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第一篇】

上海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本市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我们总结、提炼了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土地利用和规划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村镇及部门提供启发和借鉴,共同将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新阶段。前面给大家介绍了嘉定区向阳村的相关情况,在接下来的推送中将为大家介绍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青浦区莲湖村的相关情况。

莲湖村位于青浦区青西郊野公园核心区内,地处淀山湖地区。莲湖村的村域面积平方公里,村民总户数672户,2014年莲湖村被列为青浦区首批美丽乡村区级示范村,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2018年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

村庄概况

区位特征

交通:紧靠318国道的沪青平高速公路,村配有直通淀山湖的拦路港。

创新亮点

整体策划富有江南文化韵味的布局风貌,凸显“长在郊野公园中”的村庄特色。

依托互联网促进“三一”产业联动,开展合作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

引入品牌,打造创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平台。

创新设立了7个党建网格,实现“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快速通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历史文化与风貌

自然资源

莲湖村以“大莲湖”为名,6000亩湖水盛开莲花,盛产莲藕、鲜菱、鱼虾,平方公里的村庄拥有沿湖60%堤岸风景线。

地处淀山湖地区,紧邻郊野公园,周边休闲、观光、度假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风貌

村落内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格调,且有三栋百年老宅。但多数房屋建成年代较早比较老旧。近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水乡的建筑风貌韵味。

策划及规划

策划

发展目标:

田园新水乡,旅游目的地

功能定位:

以湿地荷塘、郊野公园为特色的,展现生态保育、有机农业、休闲旅居和人文创意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发展策略:

以农为根、以人为本、文旅创意、联动发展

规划特色:

空间一体化——进一步强化了郊野公园和村庄的空间一体化,促进郊野公园和村庄设施共享、利益共赢。

产业聚焦——聚焦乡村旅游,从旅游项目、旅游线路、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拉长了旅游产业链。

养老创新——提出了创新的乡村养老服务模式,具有可推广的价值。

水环境保护——严格保护莲湖村独特的水环境,打造了以“莲”、“湖”为主题的水上绿化生态系统。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两带、三心、九片区”的村域空间结构:

一轴——莲谢路乡村发展主轴。

两带——练西公路乡村风光带、大莲湖湿地风光带。

三心——西谢庄水乡风貌核心、东谢庄休闲旅居核心、朱舍乡村文创核心。

九片区——荷塘生态保育区、大莲湖水域保护区、新乡村文化聚落、有机稻田种植区、红柚文化主题公园、两片荷塘及水产区、蔬菜果林种植区、乡村创新聚落。

土地资源创新利用:

将原来的2处农资仓库改造成为民服务中心,同时举办丰收节、集体婚礼等活动来盘活闲置空间;此外还有16个点位的闲置仓库可供改造利用。

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针对田、水、路、林等自然要素的特征,分别提出每项要素的整治区域和整治策略:农田整治、水治理、扩林等。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第二篇】

在偏远山区,山多地少,信息闭塞,种植技术水平低、销售渠道缺乏等条件限制着农业的发展,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利用现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深度应用给山区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思路。

在2017年河池东兰县和都安县扶贫项目中,慧云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种植新型葡萄,让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通过出租家中闲置的土地拿到租金,在家门口就业种植葡萄,不仅不用远离家乡,还可以有富余!预计到2018年葡萄成熟的时候,还会有一笔不错的分红收入。

慧云信息利用自主开发的标准化生产服务平台,在广西河池东兰县和都安县将葡萄种植最佳实践通过数学模型构建为标准化生产体系,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当地种植基地复制分析一流农技专家的经验技术,进行智能化农技指导,在专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扩大专家服务的面积和效率,让从未进行过葡萄种植的农户也能种出高品质葡萄;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产销高效对接,整合了线下与线上销售渠道网络,与百果园、鑫荣懋等知名生鲜连锁品牌合作,根据葡萄的果品等级对葡萄进行收购,解决农户葡萄销路狭窄问题,避免产品滞销,有效保障农民的收益。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第三篇】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阳泉实际,发展产业经济,强化环境整治,树立文明新风,完善公共服务,深化农村改革,我市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寒冬季节,走进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虽然树木缺少些春夏季的生机,但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观一处接一处,文昌阁、文化苑、百寿亭等,仍可让人感受到村里景色的别致;沿着整齐有序铺着青石的街巷走进农家小院,外表不显眼的窑洞暖意十足,屋里安装了天然气壁挂炉,厨房装着燃气灶,取暖做饭方便快捷。厨房、卫生间还统一铺设了管道,用水方便,排污也方便,里里外外干净整洁;村民很少猫在家里取暖,而是忙着在村里的养殖场、砂货厂干活挣钱……

