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计法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新审计法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审计法心得体会1

独立性是指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部门应独立于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部门,有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独立性是金融审计的重要特点,没有独立性,其权威性难以体现,虽然各国均重视金融审计的独立性,但其程度有较大差异。美国对审计部门的作用定位很高。美国内部审计协会(InstituteofInternalAaditions)是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公司内部审计规范的权威制定者,它制定的规范里明确规定各银行要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保障股东的利益,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任何一家银行的董事会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委员会就是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委员都是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以外的股东,这是银行审计部门的最高决策机构。各分行的审计部门向总行审计部门报告工作,总行审计部门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和报告工作,从审计部门的年度经营预算、年度工作安排和季度审计工作的评价等,都由审计委员会做最后决定。

美国的审计管理体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家银行审计部门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银行审计部门完成其重要责任。承认、尊重和发挥银行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是西方银行家的一种基本常识和起码品质。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要求审计部门定期报告工作、不定期检查和了解内审工作结果。

审计理念是审计主体对审计活动所持的态度、观点和看法的综合,是指导审计活动的思想基础,积极的、适当的审计理念对审计活动起较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审计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审计价值和地位。

随着内部审计理论和银行经营管理需求的变化,美国商业银行的审计理念逐渐转变为:内部审计人员是银行管理的顾问,而不是巡逻的警察,更不是敌人。在顾问咨询的审计理念影响下,审计人员注重有关经营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建立和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体系,经营风险的识别、衡量与评估方法体系、数理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审计风险控制技术等一整套经营审计技术。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满足于真实性、遵循性等较基础的审计目标,审计发挥的作用有限,审计方式单

一、内容陈旧,审计方法往往是围绕报表、账簿、凭证及规章制度开展查账、算账、找问题、提建议的思路,难以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审计信息,审计价值难以提升,也未能形成一套风险预警系统及风险识别控制体系。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都遵循外部部门——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审计标准,如审计工作底稿标准、审计程序作业标准和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等。各项业务审计程序非常规范,每一项业务怎样审计、主要风险在哪些环节,控制点是什么“审计哪些问题等都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各项审计都是照章操作。规范化和电子化、自动化程度高是美国商业银行审计手段的特征。

美国审计部门一般都建立了单独的网络,审计部门的计算机全部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非现场审计真正成为有效的审计方式。一般都配置了行政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业绩考核系统等对审计资源进行管理,还按审计程序和方法的需要开发专门的审计技术方法软件包为实施现场审计提供辅助工作。为及时获得业务经营管理信息数据,在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都必须提供审计部门审计时获取数据和信息的接口软件,保证审计人员获得必要的审计数据。

我国商业银行审计手段相对滞后于业务发展,计算机在审计领域的运用基本上是空白,导致出现诸如完全依赖审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以及审计时间长、成本高、审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美国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美国内部审计工作执行标准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审慎性,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必须具备或保持能够完成其审计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训练,在会计、经济、财务、计算机、工程、税务和法律等履行审计职责所需要的专业中受过专门训练或具有合格的资格证书,并接受必要的后续教育来确保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

对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中,有50%以上的人员获得特许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信息系统注册审计师证或硕士学位,有90%的人员至少获得过一个大学学位,其他均为有丰富工作经验或具有高风险领域的专门技术人员。每年计划交流12%—18%的人员到银行其他部门工作,至少保持25%的内审人员作为骨干较为固定地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需要。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29条规定:“商业银行应配备充足的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并建立专业培训制度,每年确保一定的离岗或脱产培训时间”。据调查,我国的内审人员90%以上为大专学历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从事过各种业务,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组成。学历提高了,但其结构不合理,取得审计师、注册会计师或硕士学位的人员极少,对商业银行电子计算机业务系统不熟悉,无法透过计算机进行审计,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复合型的审计人才,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一)建立审计大区,实行总行统一管理审计人员和费用的审计管理体制,真正实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垂直领导和相对独立,其组织结构和配套措施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我们设想改革的基本构思就是要建立审计大区制度,将全国审计工作分为几个审计大区,审计大区的审计局管理到各地的审计中心,审计中心再管理到全国审计人员。各大区审计局和各地审计中心与当地分支行之间没有任何领导与汇报的关系,完全独立于驻在行、管辖行,各项工作完全对上级审计部门报告,向总行负责,真正实现独立履行人事管理、费用使用、审计项目的确定、违规处罚决策建议等职能。为配合这种设想,目前可以考虑采取的配套措施主要有:

