—300元的乡镇干部补贴和乡镇干部所承担的繁重的任务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和劳动付出远远不成正比。虽然《公务员法》规定了相应的加班补助条款,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人或者部门敢于冒着违反纪律的风险为干部发放补助。其次,从事同样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工资水平和行政编制人员有不小差距,加上没有车补,和行政编制人员工资相差1000多元,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行政编制人员年龄往往偏大,待遇较好,提拔机会较多,即使提拔不了,有的也可享受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的待遇,所以部分人员有看摊守业思想,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足。事业编制人员大部分年龄也已超过35岁,他们熟悉农村工作,具有一套农村工作经验,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施重大项目的中坚力量,但由于身份和政策限制,他们的经济待遇相对差一些。同时,由于政策限制,除了换届时有极个别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上,平时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再出色也难以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即使政策允许提拔到县直事业单位任副科级领导干部,但在实际中,由于面临县直事业单位人员提拔的压力,也难以行得通,所以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当前,乡镇干部经济待遇普遍偏低,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不匹配,导致该休息的休息不了、该补偿的难以补偿,于是产生得过且过思想。有部分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散漫,作风不实;有的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导致出勤不出力、人到心不到,更有甚者,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懒政、怠政。加上权限限制,乡镇政府很难自行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从而难以调动起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普遍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由上一级组织部门管理,交流往往不存在问题。而一般乡镇干部由于政策的限制,无论是横向乡镇之间,还是纵向乡镇与县直之间,交流渠道均不顺畅,难以实现正常流动。由于每个乡镇的编制数量一样,人员相对固定,建设任务相对较少的乡镇干部相对轻松,建设任务较重的乡镇人员严重不足。这种政策壁垒造成难以根据各个乡镇建设任务的轻重统筹使用全县的干部资源,造成新的不公平。

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针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组织的培训较多,但往往参加培训的是分工相对较少、可以走得开的班子成员,其他班子成员则由于工作忙而难以走开。针对普通干部组织的培训较少,影响了其能力素质的提高。

2005年的乡镇机构改革考虑到由于农业税的废除使得乡镇政府工作量大大减轻,乡镇政府的职能由原来的管理转变为服务,但没有考虑到随着形势的变化,乡镇政府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当时所确定的乡镇编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亟须随着形势的变化予以调整完善。因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加强调研,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适度增加乡镇编制,合理调整行政编制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比例和收入水平,确定一个规模合理的乡镇干部队伍和收入水平,减轻乡镇干部的工作压力,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根据乡镇工作需要按编制员额配备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全县乡镇范围内对乡镇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调剂使用”。但是,在现实操作层面,面临很多政策壁垒,难以贯彻实行。因此,建议省、市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政策,对原有的不合时宜的政策进行修改完善,为配备乡镇干部扫清障碍。针对缺编现象,有计划地向上级部门争取分批次逐步增加乡镇工作人员招录数量。同时,将县直单位想干事、有能力的年轻干部下派基层锻炼变为常态。对于新招录的公务员和省选调生,规定最低服务年限应为5年。对于工作人员年龄、性别、专业结构不合理的乡镇,通过交流和培训逐步改善其队伍结构,有效解决乡镇干部后继乏人、人才断层等问题。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支持,修改完善配套政策,打通事业编制人员晋升通道,调动事业编制人员的积极性。注重提高政治待遇,加大对优秀乡镇干部的选拔力度,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对长期在乡镇工作尤其是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特别优秀的,要大胆提拔重用。经济上,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提高乡镇干部待遇。完善乡镇机关基础设施,重视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乡镇干部的休息、休假等权益,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丰富乡镇干部的业余生活,提升乡镇干部生活质量。组织乡镇干部外出参观考察,拓宽其视野,使其增长见识。

出台相关政策,让乡镇干部在同一工作地域、同一岗位满一定工作年限后,必须进行异地交流,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选派乡镇干部到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锻炼,到发达地区或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同时,着力解决乡镇和县直单位之间干部交流不畅的问题,引导县直单位年轻干部到基层建功立业。

