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和部队内部关系情况(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和部队内部关系情况(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和部队内部关系情况【第一篇】
内部关系的核心是团结问题,团结出向心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消防部队所处环境、担负使命和兵员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给消防部队内部关系带来了深刻影响。怎样看待影响内部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好地维护部队高度团结统一,是每名官兵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一、部队内部关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消防部队内部关系总体上是好的。
在看到主流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内部关系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一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抬头,班子搞一团和气,遇见矛盾绕道走,明知不对不批评,缺乏党性原则;二是作风庸俗,曲意逢迎,搞吹吹拍拍、拉拉扯扯;三是家长作风严重,我行我素;四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组织意识和组织观念淡化;五是热衷于“礼”尚往来,搞“感情投资”和“公关”,办事看来头、看背景,搞实用主义;六是官兵关系淡漠,“不打不骂也不亲”,相互之间缺乏真诚沟通和理解,信任度降低,成为彼此眼中“熟悉的陌生人”;七是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分层扎堆,对缺少“共同语言”的战友则“敬而远之”。
二、部队内部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长期的和平环境,官兵对生死与共的考验和互相团结的极端重要性缺乏切身感受,内部团结的外在压力没有了,职位、待遇、荣誉等个人利益和现实需求的矛盾显露出来,官兵之间、上下之间的差别逐渐扩大,基层部队的官兵更替也加快了,客观上淡化了战友情谊;
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利益至上和等价交换原则侵蚀同志关系,狭隘的竞争观念容易使官兵片面追求自我实现,把名利看得太重,影响了基层的纯洁风气;
三是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青年官兵追求以人为本、民主平等、个人利益、个性发展,与部队要求的集中统一、集体观念、从严治军之间发生冲突;四是官兵构成出现新的变化,兵员成分日趋复杂,士官队伍构成年龄和层级跨度比较大,干部生长渠道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官兵在学历层次、社会阅历、家庭背景以及目标追求、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增大,相互间认同感下降,差异容易转化成矛盾;五是一些干部受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制约,对密切内部关系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抓团结、促和谐的起点不高,工作思路和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松动部队团结的基础。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还不能说是普遍现象,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处理不好,必然涣散军心士气,败坏内部风气,影响团结统一,削弱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解决部队内部关系存在问题的对策一是以党性原则维护团结。
军心的凝聚,最重要的是靠共同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来凝聚,关键是搞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入贯彻“十六字”原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同时班子成员间相互信任尊重、理解支持,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为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上率下带动和促进整个部队的团结。加强内部团结,基础是密切官兵关系,必须端正根本态度,尊重主体地位,维护切身利益,同时健全民主生活,畅通民主渠道,以公开公正公平促进官兵一致、团结和谐。
二是以真心关爱增进团结。真情关爱首先是加强沟通交流,不能拒绝了解别人也不能封闭自己,特别是干部要通过“五同”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战士要信任干部坚持“四个报告一个依靠”,实现信息双向透明、情感上下互动。真情关爱不仅是雪中送炭、救急解忧,经常的、大量的体现在平时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上,只有你把别人放在心上,别人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你把别人当做亲人,别人才会把你当做亲人。发展进步是官兵最关注、最根本的利益,我们讲关爱,必须把提高官兵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看得更重,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力改善设施条件,帮助官兵在部队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三是以良好风气保证团结。风气是内部关系的“风向标”,是官兵团结的“润滑剂”。一个单位风清气正,官兵就会心情舒畅、工作干劲大,部队就有勃勃生机、强大活力;如果风气不正,必然人心涣散、士气低落,部队也出不了人才和成绩。正风气首先是纯洁思想,我们必须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和行为,划清是非荣辱界限,自觉克服“有关系是本事”、“明哲保身是智慧”等模糊认识,从思想源头上净化风气。端正风气最有效的路径是自上而下抓。
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和部队内部关系情况【第二篇】
一、必须把“有灵魂”作为强军之本,做到理想信念坚定
革命理想大于天,咬定青山不放松。当代革命军人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培养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一要有保持政治定力这个方向之魂。现在是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网上什么东西都有,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特别是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保持政治定力显得愈加重要和紧迫,必须在各种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守得住信仰,经得起风浪。
二要有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决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老实。党叫干就坚决干,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什么,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指挥,绝不敷衍塞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害人害己害部队的事情。
三要有理论武装这个健身之魂。政治上坚定,关键是理论上要坚定。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创新理论、国史党史军史,做一个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钢铁战士”,练就百毒不侵的“强健之身”。
二、必须把“有本事”作为强军之要,做到真正能打胜仗
锻造能打胜仗的雄师劲旅,需要每名军人牢记职能使命、锤炼过硬本领。
一是最核心的本事在于忠诚于党、听党指挥。利剑只有掌握在忠诚可靠人之手,才会闪烁出耀眼光芒,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前苏联的解体,就是因为军队变质、官兵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反观我志愿军官兵在抗美援朝作战中的壮举,赤胆为国、铁心向党,令“钢多气少”的敌人心惊胆寒。由此可见,忠诚于党、听党指挥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求。
二是最根本的本事在于忠诚于祖国、报效国家。国家需要军人来捍卫,军人因为报效国家而光荣。忠于国家是一种激情和愿望,报效国家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当代革命军人深厚爱国情感的实践表达。只有把忠国之情转化为强军之行,才能体现出打赢能力,建功于本职岗位。
三是最重要的本事在于忠诚于使命、能打胜仗。古往今来,军人都把不辱使命作为基本道德准则。当战争袭来时,军人奉令出征,浴血奋战,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实现党和人民的意志;当战争准备时,军人牢记根本职能,时刻准备打仗,努力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争做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的人。