1.强化总行审计委员会对各大区审计局和各地集合中心审计工作的领导、管理和考核制度,强化由总行审计委员会对各大区审计局、审计中心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机制上引导下属的审计部门对总行审计委员会的报告关系,提高审计信息的真实程度。

2.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各地审计中心的职能,使审计中心有类似银行监会审计部门的权威,用制度的形式规定审计中心,对本地的审计监督权限和具体实施途径,促进审计部门对本地监督由虚到实的转变,消除盲区。

3.落实各地审计中心的管理办法,以保证其独立性为出发点,理顺与各方面的关系,最大限度提高各地审计中心与驻在行的独立关系,让其完全自主地行使审计职能,才能消除各地审计中心及人员顾虑,做到审计成果的客观公正,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

4.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制度,明确审计向谁报告。实现审计信息和业务经营管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并建立报告后的反馈制度,让管理层高度重视审计报告结果,使审计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二)运用新的审计理念,实施灵活多样的审计活动,切实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

内部审计对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监督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监督本身,最终目标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必须逐渐形成经营审计和风险性审计的理念,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要逐步从对照内控制度的条条框框判断对错、寻找错弊,转向围绕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对银行经营管理过程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威肋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向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延伸,对经营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和评价,积极主动研究应对策略,提供解决方案,为银行决策提供较高的咨询意见。

内部审计理念的更新,涉及到内部审计人员、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信息使用者三个方面,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和适当的管理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被审计对象及审计信息使用者逐渐接受、理解、掌握经营审计和风险性审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

2.引进和设计经营审计、风险审计技术方法。目前主要是对现有的审计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审计成果的价值。并将审计领域向银行经营管理过程渗透,开展诸如经营绩效、激励机制、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网络安全等新的审计,提出管理新思路和对策,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咨询信息。同时进行审计调研,加强创新研究,开展审计诊断,探索为基层行服务的新模式。在审计活动中,强制要求审计人员使用和掌握经营审计、风险审计的技术方法,以促进审计人员学习和形成新的审计理念。

3.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与整改工作,减少违规违纪现象,逐渐使审计人员从“警察”的角色转变为“顾问”、“智囊”和“参谋”。

(三)提高审计手段的科学化,完善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质量。

作为“智囊”的内部审计,提供的审计成果信息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附加值等特点,故需要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创新管理方法与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质量,才能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具体来说:

1.完善审计职业准入制度,对审计人员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任,强化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章程、准则,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实行审计项目经理制,强化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管理控制的量化考核制度,使审计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

3.应加大投入,专门组织力量研究和设计经营审计、风险审计技术方法体系,以及研究开发计算机集合程序,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为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质量提供技术性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林祥。《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稽核制度》。人民出版社。1999.

2.刘国强。廉涛。《完善商业银行稽核中心体制》理论动向

审计法解读范文2

视觉艺术--报纸传播功能对版面设计的提升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媒体多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报纸编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这张新闻纸在形式上的定位,不得不认真研究报纸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得不尊重报纸发行传播的规律,进一步端正自己的立足点。

这个立足点便是,在确保新闻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珍视"视觉导向",力争使版面成为一种视觉艺术。首先,映入读者视觉的版面,不再是简单的稿件的排列组合、信息摆放,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着意雕饰、用心安排的艺术册页,文字内容、标题制作、照片使用、板块布置,以及图画、书法、线条、色彩的搭配,都讲究独具匠心,从而使整张报纸熠熠生辉,成为一件艺术品。

其实,报纸版面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空间艺术,它以读者审美需求为市场来架构视觉艺术。报纸编辑,特别是版面编辑,应当适应时展和读者口味的变化,当好高明的艺术设计师。报纸的版面设计,有悠久的传统版式精华做底蕴,还可借鉴美术、建筑等艺术的某些设计手法,现代科技又提供了激光照排、彩色印刷等先进手段,充分利用和大力调动各种编排手法,完全可以创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版面来,为读者提供视觉上的享受。这样,一方面可以突出和丰富新闻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提升了版面的专业品质,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目前,不少报纸已形成被称为"视觉强势"、"板块式结构"、"浓眉大眼"、"厚题薄文"等形形的版面风格,适应了现代读者的审美情趣,增强了传播效果。

这种把版面作为视觉艺术的追求,强调了版面的渗读功能,体现了新闻传播的进步和报纸自身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报纸媒体讲究视觉艺术的新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报纸的传播功能。

