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习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集聚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年学习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集聚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1年学习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引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从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在全国改革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的政策措施之密集、扶持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族地区如期实现脱贫,迎来历史性变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携手过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民族地区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这一点一滴都印在了各民族群众的心里,增强了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推进。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多次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拓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等,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各地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良好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打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演绎了广东珠海与云南怒江对口帮扶、守望相助的“江海情深”,对口援疆、对口援藏中更是结成数不清的“亲戚”、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共同繁荣、共享成果的生动局面。

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中华儿女同心筑梦,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一目标任务的引领下,党带领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形成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凝心聚力,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2021年学习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2

刚才与各位领导同事们一起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材料汇编,我深刻的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与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盟委、旗委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起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提升民族团结的保障能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政治能力,切实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要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严肃认真纠偏差,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持续巩固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扎实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真正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要深刻吸取这次双语教学改革问题的教训,坚持从政治和大局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政治能力,绝不能把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当成一般性的、事务性的工作来抓,绝不能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出现偏差。

三要加强责任担当,提高工作能力。要持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通结合起来、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持续深入抓好学习研讨、教育培训、宣传阐释等工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

前一阵对于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通用语言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有的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有的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有的认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会导致本民族文化的衰弱甚至消亡,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都不利于我们维护民族团结,都要坚决克服。只有将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才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同和广泛响应。新疆、西藏已于2017年、2018年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将有利于各民族同步走向现代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可以预见,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各民族都会越来越自觉参与到传承、使用、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中华民族也必将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全面的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立足本职岗位,要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以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各项工作,遇到险阻不退缩,获得成就不骄傲,遇到委曲不抱怨,面对困难我为先,从点滴做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工作,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特别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健全个人和全场定期学习制度,系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最新理论成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用党的政策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2021年学习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市教研室能给我这次向同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下面我就把在思品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向各位汇报一下,望大家不吝斧正。

第一:对学生进行总体规划,分段指导,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在我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指导下,我校校领导与老师共同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与发展理念:为学生“三年打基础,六年做准备,使其一生有作为”。

初一我们着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真正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喜欢这位教师,自然而然就对这位教师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授其业”的道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教师也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教师通过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在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同时,思品课老师们更是精诚合作打好团体战。思品课教师每周都要集体备课,共同商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导演并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通过校“模拟法庭”、“焦点访谈”、“辩论会”、“演讲比赛”、“说三道四”、饰演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理解生活与社会,从而对思想品德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入道”,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初二重点抓能力培养。通过初一一年左右的兴趣培养,到了初二开始有梯度的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综合能力培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马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的学习,但不是孤立的学生行动,不时抛开教师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的学习。它只是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

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自主学习建立在扎实学科基础之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后天习得,通过课上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落实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学案导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分析、整合、运用等综合能力。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切实深入落实当堂达标,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不是应付,流于形式而是让这种方法讲究实效性与常态化。其实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关键就在于落实!即完成学习的根本目——学以致用。学习的实质在于促进知识的转化、迁移和运用。掌握知识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运用知识,指导实践,说白了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的能力。从而为初三升学做好了殷实的铺垫。

初三,前半程在进一步抓能力提升,基础知识的夯实的基础上,后半程重点强化知识的运用与实践,时时把控中考动向,号准中考脉搏。为此学校给每位老师都精选了几十套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让老师亲自做一遍,然后对试卷进行分析并且落实到书面上。使老师们由原来的单纯理论的指导变为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师通过做大量中考题,能够去粗精,变中考的被动牵制为主动出击,紧扣中考的脉络。这样经过老师自己对大量中考题的的消化吸收后,再去精选资料,整合试题,使得学生训练的每一套试题都是高水平的“中考真题”,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应试水平与能力也水道渠成。同时,初三还狠抓了讲评课的落实,全体毕业班老师互听互评讲评课,取长补短,水平有了整体质的飞跃,有时一堂精彩的讲评课,老师与学生几乎能把初中三年来的重点知识集中复习一遍,学生们基本都能形成对知识的前挂后连,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第二“授人一鱼,不不如授人一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从初一入学一开始,我们在培养学生兴趣,提升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习方法的传授。师生通过合作、探究、训练,逐渐形成了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选择题,我们总结了“排除法”、“比较法”、“筛选法”;对于出题者意图的把握,我们掌握了熟练记忆带关键词的重点语句(如:带有“最……,基本……,关键……,基础……,中心是……);排除“绝对表达”法(如带有:一定……,必须……,完全……,只要……就……[当然客观规律除外]);预防陷井法,如

