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最新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第一篇】
1存在的问题
加工企业相对分散,发展模式存在缺陷
据调研,玫瑰小镇的玫瑰加工销售企业和作坊有百余家,产业分散化对玫瑰产业的振兴有很大影响。虽然有惠农、天卉等龍头企业,但并未大幅度带动当地其他企业和农户的发展。就发展模式而言,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玫瑰小镇向O2C、O2O等模式转变,但这些模式仍存在缺陷,如O2C模式产生的利润比较低,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1]。
原有人才外流严重,专业培养模式缺乏
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客观上导致了农业农村人才及劳动力的流失。平阴县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剩老人和儿童留守,人才外流严重且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原动力。
文化消费占比偏低,公共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文娱活动不断增多,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文化提升的能力,文化消费在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比偏低。各村存在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平阴县投入相对不足,具有滞后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有待加强。
生态存在有了基础保障,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玫瑰镇在政府的号召下加大投资,新建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各一处,同时进行了防护林绿化建设,整体生态水平显著提高[2]。虽各村已有垃圾集中投放处理场所,但因管理力度不强,垃圾成堆、无车搬运的现象时有发生。
基层党员结构老龄化,村民缺乏参政主动性
目前存在基层党员干部年纪较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新政策执行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影响着平阴县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提出建议
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定期组织玫瑰企业交流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以企业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议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运行主体,并引入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新运行模式。
挽留、引进、培育人才三法并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发展壮大平阴县玫瑰产业,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着重点挽留人才,拓宽引才渠道,吸引跨学科、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培训鼓励发展新型农民工,政府联系企业定期举行技术产品交流活动,并抽检优秀人才组成队伍下田下乡进行实地讲解指导工作,注重培养组织技术型农民工人,鼓励村镇上大型优质种植户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发展,发挥带头作用。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政府应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高福利、高待遇的优惠政策,联系各大高校,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致力打造绿色集约宜居小镇,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建设产业园区,通过物流运输方式联合各玫瑰企业,共享资源和产品技术,运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第二篇】
摘要:针对目前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以平阴玫瑰小镇为例,从“五个振兴”的角度分析了平阴玫瑰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绿色集约小镇、留住人才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乡村产业;平阴玫瑰小镇;五个振兴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3-0081-01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1存在的问题
加工企业相对分散,发展模式存在缺陷
据调研,玫瑰小镇的玫瑰加工销售企业和作坊有百余家,产业分散化对玫瑰产业的振兴有很大影响。虽然有惠农、天卉等龍头企业,但并未大幅度带动当地其他企业和农户的发展。就发展模式而言,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玫瑰小镇向O2C、O2O等模式转变,但这些模式仍存在缺陷,如O2C模式产生的利润比较低,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1]。
原有人才外流严重,专业培养模式缺乏
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客观上导致了农业农村人才及劳动力的流失。平阴县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剩老人和儿童留守,人才外流严重且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原动力。
文化消费占比偏低,公共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文娱活动不断增多,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文化提升的能力,文化消费在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比偏低。各村存在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平阴县投入相对不足,具有滞后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有待加强。
生态存在有了基础保障,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玫瑰镇在政府的号召下加大投资,新建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各一处,同时进行了防护林绿化建设,整体生态水平显著提高[2]。虽各村已有垃圾集中投放处理场所,但因管理力度不强,垃圾成堆、无车搬运的现象时有发生。
基层党员结构老龄化,村民缺乏参政主动性
目前存在基层党员干部年纪较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新政策执行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影响着平阴县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提出建议
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定期组织玫瑰企业交流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以企业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议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运行主体,并引入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新运行模式。
挽留、引进、培育人才三法并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发展壮大平阴县玫瑰产业,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着重点挽留人才,拓宽引才渠道,吸引跨学科、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培训鼓励发展新型农民工,政府联系企业定期举行技术产品交流活动,并抽检优秀人才组成队伍下田下乡进行实地讲解指导工作,注重培养组织技术型农民工人,鼓励村镇上大型优质种植户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发展,发挥带头作用。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政府应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高福利、高待遇的优惠政策,联系各大高校,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致力打造绿色集约宜居小镇,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建设产业园区,通过物流运输方式联合各玫瑰企业,共享资源和产品技术,运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秦新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N].中国社会报,2019-02-18(002).
