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范例(优推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范例(优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
党的十六大,对民营经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使全国的民营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今年3月,广东省委依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作出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这是全面指导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广东增创发展新优势,推进全省工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产生重大影响,也标志着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但在山区县,目前仍存在着加速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有差距、环境欠佳、企业融资难、管理机制落后等一些问题和困难,亟需认真加以解决。
一、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认识不足,观念陈旧。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和人们观念的陈旧,贫困山区县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着疑虑,思想上固守“民营经济等同于私有化”的错误观念,担心民营经济的壮大会冲击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致使社会主义“变色”。因此不敢大胆地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地保护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山区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没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二)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逐步修改《宪法》,基本上完成了对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从允许到肯定的过程。但是,目前国家没有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地方也没有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保护、鼓励民间企业家投资的地方性行政法规或政策规章,致使民营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法律保护方面的障碍。
(三)民营经济融资难,企业的发展得不到银信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山区县金融部门开展放贷项目比较局限,县一级根本无放贷权,大部分民营企业只得从“地下钱庄”和私人手中用高利率借款以及相互担保等途径应急资金,大大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营运成本。
(四)财税政策不平等,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民营企业因国家鼓励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不配套,而无法享受三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和财政对国有企业提供的技术改造资金、贷款贴息和其他各种服务。另外,民营企业除了缴纳正常税费外,还面临名目众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这些都造成了民营企业待遇的不平等和发展的困难。
(五)现有民营企业素质不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以家族式、经验型的经营管理为主,在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主、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都较低。据调查,山区县域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的占%,高中文化的占31%,其余的均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家族式、经验型的经营管理,文化素质不高,使山区民营企业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在经营管理中容易盲目决策,企业发展无长远规划,企业经营常常“四面出击”或是“一哄而上”,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山区民营企业还存在产品单一、市场狭小、科技含量不高、信息不灵等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加速发展山区县域民营经济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宽松环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区贫困县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经济的“七分天下”。就如地处粤东北部,毗邻赣南、闽西,只有25万多人的平远山区县而言:目前,全县有大小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6011户〈间〉,其中民营企业2699间,从业人员3万多人。2014年度,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8822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税收5009万元,占全县纳税总额的72%。今年1—8月份,民营企业出口创汇万元,同比增长%。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量,也足以说明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已成为山区贫困县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贫困山区县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地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广东省委《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的思想,同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山区贫困县的实际,制订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努力营造一个政治平等、社会尊重、政策支持、法律保护、服务到位的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山区县域民营经济做强做大,逐步提高民营经济对县级财政收入的贡献率。
(二)建立和建全法律保障机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个人的私有财产需要法律来保护,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因此,山区县要进一步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强化执法刚性,加强民营企业的保护工作,使民营企业家食上“定心丸”,安心大胆创业。同时要坚决清理、废止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及规章、政策,抓紧时间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尽快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要落实执法责任,明确执法部门及政府各职能部门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职责。对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乱收费、乱罚款、强买强卖及破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人和事,必须坚决及时地追究处理,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金融部门要积极开办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各种贷款业务。