“偷梁换柱”(把一句背的很熟练的语句内的中心词换掉);“答非所问”(设置的问题与选项没有关联);“迷魂阵”(所给的选项表述完全正确,但只有一个最切合题意,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去伪存真)等多种答题规律与技巧。

在做材料题时,我们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五子诀”,“读—看—找—联—答”。“读”是读材料,“看”是看针对材料提出的相应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回顾材料,把握本质,“找”是找材料中与问题有关的有用信息,“联”是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答”是经过理解、分析、整合等一系列思考打好腹稿后,作出精准的答案。同时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还总结了很多材料题答案要点中带有共性的要点进行了归纳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

当然,除了方法之外思想品德课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我常和学生说:“思品你背过了不一定得高分取得好的成绩,但背不过就一定考不了高分”。在以前的阅卷中时常看到有些学生把试卷上的题目都答得满满的,尤其是材料题猛的一看满眼答案,再仔细一看全是胡编;还有的答案是张冠李戴,课本上的识记知识点也背过了但根本就不理解,所以导致考试时把储备的这些知识随便乱放,有的甚至“驴唇不对马嘴”;再者就是有些同学教材的识记知识没有记住,答题时虽然没有胡编但全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发挥没有用相关思品术语做答。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学生本身没有记住教材中必须识记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源自学生对教材的不了理解囫囵吞枣。所以在思品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结合

生活与社会对教材知识充分的理解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强化记忆,接下来再通过相关的对应训练完成对知识的运用即用所学教材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的相关问题,从而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再者,充分把握时政热点。对于时政教育,毕业班再像初一初二那样不行了(临近考试时找些时事资料给学生背背,以应付考试,大部分学生对重大时事政策问题毫无所知,更谈不上联系教材分析时事政策了),初三思想品德课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往往依托时事材料引出问题,以具有时代性的问题为中心,突出

当前的社会热点。而由时政热点引出考查内容,或者说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融为一体,现实性与针对性更强。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事思品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呢?我们通过中学生时政报、互联网、电视新闻、手机报等多种途径获得时政热点材料,结合课前五分钟新闻(每堂课课前5分钟有小组轮流播报近几天内重大的国内外新闻,并让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做一下简单分析)然后结合教材知识,用时政材料编题,变原来中考的猜题者为出题者,使学生提前对中考的相关时政都热了身,有的学生还大胆创新,把一道老师编的时政材料变换多层次的考查,多角度的问法,从而使中考变成了我们实践检验的好战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作为思品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方法不能熟视无睹,若仍然固守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不及时学会使用新的教学经验,转变观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求新变异,恐怕你说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怨声载道。因此我认为为要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善于创新教学,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新模式,不断积累有效教学经验,才能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益。

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做法,在广大同行面前无异为班门弄斧,还望大家不吝珠玉为盼!谢谢大家!

2021年学习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4

刚才与各位领导同事们一起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材料汇编,我深刻的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与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盟委、旗委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起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提升民族团结的保障能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政治能力,切实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要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严肃认真纠偏差,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持续巩固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扎实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真正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要深刻吸取这次双语教学改革问题的教训,坚持从政治和大局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政治能力,绝不能把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当成一般性的、事务性的工作来抓,绝不能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出现偏差。

三要加强责任担当,提高工作能力。要持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通结合起来、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持续深入抓好学习研讨、教育培训、宣传阐释等工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

前一阵对于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通用语言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有的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有的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有的认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会导致本民族文化的衰弱甚至消亡,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都不利于我们维护民族团结,都要坚决克服。只有将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才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同和广泛响应。新疆、西藏已于2017年、2018年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将有利于各民族同步走向现代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可以预见,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各民族都会越来越自觉参与到传承、使用、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中华民族也必将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全面的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立足本职岗位,要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以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各项工作,遇到险阻不退缩,获得成就不骄傲,遇到委曲不抱怨,面对困难我为先,从点滴做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工作,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特别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健全个人和全场定期学习制度,系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最新理论成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用党的政策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70 1040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