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范例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范例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一篇】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既体现时代性,又体现先进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要建立宏观指导机制,科学制定党员教育培训目标,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二是要建立纪律约束机制,强化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激发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二、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每月开一次党小组会,开一次支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定期上好党课。

二是实行党日活动制度。

定期开展党日活动,以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

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坚持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责任激励。

结合实际,结合党员的具体岗位、职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创造条件、定期检查、民主评议等形式,督促党员积极履行职责。

二是实行目标激励。

完善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作为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和民主评议的依据。

四、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严格党内监督。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每个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拓展监督渠道。

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自下而上监督和自上而下监督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

三是强化廉洁自律。

把强化监督与廉洁自律结合起来,要求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定期进行自我剖析,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整改。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二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分析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抓住影响当代中国发展最为紧要、最具决定性的五大要素,系统回答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科学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统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新发展理念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2016年1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发展理念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021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问题,强调要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随后,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突出强调这个问题,指出必须扎扎实实贯彻新发展理念。

这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发展理念从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实践,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国内生产总值跨过百万亿大关,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2015年的15%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17%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经济实力跃上大台阶。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领域,正努力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系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0年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比2017年提高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屡创历史新高,2020年利用外资居全球第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体人民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实践充分证明,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把握发展规律、顺应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的战略抉择,是提升发展质量、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境界的关键所在。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经济问题、实践问题,更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之所以说是重大政治问题,就在于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反映着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只有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是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才能不断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就在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只有更加精准务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过新关口、跃上新台阶,不断夯实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基础;就在于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只有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才能确保发展可持续,顺利推进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整体谋划和统筹推进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生产力的变革又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的完善又涉及上层建筑的改革,是内部各要素整体上共同作用又相互间协同发力的结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5个方面各有侧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贯通、紧密联系、浑然一体,不仅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革新升级,而且是对现代发展内涵的全方位拓展,共同构筑未来发展的整体图景,形成统领发展的总纲要和大逻辑。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做到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在系统优化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务实地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是不一样的。只有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掌握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客观规律,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自觉认识、把握和运用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紧密联系具体实际,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

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在大局中找准自身发展坐标。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是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出发、着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无论是创新发展,还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还是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是关乎国计民生、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自觉从全局上、战略上考量,坚持大视野大格局,着眼大局、放眼全国,以谋全局的态度来谋一域,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勇于担当作为,增强狠抓落实坚定性主动性。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仍在持续,对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必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三篇】

作为党组织,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认真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摆出具体表现事例,深刻剖析原因,逐一制定可操作、可监督、可检查的整改措施,真正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在带头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的的问题:

1、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行为、做法,拼资源拼投入、先污染后治理、重社区轻村(居)、重效率轻公平等片面发展、畸形发展问题,以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上的认识误区等;

2、把新常态当作为官不为的“挡箭牌”,不想作为、不愿担当、不抓落实、懒政怠政等问题;

3、新常态下如何推动地方经济的研究不多、站位不高,还停留在概念上、口号上等问题;

4、如何围绕聚人气,夯实三个基础的推动不够、力度不大,对努力改善地方面貌的方法不多;

5、在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上,抓而不紧、管而不严等问题。

“五个着力”: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

这几年,我们党集中发力抓作风、严纪律、强制度,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但要看到,党员队伍中松垮散漫、名不副实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党员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纪律涣散等问题也不是个别现象。同时,党内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经常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党员教育管理还有待改进完善,一些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还需要加以整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不解决问题,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学习教育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就看问题解决得如何。

带着问题学,才能学得深入;针对问题改,才能改得到位。对于“两学一做”要重点解决的具体问题,中央印发的学习教育方案用“五个着力”作了归纳。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学习安排具体方案,分别明确了全体党员和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这些问题还是一个总体概括,还需要结合各自实际再对照、再细化,这样才能更精准对焦,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带着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去学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就能不断解开思想扣子、纠正认识偏差。针对自身问题边学边改、即知即改,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做好一件件具体事情,就能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学得怎么样、问题解决得如何,最根本的要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有没有做到党中央提倡什么、就认真践行什么,党中央禁止什么、就坚决反对什么,有没有切实解决好“不看齐”“看不齐”的问题。“两学一做”的实际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中心工作、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上,体现在推动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展示新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体现在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上。各级党组织务必以解决问题为牵引来开展学习教育,以取得实效为取向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四篇】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30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还是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必须认真对照审视、知不足而奋进