金融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借贷机制,切实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建立专门以山区县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在原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中小企业信贷部的基础上成立专门银行或赋予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新的职能,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金融部门通过适当方式放宽民营企业贷款的抵押条件。可实行无形资产,动产资产抵押贷款,允许企业以信用、品牌贷款抵押等,降低申贷“门槛”。三是对山区县银行、信用社要适当放宽信贷政策,扩大授信额度并简化贷款手续,以满足山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四)发挥财税部门职能作用,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财税部门要从重国有轻民营的观念上转变过来,要按照“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的原则。在开放投资领域、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及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一是在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上要不分国有还是民营,只要投入的目标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大力扶持其发展,使民营企业享受到国有企业的扶持待遇。二是建立财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山区县财政虽然是“保吃饭”的财政,但也要立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山区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培植壮大财源。每年可从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县级预算外资金和回收的本级原发放生产周转金中按百分比提取部分资金,作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贷款贴息和担保贷款等。三是制定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调整现行的税制,合理确定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尤其是所得税的负担是当今世界税收改革的趋势。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应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的原则下,适当调整现行税收制度。对在山区贫困县投资办厂的民营企业,要同样享受三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除从获利年度起“免二、减三”外,在期满后的五年内,再给予应纳税款30%——50%的减征,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四是投资开发建立民营经济科技园〈工业园区〉,为发展高科技的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五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民营企业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财政要适当安排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六是培训好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帮助企业建制、建帐,加强财务管理;帮助企业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努力降耗增效,增加企业收入。七是强化政府收费管理。坚决取消不利于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收费项目,切实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另外,由于山区闭塞,还要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产品、市场及信息服务,不断帮助企业创新改革,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五〉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素质,使民营经济做强做大。
一是政府要象关心国有企业一样关心民营企业,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培训,使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家求高、求强、求大的意识和魄力。二是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及现代化管理知识。使其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提高其预测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取代家族式、经验型等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民营企业管理跨越式发展。四是帮助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升级,调整和优化民营企业产业、产品结构。山区民营企业多以传统及资源型产业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引导那些资金、技术较为雄厚、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步提高民营企业的科技素质、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五是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开拓产品市场服务。山区县要积极协助民营企业做好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调查论证,引导好民营企业的项目投资,尽量减少民营企业投资决策的失误。使政府弱化了的“宏观调控”经济的管理职能转变为高效的服务职能。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第二篇】
随着农村改革深入,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经营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设施改善,使农业增效、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这些急需提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增强了,才能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清,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不强。许多农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作用缺乏科学客观全面的认知,对发展集体经济持怀疑态度,认为提倡发展集体经济已不合时宜;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过度强调发展的困难,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挖掘不够,存在畏难情绪。
2.村级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狭窄。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僵化,观念守旧,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经济的能力较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思路狭窄,许多村干部把发展集体经济等同于“上项目、找贷款、办企业”,提及发展集体经济,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现有的土地、产业、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3.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4.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制约,农业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村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5.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速度相对较慢。
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有些村集体资产被农户长期占用,甚至出现帐目混乱,管理存在着严重问题,导致村级集体积累在群众中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下降。同时,村级集体财产保值增值、管好用活缺乏有效的经营,没有用活资金,扩大再生产,多数是“坐吃山空”,集体经济逐年萎缩。
6、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收益体现较弱。
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比如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在农户集体观念淡薄和村干部怕麻烦、怕得罪人思想的综合作用下,“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
7、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且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个别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靠土地征用积累较大集体资产的村,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掌握在个别或少数人手里,有的出现决策失误,有的资产流失,审计中发现多起违规问题。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和对策
1、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因村而异发展“一村一品”的主攻方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更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
2、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经济成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兑现为民办事的承诺,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带动大部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担负起组织、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3、增强理财水平,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
