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范文集聚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范文集聚精选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第一篇】

20__年,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助力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安全为底线,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全面强化行政执法,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紧扣“放管服”改革重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不断放宽准入,营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积极落实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等改革举措。对照“3550”改革目标,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推进外商投资企业“一口办理”,。优化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服务,截止10月底,全区共新设立企业10431户,个体工商户14923户,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2569户,外商“一口办理”24户。

二是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助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商标品牌的引领作用,推荐和辅导34家企业35个产品参加苏州名牌评定,18家企业申报江苏省名牌。截止10月底,全区新申请商标7108件,注册数4464件,累计注册商标总数已达到21328件,吴中大米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是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深入开展技术标准化活动,今年以来共新发布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1项,8家企业30项产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认证,完成366项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1个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获批,1个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工作组落户我区。

二、紧紧筑牢安全防线,服务保障民生改善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畜禽水产品、酒类、食用油塑化剂等专项行动15个,进一步强化了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食品安全。在餐饮服务环节,以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型活动接待单位为重点检查单位,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截止10月底,共检查各类餐饮服务经营单位14655户次。在食品安全保障环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今年共完成“两会”、碧螺春茶叶节、太湖西山梅花节、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85场次,参与保障累计时间达150天,保障就餐47996人次,开展现场快速检测523批次,合格率%。试点推行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及厨师职业责任保险,全区13个镇区街道、110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二是强化药械安全监管。加快落实“不见面审批制度”,持续提升药品、医疗器械审批效率,目前共受理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包括药师注册)共计1774件。开展节前药械保化市场、中药饮片生产、药品零售企业等专项检查12个,共计检查企业929家次,移交案源线索20起。不断完善药械保化行业交流平台建设,建立保化生产行业例会机制,提升社会共治效果。

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按序推进公共场所自动扶梯安全隐患排查实事工程全年目标任务。突出专项整治力度,今年以来,开展了场内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地下空间内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特种设备单位476家,排查消除隐患647条。委托第三方电梯检验机构对102部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了抽查,涉及38家使用单位,31家维保单位,共排查整改问题184个。

四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机动车儿童座椅、电动自行车生产流通领域、节水器具、消防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配合省级商品第一阶段质量抽检,共抽检了燃气灶具、灯具、空气净化器、燃煤等13大类商品95批次。开展电动车专项质量抽检,抽取充电器89批次,电池15批次,整车20批次。

三、切实加强监督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完善日常监管方式。督促各类市场主体做好年报公示工作,全区企业年报率达到%。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切实发挥监管信息平台作用,实现证照联动监管。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监管“双随机”定向抽查任务,对辖区1963家企业开展综合抽查。

二是狠抓重点领域执法。认真落实“京安”行动、打假保优“锲石”行动、公用企业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食品、商品质量、商标侵权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执法打击力度,截至10月底,共查处各类案件650件,罚没款共计732万元,有效震慑了全区市场主体违法行为。

三是不断完善消保维权机制。进一步加强12315五进网络建设,积极培育新类型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将科沃斯集团所属十家企业发展为全国12315平台ODR企业,提高维权处理效率。截止10月底,共登记建议、投诉、举报等17578件,办结率84%,有效化解了人民群众的诉求。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着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下阶段,区市场监管局将聚焦改革重点,切实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一是大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拓展“三十证合一”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减证”实现“简政”;持续优化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信息共享”的“单一窗口”服务。二是加大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进力度,推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互通互认互用;探索利用“政务服务一张网”企业用户登录,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办”。三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开发区继续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照后减证”,实现“减证便民”。