[2]申国华.乡村振兴关键在本土人才[N].青海日报,2018-11-12(009).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第三篇】
xx区人大常委会为了搞清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实施,区人大组织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xx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工作扎实推进,起步早,行动快,成效实。通过前期努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振兴全域性规划已经完成,项目融资获得有力保障,乡村振兴制度架构已显雏形。
(一)发展规划初步成形。投入1000万元用于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全区乡村振兴全域性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编制。投入300万元,初稿已于8月底出台。中国乡建院规划公司、xx文理学院镇域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恩施州城乡规划设计院等10个专业设计团队,为xx第一批示范村编制全域规划,预计总投入700万元。
(二)项目融资重大保障。获得国开行xx省分行授信50亿元,按照融资规划要求,对11个镇20年建设项目共策划包装1775个,其中公益性项目1678个,经营性项目97个,总投资104亿元。
(三)十百工程进展顺利。全区示范村村庄绿化、道路绿化、田园绿化已植树100万株,生态绿化环境改善明显。“四好”农村公路已开工10处。截至目前,共召开区级专题现场会4次,即:3月26日古驿外沟村庄绿化暨环境整治现场会,5月11日朱集镇xx区乡村振兴规划现场会,7月20日程河乔庄乡村振兴推进现场会,9月5日黄集镇“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推进现场会。
(四)“三乡”工程迸发活力。邀请xx在本地创业、在外地创业成功人士、工商界人士、企业家等回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全区已有91位能人回乡创办企业,投资额亿元,带动本地农民3273人就业。新兴办家庭农场149个,流转土地47095亩,带动本地农民就业9300人;
创办农家乐80家,接待游客万人,带动本地农民就业751人。涌现出一大批发展特色农业的典型。双沟镇新流转土地5000亩,龙王镇引进潜江华山公司发展稻虾养殖2万亩。能人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如:刘氏养羊、程伟福草绳、程河杨四郎等。
(五)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目前,全区已完成农户改厕21247座,农村公厕完成27座,镇公厕14座。龙王、程河、朱集、双沟等4个镇的镇公厕完成率达到100%,双沟、石桥、张家集等3个镇的农村公厕完成率均超50%。自6月22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宜城)推进现场会后,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会议精神,掀起“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高潮。划片区、分责任、明任务,广宣传、带头干、保公平、立规矩,全区发动万人参与清洁家园。通过百日攻坚努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推进,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区1073处存量垃圾堆放点已清理完毕。
(六)各项制度机制建立。区“四大家”领导联系包保制度,区直单位支持乡村振兴制度、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办制度、财政奖补政策和考核考评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坚实保障。
(七)上级部门支持有力。目前,市委副书记、市长郄英才包保峪山镇金寨村,得到市直相关部门支持60万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忠运包保张家集镇邵棚村,得到市直相关部门支持6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xx区委四届六次全会通过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意见》,并以区委办、区政府办文件印发成立四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杨兴铭担任,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进担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罗兴合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文秘组、综合组、督办组,并抽调14名干部专门从事乡村振兴工作。区振兴办独立办公。二是部门积极参与。区“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包保一个重点村,每个区直单位联系一个示范村,做到任务上肩,责任到人。
(二)出台文件,为乡村振兴明确发展方向。结合自身区情实际和中央、省、市1号文件精神,确定了xx区乡村振兴“三步走”目标任务,制定了全区乡村振兴十百工程实施方案、xx年乡村振兴专题现场会清单、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纲要(xx—2022年)和乡村振兴(xx-2020)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年资金奖励试点实施方案和开展“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镇、各部门阶段性目标任务。
(三)强化措施,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动力。
一是培训动员统一思想。2月4日、5月9日两次召开全区区直主要负责人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工作培训动员大会。
二是调查摸底确定示范。确定107个示范村分三年打造,重点打造两条精品示范线、沿线37个精品村。其中,xx年重点打造第一批11个示范村。峪山镇金寨村、张家集镇邵棚村被xx市作为荆楚名村重点打造。
三是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编制乡村振兴全域发展规划和11个示范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同时成立xx区乡村振兴规划评审专业委员会,已确定相关领域专家名单,对示范村规划进行集中评审,保证了示范村规划切实可行,能够顺利实施。
四是项目策划定位包装。全区乡村振兴实行项目全覆盖,对364个村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区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生态宜居改造、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公厕建改等,做到项目工程化、工程数字化、数字具体化。
五是资金整合集中力量。本级配套资金9700万元,安排镇域经济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奖励基金1000万元、安排村级经济发展专项基金1000万元、安排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奖励资金10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700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500万元,文化小康项目资金2500万元。整合移村腾地资金5000万元、厕所革命项目资金,通户公路建设100公里奖补资金(每公里奖补20万元),集中用于乡村振兴。
六是督办现场强力推进。采取举办专题现场会,进行项目拉练,区“四大家”领导包镇调研,人大、政协考察,督办专班督查,发文通报等形式,促进工作落实,有效激发了全区上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活力。
七是检查考评兑现奖补。对各时间段重点工作进行督办和通报,推进工作落实。将镇和区直单位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区委、区政府对全区村庄绿化、道路绿化、田园绿化力度大的村奖补250万元;
拿出100万元,对“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推进快、效果好、保长久的镇村大力褒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村才能兴旺,才能建立主要依靠产业支撑的可持续的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这次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示范村没有特色产业,仅有少数村如朱集镇潘湾村围绕梨树、桃树,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大部分示范村的产业,多数为高产水稻、起垄花生等农业种植产业,带到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全区村集体产业项目整体薄弱,缺乏农业龙头企业,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还处于培育阶段,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带动农民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收益的办法不多,产业发展是部分村的短板。
(二)规划设计进度慢。规划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计划的行动是盲目的。调查中发现多个镇、村的整体规划还没有出来。按照区政府年初要求,今年8月底,11个先行先试村应全部完成乡村振兴全域规划,但到10月20日,调查组调查结束时,11个示范村中,已完成1个村(朱集镇潘湾村)有3个村正在征求镇、村意见,计划报规划评审专业委员会评审,还有7个村未有实质性进展,还在等待观望,制约了乡村振兴工作向前推进。
(三)保洁制度不完善。去年区政府把公共卫生服务平台资金2000万元,分配到各镇用于保洁清运等工作,如各村聘请保洁员、清运垃圾等;