这是西岭村村民最平常的生活写照,也是我市不少农村努力发展的方向。作为我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西岭村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村支“两委”通过引导多方力量、挖掘多种资源、采取各种措施等,进一步促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

今年,我市启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以一个行政村或几个行政村为单位,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提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特色文化培育发展等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立示范村

平定县冠山镇杨家沟村,位于冠山脚下,传统产业“杨家沟豆腐”在我市家喻户晓。今年,杨家沟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了山西古州冠山书院小镇建设项目,力争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带动民富村美。

据介绍,项目以冠山书院文化为主轴,深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将康养产业与文化旅游互相结合,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教育、体育运动、养生养老及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康养特色小镇。目前,豆制品体验馆主体建筑已完工,项目中心区花海区域已完成场地造型施工等。这个项目也被列入冠山镇明年计划实施的镇域重点项目之一。

杨家沟村的规划建设,正是紧紧围绕《阳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的。《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推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我市要求,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共建美好生态家园;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统领其他专项规划,按照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的理念,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涉农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部门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根据城市近郊、工矿商贸、绿色生态、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保留村庄特色,精心设计载体,确立创建主体,策划特色品牌,科学谋划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品,彰显产业特色、淳朴乡风、美丽风景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示范村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加大财政资金对示范村的投入,鼓励引导工商企业、社会资本以捐赠投资、结对帮扶、村民筹资筹劳等各种形式开展创建。

以“五个振兴”为内涵,合理规划推进示范村建设

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合理规划是前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首要条件。我市要求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推进村庄优化整合,切实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构建优美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完善规划,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同时,示范村建设重点在打造亮点、放大优势、展现特色上下功夫。注重挖掘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体现原始风貌,彰显个性魅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加大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化保护改造,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平和景观效果。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使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标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建设,做到生活垃圾定期清理、清运,确保乡村清洁。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市要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数量为主向以质取胜、效益优先的高效精品农业转变,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提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依托当地优美景观、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等资源,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标准高、带动强、服务设施完善配套的农家乐、民俗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培植精品旅游村、休闲度假村;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工业、集体物业和服务业。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各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善行义举榜、星级文明户创建等道德实践活动;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以政策支持为引导,发挥示范村带动引领作用

今年,我市选取了30多个产业发展基础好,村集体及村民收入高,村支“两委”班子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创建积极性高,能够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盂县仙人乡仙人村因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村支“两委”班子主动积极寻求发展,在全乡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仙人村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是盂县东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近几年,村里优化农作物品种、普及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在稳定高效的农业基础上,去年仙人村引进光伏产业项目,有效利用裸岩山坡600多亩,为集体经济和村民增加收入30多万元;为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融合发展,今年村里招商引资引进肉驴养殖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还可带动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村里已形成的300亩林业示范基地,为农林牧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是前提。今年,村里积极筹集人力、物力,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仙人村党支部书记郭福俊介绍说,村里的街道硬化了8公里;广场、道路两旁种植了花草树木;雇用保洁员3名,配备垃圾车13辆,设置垃圾固定堆放点两处,努力为村民提供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在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我市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项目拉动等方面提供保障,促进示范村的建设。市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政府前期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加大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投入力度。同时,积极探索项目资金整合新机制,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在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的思路,以示范村创建为平台,统筹安排村庄建设改造、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治、环境绿化美化、乡村旅游示范培植等重点工程,将创建活动与项目建设统一起来,优先将项目建设向创建村集中,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创造条件。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第四篇】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阳泉实际,发展产业经济,强化环境整治,树立文明新风,完善公共服务,深化农村改革,我市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近几年,西岭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主导产业、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乡村振兴。

