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汇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汇总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第一篇】

今年,我局的党建工作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和 “作风转变年”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联系审计实际,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促进了我局机关两个文明建设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加强机关党的思想建设

(一)积极开展党章学习活动,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宣传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上级党委和审计机关的部署,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系列活动,为党的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二)积极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

我局党支部认真贯彻县委关于深入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相关精神,组织和引导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党的有关规定,按照审计署提出的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要求,坚定对党的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增进党性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促进审计机关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突出本局特点,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制订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符合当前党建工作实际的方案。

二是公开承诺。局支部和全体党员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重点围绕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法、提升服务效能作出新一轮公开承诺,努力把作风转变的要求转化为改进服务的具体行动。三是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按照县委和县直机关工委的部署,着重开展争创“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争创活动;通过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全局形成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意联系审计工作职能,分析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剖析审计工作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和审计监督就是服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是提高服务质量的理念,研究加强审计职能、提高审计工作宏观调控作用的思路和举措;坚持服务“发展、民生、和谐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是围绕促进依法行政,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做“深”财政审计。二是举全局之力,配合上级审计部门完成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

三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四是以促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目标,做“强”专项资金审计。五是以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为目标,做“优”经济责任审计。六是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政府行政绩效管理工作。截止11月,审计局共完成审计项目125项,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xx万元,其中违规金额xx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xx万元。审计决定处理应上交财政xx万元,促进增收节支xx万元。其中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前置审计完成73项,审计拦标价金额xx万元,审定价为xx万元,审计核减xx万元。决算审计完成22项,送审金额xx万元,审计核减工程款xx万元,在审项目金额约xx亿元。通过审计,提出建议133条,被采纳的审计建议133条。提交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43篇,被有关部门批示、采用21篇次。审计工作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二、加强业务教育和理论学习教育,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一)始终抓住干部队伍的业务教育和理论学习教育。在理论学习方面,坚持行之有效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的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抓落实、年底有总结,把理论学习贯穿于审计监督的全过程,每个星期安排半天集中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文件精神,使审计干部从政治上、思想上一致;学习党章及其他党建理论、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增强宗旨观念和理想信念,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在业务学习方面,我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用得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针对近年来我国财经法规制度变动较快,审计队伍老化的现状,我局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审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审计业务水平、完善审计方法,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积极组织审计干部全员脱产参加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全县干部在线学习。学习的氛围浓了,干部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班子建设,较好发挥班子的整体领导作用。坚持局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制度,每周安排时间学习时事政治,保证理论学习人员、时间、内容的落实,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学习记录、有读书笔记、有学习小结等;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党支部的职能,围绕审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计,检查和落实年度各项党建计划,促进机关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班子模范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局党支部议事规则和程序、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保证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注意改进和加强领导方式和方法,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较好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重视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我局党支部能按照标准和比例及时收缴党费,并有专人负责、定期公布。

三、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加强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发挥党支部和党员骨干的核心作用,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密切配合,及时作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二是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政治工作和日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作到形式上的“活”、效果上的“实”和内容上的“精”,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对工会的领导,搞好经常性的“送温暖”活动,关心职工的疾苦,力所能及帮助职工解决生活和工作的困难;四是认真作好统战工作,加强与政协和特约审计员的联系,召开特约审计员的会议,及时通报审计工作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五是加强机关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参加献爱心活动。

四、加强机关的党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纪委有关会议和县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和完善思想教育、制度防范、监督制约、查案惩处、干部保护、廉政责任的反腐倡廉机制,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典型腐败案件进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党政齐抓共管,科室人员各负其责;

三是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按照效能政府的相关要求,结合审计机关的实际,制定上下班签到考勤制度等规定,严格执行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审计工作程序、时限和结果上网等各项规定,较好地解决机关中存在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是以“外抓审计形象、内抓机关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廉政工作的有效性,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规范审计行为;坚持各项审计工作纪律和回访制度;贯彻落实审计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等各项制度,完成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增强审计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健全和完善机关内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工作。

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第二篇】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我们要不断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制度自信,使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条件。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只有坚持这套制度,才能保证政治发展道路不变形,不走样。政治制度是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政治道路是政治制度的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就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度体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保障中国稳定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不会导致动荡、分裂和人亡政息。只有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应对内外挑战,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是我国长期政治发展进程业已证明了的,适合我国实际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了我们的政治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推进。但是,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会有缺陷。因此,任何制度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政治发展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这样才具有生命力。

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第三篇】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几点心得汇报如下:

