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企业走访调研报告集聚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主题教育企业走访调研报告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主题教育企业走访调研报告1
为加快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助推工业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优势。我县按照规划引导、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原则,制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各项措施推进扎实有效,加强了商贸流通现代化建设,全面促进了我县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
一、我县商贸企业发展现状。
1、总量快速增长,发展主体不断壮大。随着存量商贸企业的做大做强,国家惠民政策的拉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入驻,以及对市场主体的全力服务,我县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迅猛。截止20xx年xxx月,我县新增商贸企业xx个,其中个体户xx个,法人企业xx个,全县商贸企业累计达到xx个,其中个体户xx个,法人企业xx个;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xx个以上,法人企业xx个以上。
2、经济贡献增大,主体地位不断提高。
20xx年我县商贸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xx亿元,同比增长xx%;20xx年我县批零住餐商贸企业共实现税收xx元,同比增长xx%;20xx年全县商贸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约xx万个,同比增长5%。商贸企业在财政增收、提供就业、居民致富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推动我县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构建和谐远安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品质明显提升,持续发展不断增强。
一是人才培养力度得到加强。三年来,我县xx餐饮公司、鸣凤宾馆、国酒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参加了我县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工商管理(EMBA)高级研修班及全县企业管理创新培训,通过与知名教授、业界精英交流互动,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市场走向,培养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决策者战略规划与掌控全局的能力;
二是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全县90%以上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人才进入企业核心领导层,涌现出一批以远安国酒、中百仓储为代表的龙头型商贸企业和以聚凤鸾餐饮、鸣凤宾馆为代表的成长型商贸企业;
三是品牌创建力度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县商贸流通企业不断重视自身发展,加大对商贸流通品牌的创建力度,涌现了聚凤鸾、马婆等知名品牌商标;四是提档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目前我县国酒、鸣凤宾馆2家商贸企业已达到四星级标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拟建五星级标准企业项目1个,目前正顺利推进之中。五是知名零售企业不断入驻。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引进知名零售企业进驻我县,已成功引进中百仓储、雅斯、世纪华联等购物广场,即将引进武商集团、北山超市等知名零售企业。通过知名品牌的创建、大型企业的引进以及本主企业的提档升级、理念更新等举措,将为我县商贸企业的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更好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4、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
全县商贸市场中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城乡市场呈现出以大型超市、便民连锁店、专卖店为主业态的多样化、多业态共存的竞争新格局。在城镇,大型、较大型超市数家鼎立,服装、电器以专卖形式形成“一条街”的经营规模。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全县新建成商品配送中心xx家,日用品销售店xx家,农资销售点xx家。随着邮电通信业和快递业的快速发展,网购消费规模正迅速扩张。这些市场的规模和经营品种与本地经济结构及生活消费水平相匹配、与交通状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构成了信息通畅、网络齐全、品种繁多、供货及时的物流及销售系统,极大的满足了城乡居民需求,方便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二、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出台政策扶持。
(一)制定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20xx年,我县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共有包括实施商贸企业成长工程,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商贸企业,鼓励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改善商贸企业的融资环境,优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环境,加大商贸流通业品牌创建力度,加大商贸企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九项具体扶持政策。
(二)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
20xx年,市人民政府也出台《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共有包括完善政策规范体系,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信贷资金支持,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鼓励担保机构发展,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宽限延长出资期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健全企业信用制度,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搞好企业要素保障,加快创业基地建设,完善成长激励机制,强力推进治乱减负,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十九项具体扶持政策。