寒冬季节,走进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虽然树木缺少些春夏季的生机,但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观一处接一处,文昌阁、文化苑、百寿亭等,仍可让人感受到村里景色的别致;沿着整齐有序铺着青石的街巷走进农家小院,外表不显眼的窑洞暖意十足,屋里安装了天然气壁挂炉,厨房装着燃气灶,取暖做饭方便快捷。厨房、卫生间还统一铺设了管道,用水方便,排污也方便,里里外外干净整洁;村民很少猫在家里取暖,而是忙着在村里的养殖场、砂货厂干活挣钱……

这是西岭村村民最平常的生活写照,也是我市不少农村努力发展的方向。作为我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西岭村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村支“两委”通过引导多方力量、挖掘多种资源、采取各种措施等,进一步促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

今年,我市启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以一个行政村或几个行政村为单位,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提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特色文化培育发展等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立示范村

平定县冠山镇杨家沟村,位于冠山脚下,传统产业“杨家沟豆腐”在我市家喻户晓。今年,杨家沟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了山西古州冠山书院小镇建设项目,力争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带动民富村美。

据介绍,项目以冠山书院文化为主轴,深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将康养产业与文化旅游互相结合,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教育、体育运动、养生养老及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康养特色小镇。目前,豆制品体验馆主体建筑已完工,项目中心区花海区域已完成场地造型施工等。这个项目也被列入冠山镇明年计划实施的镇域重点项目之一。

杨家沟村的规划建设,正是紧紧围绕《阳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的。《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推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我市要求,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共建美好生态家园;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统领其他专项规划,按照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的理念,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涉农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部门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根据城市近郊、工矿商贸、绿色生态、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保留村庄特色,精心设计载体,确立创建主体,策划特色品牌,科学谋划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品,彰显产业特色、淳朴乡风、美丽风景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示范村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加大财政资金对示范村的投入,鼓励引导工商企业、社会资本以捐赠投资、结对帮扶、村民筹资筹劳等各种形式开展创建。

以“五个振兴”为内涵,合理规划推进示范村建设

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合理规划是前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首要条件。我市要求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推进村庄优化整合,切实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构建优美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完善规划,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同时,示范村建设重点在打造亮点、放大优势、展现特色上下功夫。注重挖掘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体现原始风貌,彰显个性魅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加大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化保护改造,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平和景观效果。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使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标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建设,做到生活垃圾定期清理、清运,确保乡村清洁。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市要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数量为主向以质取胜、效益优先的高效精品农业转变,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提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依托当地优美景观、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等资源,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标准高、带动强、服务设施完善配套的农家乐、民俗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培植精品旅游村、休闲度假村;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工业、集体物业和服务业。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各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善行义举榜、星级文明户创建等道德实践活动;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以政策支持为引导,发挥示范村带动引领作用

今年,我市选取了30多个产业发展基础好,村集体及村民收入高,村支“两委”班子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创建积极性高,能够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盂县仙人乡仙人村因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村支“两委”班子主动积极寻求发展,在全乡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仙人村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是盂县东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近几年,村里优化农作物品种、普及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在稳定高效的农业基础上,去年仙人村引进光伏产业项目,有效利用裸岩山坡600多亩,为集体经济和村民增加收入30多万元;为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融合发展,今年村里招商引资引进肉驴养殖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还可带动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村里已形成的300亩林业示范基地,为农林牧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是前提。今年,村里积极筹集人力、物力,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仙人村党支部书记郭福俊介绍说,村里的街道硬化了8公里;广场、道路两旁种植了花草树木;雇用保洁员3名,配备垃圾车13辆,设置垃圾固定堆放点两处,努力为村民提供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在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我市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项目拉动等方面提供保障,促进示范村的建设。市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政府前期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加大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投入力度。同时,积极探索项目资金整合新机制,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在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的思路,以示范村创建为平台,统筹安排村庄建设改造、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治、环境绿化美化、乡村旅游示范培植等重点工程,将创建活动与项目建设统一起来,优先将项目建设向创建村集中,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创造条件。

69 998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