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司的建议书【精彩5篇】
【导言】此例“给公司的建议书【精彩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给公司的意见和建议【第一篇】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依法培训、按需施教”理念,抓好企业“三项岗位”人员、技术负责人、班组长、新工人和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严格安全培训监管、监察和责任追究,进一步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减少“三违”行为,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以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为重点,依法落实安全培训各项制度,继续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促使从业人员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技能明显提高,杜绝“三违”行为或明显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20xx年计划培训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人员20xx人,特种作业人员8000人,乡镇安全执法人员380人,一般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20xx人,从业人员20xx0人;协助省局培训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1200人。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指导,严格监管,完善措施,力争培训的质量与数量双提升
针对培训机构不再审批的变革,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后勤保障等开展教育培训的基本要素缺失了标准,没有了准入关,基本一步迈入了市场化。但是,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责任追究仍是安监部门的重要职责。因此,市、县区安监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监管监察责任。要自始至终对培训机构进行指导,规范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在培训工作的核心地位来抓,确保每位学员学到真东西,增长真本领。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增强培训机构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责可追。安监部门要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实施对培训工作的全程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处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既要为培训机构保驾护航,搞好服务,也要对培训中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在完成或超额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和提高。
(二)创新方式,改进方法,学以致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年来,经过安监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加以改进和创新。一是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因人施教,要针对培训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经历等开好方子,对症下药,个别人要给吃小灶,不能千篇1律,得过且过。教要教管用的,理论是外壳,实用是灵魂,培训之前就要想到并做到所教的内容是否实用、管用。二是培训的方式要有实战性和灵活性。安全培训教学的指向是教授安全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是要受培训的人员到生产一线“战场”去“战斗”的,所以必须要教会培训对象作战本领。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化,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影像式等都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增强教学的吸收力,提升教学的效果。三是培训的管理要有强制性和规律性。要严格按照培训大纲编写教案,组织教学,培训的时间,授课的内容必须得到落实,考试也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安监部门对此要加强监管,防止走过场,弄虚作假。安全培训的人员和培训的内容基本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大多数培训教学是在不断重复,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其内在的规律性,在重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升华。要准确掌握社会生产领域对安全生产培训的需求,掌握安全培训的周期规律,适时组织班次开展培训工作。必要的班次可以在请示市局同意后,打破地域局限,不同县区之间可以并班培训。
(三)规范教学,质量第一,宽进严出,推动教学与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各安全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局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要求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增减和变通。承担授课的教师必须取得省安监局颁发的《安全培训教师资格证》,并认真编写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学教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完成授课任务,确保培训对象学到真知识和技能。要加大实操教学的投入,保证开展实操教学设施的数量和状态,要注重实操培训的效果,切实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实操水平。安全培训考试机构,要采取现场实际操作或仿真模拟操作方式严格组织实操考核,不允许走过场,敷衍了事。要加强安全培训考试监管,监考人员要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格执行考试、考场纪律,维持良好的考场秩序,杜绝任何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培训对象培训后要经过考试合格才可通过,这是检验培训成果的唯一手段和标准。凡经过规定要求考试不合格的可补考一次,达到考试合格后才予以发证,补考仍不合格的,要重新参加培训考核。
(四)突出重点,应培尽培,按时办证,实现培训合格与取证资质相统一
1、重点加强“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工作。“三项岗位”人员(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是培训的重点对象和主力军,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关键性,是培训的重点。对其培训的要求是: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交通运输、旅游等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着力做好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企业要认真落实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主体责任,其从业人员既可在社会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也可以在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大企业进行培训,但都要经过正规的考试合格方可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企业自身也要开展培训教育,有条件和能力的可以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参加经批准的正规考试点考试,合格的也给予发放资格证书。对其他从业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必须进行系统的严格的安全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作业。全年力争对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做到全员培训。