今年,我县也出台了从鼓励个人创业和集体创业、扶持科技人才创业,鼓励本地企业吸引外地企业来远安设立法人机构,鼓励企业在我县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加大金融支持,实施税收优惠,优化准入环境,强化创业培训,强化社会保障,支持农业市场主体加快发展,规范收费行为等十一个方面对发展市场主体给予扶持的政策。对于市县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县也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细化措施强化贯彻落实,有力确保了商贸流通业的更好发展。
一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根据《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对年度内新进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中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大个体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截止目前,我县共有限上企业xx家;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xx%。
二是专业市场发展卓有成效。根据政策,对新建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固定资产投资在xx万元以上商贸企业,在用地上,县政府按土地纯收益的30%支持该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县级服务性收费按下限的30%收取。安泰建材市场在用地上享受到了该条扶持政策的建设资金xx万元。目前,星河水岸、鸣凤水岸、盛世广场、矿山设备专业市场以及聚凤鸾旧城改造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或前期准备中。
三是连锁经营发展成效显着。根据《意见》中对连锁企业新开设经营面积在xx平米以上的直营店,每开设xx家,给予一次性奖励xx万元。先后有宜昌万福超市、宜昌东方超市、世纪华联购物广场、聚凤鸾餐饮服务公司等共获得奖励资金xx万元。
四是商贸企业茁壮成长。根据《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对年实缴税金首次超过100万元、300万元和500万元以上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由县政府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每年对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按实际销售规模、缴税规模及增长幅度等主要指标进行“优强企业”评比活动,对“优强企业”,由县政府进行表彰。
三、加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经营观念,探索企业发展新思路。
各商贸流通企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企业自身实际,正确审视企业的发展环境、重新定位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不断创新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注重资源投入,苦练基本功,扎扎实实的选准项目、运作好项目,为企业谋求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
(二)强化学习,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一是企业业主要带头学习。企业负责人要充分挥表率带动作用,培养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兴趣,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二是要搭建学习的平台。要积极为全体员工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创建学习的平台,加强实践锻炼,满足干部员工的学习需要。
三是要重视员工培训。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化培训,重视与兄弟单位的互动交流。极大地提升员工的胜任岗位能力和素质修养,为企业的发展储备深厚的内生动力。
(三)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
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商品和服务,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开展“名品进名店”、“品牌产品下乡”等活动。推动特色商业街建设,扶持“老字号”的创新发展。配合安居工程建设,扩大和带动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等消费。
回顾以往,我们在扶持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努力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实干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面促进我县商贸流通业跨越式发展。
主题教育企业走访调研报告2
一、困难企业基本情况
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我区规模工业企业也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企业出现开工不足、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极大困难,从六月数据看,利润总额亏损企业7户,亏损面%;主营收入出现下降的9户,占辖区规模工业%。主要表现在:
(一)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致使企业停产。典型的是规模企业中的骨干企业长毅浆粨,公司产品主要是纺织业上游的原料棉浆粨生产,2011年主营收入79626万元、2012年主营收入82739万元。由于国际经济的不景气,对出口纺织业造成严重冲击,产品市场缩小,而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使得棉浆粨价格大幅下跌,从2011年最高接近25000元/吨,下跌到现在不到10000元/吨,全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局面,生产越多,亏损越大,企业被迫全面停产。今年以来仅靠代线业生成部分产品,1-6月产值仅8023万元。
(二)市场订单萎缩致使企业亏损。主要存在于酒类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思瑞包装、丽晶包装、佳阳包装等企业,生产业务主要围绕五粮液集团酒类包装进行经营,产品市场单一、客户单一,由于五粮液集团受国家宏观环境影响,销量减少,包装订单也急剧减少,致使这些企业没有订单和市场,只有停产或半停产,生产经营困难。20xx年6月分别完成销售收入13200万元、5202万元、50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25%。
(三)企业搬迁影响企业生产。由于部分工业企业处于城市规划区,即将搬迁,新厂区还在建设,旧厂区不能正常生产,使得企业生产处于下滑阶段,如处于三江口拆迁区域的怡源庆公司、处于西郊二二四拆迁区域的昌明机械、汇宝食品等。
(四)行业不景气影响企业生产。
二、20xx年退出规模企业情况及具有升规潜力企业
(一)20xx年退出规模企业情况。20xx年退出企业共5户,其中江南香料更名为石平香料、日报社印刷厂是经营困难退出、赛伦格是企业搬迁县退出、四方射钉企业搬迁罗龙产业园退出、中核建中南方公司是企业合并报表退出。
(二)具有升规潜力企业情况。20xx年具有升规潜力工业企业17户,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单一,受宏观大环境影响较小,生产经营基本处于正常状态。
三、20xx年下半年预测