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变化变局中,始终保持了正确的航向,经受了风浪挑战,牢牢掌握住发展的“时”和“势”。也正因为不折不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江苏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许多矛盾问题,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人均稳居全国省区第一,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居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90%。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面向未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正视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发展理念主导下,人们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方面,更多地采取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创新、环保、民生等工作,这就导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新发展理念去检视,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更加准确地把握、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江苏发展一直走在前面,过去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矛盾问题更为集中、更为突出,解决也更为紧迫。比如,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只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能够实现较快发展,导致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导向不够鲜明;在经济发展大踏步前进的同时,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尤其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步伐;过去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长江两岸布局了大量重化工企业,苏北地区引进了不少小化工,生态负荷偏重日益成为突出短板。任何进步与发展都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继承了前人艰苦创业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必须担负起解决问题的责任,自觉用新发展理念来审视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再推给后人。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看清自身发展的差距和不足。近年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先发地区立足于要素禀赋和先发优势,抓住国家战略机遇,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活力,很多领域工作都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领先优势持续扩大。后发地区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提升明显,城市规划、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中展现出的大格局大魄力大手笔令人赞叹。有比较方能知不足,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江苏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全国第二,但不等于一好百好、事事领先,特别是对照“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要求来看,放到新发展理念的参照系中、摆在兄弟省区市的坐标轴上来看,还存在不少的短板弱项。比如,对比有的地方践行“两山理论”行动早、落实快、效果好,我们一些地方还在发展污染落后小化工、舍不得那些坛坛罐罐;对比有的地方加快“腾笼换鸟”、发展高端产业,我们一些地方还在招引低端产能、处在产业链条中低端;对比有的地方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办成一些大事,我们一些地方仍然习惯政府举债搞建设、债务风险居高难下。传统路径上的率先并不意味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领先,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现实方位,我们必须瞄准目标、加大马力,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摆脱思维上的惯性和束缚。在面对外部冲击与内部调整的双重考验时,有些同志感到工作中有很多两难甚至多难、迟迟下不了决心的问题,现在受疫情影响,遇到发展指标波动、新旧动能转换、远近利益取舍的问题,这样的感受更为明显,根子是思想没有真正转到新发展理念上来。新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理念的自我革命、思维方式的自我更新、行为方式的自我超越。为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针对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提出有没有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有没有满足于过去经验做法的路径依赖、有没有图一时之快的行为短视等“九个有没有”。在深刻反思响水“3·21”事故教训过程中,我们针对践行新发展理念存在的差距不足,提出为什么江苏化工产业还有如此多的低端环节、为什么整治危险污染小化工的杂音还如此多等“六个为什么”。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发展的道路上,不管走多远,都需要时刻保持刀刃向内的自省自觉,不为定势所拘、不为传统所累、不为经验所缚,不断以新发展理念指引方向、校正偏差。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不畏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和安全作为两件大事并列强调,要求同步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安全和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入地看,发展中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风险挑战,都是没有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造成的。比如,科技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长期忽视原始创新、自主可控,导致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被“卡脖子”;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抓发展、抓安全的理念、方法和责任落实跟不上时代要求,导致本质安全水平不高;金融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重视不够,甚至把金融创新异化成为非法金融活动;政府债务的风险,本质上是政绩冲动和“GDP情结”,盲目透支未来发展空间。这就告诉我们,偏离了新发展理念,风险就会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新发展理念以宽广的视野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科学分析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发展要求,系统规划发展战略。有了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就可以从源头上降低风险、杜绝风险,就可以及时准确地研判风险、评估风险,就可以科学有效地规避风险、化解风险。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部风险,新发展理念同样可以指导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注重风险防范不是要缩手缩脚、驻足不前,而是要看清本质、把握规律,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最大限度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牢牢守住稳定、安全、廉政、生态“四条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从2018年开始,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目的就是把指挥棒的导向树立得更加鲜明,引导全省上下更加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变中求稳有“进”的信心、优化结构有“稳”的定力,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二、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制胜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切实增强自信自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