三、必须把“有血性”作为强军之源,做到敢于担当重任
任何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要由大向强,或走向强大,首先必须有忠诚使命、血性拼搏、敢于担当的人。实现强军目标,培养有血性、敢担当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当务之急。
一是要敢挑重担谋强军。使命重于泰山。实现强军目标,需要革命军人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人有了担当就会有责任,有了责任就会有担当。军队改革旨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改革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改革的痛苦是终生的。担当改革重任,就要把军队自身强大潜力发挥到极致,把能打胜仗的准备时间缩短到极致,把强国梦、强军梦对世界的影响力震撼力延伸到极致。
二是要敢拼能为有血性。军人是要有点血性、有点敢拼精神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应做勇往无前的“狼”,不做任人宰割的“羊”。应该记住我们民族任人欺凌的屈辱史,时刻眼中有敌人、脑中有任务、肩上有责任、胸中有激情,培养堂堂正气、凛凛虎气、冽冽胆气,建设令敌人胆寒的威武之师、令人民爱戴的文明之师。
三是要敢打硬仗能打赢。强军,不是空洞的口号,最终要体现在能打仗、打胜仗上。求胜首要的是心胜。历史上,我们多少次不是国家不富有,不是军队不强大,而是战未胜心先败。胜不只是说仗打赢了,而且也指战斗精神增强了;败不只是说仗打输了,而且也指内心先败了。
四、必须把“有品德”作为强军之盾,做到道德修养提升
新一代革命军人有品德,关键是要加强道德修养。
一是要在强化党性原则中内化。要强化旗帜意识,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不动摇,面对各种风浪坚如磐石,经受考验。要强化军魂意识,始终坚持听党指挥不偏向,坚决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老实,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指挥。要强化奉献意识,始终坚持对党忠诚不迷航,自觉在工作上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在尽职上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在名利上保持一颗平常心。
二是要在履行职责使命中锤炼。坐着想出来的道德是靠不住的,喊在嘴上的道德人民也是不会相信的。军人的道德最终要体现在保证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维护人民安居乐业上,应该牢固树立武德精神,殚精竭虑干工作,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是要在严格遵守纪律中养成。军队铁律如山。严守纪律不能看时候,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约束自己,不能突破起码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严守纪律不能分场合,要自觉做到领导面前和群众面前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严守纪律不能打折扣,干工作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但守规矩只能有“原则”,不能有“灵活”,必须丁是丁、卯是卯。
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和部队内部关系情况【第三篇】
1941年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党性为主题并以党性命名的中央文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直接以增强党性为名的中央文件。它既是有效解决当时党内现实问题的举措,也是建党20年经验的总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重温这一文件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越是面临伟大艰巨的任务越需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跑中再跑出一个好成绩。
抗日战争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游击战争环境中如何加强党性修养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问题。193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指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切实提高干部的政治水准,开展正确的党内思想斗争,提高铁的纪律,保证思想行动上的一致。1941年党中央针对皖南事变以及此前出现的不服从中央等问题,就增强全党对党性的认识问题中央政治局进行专题讨论,王稼祥、王若飞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简称《决定》),并在7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这个决定包括为什么要增强党性、缺乏党性的具体表现和如何增强党性等内容。
为什么要增强党性《决定》强调,虽然经过20年的革命锻炼,我们党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力量和决定的因素,但是,我们面临的革命事业仍然是伟大而艰难的。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里面的**顽固分子、汉奸、其他反动势力想方设法分裂、削弱我们党。他们想利用我们某些党部和中央意见的不同、关系的不好,拉拢那些党部,来分裂我们党。这要求我们党更进一步成为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体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而要达到所需的集中、统一、团结,全体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就要增强党性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这里全党的利益是指无产阶级的利益。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当时,正是由于党及时加强和巩固了集中统一领导,才得以从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组织千百万群众取得最终的胜利。如今,党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和考验的严峻性并不比当时低。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还存在一些重大风险,前进路上的每一步都不会轻而易举,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所以,迫切需要在“两个维护”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巩固起来,统一思想、意志和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违反党性倾向的表现与危害《决定》指出,违反党性的倾向,如“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无组织的状态”“独立主义”与“反集中的分散主义”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不请示中央或上级意见,不尊重中央和上级的决定,随便发言、自由行动、独断专行或者借故推脱、两面态度、阳奉阴违、对党隐瞒。二是组织上,反对集中领导、本位主义、目无组织,反抗中央、轻视上级、超越直接领导机关解决问题,自成系统、自成局面、不遵守纪律、不服从多数决议,随便提拔或打击干部,搞感情拉拢、互相包庇、秘密勾搭、派别活动。三是思想意识上,反对无产阶级集体主义、不实事求是了解具体情况、不严肃慎重对待问题、不与群众真正密切联系,一切从个人出发、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突出个人、喜人奉承、风头主义等。这些缺乏党性的倾向,虽然在当时的党内还不是普遍的不可终日的危险,但是在某些个别部分中却是严重的危险。如果任由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和军队干部中的这些倾向发展,就会破坏党的统一意志、统一纪律和统一行动,就很可能发展到小组织活动和派别斗争,以致公开反党,这将极大损害党和革命事业。
产生违反党性倾向的原因《决定》指出,容易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党所面临的环境。一是自土地革命以来,党一直在广大农村进行革命,特别是进入抗日战争后长期在农村进行分散的独立活动的游击战争。这种在相对独立小块区域进行战斗,建立和建设根据地很容易产生一些独立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倾向。二是抗战期间党员队伍的迅猛扩大,其中很多新党员成分复杂,小生产者和知识分子占很大比重。正如任弼时在1942年《为什么要做出增强党性的决定》中分析的,在抗战以来和几年的统一战线当中,党有了迅速的扩大,新成分涌进,已经由比较小的只有四五万人的党,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大的有80万党员的党。这80万党员里面有75万是新加入的,而且是在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环境中加入到共产党里面来的,成分相当复杂。
