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热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一篇】
循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在循证医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护理模式,在90年代开始,在临床中逐步得到应用,可以对患者实施最适应的护理方式。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了我国首个循证护理中心,在此后的内,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发展,并开始应用在护理教学活动中。
《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共计72学时,内容繁琐,要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学习,难度非常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既可以为学生传输必备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循证医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寻找目前的最佳证据制定护理方案,也为学生的后续临床工作提供了依托。
近年来,笔者在我院儿科护理学中,应用了循证护理模式,获取了学生的认可。在循证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上,先为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来了解循证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更新学生的传统观念。采用案例教学法,举出案例,将学生进行分组,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患儿的录像,让学生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护理方式?如何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如何安抚患儿?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协作制定护理措施,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来收集资料,找到世界上先进的临床护理措施,归纳、总结,制定护理方案。在下节课堂上,各个小组长负责陈述意见,报告查阅的新进展,由教师来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找出其中的问题,一起来复习,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疾病的护理进展。此外,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教师还要开展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医德教育,讲解医院的各类管理和规章制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标准等。
在循证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上,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该种模式强调学生自学,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掌握资料查找的方式,学会精编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常常是由教师负责一手包办,学生不会主动质疑教学内容,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这种模式,对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锻炼大有裨益,这种能力的养成會让学生受益终身。
此外,儿科护理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儿患者年龄小、病情变化急,部分患儿无法表达,也不能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因此,儿科护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护理方法的应用,还要知晓沟通、安抚方式。在循证护理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渗透这一方面的知识,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让学生真正实现成长。
3.讨论。
循证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其核心思想是循证证据护理思想,即审慎地应用当代的真实证据,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个体患儿医学治疗,为患儿提供最佳护理行为。循证护理是现阶段临床中一种常用护理干预措施,是根据护理人员临床经验、患者具体情况等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给我国护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一直以来,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我们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便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掌握更多的理论,但是却严重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即便知晓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在进入临床后,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也常常不知所措,严重打消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随着教育界对循证护理模式认识的深入,该种模式在临床教学中也开始得到了应用,将循证护理法应用在儿科教学中,可以获取到更为理想的效果,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当然,循证护理教学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教师循证意识不足、循证护理资料缺乏、相关教材不完善等等,但是,循证护理是儿科教学中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教师,要积极研究这种护理模式的要求与特征,将其进行推广,更好的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托。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二篇】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展开讨论及思考,从而使其掌握相关的技能与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带入一个比较形象、生动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探讨与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问题分析能力。在五官科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五官科学理论知识,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为其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五官科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
(1)准备:上课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大纲选择科学、合适的病例,还要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引导性且能够充分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讨论[2]。
(2)实施:在课堂教学开始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需要学生思考及探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并选出1名学生作为小组长,每个小组再针对这个案例以及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适当地指导与启发。在小组讨论结束以后,以小组长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将每个小组最后的讨论结果阐述出来,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在小组发言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讨论。
(3)总结: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对讨论与发言比较积极,观点新颖、比较有个人见解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给予重点讲解,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正的方法。最后,教师要对本节课所涉及的五官科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消化相关内容[3]。
2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合理把握运用时机。
在五官科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五官科学理论知识,只有学生在充分地了解五官科学一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教师引入的案例展开深入地分析及讨论,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首先要将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待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后,再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4]。