3、认真做好受训人员的取证、复审、换证工作。继续做好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取证、换证和复审培训工作。市培训中心要统筹协调,按类别合理安排培训班次,各县区要积极配合,按要求统计上报参培人员,及时参加省、市组织的安全资格培训。各培训机构要搞好摸底调查,制定详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并尽可能按计划和时序进度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及时开展并做好“三项岗位”人员的取证、复审和换证工作。
(五)严格监管,奖罚并举,规范秩序,确保安全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组织开展对安全培训工作专项执法检查。一是市、县安监局要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年度执法计划,全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安全培训专项执法监督检查,也可以不定期进行抽查。二是查培训机构是否有超出资质证书规定的有效期限、业务范围从事安全培训活动或不按大纲要求组织教学、擅自减少培训内容、压减培训学时等违法违规行为;是否有转让、租借资质证书,专职教师未取得有效资格从事培训行为;是否存在内部管理混乱、未建立培训档案或档案管理不规范、出具虚假培训档案等现象。同时,还要对培训的过程进行随机抽查,对参培人数、教材、教师资质、出勤、课堂秩序进行监督检查。三是查受训人员的基本情况,是否参加了正规的培训,受训内容,学习课时,考试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查受训人员应知应会的培训教育是否熟悉和掌握,检验培训机构或企业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2、严肃责任追究。一是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情节较轻的批评教育,及时改正;情节较严重的通报批评,列入“黑名单”;情节非常严重的,暂停办学资格,责令其进行整改,整改完并经市级安监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继续开展培训工作;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安全培训资格。对相关的行政处罚还要按规定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二是今后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一律倒查事故相关人员安全培训情况,凡因安全培训原因造成事故发生的,要严肃追究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建立安全培训工作的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受理举报的问题,并及时调查和处理。
4、年终要对培训机构全年开展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开展好的要提出表扬,在政策、监管上多予支持;对表现差的,要找准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适度增加对其执法和监管的力度,存在问题较多的,要对其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5、市县区安监部门要落实对安全培训的监管责任,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并严格实施,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实施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培训机构增加资金的投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关注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严格培训档案和培训收费的管理,严禁出现管理混乱和违反规定乱收费问题。
6、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安全培训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推动安全培训工作日臻完善和提高。对因培训工作出现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和影响的,要予以批评和公开曝光。各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中的体会、做法、建议意见等,也可以向媒体或当地安监部门进行反馈,要通过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安全培训秩序和氛围。
附件:20xx年度安全培训工作计划表
年月日
公司意见和建议【第二篇】
作为第一批进入公司的员工,看着公司的成立到现在的不断发展壮大,并与公司的成长一起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高兴和自豪的事情。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凝聚了全公司每个人员的心血。作为公司的一员,本人非常希望公司以后能一步步的良好发展下去,也希望能为公司的每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在这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
在此,本人将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建议陈述如下,请领导参考。
1、明确职责和责任,防止推诿。
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是因为职责不明最后变成影响公司利益的大事。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明确部门或个人的职责和责任,使每个人负起责任来,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2、鼓励和肯定多一点,骂少一点。
公司员工都比较年轻,都比较缺乏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出错也是非常正常。但年轻人的优点是有冲劲,肯干肯学。希望公司能给每个员工更宽松一点的工作,使得员工更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3、加强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
公司目前实施的项目中有不少项目均存在成本控制不当的情况。在设计、招标、施工过程中均存在成本控制不足的现象。建议公司建立施工图设计审核制度,施工图定稿前由各部门和相关有经验的人员审核,重点审查可能增加成本和可以节省成本的地方,包括图纸中的细节。建议在项目招标和投标过程中,建立招标文件审核制度,由2-3个有经验的人员对招标文件进行细致的审查,确保招标文件不给投标带来不利。建议公司也要重视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
4、加强项目收款。
我公司的项目收款对公司影响很大,经常存在资金周转的问题。建议公司加强收款的管理,对具体项目,根据期项目实施计划制定较完善的收款计划,并加强督促。
5、建立适当的奖励政策。
建议在完成项目的关键任务后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
6、提高工资水平。
员工在努力工作后,也希望能得到良好的待遇,希望公司能提高工资水平。也建议公司的待遇政策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使员工更愿意去干活,把活干好。
以上建议,仅为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意见,请领导参考。
愿每个人都能开心的工作。
愿公司的明天会更好!