(二)推进社会多方共治,坚守安全监管底线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持续深化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服务站点建设、拓展社会监督员队伍,进一步提升社会共治水平;加快推进餐饮服务“明厨亮灶”进度。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加快推行药品医疗器械分级分类管理,探索“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模式;持续加强药品、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药品安全提供更多保证。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331”百日攻坚行动,严把产品质量源头关,加大对电动车销售企业、维修经营者以及仓库的整治力度;强化重点产品监督抽查、证后监管,以重点风险隐患为靶向开展好重点整治行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开展好叉车、压力容器等领域隐患排查、集中整治工作;创新监管方式,加快探索推行电梯智慧监管系统,将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监管部门放入一张网,继续在城区分局47个项目1000部电梯试点运行系统。加强无照经营治理,极配合属地政府“263”“散乱污”等综合整治行动,加快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综合协调、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推动“吴中制造”向“吴中质造”、“吴中产品”向“吴中品牌”转变。一是继续巩固质量强区工作会议实效,充分发挥质量强区领导小组优势,协调我区22个职能部门,确保完成35项质量任务,推动质量强区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深化商标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品牌育林工程,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20__年计划推荐成功苏州市名牌50只,苏州市质量奖10只。努力打造吴中经济发展新亮点。强化对本区企业和品牌的保护,以“贯标”工作推动企业提升商标使用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进标准化战略,推进“强企制标(准)”工作,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各类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项目,加快推进纳米技术等领域团体标准研制。继续强化质量认证的业务知识储备,联动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推动质量认证发挥新效应。

(四)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加大消费维权力度

紧盯民生热点,加快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关注百姓的期望和社会的关切,着力提高消费维权工作实效,加快对接区联动中心平台,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规范消费投诉举报处置流转程序,提高处置维权效能。深入探索跨区域维权新模式,加快实现跨区域消费者就近维权。

紧盯重点领域,加快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下一步,继续加大各类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紧紧抓住当前市场竞争中多发易发的热点问题,查处一批大要案件。扎实推进打假保优“锲石”行动、食品药品“放心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强化行刑衔接,进一步完善警务室、检察工作室制度,增强行政执法的威慑力。

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第二篇】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年初制定的20__年工作要点,对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一心一意服务发展,各项改革取得新业绩

1.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整合涉企证照事项,实行了56证合一,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截止10月,全区共有内资企业272户,新增37户;私营企业2007户,新增472户;个体工商户5268户,新增34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6户,新增9户;家庭农场111户,新登记16户。通过新设、变更登记,发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2237户,完成电子商务企业注册登记11户,完成“个转企”75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市场主体总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和27%。20__年度全区应参加年报公示的企业为1751户,已报公示1672户,年报公示率%;应公示的个体工商户为4789户,已报公示4688户,年报公示率%;应公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146户,已报公示143户,年报公示率%。

2.商标品牌发展态势良好。1-10月,新申报安徽名牌3个、黄山名牌7个;新申请注册中商标204件,已获得注册商标110件;申报省著名商标8家,申报驰名商标3件。截止目前,全区共有黄山名牌18个,安徽名牌15个,注册商标近750件,市知名商标30件,省著名商标27件,驰名商标8件。协助指导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荣获“黄山市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示范基地”和“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示范基地”两项荣誉称号。

3.积极开展合同帮扶工作。1-10月份,共办理动产抵押(含注销)112笔,其中抵押登记60笔,抵押物价值亿元,贷款金额亿元,办理注销登记52笔;办理股权出质登记77件,出质股权22909万元,为企业融资34018万元;商标质押贷款200万元。我区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恒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20__-20__年度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黄山市恒泰化工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被市工商局公示为20__-20__年度市级“守重”企业。

4.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与新田村25个贫困户形成结对帮扶,专人驻村指导,积极开展“集中帮扶日”活动,宣传帮扶政策,扶持贫困户增收脱贫,动员全局干部募集帮扶资金。

5.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完成了工商局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制定了创建方案,全员参与,重点突出农贸市场任务,把“五城同创”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6.逐步推进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建设。我区食品安全民生工程井信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已于今年5月通过市局验收并投入使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共检测农产品3300组。潜口食药监管所食品检验室工程正在建设中,将于今年12月底前完工。

7.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项目3个,分别是:黄山精特涂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黄山合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与富溪乡政府共同引进安徽弘泰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黄山精特涂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涂层材料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20__年实现税收预计超过100万。