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病例材料,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五官科学知识合理选择病例,制定周密、完善的病例讨论引导计划[5]。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可能会提出的观点与问题进行预测,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且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给予有效地指导。教师要精心收集病例中的疾病特征及检查方法等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声音、文字及图像等,将病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控制教学节奏。
在五官科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控制教学的内容及时间,不但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而且要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很好地驾驭整个局面。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与讨论问题及对病例进行展开分析。在讨论中,一旦出现过于激烈或冷场现象时,教师也要适当的调节讨论气氛,营造出和谐友好的讨论氛围。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讨论时间,控制讨论进度,有效地提升讨论效果。综上所述,在五官科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三篇】
摘要:目的问题教学法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问题教学法是把众多案例中精编其中代表病历为模板,接着提出系列代表性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启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让学生投入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强调从问题着手,学生必须去探索的是那些他们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要求他们应用这些所学来的知识能够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们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于护理学基础教学课程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本文对护理学基础教学和问题教学法进行简单的概括,对两者之间的配合实践加以介绍总结和归纳,从中得到一些体会,便于在以后的护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四篇】
摘要:文章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科学分组,突出小组成员优势互补;目标趋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流程;创新合作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成效;教师调控,深化推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突破个体学习弊端,以倡导合作、互助、自主、探究为目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合作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强调学生竞争意识,形成团队精神[1]。
一、科学分组,引导小组成员优势互补。
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科学分组,顺应学生个性实际,增进小组成员间优势互补。在小组分组上,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综合学习水平、参与积极性、合作意识、思维能力等方面均衡分组,如“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协同搭配,形成帮带效应,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组合,便于学生取长补短,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都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教师在小组分组工作上,要了解全体学生学习情况,对各组成员进行调适,增进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实现小组间竞争学习。
二、目标趋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流程。
小组合作学习要确立各组共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在学习目标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为小组制定共同的目标和学习任务,并根据小组成员分工,深化合作,共同进步。各成员要协作交流,加强对话,积累学习成果,在需要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时,要积极踊跃,献计献策,共享学习的喜悦。在学习地理现象或地理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如关于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因素进行探讨,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创新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第一,教师可引入竞赛型合作学习,让组内成员相互合作,知识互补,让组间学生相互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教师在竞赛型合作学习中,要充分整合地理知识,选择多样化的竞赛试题,兼顾不同小组的合作竞争实际,以开展必答、抢答、轮答等方式,来提升竞赛合作学习效果[2]。第二,教师可引入辩论型合作学习。所谓辩论型合作学习,可以是围绕某些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在学习时遇到的分歧,由教师进行分组辩论,观点相同的学生聚合成组,不同观点的学生形成正反两大方阵来展开辩论。教师要做好辩论氛围的激发,求同存异,指导学生探寻证明观点的论据,让学生从辩论中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第三,教师可引入案例研究型合作学习。用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展开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围绕地理原理展开探究,针对具体地理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第四,教师可引入切块互补型合作学习。针对地理学习中的复杂问题,将之划分为不同的探究任务,交由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各组对所学的.区块内容进行梳理、汇总,鼓励每位学生都能承担相应的学习任务,最终进行班级学习分享汇报。
四、教师调控,深化推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教师的现场管理与调控工作必不可少,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在小组组建与角色分配上,教师要以合作学习为目标,划分小组,以4~6人为宜,突出“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分组原则,并确定各组组长、记录员、观察员、纪律管理员等角色,便于明确职责分工。二是确定小组合作规则及流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必然需要制定合作学习规则、制度,避免自由主义、形式主义。教师要结合小组合作需要,细化合作学习要求,如鼓励提出批判点、鼓励成员参与、改变立场时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每个人都是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员、即便是不同意,也要学会倾听、对他人观点的反驳需要罗列自己的证据等。三是教师要及时化解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突发问题。如遇到小组成员争执时,教师要点拨、引导,化解冲突;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观点产生分歧,要引导学生尊重对方,学会聆听;对于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要给予鼓励等。四是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估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对于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间评价等。教师要细化评价标准,以小组合作学习质量为主,对学习中表现积极的学生、有突出贡献的学生进行评价,增进小组合作氛围,激励学生共同进步。总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协调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五篇】
摘要: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其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1]。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并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技能并重的课程,其内容涉及患者清洁、用药、饮食、排泄等日常生活护理的各个方面,是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学基础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学生基础薄弱。