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制订乡镇干部培训计划,分层级对乡镇干部开展精准培训,确保乡镇干部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达到《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的“乡镇干部每年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累计一般不少于12天”的要求。在培训内容上,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乡镇干部岗位职责的要求和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产业技能等为基本内容。在培训方式上,充分利用县级党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基地,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班为主,进行专题培训。同时,鼓励乡镇干部多渠道进行学历提高教育,乡镇政府对干部学习所需经费予以适当补助。

建立健全乡镇干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乡镇干部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对乡镇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对失职干部严肃问责。

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三篇】

近年来,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近,我们对全市54个乡(镇)、企事业单位的56名专武干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表现在:

一、目前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龄偏大。从调查中发现,在全市56名专武干部中,40岁以上的有25人,占总数的%,其中50岁以上的有6人,40岁以下的只有25人,占总数的%。

2、文化偏低。从56名专武干部文化结构上看,大专18人(其中14人属函授),中专10人(其中5人属函授),高中以下24人。透过这些数字不难看出,一是跃进文凭多,实际水平低;二是函授文凭多,正规院校毕业少(正规院校毕业生只有4人)。

3、思想不稳。一是驻边远、条件艰苦和经济较为落后乡(镇)的少数专武干部思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有的专武干部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武装工作不那么重要了;三是有的认为干武装工作辛苦无前途,寻求新的思路跳槽;四是有的专武干部担心在今年乡(镇)机构改革中被裁减,情绪不稳显得尤为突出。

4、业务素质不高。在全市54名专武干部中,仅有8人参加过军分区举办的武装工作业务培训。少数专武干部思想素质低,军事素质差,对民兵预备役及兵役工作比较陌生,事到临头,仅靠上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实工作。

5、专武干部难专武。配备编制少,工作难开展。部分专武干部未摆正武装工作的位置,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武装工作上。大多数乡(镇)的武装部长均身兼数职,最多者多达6项,以致专武干部成了兼武干部。

6、经费较紧。从调查的情况看,有95%的乡镇、企事业单位人武部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少数乡(镇)领导国防意识淡薄,对基层人武工作重视、支持、关心不够,经费投入少,导致民兵预备役工作活动难以开展和落实。

7、认识不高。少数乡(镇)领导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也没有把武装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规划和考核内容。

二、加强基层专武干部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落实编制,提高职级待遇。一是落实编制、定人定位,严格按照中办发[1999]24号文件落实人员编制,把专武干部队伍配齐配强,根据乡镇人口的多少增配一名副部长或干事,以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提高现有编制的职级待遇。由现在副乡镇级武装部职级待遇编制调升为正乡镇级,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门,政府的兵役机关,做到有职有权。三是专武部长必须进入同级党委。

第二,把好选配关,选准配强专武干部。要切实把政治思想好、文化程度高的人员选进专武干部队伍。一是按照专武干部队伍的人才选拔条件,从每年的军队转业干部中挑选。二是从每年的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毕业生中挑选。三是从党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挑选。四是把专武部长的人才选拔引入竞争机制。五是公推公选。采取组织推荐、群众公选,与乡镇党政干部同步进行,连选连任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乡镇三次换届。六是检查考核。在检查考核中,把乡镇武装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由县人武部和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专职武装干部每年进行1—2次全面目标考核。广泛听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民主测评,在考核中,突出德、才、绩,结论得出好、中、差,并存入个人档案,为提升使用提供依据。只有这样,专武干部队伍的人员素质才能自觉提高,做到变压力为动力,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第三,抓好培训,努力提高专武干部素质。一是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知识。可由地方党校、职业教育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二是学习军事知识。可由军分区和县人武部承担,军分区主要负责对乡(镇)及企事业单位武装部长的培训,县人武部主要负责对专武干部的培训。三是学习国防动员业务知识,使之掌握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四是通过系统学习《国防法》、《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国防法规,不断提高专武干部依法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加强教育管理,充分调动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加强对专武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做好专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交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专武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要定期对专武干部进行考核检查,奖优罚劣。四是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确保他们的职级、待遇落到实处,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在人武战线上建功立业。五是要会同地方党委及职能部门理顺专武干部管理体系,坚持统一培养,统一使用。六是要拓宽专武干部交流渠道,及时对达到任职最高年限的专武干部进行调整交流。

第五,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全力抓好经济建设的情况下,自觉关心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依法规范基层武装部的双重领导制度。上级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基层武装机构设置和专武干部调整配备原则的有关指示精神,制定配套的实际细则,明确乡(镇)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领导职责、任务和目标,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