视觉艺术--体现重视读者的人文关怀精神

我们知道,任何传播形式的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及传播效果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报纸本身只是一种传播渠道,其任务是把报人即传播者编排的内容传给受传者,即读者。倘若没有读者的热爱和拥护,传播者传播的信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报纸也很难继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存在。因此,要吸引读者,就必须重视读者,不仅重视读者精神层面上所关注的东西,所想了解的事物,而且要特别重视对读者阅读规律的把握。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读者文化品位日渐提高,其阅读习惯有很大变化,已不满足于仅对文字的解读,而是希望报纸将繁复多变的信息整理得井井有条,将版面上的视觉元素做最恰当的安排,使他们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去认知、感受、想像、体会、理解、鉴别,受到潜移默化的情趣陶冶,使个人修养和素质得到提升。提出把报纸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正是顺应了读者这一视读审美需求,体现了办报人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

不仅是报纸,目前,重视受众的人文情怀已成为各个媒体的共识和努力方向。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增加了人文气息浓厚的"今日天气"。近日,湖北日报提出"人文化版面新设计",认为报纸版面的组合和调剂要以人为中心,从体贴人的角度来设计新闻信息,强调受众的视觉注意和心理体验,并努力使这种设计理念和方法与时代的审美需要相吻合。复旦大学王中教授通过对一系列报纸的考察后,指出:"现代报纸的沿革是不断寻求对读者阅读方便、节约精力、醒目、有吸引力的方向改进,不断寻求和发展读者的需要与兴趣改进。"

可见,视觉艺术的根基就是重视读者,重视读者的视读规律,将可视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使读者在滋润精神的同时,通过良好的视觉感应呼唤出良好的心理和情绪,从对报纸的版面阅读中,体验到从其他媒体那里体验不到的审美愉悦。

视觉艺术--报纸传播中的审美特性

报纸所传递的审美特性一般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从宏观讲,主要体现为新闻的内在力量美和版面的风格美。

报纸上的内容,一是报道社会上的各种新闻事件,可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层面,以引导和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变化为己任,通过对所报道的人和事,表达褒贬、抑扬之意,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思考。从这些理性内容上,读者会感受到新闻本身独有的力量美、精神美,自觉不自觉地被报纸带入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去。风格美,是读者从报纸版面上直接感受到的一种艺术特色美。每张报纸都有自家的风格。现代报业群体中,有党报、综合性报、专业性报、生活服务性报等各种各类。报纸性质的界定,决定了报纸风格的各异。读者捧读各种报纸,当然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如读《人民日报》时,感受的是庄重和大气;读《工人日报》时,感受的是粗犷和豪迈;读《北京青年报》时,感受的是奔放和激情。

从微观讲,则是版面构成要素本身带给人们的审美价值。

版面是由文字、字体、照片、插图、线条、色彩、刊头、尾花等要素经设计编排构成的。各要素都有自身的审美情趣,都在散发各自特有的幽香。如由文字体现出来的语言美。俗话说"文章乃纸上山水"。报纸文章体裁多样,读者"游山逛水"之间,就能领略到丰富多彩的语言美,如消息语言的朴素平实,评论语言的深刻准确,杂文语言的诙谐犀利,通讯语言的生动丰富,副刊文字的华美清丽。尤其是标题语言,各家报纸都刻意求美,口语、谚语、古诗词等都被引入,对偶、比拟、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都被采用,可以用美妙贴切来形容报纸上大多数的标题。

最新审计法3

一、严格履行监督职责,深入推进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工作

1.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有效规范审计执法行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国家审计准则、《省审计条例》等规定,严格依法审计,全面履行职能。通过依法深化审计内容,加大审计力度,不断提升审计工作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在审计执法过程中,要自觉将法律法规作为行为规范和裁量标准,根据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开展审计工作,行使审计监督职能。不断加大审计揭露问题的力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并依法报告反映;不断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的核查力度,依照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职责,结合项目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开展核查工作;不断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对应当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和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2.依法加大审理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审计工作质量。要严格执行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全面开展审理工作,切实将审理作为提升项目质量、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内部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要围绕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创新思路、健全制度、改进方法,认真做好理论研讨和经验推广,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审理工作的覆盖面。确保完成2013年市局全面推行审理,所有县级审计机关开展审理工作试点的目标任务,为2013年全市审计机关全面开展审理打下良好基础。