虽然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大部分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如患者的清洁护理包括我们日常的口腔、头发等护理知识。但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中职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较差,学习方法、态度不正确,积极性不高。
护理教学中人文教育不足。
护理本意就有照顾、看护的意思,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和服务意识。中职生生理、心理年龄相对较小,不少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成长,服务意识、交际能力薄弱,加之护理教学重专业知识轻人文教育,使得学生在临床上面对真实护理对象和护理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层次医学院校不断尝试和探究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法仍较普遍。由于对教学方法把握不当,表面上教师对原来的教学方法做了更改,但实质上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动力不足,只是机械记忆,缺乏主动思考。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六篇】
学生是课堂设计的第一要素。
首先,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必须时时处处用真心去爱护学生,用热心去帮助学生,用信心去支持学生,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平等、自由和谐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纯正、地道、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用鼓励期望性的语言回答正确时,应用肯定赞扬性的语言;回答错误时,应用谅解引导性的语言。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表扬和鼓励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长盛不衰的一剂良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师生共同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舒展,聪明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得到开发。要注意在每堂课对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
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进行五分钟的值日生报告或演讲,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或笑话,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问下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可进一步扩展话题,或者针对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俄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俄语的兴趣。另外教材中有很多节奏活泼的歌曲,可以教学生唱这些俄罗斯歌曲,在课前让学生唱这些好听的歌,不但学会了歌曲中的单词、句子,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增强学习俄语的兴趣。
再次,采取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
要想上好外语课,一个吸引学生的好开头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利用图片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的主题。
问题导入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
学生演讲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1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演讲稿,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
展开想象教师给出课文标题,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内容设计得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学生才乐于接受,才会产生真正的兴趣。在精读课上,学生们在说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于是产生畏难情绪;有的老师仅仅使用教材中的材料,使精读课显得枯燥乏味,令同学们失去兴趣。首先,教师应该激发他们想说愿意说的兴趣,可以通过给他们讲我们生活中听不懂而导致误解的一些小笑话;也可以常常为他们放一些俄语歌曲,激发其想学的热情;其次,帮助学生排除说俄语的困难,先排除心理上的,中学生说俄语的潜在困难是心理障碍,总感到被动,无把握,生搬硬套教科书中的词汇和句子,因此过分紧张。例如大学俄语东方第二册的第七课的教学内容是天气和气候。有很多有关天气和气候的词,学生在记忆和说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可以让学生回家通过看电视天气预报,模仿主持人天气预报的内容和手势、表情。然后让学生在在课堂上表演天气预报,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俄语单词,也加强了俄语表达能力。同时既完成了教材,又拓展了教材,学生也就喜欢上精读课了。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适应学生的心里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进行俄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俄语。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俄语知识。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教读课文时,可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可用幻灯片将所教的物体或单词显现出来,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印象。这样就克服了学习字母的枯燥和困难。这无疑会引起学生极浓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俄语、运用俄语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教材的保证。俄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被动”为“主动”,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七篇】
临床护理学科是护理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本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病例导入法以临床病例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来得到启发,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体悟。
1.确定病例,提出问题外科护理学的教材一般每一章节只会详细讲述某一种脏器的具体病例,因此,教师可以据此来确定某一脏器病种的典型临床病例,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依据书中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来熟悉和了解病例。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急性阑尾炎病例时,可以引入以下病例:“一位病人,性别为男,26岁。在吃完午餐后不久就出现了脐周隐痛的症状;到晚上后,腹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部,并且伴随着持续剧烈的阵痛和恶心呕吐症状,体检发现病人体温℃,脉搏84次/min,且右下腹的麦氏点压痛明显,且有反跳痛。”据此病例,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如果你是值班护士,遇到这样的病人,对病人的临床初步诊断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该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这种典型案例的引入,能使学生留有更深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布置病例,指导预习护理学涉及极为复杂的医学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的前一周,就将案例资料和问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案例,并通过查找有关资料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使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医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在预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3.导入病例,讲解分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外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病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首先,可向学生展示具体病例并提出具体问题,然后给学生分组,让各组学生经过讨论后总结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小组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但暂时不予点评,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课学习,从而得到更多的感悟。