公司意见和建议【第三篇】
1、注重实用性:在专业知识讲解那块分部门进行。后厨可多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培训场地多在厨房内进行讲师现场演练示范效果更好。例如:讲五常法就带学员进厨房观看 这样讲师讲解容易,学员也更好接受 。讲一些和实际工作关系密切的课题,比如怎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实现标准化菜肴怎样装盘等。后厨培训可聘请专业厨师或烹饪教师做针对性训练,比如刀工的练习,热菜的烹制,凉菜调味等方面。
2、对于讲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就做个PPT按部就班,要尽可能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容易接受
加强学员与讲师的互动讨论环节。
4、培训完后的跟踪调查,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消化吸收情况的调查反馈与改进。
对公司建议和意见【第四篇】
按照中国证监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安排,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上市公司对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士表示,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希望尽快恢复新股发行。
庄心一说,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在市场上直接面对众多投资者,上市公司又是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排头兵,是财富创造者和新产业的开拓者,中国证监会与上市公司之间,自证监会设立之始,两者关系极为紧密并且始终难以分离。
上市公司代表对中国证监会在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与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结合自身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踊跃建言,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思路,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监管工作的重心要从防范坏人进场转向鼓励好人做强做大,从呵护市场和市场主体、投资者不受损失转向创造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从注重微观监管转向注重宏观监管,从注重事前监管转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市场去解决,凡是能够下放给市场的权力就尽量下放给市场,不断提高市场的效率。证监会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协调监管政策、税收政策与产业政策,为资本市场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希望尽快恢复新股发行。
二是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建议再融资审核能够与其他部门的审核同步进行。再如股票期权方案,这应该完全是上市公司自己的事情,是上市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不必设置太多的条件限制并进行严格的审核,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经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就可以了,最多就是看住高管层不要借机侵害投资者利益。
三是鼓励市场创新,废除过时法律法规,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四是加强沟通与指导,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希望证监会在修改或制定新的规则时,将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作为征求意见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建议今后发审委、重组委换届时,能够通过协会及其并融委推荐部分上市公司专家学者作为委员(如董秘、财务总监等),这样会使两个委员会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
庄心一在认真听取与会代表的建议后表示,证监会相关部门将认真研究上市公司代表反映的具体事项,将意见与建议分类整理并研究落实,拿出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切实解决问题。对涉及超出证监会职责范围的政策法规的意见和建议,将及时整理汇总,通过合适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做好落实工作。
对公司的建议书【第五篇】
远行者,储粮;远谋者,储才。高速成长的企业亟待管理的规范与制度的健全,而面临的更为迫切的问题则是人才的严重短缺。于是人力资源部全力以赴忙于招聘:经过一场场的招聘会,一次次的网上洽谈,简历筛选、电话交流、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新人终于上岗了。可往往是这边人力资源部门刚稍稍喘了一口气,那边新员工却离职了:其原因不单是薪酬问题,也不只是能力问题,更多的是无法与企业融合的问题。这既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给人才造成了机会成本的损失。
根据调查发现,一般员工有三个离职的高峰期,其中之一是试用期前后的新人危机期。新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一直是令人力资源部门深为头疼的事情。用“心”去管理新员工,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是降低新员工离职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据国外一家权威咨询机构的调查,新员工在就职后90天内离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1)工作任务交待不清楚;(2)工作压力过大;(3)不能融合到组织文化中;(4)与直接主管关系紧张。
由此可见,职责不清、压力过度、与文化相悖及沟通不良是导致新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由于管理的规范程度滞后于企业扩张的速度,其职责不明确、权限不清晰、工作程序不规范的情况往往会更加严重。有些企业在招聘期间,要么没有岗位职责描述,要么根本说不清该招聘岗位的职责究竟包含些什么。在新员工报到后,就任意地给新员工加码。有些企业由于管理者的职业化程度不高,不能给新聘员工以专业的指导,甚至也提不出明确的工作标准,只是模糊地期望他们“表现优秀,工作出色”,从而使新员工感受到无所适从的巨大压力。同时,人力资源部门、上级主管与新员工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不能及时了解新员工在工作、生活、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他对新企业、新工作、新主管的感受,这种漠视会严重打击新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无人关心、不受重视、听任自生自灭的感觉,从而萌生去意。