(二)全心全力抓监管,市场秩序整治取得新成果

1.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完成风险分级管理工作。食品生产企业43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77家,食品经营餐饮服务类499家,完成率均为100%;食品经营销售类475户,完成452户,完成率95%;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12家,完成率100%。二是完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截止目前,市级计划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240批次,基本药物抽检40批次,药品监督抽样60批次已全部完成。三是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稳步开展。在学校、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药店、诊所等重点区域,“节假日”“重大赛事”等重点期间,“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进口食品、药品、器械”等重点种类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1800余户次,检查药品及医疗器械经营单位113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0余份,撤销GSP证书1家。四是打造示范街、示范店,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完成潜口旅游餐饮食品安全紫霞一条街示范街创建和全区40家示范店创建任务,完成乡镇级以下规范药房申报工作31家,完成乡镇级以上(含乡镇级)规范药房申报11家。五是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野生毒蘑菇”“12331”、民生工程宣传月、食品安全进校园、“525爱肤日”等专题宣传活动。共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画等宣传材料20000余份。开展“四员”培训、食品药品经营户培训活动,培训人次共计2200余人次。社区办、西溪南缜、潜口镇、洽舍乡首次获市级食品药品平安乡镇称号。全区全年未发生一起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与全区100余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责任告知书、明确主体责任。主办了徽州区电梯故障应急救援演练、导热油泄露事故和液氨压力容器泄漏等3次应急救援演练,督促使用单位开展特种设备综合和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利用“特种设备隐患整治年”“百日除患””特殊时期”保障等专项行动,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近400家次,抽查特种设备620余台,其中压力管道5千余米。发现安全问题及隐患270余处,其中安全隐患14处,涉及特种设备17台,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6份,行政处罚1起。全年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3.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印发了《徽州区20__年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1-10月份,相继开展了校园周边、食品、药品、农资、消防器材、服装鞋帽、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专项检查,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333户次,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联合行动9次,补办营业执照33户,向“查无”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抄告无证经营1户。对检查中发现的未办照、证经营情况及时督查整改。辖区内没有发生因无证无照经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4.加强消费维权建设。组织开展新《消法》的培训和宣传,积极开展“”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消费投诉举报热线12315、12331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1-10月,受理投诉举报19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万元,投诉举报电话接线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

5.严格案件查办。1-10月共立案32起,到位罚没款万元,已办结27件,涉及食品药品类案件14起,案件数量和罚没款金额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增幅。

(三)尽心尽力抓效能,自身建设取得显著提升

1.注重干部培训教育。一是根据局工作重点,在局内部开展干部春训班,全员参训;二是制定了学习方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全体党员专题讨论会5次;三是及时完成干部在线学习课程,同时积极参加上级工商部门、质监部门、食药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共计100人次。

2.开展标准化所建设工作。从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检验室建设、制度建设、日常监管、执法办法、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基层所开展标准化建设。目前岩寺所、西溪南所已基本达标,潜口所因原办公场拆除重建,仍在建设中。

3.强化机关效能督查。局纪检组会同局办公室,根据区委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明察暗访督查,加强效能建设,严肃工作纪律。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进行部署;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严格“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完善修改机关工作制度8项,对干部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把党纪政纪的要求具体化;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及时公示,主动接受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1+N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小金库”问题专项整治、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少事多,监管力量不足。全局共计48个编制,在编在岗干部44人,借用2人。我局肩负三局职能,人少事多,随着我区在网络上经营的人数越来越多,经营者在广告宣传、产品质量等方面认识不高,常被职业打假人钻空子。职业投诉紧咬不放,经营者苦不堪言,我局大量执法力量耗费在处理此类投诉举报上,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二)执法难现象仍然存在。由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大幅提高了处罚的标准,存在罚款难以执行到位的现象。比如今年我局立案的几起农村食杂店销售过期食品案件,按照法律规定的最低处罚额度也达到了1万元,这个处罚额度对应农村小店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处罚,可能会导致经营户倒闭、致贫等其它问题,而如果不处罚或者减轻处罚额度,执法人员又面临执法风险。

三、20__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努力在品牌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招商引资、企业融资等重点工作方面再创新业绩;

(二)以提高正确的履职能力为核心,齐心协力抓市场监管执法建设,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坚持惩防并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班子和队伍建设水平;

(四)打造亮点工作。一是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建设;二是建成潜口食品药品监管所食品检验室;三是将潜口所建成标准化所建设示范所;四是推进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