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等工作,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提高农民群众对集体经济的信任和支持,促其健康发展。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第三篇】
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进而影响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影响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全面加强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增强村级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和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总体上来说,我市“民富村穷”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已成为农村工作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突出问题。
一、要着力解决发展认识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强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但在基层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在于基层对要不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模糊认识。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只要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也不关心、不支持,认为发展集体经济是村干部的事。有些村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认为花力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如直接给点补助来的省事、省力。一些村干部怕发展集体经济招来不廉之嫌,同时由于村干部选举竞争激烈,认为即使创下再多的“家业”,三五年后为谁所用还不得而知,没有意愿发展。同时,由于少数地方管理不到位,村干部侵吞集体资产案件时有发生,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认为发展集体经济使村干部能够借机捞好处,觉得没必要发展,等等。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要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首先必须打破这些观念的束缚。要牢固树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根本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主职干部认识到发展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促使村干部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心上,拿在手上。
二、要着力解决发展理念问题
为什么有的村“一刀切”,在土地等资源已经利用殆尽的情况下,还要将各类集体资产全部分配、变卖;有的村“寅吃卯粮”,将旧村改造、土地征用等本该村里合理留用的集体资金,超前投资,欠债搞建设,在一届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用光、花光?关键在于集体经济发展的理念存在问题,把发展集体经济等同于创办企业,由此形成发展集体经济无门路,工作无法开展的死胡同。觉得村级组织运行、新农村建设资金反正由各级财政补助和支持,冒着风险去发展集体经济得不偿失。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很多的渠道。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要依靠政策扶持,更要依靠自力更生。在具体实践中,要树立集体经济发展要与村级组织运行相匹配的理念,以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贪大求全,不急于求成,根据不同村的实际,坚持“一村一策”,稳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树立与农村发展相匹配的理念,既要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又不能“寅吃卯粮”,为农村长远发展留有余地、留下空间。
三、要着力解决发展路子问题
为什么一些基层干部谈到发展村级经济就是租赁资产、转包土地,发展力不从心、束手无策?关键在于发展思路不清,对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认识不足、挖掘不够,觉得无资源、无资金、无路子。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应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因村制宜,选准路子,创新发展模式,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不同的发展“道路”。城郊接合部、中心镇区等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村,可以大力发展租赁物业、联建物业、结对物业、商贸物业等不同类型的物业经济。正在实施旧村改造、空心村改造和异地奔小康的村,可以同步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集镇、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村集体资产资源经济。在土地、山林、生态等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以遵循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原则,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或现代农业,提高特色资源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对集体存量资金较多但可用资源较少的村,可以采取“走出去”战略,通过异地购买资产、开发资源或入股经营等方式,增加集体投资收入。对集体资产的租赁、承包,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通过“五议两公开”程序,提高集体收入。
四、要着力解决发展主体问题
为什么有的村或有区位优势或有资产优势或有资源优势,但集体经济始终上不去?关键在于缺少发展的带头人。应该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镇街和农村是责任主体,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应承担第一责任。我市“能人治村”的现象比较突出,致富能人担任村干部的比较多,在发展经济方面都有一套。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缺少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难以调动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性、主动性,村干部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意愿投入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通过合法程序,不拘一格地把发展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配到村级班子中来,提倡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兼任职务。对那些政治素质差、不求进取的软、散、弱班子坚决予以调整。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出台专门的政策进行扶持,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土地使用上要优先,在贷款发放上要优惠,在税收上要执行减免规定。同时,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考核挂钩、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奖、结对企业发展激励机制等有效办法,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要着力解决发展管理问题
为什么有的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却要求把资产、资金一次性处置完?根本还在于管理不到位,村民对集体资产、资金不放心。一些村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集体资金流失,一些村由于财务公开不到位而导致群众意见很大,一些村干部放手花钱而导致收支失衡,一些村干部借发展之机敛财而导致腐败,等等。这些,已成为引发基层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要同步加强集体资产、资金的管理。在集体经济发展前,要建立集体资产登记制,对经济薄弱村集体资产逐一登记,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台账。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建立集体经济发展民主决策制和项目审批制,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承包合同制定或变更等重大事项,要严格执行“五议两公开”程序,新上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认真谋划、科学论证。在集体经济管理中,要严格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不断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分配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行阳光作业,堵塞各种漏洞。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第四篇】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01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