第六,落实武装工作经费保障办法。针对武装工作经费紧张和难以筹措的问题,应依法规范经费保障来源。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将民兵训练经费统筹取消,政府应将民兵训练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七,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要搞好“暖心工程”建设。在解决专武干部住房、看病、家庭、生活困难等问题上,适当优待专武干部,着力解决专武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专武干部才会更加热爱武装、安心武装、尽职武装,全身心投入武装工作,我们这支专武干部队伍才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国防后备建设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才能不断加强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四篇】

摘 要: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年龄结构出现断层、干部队伍人数短缺、工作任务负担较重、经济政治待遇偏低、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干部交流渠道不畅、干部教育培训存在不足。对此, 应加强顶层设计, 拓宽来源渠道, 强化激励保障, 畅通交流渠道, 加强教育培训, 坚持从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乡镇干部队伍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和当前繁重的任务相比, 还有不小差距。这个差距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

据笔者对河南省中部某县的调查, 目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的年龄结构应当是老中青相结合, 传、帮、带作用发挥良好, 可现实状况令人担忧。以该县为例, 据统计, 在行政编制中, 35岁及以下干部31名, 占%;36岁及以上干部239名, 占%。在事业编制中, 35岁及以下干部9名, 占%;36岁及以上干部368名, 占%。可以看出, 35岁及以下的年轻乡镇干部已属凤毛麟角, 大部分乡镇干部年龄在40岁以上, 乡镇干部后继无人, 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若干年后, 乡镇会面临干部大面积退休的情况, 即使有新招录人员作为补充, 但也面临工作经验欠缺等问题。

从该县实际情况来看, 除早期招聘的合同制干部之外, 乡镇干部队伍的补充主要以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为主, 同时有少数军人转业分配。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政策的取消, 这个乡镇干部队伍主要的补充渠道彻底被堵死, 只剩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在2005年的机构改革中, 每个乡镇的编制人数被确定为70人,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各占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退休、调动等因素, 目前乡镇的干部人数普遍在45—60人之间。自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由于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名额极其有限, 多数乡镇事业单位从未进行过招考, 人员只出不进, 行政编制人员的进入渠道主要为接收省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考录乡镇公务员、村干部考录公务员三种。据了解, 近年来, 该县共接收由大学生村官考录的乡镇公务员40余人, 其中仍在乡镇工作的30余人。自2008年以来, 从支部书记、村主任中招录的乡镇公务员不到10人。这几类人员数量有限, 且流失严重, 特别是省选调生, 大部分在服务期满后以遴选、考录、调整交流等途径到中央、省、市、县级机关工作, 目前服务基层期限已满仍在乡镇工作的寥寥无几。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各项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信访稳定等工作, 常常压得乡镇干部喘不过气来。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 干部数量大量减少, 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有限的干部人数之间矛盾突出, 干部长期超负荷工作, 为完成任务经常加班加点, 周末及节假日得不到休息, 年休假更是难以落实。乡镇干部经常被搞得疲惫不堪, 同时还面临责任追究的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 严重影响乡镇干部的身心健康, 挫伤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 县以下党政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已得到落实, 部分拥有公务员身份的乡镇干部已经享受到相应的职级待遇。乡镇干部补贴人均200—300元已经落实到位, 对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也发放了车补。但是, 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 200—300元的乡镇干部补贴和乡镇干部所承担的繁重的任务相比, 简直是杯水车薪, 和劳动付出远远不成正比。虽然《公务员法》规定了相应的加班补助条款, 但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人或者部门敢于冒着违反纪律的风险为干部发放补助。其次, 从事同样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工资水平和行政编制人员有不小差距, 加上没有车补, 和行政编制人员工资相差1000多元, 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行政编制人员年龄往往偏大, 待遇较好, 提拔机会较多, 即使提拔不了, 有的也可享受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的待遇, 所以部分人员有看摊守业思想, 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足。事业编制人员大部分年龄也已超过35岁, 他们熟悉农村工作, 具有一套农村工作经验, 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施重大项目的中坚力量, 但由于身份和政策限制, 他们的经济待遇相对差一些。同时, 由于政策限制, 除了换届时有极个别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上, 平时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再出色也难以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即使政策允许提拔到县直事业单位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但在实际中, 由于面临县直事业单位人员提拔的压力, 也难以行得通, 所以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当前, 乡镇干部经济待遇普遍偏低, 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不匹配, 导致该休息的休息不了、该补偿的难以补偿, 于是产生得过且过思想。有部分干部上班迟到早退, 工作散漫, 作风不实;有的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导致出勤不出力、人到心不到, 更有甚者, 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懒政、怠政。加上权限限制, 乡镇政府很难自行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 从而难以调动起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 普遍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由上一级组织部门管理, 交流往往不存在问题。而一般乡镇干部由于政策的限制, 无论是横向乡镇之间, 还是纵向乡镇与县直之间, 交流渠道均不顺畅, 难以实现正常流动。由于每个乡镇的编制数量一样, 人员相对固定, 建设任务相对较少的乡镇干部相对轻松, 建设任务较重的乡镇人员严重不足。这种政策壁垒造成难以根据各个乡镇建设任务的轻重统筹使用全县的干部资源, 造成新的不公平。