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上一环节的小组讨论,教师能够基本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程度。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略讲或不讲,而对于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要围绕教学大纲,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在讲授结束后,教师要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将之前的病例和问题重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授课后补充的知识来重新解释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布置作业,进行点评教师要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并通过学生作业中所反馈的信息来了解掌握其知识情况。在修改完作业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点评时不仅要肯定其成绩,也要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找疾病的相关资料和目前的诊治情况,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巩固知识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二、采用病例导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采用病例导入法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病例要和教学内容及目标紧密结合,不能偏离教学大纲,且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真实性;其次,根据教学病例所提出的问题要合乎逻辑,且问题的内容要逐渐深入,循序递进,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再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除了讲解分析、给出答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度。
三、小结。
病例导入法是学生在外科护理学学习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将教学从一个“设问”的过程转移到“解疑”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丽英,张红,尚少红.病例导入教学法在急诊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药学教育,(9).
[2]王小丹.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7).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第八篇】
随着医学知识的发展和医学信息的丰富,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其中pbl模式因其重视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自推出以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但是由于文化教育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pbl教学模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国内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中面临不少困扰。笔者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3个方面对pbl模式在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该现状和相关问题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1教育者。
1.1教师角色转变。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在教授基础医学课程时采取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其优点是有利于节省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但也有明显的不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上课无精打采、打瞌睡的现象常见。pbl教学的特点是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灌输”转变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合作性的自我指导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灵活的知识体系,发展可持续性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1]。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而其中如何改变教师的角色,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更是重中之重。pbl教学理念的精髓就是自我导向式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依靠学生自身去努力。目前国内的pbl教学往往走入另一个误区,过于注重形式,仿佛贴上“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的标签就是pbl了,教学的随意性太大,使得学生和教师的目标都变得迷茫。此外,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再加之pbl本身的多变,每位老师对pbl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pbl就成了比较难以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全国教育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才有可能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1.2教师专业素质。
一般来说,基础医学教师的学历和理论水平较高,大多都是直接从医学院校毕业就上岗,实践经验相对欠缺,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李丽萍[2]认为在pbl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引导、促进和分享3个方面。赖亚曼等[3]提出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传道者”和“授业者”,而是“医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医疗人才类型改革的参与者”,这二者是pbl教学模式下医学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教师能力等原因所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pbl教学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要原因是采用pbl教学模式后,就再也不能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另一方面,名义上是学生讨论,但实际仍然是教师掌控着主导权,所谓的pbl教学变成了在老师掌控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二是夸大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作用,放任自流,让学生自由发挥,没有围绕问题,深入探索其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拿捏好参与的“度”十分重要,也是一个很费思量的问题。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因而对教学的策划与管理,学习资源的组织与提供,教学结果的评价与拓展等方面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学习资源的组织和提供方面,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教师在组织和提供学习资源时具备发散思维,多角度考量。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大班制”,而pbl通常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如果按照国外模式须6~7人1组,且每组都有1位带教老师。与传统教学相比,1个班级被拆分成几个小组,对教师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这种情况下开展pbl教学存在很大的难度。如何打破以往的固有的知识体系,重新组织、构建新的适应pbl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这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受教育者。