纠正违反党性倾向的办法一是正确开展党内斗争。在党内开展反对“分散主义”“独立主义”“个人主义”的斗争,更加严格地检查一切决议的执行情况,坚决肃清阳奉阴违的两面现象。为了进行好这种斗争,必须强调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各独立工作区域领导人要更加注意相信和服从中央,不允许有任何党员和地方党部自成系统,任意就全国性问题对外发表主张。同时,要注意斗争的方式方法。斗争和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和帮助干部在政治上进步,不是为了打击,所以批评要及时、正面、坦白、诚恳。要勇于自我批评和加强学习,反省和改造自己,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学习结合工作坚定阶级立场和党性。二是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决定》要求,无论普通党员还是干部党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四个服从”的基本原则。对于屡教不改者要进行纪律制裁。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求从中央委员到每一个党部的负责领导者,都必须参加支部组织,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批评意见,锤炼自己的党性。
当前,党内“七个有之”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淡化、不讲政治的问题还较突出。为此,必须直面党内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的熔炉作用,勇于自我革命,发扬斗争精神,以正确的方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跑中再跑出一个好成绩。
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和部队内部关系情况【第四篇】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得以完成各个时期使命任务的重要组织条件,这是从党的建设长期实践中总结得来的宝贵经验。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都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团结和组织的集中统一。我们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加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特别是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大关头,由于广大党员精诚团结、步调一致,确保了党的集中统一,使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90多年来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内团结统一的局面好,党的事业就发展顺利、蒸蒸日上;反之,则会使党的事业遭受损失,发展就会迟滞。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党内集中统一的政治局面,像珍惜个人的生命一样珍惜党的团结。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政治前提。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为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要靠两条:一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和有力的领导,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道路。做到这两条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是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因为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党的团结统一是全国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团结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党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战胜一切困难,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在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基础日益稳固,但执政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日益凸显。从世情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博弈更趋激烈,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显现,这对党领导国家和平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从国情来看,国家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后,党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这对党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党情来看,一方面,党员队伍的组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8200多万党员中包含着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员,党的群众基础明显扩大。另一方面,受各种社会思潮和腐朽思想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追求、思想品质等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些情况对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有效应对这些复杂多变的内外部挑战,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保持高度的团结,才能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将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集中统一党的团结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党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和真正的集中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现时代全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不是无原则的团结和表面形式上的虚假统一,而必须完全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引领下,才能凝聚共同的理想信念,从而达到思想上、组织上的集中统一和行动上的步调一致。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团结,必须做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工作,以统一的思想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与道路的实践。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是全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党的团结以什么为根本目标,这事关组织的集中统一的性质和方向。从政治上讲,全党在纲领和路线上的一致,就是全党团结统一的最高政治目标。如果没有对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认同一致,全党就失去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因而就难以达到牢固的团结和真正的集中统一。当前,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全党的行动纲领和总路线。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全面展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做到不动摇、不僵化、不停滞、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凝聚起全党全社会的政治力量。民主集中制是全党团结统一的制度基础。民主集中制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最根本的组织原则、领导制度和政治纪律,是促进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内团结的重要制度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共产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离开了民主集中制,党就失去了组织的纽带和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准则,党就会出现组织和纪律的涣散,甚至出现“一言堂”和“家长制”等党内专断现象,党内生活就会缺乏生机活力,党的团结统一也必定难以实现。因此,党的集中统一不仅要体现在思想和政治层面,还要在制度层面实现组织的集中统一,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要求的:“我们要把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原则下,坚强地团结起来”。只有这样,党的组织团结才真正有力量。下一篇:个人政治生态问题剖析范例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