高速成长的企业一般倡导创新、高效的文化,崇尚敬业、勤奋的工作精神,注重员工的竞争意识与学习意识,如果企业不能将自己的文化理念及时灌输给新员工,引导、约束新员工的行为,就会导致企业与新员工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对新员工缺乏耐心、爱心与关心,指望他们落地就能起跑是不切实际的。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将新员工的“心”归顺到企业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去,就必将大大提高新员工的留存率。
要留住新员工,使其尽快融入到企业当中,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建议企业应该多用“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给新人以惊喜”。
对新员工的到来,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新员工所必备的办公用具;由专人带领新员工熟悉公司情况;与公司高层简短的面谈;制定好新员工报到当天及其随后一周的工作安排,详细具体的培训计划及辅导人等。准备充分的入职安排,会使新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的重视和关怀,从而增强他的归属感。
“未知公婆味,先遣小姑尝”。
每一位新进员工,都带着他原有的思维习惯、工作风格、个性特点一并来到企业,所以企业与新员工之间必然会有一段文化磨合的时期。由于多数企业的入职培训,仅侧重于专业技能、相关制度与管理规定方面的培训,而忽视对文化与价值观的培训。这就使得新员工缺乏对企业的全面了解,陷入被动适应的境地,不能够很快融入团队。
因此,企业应在新员工入职之初,通过管理者面谈、企业文化宣贯、典型案例、文化例会等各种方式,向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方面的培训,企业通过培训告诉员工:公司的企业目标是什么?价值观念是什么?企业精神是什么?企业作风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更快更好地了解、接受,乃至于认同企业文化,并尽快结合自身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水土不服”。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企业文化的培训远比技能的培训重要得多。
在培训的同时企业应对新员工的受训效果进行量化考核,从而使新员工能更加地严肃对待企业文化,在一定压力之下去努力融入企业文化,使其明白,如果不主动适应企业文化,将难以在企业获得发展。适合的新员工才是战略人才储备的基础元素,如果发现某新员工存在难以融合的行为及观念,就应该在试用期中予以解雇,这不单单是考虑企业劳动关系成本,更主要的是不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的新员工,其行为时刻都可能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是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新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造成较大影响。
许多企业往往将枯燥、繁杂却又遥遥无期的工作分配给新员工,或让新员工长期承担一些简单的工作和任务,这样做会磨灭新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新员工感到自己是“大材小用”,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而产生离职的念头。企业领导应根据新员工的具体能力水平与能力特点,给新员工提供一份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并向新员工讲明他们的工作对达成企业目标的重要意义,使新员工感到他们不只是为自己工作,而且是在为一个更大的事业做贡献,这会大大提高新员工对自己工作的兴趣。
新员工到岗后,人力资源部及上级主管要向他介绍企业的整体运作情况,部门的运作情况,以及新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权限、关键流程、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所应产出的重大结果,使新员工充分了解自己所将要从事的工作。在试用期间,新员工也应参与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称职的依据,不与绩效工资挂钩。参与绩效考核,可使新员工明确企业对其在工作任务完成度、工作能力、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态度方面的期望与要求,为其指明努力工作的方向;但应当注意的是,新员工正处在学习和熟悉阶段,企业不应在此时给予他们太大的工作压力,主管应与新员工共同来制定考核周期内的考核项目、考核标准,使目标设置既不太高、太难,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压力感,使新员工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人力资源部应定期与新员工、新员工的同事、上级主管分别进行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新员工在工作、学习以及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考察新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以及与其他员工间的融合程度。有一个关于新员工的管理法则叫“蘑菇管理法则”,是指初来者常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岗位、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蘑菇管理法则的结果必将导致有才干的新员工流出企业。
要汲取这种错误做法的教训,就必须加强与新员工的沟通。除了重视入职面谈、转正面谈与绩效面谈这种正式的沟通方式外,还应加强与新员工间多渠道的非正式沟通。
首先企业应端正老员工、上级主管对待新员工的态度,要以帮助、引导和关心的姿态对待新员工,而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利用职务高低等方法使新员工陷入被动局面,甚至要求新员工去做一些枯燥的、难以完成的工作。
其次,对新员工的引导,要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因为仅有指导的热情而方式方法不对,也同样会给新员工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负面效应,从而加大企业给予他的压力,不利于新员工与企业的融和。
上级主管要经常对新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使新员工能够及时地得到反馈。同时人力资源部要及时了解新员工与上级主管两方面的信息,并从中给予反馈和协调。
总之,企业要加强对新员工文化融入方面的培训和引导,注重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关心和感情培养,使新员工产生被重视而不被忽略的感觉。同时企业要加大管理力度,必要时可借助外力梳理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构建与企业的高速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以规范的管理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巩固新员工加盟企业、共创辉煌的决心。
上一篇:党支部评星定级自评意见3篇
下一篇:给公司建议书(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