新发展理念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发展大势的总结分析,对我国发展矛盾问题的认识把握,对各个时期我们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概括,蕴含着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的鲜明特质。践行新发展理念,不能笼统、简单、概念化地大喊口号,必须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加深认识,在深化理解中更好贯彻落实。

新发展理念是科学的,抓落实,必须保持勇往直前、不受干扰的战略定力。世界总是在先进事物取代落后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这期间不可避免会有波折,但大趋势不可逆转。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运用科学规律去破除落后模式,转型遭遇阵痛是正常的,付出必要代价也是正常的,但赢得胜利是必然的。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已经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五年答卷中得到印证。特别是这些年在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下,在我们主动调结构、淘汰污染企业低端产能的情况下,江苏实现了高基数上的稳健发展、进中提质。这当中有很多实践案例,比如,南京立足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丰富的特点,狠抓深化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两落地一融合”,打开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两年多来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400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5000多家,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苏州开放度高,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统筹做好舆情、产业、就业等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对外贸易总体稳定,2019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14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8亿美元、增长%,保持了开放领先优势;无锡坚守实体经济,对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提升,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等产业快速发展,太湖之畔处处展现出产业之美、创新之美、生态之美;徐州顶住压力,坚定推进产业、生态、城市“三个转型”,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涌现出贾汪等绿色发展典型,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新发展理念所揭示的科学规律、所代表的先进方向、所蕴藏的真理力量,切实增强了自信和定力。我们深刻认识到,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群众获得感为立足点;决不能再回到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型增长的轨道。

新发展理念是全面的,抓落实,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增强整体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绝不是只有经济指标这一项,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在谋划发展的“大棋盘”上,五大理念一起落子;在储备政策的“工具箱”里,各项政策系统集成;在推动落实的“施工图”中,各项举措一体推进,真正处理好大系统和子系统、动力机制和反馈机制等关系。具体工作中,谋划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就必须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地考虑,从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向融合来考虑,从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方便性来考虑;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就必须统筹谋划好沿江与沿海、生态与产业、破旧与立新、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在综合平衡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支持推动苏北发展,就必须从“四化”同步的规律出发,把推动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集中改善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抓手,推动城乡关系重构,从整体上提升苏北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改善苏北老区群众的生活;打造营商环境,就必须着眼于让资源要素在江苏实现价值最大化,从政策创新、平台建设、产权保护、环境宜居、生活便利等各方面系统推进,形成引领性、集聚性、创新性的发展环境。

新发展理念是实践的,抓落实,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新发展理念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落实新发展理念,问题是出发点,目标是根本点,结果是落脚点,三者相互贯通、相互承接、相辅相成。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正经受疫情严重冲击,给我们的发展增添了更大变数、带来了更多挑战。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这其中,突出问题导向,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保市场主体、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突出目标导向,就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拿出一些实招硬招,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奋力拓展“进”的态势。突出结果导向,就是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及时纠正方向跑偏、落实不力等问题,真正实现愿望、过程、结果的有机统一。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解决发展中的其他问题,也必须把“三个导向”真正树立起来,决不能干那些只讨领导欢心、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决不能干那些表面光鲜亮丽、内部问题遍地的傻事,决不能干那些自以为是、违背规律的笨事。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勇担时代使命

能否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只有真正想明白、弄清楚、做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新发展理念上来,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敢于亮丑。亮丑不为丑,遮丑才是丑。亮丑彰显出的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认识,是对正确政绩观的清醒把握,是对事业发展的真正负责,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经常反躬自省,查找不足、直面问题,决不能搞掩耳盗铃那一套。亮丑,把问题摆在明面上,大家看得清是非曲直、议得透解决措施、抓得紧工作进度,才能倒逼着千方百计加快解决。无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曾经酿成群体性事件,“烂尾”五年,无锡没有回避历史矛盾,以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贴心务实的惠民举措,系统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赢得了群众支持,顺利实现项目原址复工投产。泰兴滨江污泥问题整改、连云港“两灌”化工园区整治,最初都是自我曝光,全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也是自我揭短,都有力推进了问题解决。在群众眼里,党委政府敢于亮丑的行为体现了责任担当,用新发展理念审视不足、敢于亮丑,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发达。

