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实用5篇)
【导言】此例“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实用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脱贫攻坚感想1
自贵州省宣布剩余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后,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脱贫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毫不夸张地说,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阔步新时代,不仅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统筹“谋远”和“就近”的关系。
脱贫、振兴都有内在的逻辑,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脱贫攻坚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交好“脱贫”与“致富”的接力棒就需统筹“谋远”和“就近”的关系。既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前瞻谋划未来五年甚至到2035年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产业规划,引进先进技术,解决群众就业,提升幸福感,也要准确把握当下“后脱贫”时代文章,防止脱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教返贫、致贫。
要化解“强长”和“补短”的矛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区域性极强,不同的区域面临不同的问题。迈入乡村振兴,不能搞“大锅饭”“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策”,理清振兴的思路、方式、路径,利用村域产业、乡村旅游等“基础”,将“长处”发挥到极致,同时,将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等方面短板尽快补齐。
要解决“重点”和“痛点”的问题。
乡村振兴,在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容易忽略群众生活感受。以往住的地方破了点、吃的差了点,但是一家子其乐融融。现在虽然住上了新房子,生活更好了,但是一家子却忙于工作而没有了以前的乐趣。事实上,两者并不冲突,要解决好“重点”和“痛点”问题,既要加速项目、产业发展,也要注重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让百姓在工作、生活中看到到新气象,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蓝图已绘就,剩下的就是落实。全面实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交好“脱贫”与“致富”的接力棒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接续奋斗,扶上马,送一程,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脱贫攻坚”的接力赛跑向“乡村振兴”的终点线。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2
为全面检验各地脱贫攻坚突出问题的整改成效,进一步核实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我省开展了大学生“情牵扶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号召,派出56支队伍,对湘西保靖,永顺两县进行扶贫调查。
我在刘国华书记的带领下,参与了所属保靖县的涂坝村,尧洞村,仙仁村,三村的扶贫攻坚情况调研。
备注:环境与资源学院委派刘国华书记,李晓鹰老师,章壮宇老师带领六位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研。遗憾的是我们小组和另两个小组不在一个乡镇。
一、基本情况
沿着弯曲的盘山路,随着车子的因为道路不平而产生的抖动,我们穿过黄尘,来到了涂坝村。
这个村算是在偏远的山里边,来的路上便感受到了山路的凶险。村里的山路不算宽,会车的时候让行都不方便;弯道很是刁钻,不是本地的师傅可能也开不进来,幸好近两年公路得到了硬化,更好走些了。村里水电基本都有了,但由于合并了村,总的来说居民的分布较为分散,山上山下的村民联系应该不是很多。
第二个村是尧洞村,这里情况好些,靠近一条新修的公路,但到户的道路却没有上个村好。居民们也住的相对集中,村里的商品销售点更大,还有了一些小吃摊点。
第三个村是仙仁村,那里真的是大山深处。这里的住户相对散落,人口也没有上两个村多,电都有普及了。县扶贫办在这里驻村,但真的是太偏远了,什么都不方便。
总的来说,初次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有民族气息。那些陈旧的木房子虽然是我以前没见到过的,但让我感受更多的是贫困。
我们在村干部带领下一家家地走访。几乎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小孩在家里,老的身形褴褛,手拿木棍,背上背着大竹篓;小的有些光着臂膀,皮肤被晒得黝黑到处乱蹿。房屋都是木板房,多数是老房子了,有的甚至已经歪歪斜斜。他们简单的种些农作物——玉米,水稻,但收获就不方便了,要肩扛手提,而道路崎岖不平。每天忙的是庄稼的护理,家禽家畜的好坏,那些贫困户家里劳动力又少,收入微薄。
但让人欣喜的是,每个驻村干部都很负责,大家都对扶贫工作比较满意。像涂坝村的驻村干部,从与老百姓交流来看,大家都很感激他;仙仁村的一个县扶贫办干部,更是能说出每一户的家庭情况。虽然基层工作很难做,但他们都在坚持,他们战斗在扶贫攻坚的一线上,他们是扶贫工作的中流砥柱。
备注:涂坝村驻村干部王世华,尧洞村的驻村干部彭图罗,仙仁村的驻村干部周光明、田花。
二、感想
这次实践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
我也是农村出生,明白农村生活的艰苦。但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家乡真不能说贫困。我居住的小镇,可能只有在十年前才有那样灰尘漫天的公路。在我们这里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他们在建设家乡,老人也基本不用干重活。保靖的贫困村不一样,他们的一些老人仍要做着一些繁重的农活;小孩子无人管教,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我是幸福的。应当要做的,是把握现在的条件,努力拼搏,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种情况,希望能有更多人去关注湘西贫困地区,去给它带来着长久的发展。别人的帮助都是次要的,自己还是要想办法脱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老一辈没有可能那个动力去脱贫,但是年轻一辈还是要努力摆脱贫困,同时要让他们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这里面文化教育就显得很重要了,要把年轻一辈的奋斗精神激发出来,以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为纽带,以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素养为基础,带动家乡的发展。政府应该努力给他们搭建平台,不能让有志之士有心而无力。当地的教育问题很突出,好多扶贫公式牌上都有关于上学而导致贫困的原因。
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不懂得感恩的人会把它当作理所当然,这样的效果就会消极了。如果有人把政府当儿子,吃住都靠政府,有问题就找政府,而不是自己去努力解决了,那扶贫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啊。所以,在为百姓谋福利的时候,也要说清楚政府为他们做的事,这些事,是为了建设国家,但不是理所当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希望我国所有的贫困地区都能在党的带领下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感想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砥砺奋斗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永当“为民服务孺子牛”。
“孺子牛”是任劳任怨、苦干实干,甘当“勤务员”的形象。青年干部要摆正“公”与“私”、“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人民的角度干工作。不管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还是不松劲的疫情防控,青年干部都要迎难而上,冲在一线,甘当为民服务的“店小二”,将爱民深深扎根在思想里,把为民服务处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与人民干在一起、想在一起,下沉基层一线,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与基层实践集合起来,以优秀榜样、时代楷模为榜样,汲取榜样的精神“密码”,将“一枝一叶总关情”落实到实际工作的点点滴滴,拿出实打实的举措,用真招实招解决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
