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祥的琴声飞过旷野的读后感范例通用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徐贵祥的琴声飞过旷野的读后感范例通用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徐贵祥的琴声飞过旷野的读后感1
这里是大别山,是孕育希望火种的地方。
鄂豫皖苏区最早的列宁小学在这里诞生。
这里也是沈泽民、蒋光慈、林月琴等许多中国革命先驱的故乡,是他们安放童年的地方。
他们的故事,就是从这延绵起伏的山峦间开始的……
大别山也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贵祥的故乡。提及故乡,他曾说:“故乡于我而言,既是出发点,又是加油站,还是栖息心灵的寓所。尽管我后来参军,当了作家,有了各种身份和头衔,但是我的身上永远摆脱不了故乡的泥土气息,大河波涛,小桥流水,春风秋雨,夏荷冬日,老街的青石板街道,常常历历在目,因此可以说,故乡是我的创作源头,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有故乡的风土人情,都有故乡的味道。”
徐贵祥的首部长篇儿童小说《琴声飞过旷野》,也是缘起于三年前他重返大别山的又一次归乡之旅。
徐贵祥的琴声飞过旷野的读后感2
徐贵祥,男,1959年生,皖西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中篇小说《弹道无痕》等,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等。获第七、九、十一届全军文艺奖,第四、九、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悠扬的琴声携着电报密码,飞向夜空,飞过旷野,飘荡在战区上方,传递着硝烟里的战斗任务与胜利曙光。战火纷飞的年代,童子班的少年韩子路在革命斗争中完成蜕变,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山里娃成长为用琴声传送情报的文艺战士。《琴声飞过旷野》是向上向善向美向真的,徐贵祥一改挥毫千里的军事场景铺排,将宏大的战争场面与错综的人物关系压缩,用细腻澄澈、简洁晓畅的笔法描绘了童子班孩子们的纯真坚毅与英勇果敢,塑造了韩子路、乔咏秋等性格鲜活、可敬可爱的少年革命者形象,以赤诚匠心谱写出一曲童心飞扬、理想照耀的平凡英雄赞歌。
徐贵祥的琴声飞过旷野的读后感3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长小说——《琴声飞过旷野》。我先把这本书的整体内容浏览了一遍,接着认认真真地通读,然后再细细品味书中的精彩内容,就这样历时一周,我终于读完了。
这本长篇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八岁的女童“拉倒”成了孤儿,被一个债主卖给了茶山戏班子,从此开始了在戏班子里打杂的生活。不久后,小拉倒所在的茶山戏班子加入了红军宣传队,她也被改名为“韩子路”。随后抗日战争爆发了,韩子路和其他孩子们也加入到了战斗的一线,帮助运送伤员,在战争期间,韩子路和其他孩子们还被送到部队所创建的希望小学接受文化教育。慢慢的,韩子路由一个性格内向的“小拉倒”成长为了一名勇敢的共产党员战士。
书中,韩子路利用胡琴向司令员传递“约翰斯基”密码的情节,令我印象深刻。一名红军报务员叛变了,秘密用电报为日军发送了司令员准备在牛尾巴岗开展街巷游击战的全部计划,红军部队危在旦夕。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韩子路想起他们曾经玩过的“约翰斯基”密码游戏,灵机一动,决定用琴声来传递“报务员变节,紧急撤退!”的密码。司令员听到琴声后,迅速破解了隐藏在音符中的密码,立即指挥部队紧急撤退,逃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在这紧急关头,韩子路临危不乱、机智勇敢的行为,拯救了红军部队,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一个可怜的孤儿,自从来到红军宣传队,不断地磨炼成长,渐渐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刚开始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为生存而打拼,在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后,树立了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从而成长为一名信念坚定的红军小战士。
我和书中的韩子路是同龄人,不同的是,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幸福的时代,不用为了吃不饱饭或没地方住而担忧,可以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成长。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学家,我应该向韩子路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努力磨炼和提升自己,坚持自己心中的热爱,不断探索、破解自然的密码。
假期的一天,父母带我来到了金寨县第一希望小学,看着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仿佛听到那悠扬的琴声再次响起,缓缓飞向那巍峨的青山,飞过那无边的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