组织领导还不够强。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党政领导片面认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必要,也没办法,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时论”、“无需论”、“无路论”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在实践中未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党委、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推动政策不足,资金投放有限,指导引导不够,社会合力不强,发展氛围不浓。
二是发展意愿不强。村干部客观上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闯市场,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必要花心思再去发展集体经济,“经营成功了——成果是集体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债务难化解”,不愿意去冒风险,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原有村办企业都已然改制,重新强调由村班子集体经营“属于全体村民”的股份制市场主体(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革),在机制体制上看也存在矛盾,难有大的作为。
三是发展信心不足。部分村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信心不足。
四是工作精力不专。村经济合作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无专门经管人员,大都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兼任,很难专注于发展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力不从心。
五是考核激励不够。村干部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力量。但长期以来,对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求有余、激励不足,现实中往往出现短期行为。一些村干部只顾村级组织的日常开支,不管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些拥有一定经营性资产、经营性收入比较稳定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所作为。条件差的更是感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长、见效慢,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在“造血”与“输血”上选择了后者,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救了一时之急却难解长远之难。
02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
来源合理性、稳定性差。
事实上,近年来的“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工程”主要不是靠经营集体资产发展壮大的。主要收入有三块:
一是物业出租收入。利用老村部、老校舍以及违法建筑出租给私营小企业办工业,这是村级集体经济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它给全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造成冲击,给低小散的落后产能提供了温床,给全市生产安全、环境保护、食品等产品质量监督造成较大压力。
二是项目资金收入。行政村多数在千方百计规划和包装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争取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在实现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求得部分劳务盈余,补充村级运转经费的不足。但它收入多数是一次性的,带有明显的偶然性。
三是联系部门、联系企业和社会“捐赠”收入。其副作用也越来越大,依赖思想和攀比心理增强,而随着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化的推进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深入,联系部门已无“钱”可给。
03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源禀赋差,
发展受制多。
一是土地政策制约。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村级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资源基本被挖尽,而随着土地宏观调控趋紧,在城市优先发展的导向下,村级发展用地指标很难落实,再想走开发建设之路必无前途。
二是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在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大部分村把资金都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缺少资本积累,部分经济薄弱村连维持运转都有困难。同时,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不够健全、经济法人地位很难让市场认可,加上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很难从金融机构融到资金。市农信担保公司资本金不足,授信额度十分有限。
三是缺少相关物质条件,就地发展潜力不足。一些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区位条件差,很难找到好的发展项目。而且这些村中,农民收入在早期大多来自农业为主,在承包到户时,往往对集体土地、水面、房产等资产处置过程中,采用一分了之的简单化办法后,资源性资产已基本承包到户,经营性固定资产也瓜分到户,村集体失去了统一经营的资源和资产,就地发展潜力有限。
四是缺乏人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熟“三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农村出人才,但留不住人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事业不够美好”、“职业又太艰辛”,留不住为其“服务”的人才——这是长期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04
村级集体支出刚性增长,
村级“财政”压力持续加大。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村级组织的负担加重了。在统筹城乡,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新形势下,各级对村级组织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村民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村级组织投入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公共财政投入很多是有比例的“以奖代补”,意味着村级组织干事越多、贴钱也越多。道路维护、绿化养护、垃圾清运、路灯照明等方面,村里也需要投入长期后续资金。
此外,由于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对称,村一级还要承担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等政府职能,征兵、计划生育、综治联防等社会事务管理也需要由村级落实部分资金,各条线的创建活动,也增加了村里的资金支出,各种误工报酬、办公开支等支出也在大幅上升。
对策建议
从村干部报酬享受、日常办公经费落实、公益事业建设能力三个维度考察,按照中央“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先例,建议将村级组织运转的功能保障边界确定为:村级组织坚强有力,村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适应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村民基本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社区管理服务,基本达到“管理规范、服务到位、村民基本满意”的要求,最终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村级组织运转”与“保障村级组织运转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01.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保障村级组织基本正常运转
一要建立直接转移支付基本运转经费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村干部基本报酬,按照村级组织“能开门、可办事”的最低标准,根据行政村人口数量,由市、镇街两级财政按照人均所需标准直接转移支付——实现基础性保障一块。
二要建立政府职能有偿委托、购买服务制度。在具体操作上,可按“项目委托、经费带帽”方式进行。如人口普查是典型的政府行为,但工作离不开村级组织的实施,则可以由市统一编制预算,统一核拔到村(也可根据工作质量,实行奖补结合),以保障村级组织有效承担政府职能。
02.
