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六个必须坚持专题党课【汇编4篇】

[db:作者]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政协六个必须坚持专题党课【汇编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政协六个必须坚持专题党课【第一篇】

按照机关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让每名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下面我围绕“党性修养”这一主题谈一谈认识体会。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以庆祝建党xxx周年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党性是我们共产党员修身齐家、干事创业的基石。坚定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锤炼增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古人讲,“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个必须终身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这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其实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的过程,把从党史中汲取的丰富营养转化为忠诚履职的不竭动力。说起党性修养,我们就会自然想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我觉得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重新温习一下这篇经典,以更加自觉、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坚持不懈地强化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党员意识,积极履行党员义务,真正将良好的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一要注重理论学习,在知行并进中强化理论修养。刘少奇曾说,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应该只做“起码的够格的党员”,而应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最忠实、最好的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党性修养的首要要求,是实现其他各方面修养的前提条件。作为办公室干部、作为一名文秘工作者,强化理论修养也是履行好岗位职责的第一要求,不深入学习并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认真钻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的决策部署,我们起草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和重要文件,就极有可能偏离方向,这是十分危险也是十分致命的,是不配做一名合格秘书的。这次***同志在委机关考察时,在我们综合处就理论学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下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指明了方向。这两天,我也深刻检视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虽说平时把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紧的,但实用主义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为写材料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学习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没有达到真正以此武装头脑的境界。下一步,必须进行针对性“补课”。一是突出重点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老老实实地、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学透《学习纲要》和《论述选编》两本教材,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二是带着问题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入思考、仔细琢磨,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合格的标尺立在解决问题的效果上,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在对重大问题的立场上,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三是注重创新学。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要坚守政治立场,在坚定信仰中强化政治修养。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讲党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世界观。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加强政治修养上比其他党员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理想信念作为修身立业的“定盘星”“主心骨”,在推进伟大自我革命中坚守初心使命。一是保持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把信仰信念刻在心里、融入灵魂,在“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正所谓“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二是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对党保持绝对忠诚,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三是保持政治本色。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永葆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三要强化示范引领,在完善人格中强化道德修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素质的综合反映。在我们百年的党史中,涌现出了无数英模人物,他们用深厚的道德素养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都是各行各业道德修养的典范。2023年,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开展向“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学习活动,张富清老人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岁月刻度。他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和办公室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张老“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的决心和勇气,形成敢于担当的品格特质,面对矛盾不退缩、落实责任不推诿、解决问题不绕道,让党性的光辉悄悄绽放在脚踏实地的执着坚守中;学习张老“从没提过军功,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满足,正确看待权力和地位、职级和待遇,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自己的成绩是在服务纪检监察工作大局中取得的,不居功自做、甘做“幕后英雄”,悄无声息地履行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学习张老“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工作”的克已和奉公,把个人进退得失放在一边,舍“小我”“小家”、为“大我”“大家”,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得失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心甘情愿、任劳任怨,把忙点、累点、苦点、委屈点作为一种常态,把多想、多干、多加班作为应尽之责。

四要坚守廉洁底线,在风险考验中强化纪律修养。党的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事业胜利的保证,是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必须坚守的底线,党的纪律所禁止的即是不能碰的红线。毛泽东同志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说:“党要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维护党纪国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职责,作为管“官”的“官”,管人的人,就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切实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成为一名“善禁者”。一要慎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坚决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真正做到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在老老实实做人与清清白白做事中锤炼品格,在遵守党规党纪的行动中塑造信仰。二要慎微。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避免第一次放纵、守住第一道防线。只有多积尺寸之功,点滴完善自我,方能“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做一个内心强大、人格高尚的人。三要慎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净友、不交损友,远离“小圈子”、“小兄弟”,决不能把正常的纪检监察工作关系异化为酒肉关系、交换关系和金钱关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