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 针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组织的培训较多, 但往往参加培训的是分工相对较少、可以走得开的班子成员, 其他班子成员则由于工作忙而难以走开。针对普通干部组织的培训较少, 影响了其能力素质的提高。

2005年的乡镇机构改革考虑到由于农业税的废除使得乡镇政府工作量大大减轻, 乡镇政府的职能由原来的管理转变为服务, 但没有考虑到随着形势的变化, 乡镇政府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 当时所确定的乡镇编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亟须随着形势的变化予以调整完善。因此, 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加强调研,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适度增加乡镇编制, 合理调整行政编制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比例和收入水平, 确定一个规模合理的乡镇干部队伍和收入水平, 减轻乡镇干部的工作压力, 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根据乡镇工作需要按编制员额配备人员”, “根据实际情况, 可在全县乡镇范围内对乡镇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调剂使用”。但是, 在现实操作层面, 面临很多政策壁垒, 难以贯彻实行。因此, 建议省、市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政策, 对原有的不合时宜的政策进行修改完善, 为配备乡镇干部扫清障碍。针对缺编现象, 有计划地向上级部门争取分批次逐步增加乡镇工作人员招录数量。同时, 将县直单位想干事、有能力的年轻干部下派基层锻炼变为常态。对于新招录的公务员和省选调生, 规定最低服务年限应为5年。对于工作人员年龄、性别、专业结构不合理的乡镇, 通过交流和培训逐步改善其队伍结构, 有效解决乡镇干部后继乏人、人才断层等问题。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支持, 修改完善配套政策, 打通事业编制人员晋升通道, 调动事业编制人员的积极性。注重提高政治待遇, 加大对优秀乡镇干部的选拔力度, 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对长期在乡镇工作尤其是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 优先提拔使用;对特别优秀的, 要大胆提拔重用。经济上,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提高乡镇干部待遇。完善乡镇机关基础设施, 重视文化娱乐场所建设, 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乡镇干部的休息、休假等权益, 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 丰富乡镇干部的业余生活, 提升乡镇干部生活质量。组织乡镇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拓宽其视野, 使其增长见识。

出台相关政策, 让乡镇干部在同一工作地域、同一岗位满一定工作年限后, 必须进行异地交流, 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选派乡镇干部到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锻炼, 到发达地区或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同时, 着力解决乡镇和县直单位之间干部交流不畅的问题, 引导县直单位年轻干部到基层建功立业。

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制订乡镇干部培训计划, 分层级对乡镇干部开展精准培训, 确保乡镇干部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 达到《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的“乡镇干部每年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累计一般不少于12天”的要求。在培训内容上,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结合乡镇干部岗位职责的要求和特点, 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产业技能等为基本内容。在培训方式上, 充分利用县级党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基地, 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班为主, 进行专题培训。同时, 鼓励乡镇干部多渠道进行学历提高教育, 乡镇政府对干部学习所需经费予以适当补助。

建立健全乡镇干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对乡镇干部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 对乡镇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 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 对失职干部严肃问责。

作者简介:宋崇豪 (1974—) , 男, 中共河南许昌市建安区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研究方向为执政党的建设。

70 994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