建立财政投入主导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三农”项目建设机制,保障村级各项事业的正常发展
根据市、镇街、村三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分清轻重缓急、讲究功能集聚、体现差别发展、有效整合资源的前提下,每年选择立项一批农业“两区”、农村“两新”项目,整合现有涉农政策资源,制定财政投入专项扶持政策。对纯公共性质项目取消或降低村集体经济组织配套比例,逐步建立财政投入主导制。
03.
鼓励村级经济自我经营
培育集体经济内生发展能力
因村制宜,发挥各自优势,鼓励引导村级组织积极投身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和管理,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培植“村级财政”的主要力量,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力保障。
一是在财政投入上,政府要设立村级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开展建设的经济项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经贴息或专项补助的方式给予必要支持。
二是在土地政策上,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明确归所在村集体所有,获取的建设用地折抵指标部分留于村集体,用于发展集体物业经济。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
三是在税费政策上,对村集体所缴的房产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以及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工程所征的税收,实行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对村集体物业项目建设、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相关审批费用,除需上缴上级部分外予以免收,涉及到的服务性收费按成本收取,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负担。
四是在金融政策上,市财政要加大对农信担保公司的注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优惠利率。
04.
创新发展思路
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的有效途径
一是从整合提升村域资源中增值收益。大量的农地分散在农户手中,传统经营,闲散低效。在明确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下,在村级可大胆探索“只认面积不认位置”农地流转政策,由村经济合作社行使“土地银行”职能,收储连片农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参股招商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实现溢价收益。同时,要重视村内水域这个被遗忘的重要资源,明晰产权,整合开发利用。
二是从盘活存量二次开发中增值收益。村经济合作社可以对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仓库等村所有各类物业进行资源整合、二次开发,提升容积率,扩充资产量,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商业开发,提高使用效益,强化租赁经营。对分产到户的原生产队共育室、仓库等,可有期限租赁方式统一收储(入股开发)、统一整修、统一出租。
三是从重视利用农业的多功能特性,进行深度立体开发中增值收益。农业除农产品生产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态、传承民俗地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服务的功能。村经济合作社可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的开发。
四是从发展农业服务业中增值收益。村经济合作社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经营的专项服务和配套性服务,牵头组建生产合作、服务合作、劳务合作等各类生产服务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如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供销社、粮管所、农机站等承担的功能,可尝试由村经济合作社发起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来提供农产品烘干加工、市场交易、冷链保鲜等农业服务。
五是从承接社区服务项目中增加收入。抓住社区建设机会,围绕服务社会事业发展,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兴办村劳务合作社,以实行劳务总承包的方式对外承接社区服务、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企业后勤等工作,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村级服务经营收入。对市、镇街负责的道路养护、绿化、环卫清洁、河道保洁等工程,可以明确村集体劳务合作社享有优先承包权。
05.
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合力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一要完善财政奖补村民筹资筹劳政策。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政策,加大奖补力度,积极调动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
二要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投资村级公益事业。要引导和激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家、先富起来的个人以及所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以捐款捐物等方式兴办村级公益事业,逐步形成政府工作主导、村级(农民)主体、社会辅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06.
强化村级财务及其负担监管
确保村级组织运转规范有序
一要切实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严格控制村级管理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级经济会计核算、审计监督和村务公开等制度。对村级集体经济实施的项目,要从立项开始,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切实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综合效能。要严格执行支农项目责任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的全程监督、中期评估和竣工验收。
二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落实村级集体减负措施。“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充分相信基层,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切实控制和减少各种村级创建工作和考核评比工作,严格控制报刊订阅数量。
07.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夯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保证
要着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千方百计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强化教育培训,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市场经济以及农村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等培训,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要强化监督激励,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激励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来。
上一篇:八月党风廉政学习内容【精彩4篇】
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小结(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