五要勇于担当作为,在服务大局中强化作风修养。优良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干事创业的巨大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在革命战斗年代,我们党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成为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宝,是我们党执政的宝贵精神财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办公室干部来说,我觉得强化三种作风最重要。一是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把工作做到前面,心里有数,统筹安排,起草材料尽量往前赶,给领导留够时间。二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从事材料工作,就要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以极端负责的态度、事无巨细的原则、心细如发的精神,以最讲认真的态度干好工作,把好每一个材料、每一道关口、每一个环节,切实为常委会站好岗、放好哨,当好“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三是甘于奉献、勇于吃苦。这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办公室干部的特质。写材料的人,没有甘于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是写不出来好材料的,起码的功夫得下到,该加班就要加班,把“白加黑、五加二”作为常态。

所以说,党性修养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在学习党史、铭记党史中汲取丰厚营养,在践行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砥砺党性,在持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具体行动中不断锤炼党性,才能成为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合格党员干部。

我就讲这么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体悟、多锤炼。

政协六个必须坚持专题党课【第二篇】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全市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切实以良好的作风和发展环境保障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局也召开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完善制定了实施方案,根据活动计划安排,下面我围绕“作风建设”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所谓作风,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一贯表现行为,既是一个人外在形象的体现,更是人的内在品质和涵养,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的品行或综合素养。而干部作风是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综合表现,涵盖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的方方面面,体现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干部作风与党风息息相关,党的作风是反映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包括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各方面一贯行为表现,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不是某个干部、某位领导的形象,而是一个机关、我们党的整体形象。因此,干部作风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设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一贯方针。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建的一个极端重要的方面。作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动力,关乎事业成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于我们尤其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最为紧迫的课题,是当前必须首要抓好的重点工作。

首先,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实际举动。党的十九大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先后就作风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省市通过会议、文件、以及检查督查等方式对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和强力推进,要求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深挖各种隐性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既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抓好活动各项任务落实。

其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持续整治作风顽疾的务实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在作风建设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制度执行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庸政、懒政、怠政等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滋生蔓延,产生了新的作风问题,社会反响强烈,群众意见很大,这也倒逼我们必须对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来一次全面彻底的大起底、大整顿、大提升,坚决整治作风顽疾和环境弊病,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真抓实干、服务高效的良好发展环境。

第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提升*工作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部门的作风建设如何,服务群众如何,*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各族群众和*界人士、信教群众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看法与评价,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专项发展关键时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压力大,结构优化升级困难多,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日益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群众路线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契机,充分认识到在*部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对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进行再教育、再深化,从而使我们的*工作真正为了实现群众利益来开展,作出的每一个决策都能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来考虑,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更加自觉和坚定。

二、认清当前形势,清醒认识干部作风问题的反复性和顽固性

*机构单设以来,积极提升队伍素质、推动工作开展、加强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和中央、省、市关于作风建设方面的要求,我们仍还存在一些干部思想不重视、作风不彻底、责任不明确、重点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制约着单位健康有序发展,影响着全市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过认真梳理总结,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业务不精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能力与新形势对*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对业务知识不熟悉、不掌握、不精通,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按部就班,安于现状,满足于差不多,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干好*工作的意识不强等问题。

(二)工作不细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起草文件和处理具体业务中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考虑个人、家庭问题较多,心思精力不集中,疲于应付、忙于对付,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工作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延续性,平时理论学习不扎实,蜻蜓点水、浮在表面,总结思考不深入,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等问题。

(三)工作不清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少,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在处理具体业务工作中,对政策法规研究不深入、业务流程办理不清楚、案件办理程序不规范、问责追责实施不有力,导致工作没少干,问题解决不够彻底。

(四)工作不上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庸懒散慢、不思进取,被动工作,消极应付,政策法规学习不深入、具体业务办理不规范、工作精神状态不振奋;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拖拖拉拉、执行不坚决,推进不扎实等问题。