3.依法推进审计结果公告,规范办理依法行政事项。各级审计机关要积极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依法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尤其要以推进审计工作程序化和行政权力公开化为重点,扎实推进审计信息公开,健全依申请公开制度,深化审计机关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要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不断提升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改进和创新审计执法方式,注重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4.依法开展审计整改督查,提高审计结果执行力。要把审计整改督查工作作为体现审计成果,维护审计权威、规范收支行为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明确督查责任,切实加大对审计整改情况的督查力度。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司法等机关,以及财政、税务、发改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运用提请协助执行、申请强制执行和提请政府督查等手段,确保审计整改到位,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

5.改进优秀项目评选及综合考核工作,全面体现依法审计工作要求。要把优秀项目评选和综合考核作为深化质量控制的有力抓手,通过改进考核评比方法,完善考核评比内容,优化考核评比流程,不断提升考核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正性,充分体现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工作的积极成果。在优秀项目评选过程中,要发掘和选送程序合法、行为规范、方法先进、成果显著的优秀审计项目参加全国、全省的评选,确保我市优秀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均处于全国前列。在全市审计机关〈WWW.〉综合考核中,要加大对项目质量及依法行政相关内容的考核力度,充分发挥综合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在审计机关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工作

6.强化审计法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要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省审计条例》的规定,不断完善和健全具有特色的审计制度体系,为规范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供依据和保障。在省厅审计工作简易操作办法出台后,市局将积极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满足提高审计效率,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的实际需要。各级审计机关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制度规范,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有利于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法规制度环境。

7.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客观评估实施效果。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公开、定期清理制度,全面实行规范性文件网上报送备案制度。各级审计机关要建立规范性文件评估体系,根据实施情况对本单位制定的、满2年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规范性文件是否继续适用或者予以修改、废止。

8.强化规范行政决策,提升决策科学性。要按照科学、民主、合法的原则,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依法确定重大决策的具体范围、事项和量化标准,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行政决策程序。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评估评价制度,跟踪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科学开展决策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决策后评估工作,开展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严格执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9.强化审计法治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要按照“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精心培育审计法治文化,加强审计法治文化的创建活动。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审计法治文化阵地和载体建设,充分调动多种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在全市审计系统营造尊重法律、崇尚法律的审计法治文化氛围,为不断推进依法审计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10.强化审计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要稳步推进部门绩效管理,不断增强审计人员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效能考评制、首问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切实增强机关效能、体现服务效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审计机关工作的满意度,树立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11.做好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推动审计机关法治创建进程。要深入学习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设会议精神,结合审计机关实际,认真落实市委有关法治建设的工作意见。要认真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突出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呼应人民群众“公正、文明、秩序”的法治诉求,提高审计公信力。要积极参与法治机关示范创建活动,按照有关部门确定的评比标准和考核办法,完善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进审计机关法治创建工作的全面覆盖。

三、有效增强法治理念,积极开展审计机关普法宣传工作

12.落实“六五”普法规划要求,深入推进审计机关“六五”普法工作。要根据《市审计机关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步骤和具体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审计机关“六五”普法工作。要在“六五”普法规划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六五”普法的阶段性目标;要抓好“五五”普法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六五”普法规划的深入宣传,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健全审计机关普法工作考评体系,准确、客观地考评审计机关“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确保“六五”普法规划落实到位。

13.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进一步增强法治理念。要制定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在各级审计机关推动落实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和办公会议会前学法制度,结合“两个习惯”主题教育,落实部门办公会议学法制度,领导班子年度集体学法不少于2次,不断健全审计机关领导干部法律学习长效机制。要积极推进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规范化建设,推动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化。

14.加强审计人员法制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依法审计水平。要全面启动审计人员“六五”普法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轮训和新颁布法律法规的专题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要对新录用审计人员组织与业务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测试,将依法办事和依法审计情况作为审计人员任职、晋升、奖惩的依据之一。要根据国家审计准则施行后的制度清理情况,做好制度汇编,帮助审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执法要求,不断提升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要创新法制培训形式、检验法制培训成果,积极参加“”法制宣传日、“万人学法”竞赛等专题活动,在审计机关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审计业务、又懂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增强审计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15.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凸显审计法制宣传效果。要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以“82”宪法颁布3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宪法确定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及审计监督的相关规定。要抓好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进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为审计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抓好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经、行政和刑事法律的宣传教育,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不断扩大审计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争取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四、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审计机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保障

