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够范例【推荐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够范例【推荐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第一篇】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正确处理联系群众和工作两者关系,把联系、服务群众自觉融入到工作中,把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每个人的脑海中。
二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按照上级要求,不折不扣地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联系,确保每一个联系户都走到见到,真正将联系卡发放到联系户手中,了解所联系户的基本家庭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部机关定期收集汇总各类问题,建立工作台账,限期办理。
三是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要讲党性、重品行,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约束,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树立对人民负责的形象,要保持共产党人的简朴风格,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切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第二篇】
1.宗旨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够,缺乏团队意识,干的为人民服务的事,说的是混社会的话,当面八面玲珑,背后恶言相向。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个别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一些单位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6.坐机关听汇报、打电话下指示、发号施令已经成了工作常态,住农村、入农户越来越少了,和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老百姓对我们意见越来越大了。
7.一些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对群众办事冷硬横推、敷衍搪塞,甚至设置障碍、吃拿卡要。
8.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9.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10.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1.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2.有的领导干部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13.在脱离群众的现象,平时在办公室呆得多,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了解掌握科室、学员队建设情况,主要还是靠材料、电话,还没达到亲知、深知、真知的要求。14.日常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多是浮在表面,蜻蜓点水,对群众实际需求了解的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
15.在日常工作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大了抓大事、谋发展、作决策上,思想上对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理解不深刻,虽然经常深入施工一线,但主要是解决改革发展难题,没能抽出更多时间深入职工群众,了解职工疾苦,解决职工实际困难。
16.我虽然出生于农村,对群众有着深厚而朴素的感情。但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7.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8.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9.工作中力尽所能地为群众搞好服务,但由于长期从事机关工作,下乡的次数较少,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机会不多,接触距离变远,联系不够紧密,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了解的不多,掌握的不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淡化。
20.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份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21.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份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22.“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23.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24.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7.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8.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9.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30.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31.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32.没有完全摆正群众的位置,坚持群众路线思想上有所放松,没有充分意识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3.一切为人民打算的理念树立得不牢,没有把人民群众需求作为谋事、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认为自己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熟悉,对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非常了解,群众有什么想法不用问都知道,基层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一看就明白。
34.主观上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割裂开来,更多的是注重上级的安排,而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意愿的工作做得少,没有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
35.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总是挤时间、找机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但由于时间有限,过程中很难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逐渐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对基层的情况了解不足、掌握不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所退化。
36.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37.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每天忙于办文办会、上传下达,忙于各种事务的协调处理,到基层的时间少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困难的次数少了,考虑问题更多地站在部门的立场上,对群众的需求盼望考虑少了,对群众的切身利益考量少了,导致联系服务群众不够到位,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得不够好。
38.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39.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40.领导班子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第三篇】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努力取得令群众和组织满意的工作实绩。并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以下六方面作努力,抓整改。
一是认真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业务素质。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重点,始终保持党员纯洁性为目标,以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抓手,不断增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认真执行学习计划,形成学习的条理化、制度化。把学习贯穿于实践工作的始终,在广泛自学的基础上,要挤出更多时间进行系统的集中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升学习理论的实效性,做到
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发挥学习的实际运用效果,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二是提高领导水平,切实加强部门建设。作为纪委书记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必须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到本部门首先向领导班子看齐、班子成员首先向我看齐。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保持党员纯洁性”的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入学习执行党章。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以及民主评议制度,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坚持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和资金安排等严格按规定程序和集体讨论决定,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带头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凡是有碍公平、公正和廉洁的事,坚决做到不打招呼、不开口子、不徇私情,努力树立纪检监察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
三是转变思想观念,在作风建设上争当表率。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领会习近平同志有关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谆谆告诫,深入贯彻新一届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决定,深入开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向上汇报工作;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无论作为牵头单位还是承办单位,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配合,去异求同,为同一目标的实现携手共进;增强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和职工之间相互沟通,正确对待工作中的不同意见和分歧,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提高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深入农村基层,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新措施,认真履行好纪委书记的职责,切实当好反腐倡廉带头人。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多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符合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难度再大也要努力办;违背群众意愿的事,与民争利的事有再大的诱惑也要坚决抵制,做到廉洁刚正、执纪严明。
五是坚持慎微慎独,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教育、监督并重,惩防并举的反腐败工作机制,进一步营造廉洁勤政的良好环境。认真践行廉洁从政承诺,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时刻以《党章》和《廉政准则》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党纪条规,做到勤政务实、勤俭节约、秉公用权、生活正派,努力抵制不正之风侵蚀,不搞特权,不谋私利。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管住自己,守住小节,防微杜渐,以实际行动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六是积极转变作风,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工作中要强调集中精力,突出重点,但不能顾此失彼,工作失衡。既要保证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又不能忽视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特别是对于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棘手问题克服畏难情绪,要下决心、下大力尽快落实整改,争取早日有起色、有进展。对于干得好的工作要力求精益求精,做出品牌、做出特色,推进各项工作共同发展。同时,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消除思想顾虑,敢于批评,敢于揭短报优,勇于解剖自己,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通过别人的启发和开导,来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树立好自己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以上是我的分析检查和整改措施,可能在个别方面谈的还不够深刻、不够具体,恳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第四篇】
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让我们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的体会是:
第一、统一干部思想。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全局干部职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是落实工作的关键。
第二、改进工作作风。领导干部主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是加强与群众联系,是改善领导干部关系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局领导、处室领导下各市县、乡村第一线,坚持下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和市县,直属单位关系,使干部职工真正感受到了亲切和温暖,转化为支持局党组的工作。
第三、大力改善民生。解决好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完成了经济适用房的各项工作,如土地的变性、规划调整、职工住宅楼图纸设计、分房方案等。为干部职工解决住房难的问题,群众说局党组真正办实事,不摆花架子、形象工程,实实在在办事。
第四、坚持特事特办。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在用人提拔上、征地基建项目上、分房办法上等,我们做到原则不变、程序不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又做到廉政不违规,纪委部门监督前移,审计结算,同时全过程督办,群众满意。
第五、建立健全制度。增强了约束执行。我们着力健全联系和服务社会,群众制度,把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带头下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推动、督促,保证作用,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整改,不断创新。
上一篇: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主持词5篇
下一篇:新冠疫情医学生自我鉴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