(五)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做好创建文明市场、脱贫攻坚、五城同创等中心工作。

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第三篇】

为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让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安全肉”,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我中心周密安排、认真部署全县肉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中心肉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肉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措施得力。为确保完成肉食品质量安全目标任务,中心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肉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并将此项工作全面纳入了今年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了严格的肉食品质量安全和兽药市场制度。为强化任务落实,我中心从“两节”开始对全县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屠宰点、肉市场开展了执法检查,通过检查,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二)创新形式,深入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确保执法效果,我中心及各基层畜牧兽医部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电视、发放资料信息等渠道,广泛宣传开展肉食品质量安全的作用和意义。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一是结合大力开展执法宣传活动,共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500余份,肉食品安全普及知识资料1500多册,培训相关人员2000人次。二是结合县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广播上线活动,积极宣传肉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的重要意义以及畜牧部门的主要职责,听众人数达上万人,充分给广大市民以知晓权和参与权。

(三)强化监督执法,全面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按照我中心《肉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全中心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财力,重点狠抓了五个方面的专项检查和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是大力开展春季动物防疫专项检查。动物防疫事关肉食品质量安全。为确保防疫效果,在今年的春季动物防疫期间,加大了动物防疫督办检查的力度,对各乡镇防疫情况实施了专项检查验收。重点检查了26个畜禽养殖场和6个养殖小区的动物强制免疫任务落实情况,二是加大屠宰厂和肉食品市场专项监督检查。自专项整治以来,我中心执法大队派专人每天对其进行检查,并做好了检查记录。三是强化动物检疫专项执法检查。在专项整治期间,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畜禽产地、肉食品运输环节、定点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等范围内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执法工作。

1、狠抓产地检疫工作。以存栏检疫为重点,凡没有免疫耳标和免疫证的一律不准出栏,将动物疫病消灭在产地源头。

2、狠抓动物流通环节的运输检疫工作。以监督检验,规范出证为重点,严防动物疫病的传入或输出。

3、狠抓终端环节的市场检疫监督。派3名检疫员24小时值班,住场检疫。以查章验证,杜绝病害肉品上市为重点,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把复检监督关,对未实行定点屠宰检疫的畜禽及产品严格实施补检,对不合格肉品全部强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为消费者把好了最后一关,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在此期间,全县共检疫生猪1500头,其中屠宰检疫1100头,检出不合格猪2头,不合格猪肉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宰前检疫畜禽的持证率和耳标佩戴率为100%;查处违法案件0起。

三、狠抓了“瘦肉精”排查工作

一是成立了“瘦肉精”排查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主任组长,中心副主任韩保国任副组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班子成员为成员,责成执法大队负责监管工作;二是制订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细则》,明确了整治目标、整治内容、整治重点,将责任细化到部门和生产者及经营者;三是组织执法和技术人员,对全县规模养殖户和畜禽饲料经营门市开展排查登记工作,共排查了2家饲料兽药经营单位,15个规模养殖场,268个散养户,一个定点屠宰场,并建立监管档案,便于以后监管,同时在农村散发了2000余份预防“瘦肉精”危害的告知书,要求有45个一定规模的经营户、养殖户都向社会作出了不添加、不使用、不经销“瘦肉精”的公开承诺;同时要求养殖场(户)做好用药、用料记录,保证科学用药、用料安全生产。

四、存在的安全隐患

5个多月以来,我中心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多人次,对我县的41个规模养殖场,268个散养户,1个定点屠宰场,6个养殖小区依法进行检查,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500余份,肉食品安全普及知识资料1500多册,培训相关人员2000人次,确保了我县肉食品安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是群众对肉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差异,各乡镇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我县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一家通过有关部门认证的肉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现有的肉食品检测能力还无法充分满足监管需要;三是生猪定点屠宰场位于城市上游且不合格肉食品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给动物防疫和肉食品安全带来威胁;四是兽医实验室缺乏工作经费,不能及时购买动物重大疫病检测试剂,影响动物疫病的检测速度和诊断准确度;五是综合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执法工作经费保障,执法设施设备完善,大案要案的查处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措施和手段。

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第四篇】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以创建国家级XX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为重点工作,以分类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抽查等手段为抓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汽车用品质量整治提升工作,夯实日常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监管,完善企业台帐,进一步规范生产许可证相关工作。

全面加强对全县工业产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的证后监管。组织开展了重点取证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邀请专家对辖区内的X家许可证生产企业按照审查细则开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企业普遍存在进货台帐、检验记录及QS标识不全等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根据企业信息变化完善相关档案;积极落实上级工业产品许可证网上审批和贯彻落实省局“一次不跑、事事办好 ”的理念,开展许可证受理工作,目前完成X家许可证企业的受理工作,并配合完成X家企业的实地核查工作;做好省级发证的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网上审批受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7]34号),做好取消生产许可产品和转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后续工作。