习近平指出,要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在基层工作中,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服务为民,就是在村服务期间对待哪怕再小的群众需求,如开证明、写报告、协调邻里纠纷等,都需要我们以干部精神,不怕担当,争做基层好干部。

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其实不仅在家庭,在工作单位,也是一种大家庭,工作单位的政治风气、文化风气对干部的影响很大,每个人作为单位的一员,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落实“三会一课”以及各种工作会议精神,以积极向上、见贤思齐的作风对待工作、对待生活。

习近平强调,要在青年干部中开展强化政治理论、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专题培训,创造条件让干部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立足我区“基层一线、青年一代”工作方针政策,更应强化青年担当,鼓励青年干部在基层奉献青春、发挥才干、积极作为。习近平曾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作岗位表示慰问,同时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回望村官生涯,两年的基层历练给了我来自黄土地的力量、吸取着贴近民生民心的真情,是无悔青春的浓重一笔。在经过省委党校大学生村官考录选调生初任培训班上,我们庄严宣誓,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光阴荏苒须当惜,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考录进选调生队伍,我们必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做时代的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作为青年干部,我们永远奋斗在路上!

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从加强机关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做起。因为机关党组织是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传输运行的中枢体系,他作为党的特殊而重要的基层组织,拥有高素质的机关干部党员成为党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也构成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稳步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因此,机关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起着事关全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机关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的要求,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坚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体现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抓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应该包括:

第一,加强党员教育。机关党员是机关党组织的主体力量,机关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是取决这支队伍是否能够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提高机关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靠教育手段来实现,教育党员也是机关支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核心工作内容。一要强化党性宗旨观念教育,使机关党员牢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为集体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植根于灵魂深处。二要强化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教育,通过学习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党的事业奋斗坚实本领。三要强化法制和道德教育,增强党员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水平。党员的教育要突出以日常为主、以自觉学习运用为主,确保收到良好效果。

第二,开展党建活动。党建活动是促进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载体。开展党建活动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趋势方向和广大党员的思想动向,遵照党建工作的宗旨和内容,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建主题活动,激发机关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开辟活力和动力。

第三,塑造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是激发机关党员奋发向上的必要形式,塑造先进典型是机关党组织应竭力做好的一项基本工作。要针对各个机关的不同业务工作性质和在社会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先进党员典型,使这部分先进典型党员具有明显地示范带动作用,具备其他一般党员学习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通过典型带全局,通过先进带一般,推动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形象的不断提高。

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第五篇】

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民心基础和力量之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鲜明指出,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这一要求,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深刻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和特色,始终保持坚定的制度自信,继续坚持好、完善好、遵守好、执行好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历史与现实结合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制度自信的根脉和底气所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必然带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植根的文化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覆盖和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各领域各方面,无论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还是重要制度;无论是宏观顶层设计,还是微观运行机制,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基因。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与我国国家制度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相吻合;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与我国国家制度强调的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息息相通;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一脉相承;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和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与我国国家制度强调的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理念交相辉映;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与我国国家制度突出强调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相一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与改革创新精神一脉相通;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的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思致相因。自古以来形成的郡县制度、科举制度、赋税制度、御史监察制度等各方面制度,也对今天我国国家制度的设计和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也将滋养其不断改进和完善。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我们保持坚定的制度自信,并不意味着要固守传统、故步自封,而是要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守正创新中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彰显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理论与实践结合

永葆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是坚定制度自信的信心和定力所在

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都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又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苦苦探寻救国救民的制度模式,模仿尝试了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式的总统制、欧洲式的议会制和多党制等,但这些西方的制度在中国都“水土不服”,均以失败告终。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先进分子才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找到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出路。我们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确定了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保障。回顾历史,可以清晰见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生机活力,赋予中国制度强大的生机活力,使我们的制度自信更有定力。始终保持坚定的制度自信,就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地坚持和完善我们的制度,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国内与国外结合

彰显“中国之治”的多方面显著优势是坚定制度自信的理由和依据所在

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不断增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梳理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充分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不仅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未来走向,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中国成立——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二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这同世界上一些国家社会分裂不断加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政治动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大奇迹”的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一系列大好事、大实事的制度和体系,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西式民主制度决不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尽善尽美、不需要完善了,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同时,还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不管哪个国家的治理经验,只要对中国发展进步有利有益,都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模式。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演化的结果,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立足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决不以西方制度模式为标准,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制度模式。

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一次次伟大飞跃,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有力支撑。始终保持坚定的制度自信,就是要对我国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有自信、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风险挑战面前,始终保持前进定力,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国家制度治国安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69 1124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