二是敢于决裂。决裂,就是坚决与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行为决裂,与不合时宜的经验和套路决裂。实际上,发展的本质就是自我扬弃,是在持续同落后因素决裂中进步,尤其是出了问题更要痛定思痛、彻底决裂。当主观认识相悖于客观实际,就可能会出问题,甚至付出惨痛代价,但代价不能白付,同样的错误不能一犯再犯。在决裂的过程中,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铁肩膀的担当,不能有任何侥幸幻想、迟疑徘徊、拖泥带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我们提出“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也是要和不合时宜的发展理念、方式“决裂”。“砸笼”,就是把不环保的、不安全的企业从沿长江、沿运河、沿太湖等重点地区彻底清除,换成绿地、公园、风光带,这是完完全全的决裂;“腾笼”,就是把低端落后产能坚决淘汰掉,换成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这是继承中的决裂;“开笼”,就是打开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土地空间、环境空间、能源等要素空间,引来更多绿色高端的“金凤凰”,这是决裂后的涅槃重生。

三是敢于超越。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新发展理念本身就是对过去发展理论的超越。一直以来,外界认为江苏发展得比较好,不仅经济强,而且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都走在前列。如果按部就班、因循惯例,短期内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甚至还能取得不错成绩,但这绝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表现。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必须拿出自我革命、自我超越的勇气和毅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江苏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加强系统谋划、自主规划,办成很多过去办不了的事,解决了很多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在国家规划框架下,从立项到开工时间大为缩短,争取到了更多发展机会。江苏干部有着勤劳智慧有自信、实干坚韧敢创新、低调务实不张扬的基因传承,只要真正按照新发展理念去做,就一定能大有作为、创造佳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江苏的发展已经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一程,拿出“会当凌绝顶”的斗志,攀上去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不畏山高坡陡、不畏千沟万壑,敢于攀登、勇于挑战,披荆斩棘、踏石留印,努力登上发展的新高峰,夺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更大胜利!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五篇】

1、理论学习不到位。

2、思想上认识不足。

3、无法在行动上表现。

4、事后没有总结和提高。

发展理念就是对“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对发展问题思考的最新成果。

创新是对原有思想的突破、方式的改进、理论和实践的超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确立为发展的新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对发展动力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为今后我国发展找到了稳定的动力源。

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即统筹兼顾。发展以布局方式来划分,可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空间来划分,可以包括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以产业来划分,可以包括第一、二、三产业。无论以什么方式划分,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和发展阶段上,发展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别,但是各部分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关系,实现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整体推进,这样经济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前进。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六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上,从政治的高度上,对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2020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加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态度、有力的举措,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要做到这一点,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正确理解和把握。

正确理解什么是发展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怎样认识发展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刘彬/摄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对发展的认识、发展的要求和发展的内涵有了一个不断丰富、深化和提升的过程。一开始讲发展,主要强调发展经济。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我们注重了发展的全面性,逐渐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后,我们提出新发展理念,突出强调了发展的质量,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质的变化,是对发展认识的飞跃。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我们对发展的认识一定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其中,尤其要正确认识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要看到,贯彻新发展理念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都是讲发展的,但提出的背景、角度又有不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的,强调全党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这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很长历史阶段都需要坚持的。而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新时代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讲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强调在抓经济建设这一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这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提出来的。可以说,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问题,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而发展理念不断变化的必然要求。

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根据形势新变化、实践新要求、人民新期待,进一步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赋予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加鲜明的目标指向,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新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标志着我们党的发展理论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新境界。对这个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这段话充分说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真正确立这一理念并坚决贯彻落实到新阶段的发展中去。