16.建立健全党组、审计机关主要领导负责的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审计机关要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和“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工作督查、考核评估等相关制度,在将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市审计机关综合考核的基础上,对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要全面落实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和工作规划,认真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要点),加强责任分解,明确目标任务。各级审计机关党组织要认真抓好本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审计机关法制部门要认真抓好机关及条线法治建设工作,切实把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7.建立健全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要根据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和部署,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落实部门办公会议每半年听取一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的要求,科学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及时报送依法行政工作报告。要积极参与、配合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推动将“是否支持审计监督”列为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探索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与部门核心业务和行政绩效管理的融合和资源共享,提升系统运用的效果,要积极开展标准权力库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梳理审核行政职权,强化法制监督平台功能,及时纠正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

财务审计的基本方法4

关键词强化 农村财务审计 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前言: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一背景也给农村集体经济形态发展背景之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路径,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挑战,为了切实给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发展事业创造充分的支持条件,应当做好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事业的审计实务环节,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相关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旨在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事业的有序推进创造充分的实践助力条件。

一、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效揭露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属性[1],在农村集体经济制度下,集体占有的全部财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于集体的全体成员,集体中的任何成员都无权剥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财产所有权,然而,从现有发展阶段分析,我国依然存在一定数量规模的基层农村领导干部,未能充分做到清廉执政,其,侵吞国家公共财政资源,以及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在部分农村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财务管理报表混乱编制,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不力的实务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给我国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事业的有序推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切实提升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施力度,健全农村财务审计管理控制制度体系,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具备着较为充分的实践意义[2]。

(二)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效改善基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基于我国农村经济的现有发展状态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基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自身素质建设层次的缺陷性,有鉴于此,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财务审计的实务工作,将会有效助力农村地区财务管理工资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建设水平的切实提升,实现会计核算目录、相关报表的编制和呈送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建设与控制目标,切实提升基层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与现行国家审计实务领域法律法规之间的一致性[3],充分保障实际编制的相关会计报表以及经济数据记录文献,能够具备充分而稳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逐步提升我国基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水平。

二、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及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策

(一)切实加强审计实务工作的法制化特征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于法制国家建设战略高度分析,这里揭示了针对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施加法律约束力量的必要性。对广泛数量意义之下的我国基层农村而言,其在实际开展财务审计实务工作的过程中,也必须切实遵照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条文的约制。有鉴于此,农村基层政府可以针对本地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地方性财务审计工作法律性约制制度,并在这一制度中切实包含如下内容:追回款的法律约束;审计处罚的法律约束;专账管理的法律约束,以及审计反馈的法律约束[4]。通过这些法律约制条文的制定和实施,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稳定开展创造有效的法律保障条件。

(二)构建良好有序的财务审计工作环境

长久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基层农村设置的审计工作实施机构并未得到充分的认知和重视,在部分基层农村甚至存在政府机构对审计部门编制的审计结果报告与审计整改意见视而不见的现象,审计工作部门在部分基层农村完全处于被忽视的现实境地。有鉴于此,切实转变审计工作实务部门在现实农村政府管理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应当切实加强审计工作职能部门与本地区监察部门、纪检部门在执法工作实务方面的联合性,通过给农村政府管理机构施加足够强度的行政约制力,逐步敦促农村政府提升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水平。

(三)切实提升财务审计工作的实质效果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在实际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尚未获取到科学有效的实质性成果,有鉴于此,切实提升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工作的实质性效果水平成为了相关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这里试提出如下实践策略:

其一,切实验证农村地域各项财政支出去向的真实性,只有明确了解农村地域财政支出的真实性,才能更好的把握和促进农村财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其二,切实验证农村基层政府各个部门的具象收入,以及支出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对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和强化农村财务审核的关键。

其三,切实验证农村基层政府签订的各类合同文本是否及时兑现;当年农村,依然还存在空白票据和口头票据的问题,对各类合同文本,一定要做到及时审核,确保落实兑现。各部门一定要依据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确实的保证财政改革的有效进行,同时更要强化财政收入的管理工作,在工作不断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四,切实验证农村基层政府基本债务项目的履行与偿还状况。对农村基层政务的信用值进行有效评估,是强化农村财政审计的关键。

三、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笔者围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相关问题,本文具体选取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及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策展开了详细分析,意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事业的有序推进创造充分的现实助力条件。

参考文献:

[1]车德彬。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6:139-140.

[2]吴国霞。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03:170+196.

[3]廖玉琼。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北京农业,2015,28:204-205.

70 1635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