“拓荒牛”奋发扬蹄,披荆斩棘,敢于创新,不走寻常路。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推开新征程新发展大门,构建新发展格局,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要创新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创新思路。青年干部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经风雨中长才干,练真功,咬定目标,一往无前,以舍我其谁的魄力率先攻克产业、技术、科研的“难题”,敢啃“硬骨头”,敢向“无人区”开拓。征途漫漫,惟有创新,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与时间赛跑,敢为人先,蹚出因地制宜的群众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向先进学习,在利民为民事业中闯出新天地。
甘当“艰苦奋斗老黄牛”。
老黄牛是农民劳作的伙伴,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化身。青年干部精力旺盛,要发扬全力以赴、全心投入、踏实勤恳、任劳任怨的精神,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当好为民服务的“老黄牛”,一步一个脚印走实走稳。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今天的幸福与成绩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美好的明天是一砖一瓦拼出来的,没有等出来的成绩,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奔跑在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将奋斗精神发挥到极致,无论身处何种岗位,身兼何职,都应该始终做到勤奋工作,埋头苦干,不忘初心,不负民心。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坚守岗位,于细微处做真功,把平凡做到不平凡,在为民服务中彰显青年精彩,打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名片。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追梦圆梦路上需要广大青年干部拿出“三牛”精神,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砥砺奋进新时代!
脱贫攻坚感想4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饱含习近平主席对新一年的殷切期盼。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当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期望与要求,燃起坚定的奋斗信念,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奋斗无止境,要用决心筑牢奋斗的根基,用初心践行奋斗的意义,用恒心完成奋斗的梦想,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将“奋斗”化虚为实,接续谱写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华丽篇章。
下定决心,立稳脚跟,让奋斗的根基更加牢固。
决心是改变的源头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坚定了“愚公移山志”般的决心,量化攻坚任务,在泪与汗中砥砺奋斗取得了不朽的成绩。“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基层工作是所有工作开展的根基,刚接触基层工作的我在田间地头的穿梭中深深体会到做好基层工作如同“小蚂蚁啃大骨头”——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基层干部一定要下定扎根基层的决心,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家长里短的交流中摸察民意,在田间地头的穿梭里强筋健骨,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中迅速成长。同时,我们必须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燃起“啃下硬骨头”的信心,才能在推进新的工作开展中立稳脚跟,量化任务,规划蓝图,完成使命。
坚守初心,不忘使命,给予奋斗不竭的精神动力。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永远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源泉,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必须从思想到行动上始终贯穿“为民”二字,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终生不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一段旅途中披荆斩棘,给予奋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彼岸。
树立恒心,坚韧不拔,给奋斗插上克服万难的翅膀。
“山溜穿石”不止因其力量,更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磨杵成针”不止因其力度,更因其坚持不懈,持续发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夜渡滔滔于都河,脚踏万里长征路,用生命绘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史诗。“唯有风雨兼程,才能无愧于人民重托,才能让我们的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周期长,成果收效慢。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恒心,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贯穿工作始终,牢牢遏止各种退缩软弱之风,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击退“狂风骤雨”。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新的一年仍需不断奋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用奋斗去填满,祖国的伟大复兴需要用奋斗去实现。我们要用决心谱好奋斗的开篇词,掌稳方向的舵盘;用初心贯穿奋斗的始末,连接繁茂的根与叶;用恒心谱好奋斗的高潮部分,荡出波澜壮阔。
扶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5
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当前兴宁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还有硬仗要打、有“硬骨头”要啃。要如期完成攻坚,还须咬定目标,持续发力。同时,还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为决胜全面小康不断蓄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目前,影响兴宁剩余4个未退出省定相对贫困村的“卡脖子问题”——供水问题,都已得到妥善解决。这意味着兴宁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已拔掉了“最后一颗钉子”,进入收尾整理阶段。脱贫攻坚让许多贫困村、贫困户站上了新的起点:贫困村已实现路通、电通、水通、网通,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前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要取得脱贫攻坚战场的全面胜利,就必须慎终如始,继续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贫困户、贫困村的帮扶工作,确保顺利摘帽、确保不出意外、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一户,扶上马再送一程。
这一程,其实也迫在眉睫。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全面脱贫是实现小康的基础,建成小康是脱贫攻坚的延续。所以,脱贫工作不能满足于摘帽子,更不能止于摘帽子。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乘势而上,继续巩固,有针对性地强化脱贫户、脱贫村的后续发展动力,增强内生动力,让脱贫村、脱贫户在完成“输血拔针”后也要具备“造血再生”的能力,在成功“摘帽”后仍然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前行,自力更生开创更美好的生活,大步奔向小康路。
更重要的是,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未来之路,接续奋斗;攻坚而进,克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