(五)工作不准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研究不用心、解决问题不尽心,工作平平庸庸,上报材料、反映问题、汇报工作底数不详、数字不准、资料不全等,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低等问题。

(六)工作不落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当前的形势,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研究新情况,不解决新问题,工作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得力;工作过分强调客观理由,回避问题、上交矛盾等问题。

(七)工作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落实工作中存在发文不规范、网上办理流程不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及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不规范等问题。

三、坚持“四有”标准,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向细节延伸、向纵深拓展

作风关连党的形象,关系事业兴衰。*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干部肩负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职责,我们的工作做好了,传递的是党的温暖,维护的是党的形象。我们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结合起来,争做“四有”党员干部。

(一)要心中有党,始终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古人讲,“天下大德,莫过于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中有党是政治灵魂,对党忠诚是第一要求。忠诚,就是思想上高度一致、情感上高度认同、心理上高度信赖、行动上高度自觉。而当前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种诱惑越来越多,不少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迷失了方向,把人生的目的放在了当官、发财、享受上,加上攀比心理、侥幸思想作祟,思想颓废、道德滑坡,在背离党性宗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大家一定要深刻汲取教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筑牢抵御各种侵蚀干扰的思想防线;要不断加强学习改造,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始终牢记任职之初、入党之初、为官之初的信念和追求,保持正确的人生轨迹不偏移;要经常对照党章和党纪法规的要求检查反思,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必须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对党中央的决策指示,坚持贯彻,决不能打折扣、讲价钱、叫困难。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二)要心中有民,始终在用权上远离红线。*工作的重心在群众,本质要求是服务。尽管权力不大,但责任不小,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因为是“清水衙门”,就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更不能“口气大、架子大、脾气大”,让信访群众失望,使感情疏远;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但不能忘了为基层服务的职责。应该讲,这几年我们在服务群众、帮解难题上下了很大功夫,密切了关系,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宗旨意识相比,与人民群众需求期盼相比,与改进作风的根本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足。比如,还有个别同志群众意识不够强,服务态度不够好,不注意小节,不注重方法,对群众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不够,往往是性子急、调子高、嗓门大,虽是依法依规处理问题但群众不理解、不信服。能不能尽心尽力地为基层排忧解难,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作风形象的重要标准。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怀有一颗赤诚的“公仆之心”,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毫无保留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永远的“义工”。群众有困难困惑需要通过解决,充分说明群众信任党和政府。