从今年开始,区政府用公共卫生服务平台资金近6500万,聘请两个保洁公司,将城区内环境卫生、垃圾清运(全覆盖),各镇集镇清扫和清运、各村垃圾运送打包给两个保洁公司负责。通过近一年的运行,这次乡村振兴调查,多数镇、村干部反映,现在保洁还没有去年各镇自己组织进行保洁的效果好。一是垃圾运送不及时。在双沟镇调查时,八里岔村干部反映:由于垃圾太满,没地倒,电话打到保洁公司,催促清运多次,回答不是好,就是行,但始终没有人来清运。二是存放垃圾设施严重不足。调查时,多个镇村反映,配置在各镇、村的垃圾箱、垃圾桶,严重不足。黄龙镇刘岗村负责人介绍:刘岗村有六个组,460多户,1700多人,保洁公司一共安排三个垃圾箱,每个组分三个垃圾桶,偏远的组有时就不放垃圾桶,而且有的垃圾箱,绣迹斑斑。三是村、组垃圾清扫和运送成了空档。由于村没有这项费用支出,保洁公司又只负责运送,各村、组的环境卫生没人打扫,成了真空,保洁制度不完善。
(四)群众参与率不高。乡村振兴,群众是主体。调查发现很多村出现:“干部着急,群众不急”“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对一些惠及自身利益的项目,政府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同意,甚至阻挠。如朱集镇潘湾村干部反映:一户姓潘的村民,本来有三间没有住人的老房子,长年失修,不值几个钱,但一听说村委会要用块地,就漫天要价,否则,不准动工,群众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主人翁意识不强,形成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导自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难推进。
(五)工作作风不扎实。部分干部特别是少数村组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遇到问题不想办法,不动脑筋,为难情绪严重,干事不主动,不积极,没有真正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存在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还有些干部,思想不解放,干事没激情,遇事躲躲闪闪,不担当,不作为,决策时怕这怕那,工作滞止不前,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慢。
(六)、支持力度不大。区直单位对接乡村振兴力度不大。有些单位能围绕乡村振兴拿出全年及阶段性扶持思路、政策,有些单位重视不够,支持不力,无所适从。
(七)、招商力度太小。发展需要资金,资金需要筹措,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块:地方配套、政策支持、外来资金。外来资金是拉动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主力军,资金不会无缘无故来,需要包装项目,需要对外推介。
四、意见建议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村组集体经济。一是立足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镇不同地理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如龙王、石桥发展稻虾养殖,黄集、伙牌种植高产花生,古驿、朱集、程河发展绿色蔬菜,黄龙、峪山发展林果业等,让每个镇、村都有产业。二是加快三产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规划实施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综合项目,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三是推动龙头企业与村、组,与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力争每个村、组都有主体产业项目,从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四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进一步激发本地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帮助解决信贷、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难题,努力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乡村“能人”。
2、因地制宜谋划未来,打造特色的美丽乡村。一是各镇、村主要领导要亲自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关键路线图等,明确具体任务和时限,稳步推进。二是规划制定要根据镇情、村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谋划、有序推进。要突出地域特色、乡土风情,把本土文化融入乡村规划中,同时对产业发展、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的规划要符合各村发展规律,突出特色,凸显一村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品牌。
3、加大对公司的考核力度,解决村组保洁管理真空。一是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两个保洁公司工作的考核力度,大对环境卫生巡查力度,根据合同的条款,严格执行到位,确保责任范围内的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二要加快解决村、组保洁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多方筹集资金,彻底解决村、组保洁员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三要加强对保洁员队伍管理,积极探索、完善保洁长效机制建立,为乡村振兴添光加采。
4、拓宽政策宣传渠道,促进群众主动参与。一是加强宣传。区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对农业农村的政策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形成强大宣教阵容、宣教攻势,对农民进行新思想新理念新作为宣传引导。二是主动邀请。主动邀请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种活动,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社会管理,鼓励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项目建设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广泛支持,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5、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区政府要把乡村振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加强领导,在实施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区政府要对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等方面,主动作为,认真落实。二是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乡村振兴各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办检查,把检查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同时对工作不负责,多次提醒仍没有改进的干部进行问责和调整。三是落实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镇委书记、镇长要亲自抓,把任务量化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区直部门落实各自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四是结合此次村委会换届,配强两委班子,压实两委的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不等不靠,带领全村群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第四篇】
一是传统生产方式竞争力较弱。
众所周知, 我国传统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我国大豆单产为300多公斤,而美国达到了500多公斤;2017年我国每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分别为375美元、334美元,美国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却只有224美元和142美元;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亿美元,贸易逆差却达到了亿美元。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缺乏相关资源。
乡村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而且 乡村产业项目投资较大、见效较慢、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而我国长期以来受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如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只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的%等。此外,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我国村民与村干部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意识理念比较落后,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相应的战略眼光和各种资源。因此,目前乡村缺乏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相关资源,使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约制。