(二)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进一步抓好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局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县政府有关要求,我科陆续开展了消费品质量提升和蚕茧、食品相关产品“扫雷攻坚”专项检查、校服质量监管等一系列活动;共检查各类企业XX余家,调查XX余所学校的校服采购情况,抽查校服X批次;组织辖区内所有食品相关产品企业参加市局组织的食品相关产品新标准培训会;张贴各类宣传画100多副,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

(三)做好各类产品监督抽查,全面推进监督抽查工作。

根据年初制订的市县级监督抽查计划,积极配合检验机构开展各类抽样工作。截至目前,配合开展了省级飞行检查、市县级监督抽查等工作,共抽取橡胶输送带、车速里程表、橡胶密封制品、烧结多孔砖、汽车内饰件、配装眼镜、电能表、消防产品和童车等9类产品XX批次,合格XX批次,合格率XX%。

(四)强化质量提升,开展XX行业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

今年,我们根据去年动员会会议精神及三年工作任务分解表有序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是加强沟通协调,认真部署创建工作。加强与经信、税务等有关单位沟通联系,多次走访XX协会商讨如何落实开展创建工作;组织召开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各成员单位对前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及时讨论汇总,确保三年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不合格以及重点培育企业召开了质量分析会,邀请有关专家对往年抽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进行培训,分析不合格原因,帮助企业改进;制订系列工作制度,出台了工作信息报送、联合执法、工作例会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加强和规范XX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创建工作。召开座谈会,邀请省市局领导参加座谈会。

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与企业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承诺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加强日常监管:充分发挥基层站所作用,将监管的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对生产企业定期开展巡查,加大监督执法和抽查力度。今年计划抽查各类XX170批次。

三是积极推动电商产品质量提升。通过拓宽抽检渠道、深化溯源管理、加强风险预警等治理模式多元化;盘活行业协会力量、引入专业机构资源、打造融合发展平台等要素服务精准化;信息化传播、多维度宣传、针对性培训等宣传教育常态化,加强XX电商产品质量监管,组织企业召开座谈会,

四是加强信息沟通与宣传。为加强各牵头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制订质量提升工作信息月报送制度,定期编制工作简报。开通质量提升微信群、QQ群,着力打通与企业、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在XX企业集中地方挂宣传横幅20余条,制作了质量提升宣传手册2000余份,目前正通过各种渠道发放中。

(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水平

对内,我们积极参加了上级组织的许可证、监督抽查等有关业务培训,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对外,组织辖区内的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食品相关产品新标准培训,督促企业做好新标准执行的有关工作。

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第五篇】

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统筹开展监督抽查、风险监测、事中事后监管和各类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起草全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按照省局工作要求,起草2021年全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开展坚守安全底线、锐意改革创新、推进监管一体化、加强党的建设等四项工作。

(二)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

一是制定2021年度全市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和市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计划,将日用及纺织品等8大类52个品种列入市级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安排699个批次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其中监督抽查674个批次、风险监测25个批次)。目前,已抽查280批次产品,其中生产领域96批次、流通领域184批次,出具报告178批次,7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6%。二是完成4家国抽、1家省抽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现场审查,向市抽不合格产品所属县区(园区)市场监管部门推送不合格信息8条。向综合执法支队移送不合格案件线索8件。三是组织开展定配眼镜、食品相关产品和车用汽油三类产品质量省级联动监督抽查工作。目前,20批次定配眼镜和20批次车用汽油检测结果均合格,20批次食品相关产品有3批次不合格。四是配合开展国家、省级监督抽查。陪同完成3组岩棉板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和8组电缆桥架、钢筋、铝型材等产品省级产品质量调研工作。五是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试点工作,建立5个风险信息监测站,对相关产业强化风险管控。

(三)开展工业产品事中事后监管。

印发《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计划》,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实施分类分级监管。目前全市共有7个品种89家许可证企业,其中食品相关产品企业47家,危化品及其包装物企业22家,水泥企业9家,建筑用钢筋企业4家,化肥企业4家,电线电缆企业3家。按照《安徽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已将上述企业分为AA类1家、A类2家、B类82家、C类4家。所有企业已提交2020年自查报告,上半年完成对2家企业监督检查。