(三)要心中有责,始终在干事中树立高线。中国历来有“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古训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邓小平在改革之初也曾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对党员干部来说,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既是义务也是责任,既是高要求也是硬要求。应该说,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志,工作是非常敬业的,实干精神比较强,经常加班加点,克服了很多来自生活上的困难,一心扑在工作上,这种精神我非常感动。但也有一些同志,干工作静不下心、稳不住神、吃不了苦,习惯于疲沓、拖拉,任务来了挑肥捡瘦,工作拈轻怕重,说到底都是工作干劲、敬业精神弱化的表现。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也都在说,工作忙、头绪多、任务重,加班加点,永远有干不完的活,但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也不是所有人都忙,忙的总是那几个人,加班的也总是那几个人。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同时进单位,三两年之后,能力素质拉开了一大截,有的很快能挑起大梁,有的只能干些边边角角的活,原因在哪里?关键是有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主动在繁重的任务中磨砺锻造自己,能力素质提高很快;反之,有的干工作拖拖拉拉,一项任务很长时间也完成不了,就是完成了也很难成为精品。蒙牛集团职工公寓门口挂着这样的标语: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没有智慧,请你拿出汗水;如果你没有汗水,请你让出岗位。如果没有真抓实干、紧张快干的作风,不要说进步,时间久了在本职岗位上也呆不住。当前,单位工作头绪比较多,各项工作要求很高,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标准。任务部署了就要迅速展开,上级要求了就马上行动,问题发现了就立即改正,切实有一种“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劲头。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岗位,牢记组织的嘱托,把工作当事业,有昂扬向上、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的职业操守,有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不懈斗志,在化解矛盾的道路上前行,不断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做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四)要心中有戒,始终在行为上坚守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规矩”,深刻指出纪律规矩是党的生命线,是为人做事的警戒线,是党员样子的重要保证。十九大之后,又再次划出了纪律“高压线”,警醒我们要心怀畏惧,行有所止。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底线思维,旗帜鲜明地激浊扬清、带头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守住不可逾越的红线,决不能在纪律规矩上放纵自己。一是要心有所畏,规矩天然具有内在的强大力量,谁敬畏它、它就保护谁,谁触动它、它就惩罚谁。懂法知法是畏法的前提,党员干部要把带头学习法规作为必修课,主动学习、深入学习,时刻对违纪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保持清醒认识,在纪律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违纪。二是要言有所戒,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酒桌上不当言行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我查了一下,他不仅是党员,而且是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现在社会上流行许多消极的段子,大家要敏锐鉴别,不能见怪不怪;要洁身自好,不能随波逐流;要积极抵制,不能麻木不仁。作为党员,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讲话要看对象、看场合、看时机,自觉做到“五不说”:不符政策的话不说,违背原则的话不说,有碍大局的话不说,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不负责任的话不说。三是要行有所止,为人做事要学会尊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要警惕“破窗效应”,清醒认识到,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降低一份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人心。大家要及时清扫思想、语言和行为上的灰尘,站得正、行得端、过得硬,强化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今年是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之年,也是落实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一年。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

政协六个必须坚持专题党课【第三篇】

同志们: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摆在“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人民立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至上的深层意蕴。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主义的内在要求

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为人类谋求自身解放的普遍真理。人民至上蕴涵着******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我们党对******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是党的群众路线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是******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百年不变的初心与使命。******和******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人类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的思想和活动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鲜明价值底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把握。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我们要善于汲取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我们要学习和掌握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和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肯定人民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动力、新智慧。

坚持人民至上是******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以贯之地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求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让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带领人民奔小康,都是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书记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人民至上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书记引用“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来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引用“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来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秉持的重要政治思想,《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晏子春秋》中的“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刘勰《新论》中的“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等等,这些都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朴素道理,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人民至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人民至上是******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一以贯之的思想精髓,是******总书记对******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会贯通做出的原创性贡献。******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人民民主,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和强大根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进程中展现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在复杂环境和艰苦条件下彰显出的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人民至上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价值底色。人民至上是******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价值内核,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守与发展。******总书记始终强调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总书记提出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最新表达。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利益实现的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开启世界历史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新征程。“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先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我们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扶贫,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新时代新征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意气风发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奋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也是不断夯实我们党长期执政基础的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共同富裕的千年梦想。我们要牢记******总书记“三个务必”的谆谆教导,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警醒,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共同富裕的共同体根基。

政协六个必须坚持专题党课【第四篇】

同志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系列时代课题的研究,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从哲理性高度精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而对“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解又需要深刻把握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要求。

一、“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虽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各具特点,却表现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成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必须始终运用的基本点。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百年奋斗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其根本保证就在于党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深深嵌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认识社会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解答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揭示中国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中国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也“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坚持自信自立是内在气质和精神品格。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自信自立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同样,自信自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支柱。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系列时代课题为研究主题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在科学解答重大时代课题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信自立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气质和创造精神。习近平强调:“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自信自立”精神品格的重要基点。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是思想方法和内在要求。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本质要求。“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正的目的是创新,创造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习近平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守的是马克思主义之“正”,创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跟时代步伐,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顺应实践发展,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守正创新”思想方法的根本点。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是工作方法和突出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是直面问题,在研究问题中揭示问题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围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习近平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一思想之所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正是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努力破解各种实际难题,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探索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