三是区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滞后。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规划、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但由于各省、市、区县、乡镇、行政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其优势、机会、劣势和威胁差异较大,不可能采用同一种模式发展乡村产业。而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采用何种模式发展?需要采取哪些策略、办法和措施?这些都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 各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还比较滞后,这就使得我国不少乡村的产业振兴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需要采取的策略、办法和措施等 不明确。这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为不利。
四是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
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无论是从事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或乡村特色旅游业,都需要从 上游、中游、下游等各个环节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才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而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而 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需要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作保障。
从实地调研来看,我国有不少区县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一是缺乏《乡村产业发展实施细则》;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如农业资金主要用于乡村产业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它产业链环节的支持与扶持较少等;三是乡村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完善,乡村产业项目的融资非常困难;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土地问题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村民来说,其土地权益在流转过程之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在土地流转过程之中有不少问题没有规范,如土地流转形式如何选择、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土地如何折股量化、流转风险如何防患、事中事后如何监管、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如何建立、流转管理服务费如何收取、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如何建设等,都还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这就导致村民的土地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如土地租赁,有的地方每年每亩收费800-1000元,有的地方每年每亩只收200-500元等。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第五篇】
乡村振兴战略,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但由于受到“重城市轻乡村”固定思维的影响,乡村全面振兴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下面我就乡村振兴战略的难题以及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谈谈我的看法。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面临的问题
提到乡村振兴,不可回避当前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把它归纳为“四化”。
一是人才“流失化”。从乡村人口结构来看,农民进城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城乡人才差距不断加大;由于乡村工作压力大,高素质、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到村任职;加之受编制数制约,乡镇事业单位已近20年未进人,现有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导致建立健全乡村人才队伍难度大。二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薄弱化”。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普遍标准低,部分老旧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并且很多村对基础设施缺乏管理,导致公路、水路、电路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当前农村普遍存在施用化肥农药以获取高产、违规开采地下水等现象,导致农业使用地污染严重;加之不少村民仍存在乱砍滥伐、乱挖乱建乱倒垃圾等行为,导致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的难度加大。三是精神文明“荒漠化”。不少村民存在“没钱的人当农民,有钱的人当大哥”的拜金思想以及“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惰观念,加之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的成规陋习在农村已风行多年,导致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城规陋习难度大。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单一化”。现在不少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存在思路不清晰、政策不健全、举措不成形的现象,一些发展靠前的村也因发展思路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优势发挥得不明显。
二、乡村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
(一)汇聚“人气”,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基础。要借助职业技术学校等平台,对农户开展技术、创业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培育一批“新时代的新农民”,还要建立人才“数据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回乡创业,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二)依托村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规划时要以各村实际需求、各村特点来确定项目类别,让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基础设施长效养护机制,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农民成立专业组织,负责基础设施日常养护工作;最后要从“控源、治污、植绿、育民”四方面入手,抓好乡村环境卫生工作,让村民获利获惠,感受到农村环境整治的益处,引导村民自觉投身到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
(三)摒弃陋习,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在农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一方面要树立起道德模范人物,既能让其守望乡里,造福桑梓,又能让更多的村民学习效仿。另一方面要广泛发动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家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中,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最后要结合“三送三促”,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养成文明习惯,推动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
(四)超前规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要因村制宜,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集中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让农民尝到改革的甜头,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方式,推行“农业+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模式,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最后还要盘活农村现有的集体资产,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立足现有资源,以村级集体资产折资、帮扶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户共荣共生、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村集体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
上一篇:安全专题党课讲课稿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