(四)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

1、开展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回头看”,全面掌握非医用口罩、熔喷布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状况,将一次性非医用口罩产品列入2021年市、县两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产品目录,对市抽2家不合格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上门开展帮扶指导,助力质量提升。

2、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和车载罐体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按照市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继续组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危险化学品车载罐体生产企业是否持续保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条件进行排查。目前正在对和县、慈湖高新区等危化品集中区生产企业产品开展梳理,严厉查处无证生产许可产品的违法行为。

3、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一是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专项整治。上半年,共检查158家经销企业,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10次,发现13家企业涉嫌销售“三无”商品,全部下架涉事商品。二是开展磁力珠等儿童玩具专项检查。5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313人次,排查学校周边、玩具批发市场的经营主体294家,发现问题企业6家,下架磁力珠商品12件、“三无”和安全隐患儿童玩具46件(套)。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组织专家走进校园开展讲座1次。三是组织开展校园纺织品抽查。对全市大、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幼儿园共计69家教育机构采购的军训服、校服、大学生公寓床上用品、幼儿园园服及床品四大类纺织品进行抽查检测,截止目前,共抽检104组校园纺织品,不合格2组,合格率%。四是启动学生用纤维制品公证检验和质量溯源工作。按照2020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学生用纤维制品管理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学生用纤维制品公证检验。在4所学校试点开展学生用纤维制品质量溯源。学生用纤维制品质量溯源机制的建立,将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

4、开展预拌混凝土专项整治行动。与市住建部门联合发文,对全市28家预拌混凝土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对照《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检查表》,仔细检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情况、原材料和产品质量与控制情况及企业规范经营情况等32项内容。抽查27家企业27组产品,1家坍落度指标不合格,已转交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后处理。

5、开展液化石油气等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液化石油气生产企业、充桩单位、销售企业进行检查和抽查,抽查22个批次送检,2个批次不合格;在城乡结合部抽查10个批次液化石油气调压阀、10个批次燃气用具连接用软管,检验结果待出。

6、开展环保类重点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生产且对外销售产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排查全市11家许可证企业,对4家符合本次检查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存在问题企业已交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整改。

7、开展查处打击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生产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5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排查市场主体283个,包含婚庆公司、KTV、大型餐饮店(含婚庆服务)经营单位20余户,未发现生产、销售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的行为。

(五)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牵头工作。

成立了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和单位责任。按照清单要求,我们加大成品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长江马鞍山段4座加油站做到全覆盖检查,加大对边远地区和民营加油站的监督检查力度,抽查40个批次成品油送检全部合格。牵头开展“严、重、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工作,向市环委办报送责任清单。

(六)探索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借鉴长三角地区先进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对全市工业产品许可证企业、3C产品生产企业等开展分级分类分色监管试点工作。目前已制定试点监管工作草案,正在研究制定两个通则,下一步将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经费保障不足。随着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抽查经费保障相对不足,抽查覆盖率和频次较低,产品质量监管有漏点、盲点,存在安全隐患,部分专项整治行动和临时性整治任务没有经费支撑。

(二)监管人员力量不足。截止目前,我们正在承担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达到21个品种,有22项工作要上报总结和报表,牵头本系统消防安全、生态环境整治、大气污染等,涉及工作种类繁杂、点多面广、任务繁重,监管人员力量尚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监管需求。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全力做好市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继续完成市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做好国抽、省抽、市抽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充分发挥风险监测站的积极作用,完善风险监测工作,对风险隐患发出预警。

(二)全面推进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任务。

继续开展食品相关产品、电线电缆、棉花等纤维制品、消防产品、化肥、水泥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生产经销企业全覆盖检查,加大生产流通领域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和执法检查力度,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三)开展2021年落后产能退出工作。重点打击违法生产地条钢行为。做好我局包保含山县、和县落后产能退出督察工作。

(四)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活动。对全市近5年来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企业开展质量帮扶。

(五)部署开展非医用口罩“助企护民保安康”行动和儿童老年用品“护苗助老”关爱行动。

(六)继续开展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在前期分类监管工作基础上,对《通则》广泛征求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技术机构意见建议。出台地方标准,改造我局网格化监管平台,深入开展分类分级分色监管,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成效。

69 85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