第五,坚持系统观念是整体特色和思维方法。系统观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工具。系统观念作为一种方法,强调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也就是说,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从而达到对问题处理的最佳状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结合系统观念的思维方法,运用“七大思维”,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进行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形成了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

第六,坚持胸怀天下是世界眼光和高远境界。胸怀天下反映的是博大的世界胸怀和坚定的大国担当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是把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两个大局”的理论,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二是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洞察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杂态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美好世界的建设。

二、“六个必须坚持”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立场观点方法的角度理解“六个必须坚持”,是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根本所在,也是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关键所在。

任何一种理论研究都隐含着立场问题。立场是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牢牢打上了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利益烙印,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不是出身无产阶级,但他们却有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认识,有着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谋利益的情怀和以人类的幸福为己任的境界。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定其人民立场。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立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经济成分多层化、社会利益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举措的制定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镌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每一个理论问题、每一个战略部署上。

观点是对事物的看法,是立场的反映。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讲到底,就是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这些方面的重大创新成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结晶。要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研判;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思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理论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理论;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的理论;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人类携手应对共同问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等。马克思主义观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通过贯彻和运用得到了新的理论升华,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谱写新篇章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认识世界是通过实践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握真理;改造世界是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实现自己的目的和价值。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而为了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谱写新篇章中,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具有鲜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形成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不仅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而且在于它在自信自立中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篇章,并且因此而更加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形成胸怀天下的世界眼光和高远境界,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方法是观点的运用。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在推进改革中,我们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多典故都是批评和讽刺形而上学的,如盲人摸象、郑人买履、坐井观天、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等等。世界上只有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瞎说一气,不需要依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而坚持唯物辩证法,则要求用大气力、下真功夫。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统一起来,坚持唯物辩证法,创立了守正创新的思想方法、形成了系统观念的思维方法、运用了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发展,之所以能够谱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首要的是守正创新。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刻认识系统观念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系统整体充分把握了事物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用系统方法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预见性、协同性,在动态平衡中促进系统整体发展。系统观念成为这一思想运用于改造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思维方法。问题导向是重要的工作方法,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一种实际运用。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根本要求。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以解决矛盾为目标,在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整体,立场决定观点,立场和观点决定方法,方法体现了立场和观点。“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因此,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三、“六个必须坚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遵循

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真正领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贯彻运用这一思想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之所以闪耀着最灿烂的真理光芒,根本就在于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继续推进,之所以能够继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根本也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在历史主动中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在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奇迹的同时,也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篇章。

理论创造性成果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问题理性思考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产物,实事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及“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产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等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产物,加强党的领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这些理论贡献是从新时代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判断。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把握历史大势,科学回答时代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第二,在“两个结合”中贯彻“六个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准确理解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思维的系统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反映的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并且以立场、观点、方法为层次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就在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一个守正问题,更是一个创新问题。“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守正创新的基点。只有面向实际、与实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具有生命力。只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并能够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绽放出真理的光芒。

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融通,在准确把握“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要求,一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时代课题做出深邃思考、深入研究和科学回答,形成系统化学说;二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面向实际的“真用”上回答好“四个之问”,并用创新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这个结合中,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在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要求,一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它的“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两个“相向的方面”是需要通过融通才能实现的;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在于“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都蕴含了“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意蕴及其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粹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运用“六个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的征程上如何贯彻运用“六个必须坚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对此做了总的战略安排,即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总的战略安排中,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在经济建设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上,增强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社会建设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家安全建设上,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在党的建设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七大建设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目标任务,经济建设是首要任务,政治建设是应有之义,文化建设是思想基础,社会建设是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要求,国家安全建设是战略要求,党的建设是坚强保证。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完成使命任务,其本身就是一个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其任务伟大而艰巨,前进的道路上需要应对的挑战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例如,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即“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等。又如,“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还如,“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应对严峻挑战、防范诸多风险、解决各类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自信自立,坚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障碍和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整体协调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坚持胸怀天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69 419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