2.1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却一直都是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一种“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不利。而pbl教学通过采取分组讨论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pbl在国内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由于国内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一直经历着被动教育模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突然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往往难以适应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律性差的学生不仅不能起促进学习,反而会起纵容作用,因此,就要做好这些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其次,在pbl教学中,课堂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讨论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在课下查找资料,作为现阶段的医学生,课程安排本来就十分紧凑,再加上基础医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多,涉及的医学术语多,对于刚接触医学知识的医学生们课后的查找资料困难增大,花费时间,增加了他们的课后负担;再次,pbl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学生的医学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自主探讨通常不能深入,例如在分组讨论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只能掌握本组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对于其他组内容掌握并不全面,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学习一环紧扣一环,慢慢深入,如果前面内容掌握不牢固,后面的内容学习起来就更加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逐渐丧失主动探索的兴趣。
2.2评价方式制定。
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导向作用。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方式,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目前国内不少学校虽然采取了pbl教学模式,但是评价方式都还是沿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为主,以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为例,考试成绩中以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为主,占60~80分,平时实验成绩和课堂作业成绩占20~40分,这种知识导向型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表现的培养,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中介。
3.1教育材料。
目前,基础医学教学使用的教材通常都是侧重于传授知识,这对于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实行pbl教学过程时,师生交流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教材,学生课后复习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对于pbl教学模式来说,问题是学习的触发器,但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尽心设计出来的教学问题具体到基础医学教学时,会面对很多的固定理论和概念,没有太多可以灵活运用空间,这也增加了编写pbl教学教材的难度,如何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和学习兴趣的教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管理形式。
医学院校的行政管理一般都按学科划分,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可以很好匹配,却不适合pbl教学。遗憾的是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合理可行的管理办法,有些学校为pbl教学改革设立专门的工作组,由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教师组成团队,负责课程设计和组织管理,但问题在于工作组并没有被赋予行政管理权,配套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建立,使其在跨学科协调方面没有抓手,面临的困难较多。而且国内高等教育大环境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以及医疗环境中的趋利现象,使很多基础学科的教师乐意去做科研,而不愿意从事教学工作。
4解决对策。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基础医学中实施pbl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4],但是pbl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备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及的很多优点,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实施pbl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4.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教师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基础医学教师相对学历高,英语水平高,督促老师阅读一些关于pbl教学的文献,尤其是国外的一些相关文献,学习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定期组织一些讨论会,大家共同学习,促进对pbl教学更进一步的认识,从根本观念上扭转教师对pbl教学观念的认识。只有观念认识改变了,才能进一步实施pbl教学。其次教师要适应新的角色。pbl教学虽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教师在学习中只是引导者。实际上教师在pbl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引导需要掌握合适的度,不能走极端,这个“度”需要学习需要实践。课前学习资料需要老师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准备,寻找合适的材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需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这需要老师在掌握扎实的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涉猎学科外的大量相关知识,比如临床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最后要从实际出发,寻找合适的pbl模式。每种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不能生搬硬套,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目前很多院校没有足够的教师执行国外模式的pbl教学,但是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基础医学教育,黄文君等在生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病例分析法,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pbl教学有所不同,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对讲课的内容进行了改变,并且在考核中也应用了病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点和方向[5]。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很大的提高。
4.2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配合,改变学生一直以来形成的被动地位至关重要,首先,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也需要对学生进行pbl教学的相关培训;其次,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参与pbl教学过程,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之相关技能。如何快速有效查阅自己所需资料,提高查阅资料的总结分析能力,并借助讲座的形式给同学们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积极参与pbl教学过程。
4.3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
真正的pbl教学是不分学科的,所有医学知识完全交融,因此,不仅需要学生有知识整合运用的能力,也需有要跨学科的师资合作管理机构,及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和激励政策。另一方面,改变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状况,完善分工和待遇管理,对于那些教学有激情,思维灵活敏锐,深受学生喜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真正建立起一批从事pbl教学的精英队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pbl教学改革已从初期的探索试行阶段进入总结反思和完善规范的阶段,pbl模式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有待于进一步的客观评估[6]。但我们也应考虑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汲取知识的一种捷径,一味依赖pbl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面临困难,也不利于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因此,需要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探索出一整套适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需要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上一篇:祖国逐渐强大汇聚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