夜色中的“中国天眼”全景(2020年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十三五”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了大量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又深刻阐述了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全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高度共识,但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引向深入,还需进一步打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根基。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同时,要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两个战略抉择的阐述,充分表明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

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必须贯穿新时代新阶段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格局,决定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水平。新发展格局是着眼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提出来的。要看到,我们构建的新发展格局应该是高水平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格局,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格局。新发展格局构建得好不好,关键就在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不到位。

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理念,新发展格局是促进我国发展的路径和战略,两者统一于发展,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去贯彻执行。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七篇】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和未来15年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工作重点、落实机制等都作了明确部署,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以赴抓落实。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关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党中央已经作出总体部署,我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场合也都讲了。在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我重点就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了意见。

在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我特别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再谈点意见。

第一,扎扎实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5年多来,我反复强调全党要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

从中央层面来说,要从规划设计、宏观指导、政策法律、财政投入、工作安排等方面对全党全国作出指导,抓好关键环节,通过重点突破带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整体水平提升,从全局上不断提高全党全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各部门既要按照自身职责抓好新发展理念涉及本部门的重点工作,也要综合考虑本部门工作对全党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单打一,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可能,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来重点推进,不能脱离实际硬干,更不要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最后什么也干不成。比如,创新发展大家都要抓,但具体到各种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家家都能干的,要看条件和可能,同时要看全国科技创新发展布局,从自己的优势领域着力,不能盲目上项目;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家家都要抓,同时东部和西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和内地条件各有不同,要从实际出发来抓;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家家都要抓,没有选择余地,同时要聚焦本地区主要问题,突出本地区重点领域,不能脱离本地区承受能力,更不能只顾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绿色、共享这两头。

第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古人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提出新发展理念时,我就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我又讲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问题,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毛泽东同志也早就说过:“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第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我国改革和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上来。

我们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上,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

第四,坚持系统观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场合多次强调了坚持系统观念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比如,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既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比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我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就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十个坚持”的要求。我们在谋划和推进发展的时候,要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

第五,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样样是政治,样样离不开政治。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始终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越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发现了问题、发现了问题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该请示报告的必须请示报告,不能麻木不仁,不能逃避责任,更不能隐瞒不报,最后拖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科学排兵布阵,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尽忠职守、主动作为,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够【第八篇】

一、在思想作风上: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做读书笔记更少。对理论的钻研不深入,没有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2、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学习理解不深刻,理想信念相对淡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本部员工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不够,未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上存在的“共产主义渺茫论”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资产阶段腐朽思想批判不够,抵制不力。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风不正,对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缺乏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理论上不够成熟,造成政治上不够坚定。

二、在工作作风上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一是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

3、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一是仍然满足于上传下达的陈旧工作方法和思路,对如何抓好新时期xx实现稳健经营的审计工作思路不够清晰。二是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欠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缺乏与人沟通,使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主动,导致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三是工作协调能力有待改善,对一些牵涉到其他部门的工作未能主动协调办理。四是工作的艺术性不够,做员工思想。作时的切入点有时把握不准,有时批评人时的方法过于简单,效果不明显,有时处理事情不够冷静,显得不够成熟。

三、在纪律上

遵守乡政府的一日生活制度不是很严格,存在随大流现象。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一是继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基本原理联系具体实际,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金融方针政策,正确对待目前xx面临的困难,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xx的改革,在平凡的岗位上自觉为xx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二是认真学习金融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法纪.观念,杜绝违章违规的行为。三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能针对不同时期的多际,提出一些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带领本部员工积极进取,圆满完成不同时期的各项任务。

2、改进工作作风。要从日常事务中超脱出来,经常深人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局限于听汇报、看材料,要深入实际,从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

3、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一是奉先垂范,模范遵纪守法,要求员工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先要做到,时时处处以法律法规的束自己,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二是加大从严治理的力度,全面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对所有业务环节都必须严格规范于相应的制度之下,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办事,凡违章违规操作的不管是否造成差错成损失。一经发现都要严肃处罚。三是做好本部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同时抓好法纪观念教育,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70 734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