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思政课讲话稿优秀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校长思政课讲话稿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校长思政课讲话稿【第一篇】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坚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近14亿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实践深刻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
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才能让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才能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长思政课讲话稿【第二篇】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座谈会,新聘老师坐在一起交流,欢迎你们进入我们这个老师圈子,尽快融入这个圈子。下面,我就我所学所经历所感悟的与大家共同交流,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希望和想法,都可以表达的。
一、岗位不分好坏,素养决定境界
在学校,岗位没有好坏之分,没有高低之别,只有分工不同;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舞台,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全取决于自身。这就要求我们爱岗敬业,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打造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我们的工作特点而言,上好课是基本工作,我们要为每一堂课备好充分的教学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始上课之前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这样,我们的技艺就会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表明我们是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才会在其它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也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工作上的支持。
就拿我个人来说,到学校工作后,可以说我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学校,我以学校的苦为苦,以学校的乐为乐,我与学校同荣辱、共进退。也许,有人会问,你是怎样达到这一境界的。我的答案就是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我尽我最大能力做到最好。
二、环境不论优劣,态度决定高度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环境不论优劣,态度决定高度。既然走上讲台,想要成为一个好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生涯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定好每个阶段的目标,再按部就班地去实施,最后实现我们职业生涯的成功。
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我觉得刚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最为重要,它会养成我们一生的习惯、决定我们起步的速率、影响我们今后的发展。我把教师的成长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成人阶段,即初步把握住教学方向、教学体系,了解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学会了一般的教育教学技巧,初步探求出学科的教学规律的阶段,也就是知道该怎么教的阶段;二是成才阶段,在成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吃透教材、研究教法、读懂学生、自我反思、多学科渗透,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是成名阶段,在初步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兴趣方向、教学风格等方面的特色,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争取成为本学科在本校、本县都有名气的优秀教师。这也就是说,年轻教师要力争“成人,成才,成名”,当大家成功的时候,就会更真切地感到:选择做一个教师,是我职业生涯中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三、英雄不问出处,认识决定出路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是身高、长相、体重,还是家庭背景、学历,
答案都是否定的。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自我思想决定他的为人。”因此,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英雄不问出处,认识决定出路,认识不到位,做事没出路。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以前是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可如今,需要的是一汪源源不断的清泉,因为知识是活的。所以,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定不要忘记学习。如果要成为一名教师,懂一些知识和教学方法是可以胜任的`,但要成为被学生、同行看得起的教师,那就需要懂很多东西,你的口才,你的知识面,你的专业能力,你的教学魅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能力不讲大小,责任决定绩效
能力不讲大小,责任决定绩效,责任保证一切。责任心是一个人的品格问题,也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一般来说,能力和责任的几种情形是:有能力且尽责任,有能力但责任心差,责任心强但能力弱,能力弱且无责任心。对于一件事,你去做了,说明你有责任心,你做好了,说明你能力强。一个能力再强的人如果没有责任心,是干不出好成绩的。
一个有知识的人可以成为学者,但不一定能成为一名教师。因为要成为教师还需要有一名特别的功夫:教学。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我们的职责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艺术性地、技巧性地给予,那种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听得如何的教师,是不能真正做到授其业,传其道,解其惑的。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责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想办法把它做好。同样是一起毕业的大学生、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过了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却大不相同,除了个性、机遇、自我期望的因素,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责任感的强弱在起作用。能力不是万能的,没有责任是万万不能的!
五、工作不谈报酬,努力决定成就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工作?为了生活还是为了理想?为了生活而工作,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为了生计。常言道,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从某一个层面看,工作是为了报酬,但得到报酬却不是我们工作的唯一目的。在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怀着热爱和感激之心去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件事,来回报领导、同事、学生对我们的支持、关爱和期待,开始时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但一个有志青年总应该有事业心,总应该不断要求上进。这里有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当你拥有一份工作时,你正在实现你生命的价值;当你做好一份工作时,你正在使你生命的价值提升。只有当你意识到是为自己工作时,你才能体会生命是多么快乐和有意义。”让我们珍惜自己、善待自己,经营自己,快乐地为自己工作,享受有意义的人生吧!
校长思政课讲话稿【第三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中秋节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和家人共进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把一块月饼切好,为远在他乡的亲人留下一份思念。举杯共庆,分享点点滴滴的事,说说生活中的烦恼,是情感最真诚的吐露。
中秋最美是思念。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心声。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需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问候。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
老师们、同学们,在这个中秋,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度过吧!心怀感恩,感谢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在次,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节快乐!
校长思政课讲话稿【第四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育人全程,引导培塑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
一、将以人为本德育理念融入思政课程
培植先进的德育理念是完善思政教育体系的思想根源,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完善。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促进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同步发展和提高,并在实践中不断纠正学生在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发挥思政课程教育和规范的作用。与此同时,着力创建和谐、优美、宽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重点,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营造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教育生态环境。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
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文化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新阶段闪耀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光芒,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生动载体。将优秀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推进思政教育内容改革创新的过程,必将为思政教育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实效性提供强大的生命力。追根方能溯源,明史有助教悟,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后,思政教育将逐步实现从说教向文化的过渡,推动思政课程向生动形象、入脑入心深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古代先贤和历史文明进行融合串讲,强调价值观念、人格教育、行为准则的一脉相承。
三、将第二课堂教学融入思政课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传统课堂是主阵地,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对传统教学的拓展和补充,是重要的实践平台和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出发,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喜欢参与性活动和竞争性活动的特点,鼓励学生以勇于创新、勇于创造、善于创业的精神主动融入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在组织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时,要把握教学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原则,把握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达到寓教于乐、明理启思的目标。
四、将新型网络在线教育融入思政课程
新时期,网络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可以在“互联网+”的新模式下寻求多样性和共融性。首先,用好网络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加大优秀网络素材资源的收集整理,积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代表性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剖析和议案说法活动,为课堂内容提供更多鲜活、极富时代鲜明特征的知识及教育素材。其次,借助网络优势改善传统思政教学路径,应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实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关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同时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云班课等软件平台,将思政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当然,要对网络垃圾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应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手段管控网络,加强网络信息监测,甄别负面信息,切实净化网络环境。
五、将解困帮扶实践行动融入思政课程
新时期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最大程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才是思政工作的最终目标。首先,要解决大学生经济困难问题,加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确保每名贫困大学生都能通过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要将对大学生经济助困与精神助困相结合,通过创设多种载体加强立志教育,激励贫困大学生坦然面对困难,树立在逆境中立志成才的奋斗目标。其次,要解决就业压力大问题。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帮助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职业目标定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第三,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找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对存在心理危机倾向和高危个体进行跟踪关注和及时干预,解决自我意识模糊与困惑、环境改变与心理障碍、人际交往困难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