在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环境下,预计下半年大的经济环境出现根本改变的可能不大,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如化纤纺织、业等,仍将处于很困难的阶段,而五粮液集团等酒类生产行业骨干企业,由于下半年旺季到来,市场产能淘汰进入尾声,加上自身产品结构调整体现成效,预计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从而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包装行业等好转。辖区整体工业经济发展应该好于上半年。
四、工作措施
(一)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认识帮扶困难企业工作对于我区稳增长、促就业、保稳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化解生存和发展压力,增强发展信心。广泛运用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深入挖掘我区企业在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先进做法与成功经验,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切实在全区上下营造政企联动、共渡时艰,迎难而上、逆势有为的浓厚氛围。
(二)开展企业培育帮扶。一是帮扶企业拓展市场。指导企业转变思想,优化营销策略,努力开拓新的市场。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支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扩大销售,减少产成品库存,降低企业资金压力。二是指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业工艺和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类别,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鼓励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以稳岗为中心,鼓励企业利用停产、半停产和调整的间歇期,开展轮岗、转岗培训,做到不裁员或少裁员。针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加强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督促企业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妥善处理下岗员工。四是加强企业政策咨询。将中央、省、市、区政府近期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信息汇编成册,编印成扶持企业相关政策信息汇编下发各企业。同时,组织专人到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努力为企业应对经营困难提供信息支持。
(三)积极帮助企业融资。针对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积极协助企业申请政府扶持资金,主动与市、区有关部门协调,跟踪资金落实情况。召开银企座谈会,搭建平台,为银企合作穿针引线。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信誉好、技术领先、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和项目,鼓励金融机构为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资金贷款,以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四)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会同区监察局,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按照有利于企业发展,方便企业办事的原则,把握政策,改变执法检查方式,简化办事程序,精简企业参加的各种会议,清理涉及企业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提供上门服务,以尽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五)督促竣工项目尽快产能达标。2012年底我区竣工项目18个,区级财政资金补贴178万元。今年上半年竣工项目9个。我们将切实加强政策服务和要素保障,力争27个项目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同时,加快在建项目叙府酒业“李庄迁建工程”、岷江集团“新增年产60台(套)pvc单元化成套节能设备技改”等5个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提前竣工投产。
(六)切实抓好企业协调服务工作。切实抓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等要素保障工作,将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做好要素保障的应急预案,加强需求变化预测;加强与市上相关部门的汇报、衔接,加大要素供应计划指标争取力度;强化安全生产,切实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五、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督促五粮液千亿技改工程加快推进。据了解,五粮液千亿技改工程目前已停工缓建,建议市政府督促五粮液集团加快方案论证,尽快推进该项目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督促丝丽雅超细竹碳纤维项目尽快入库。据了解,丝丽雅集团总投资亿元超细竹碳纤维项目今年6月已备案,请督促丝丽雅集团此项目尽快入库,开工建设。
(三)请求同意我区规划建设宋家产业园。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中已经明确,李庄不再发展工业,盐坪坝产业园规划面积仅2平方公里,已使用平方公里,象鼻产业园作为北部新城的组成部分,且以物流为主,我区工业发展的空间严重不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区于4月19日向市政府请示,请求同意规划开发宋家产业园。(详见《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开发宋家产业园的请示》)。5月24日我区根据市级相关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方案后再次向政府提出了请示。现请市经信委支持我区提议,协调市级相关部门,促成市政府同意我区规划开发宋家产业园。
(四)企业个数考核纠正。由于我区20xx年规模以上企业中石平香料系江南香料更名,在上半年市统计局月度通报中,两个企业同时存在,企业总户数58户。市政府在下达工业目标时按照规上企业总户数58户,净增8户下达我区。但6月市统计局通报已剔除江南香料,总户数更改为57户,致使我区规上企业总户数、净增户数指标全年完成困难。建议在年度指标考核时充分考虑此因素。
主题教育企业走访调研报告3
根据xx市人社局关于开展“人社服务员计划”活动方案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宣传人社惠企政策,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摸清新冠疫情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6月份以来,我局组织调研专班分批次走访了52家企业,现将收集了解的相关情况梳理汇总形成调研报告。
一、走访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次走访调研的52家企业,主要分布在襄阳市区内,城区分布情况为:襄城区22家,占比%;樊城区18家,占比%;高新区11家,占比%;东津1家,占比2%。行业分布情况为:制造业25家,占比%;零售业15家,占比%;服务业12家,占比%。从企业类型上看,大型企业5家,占比%,中型企业2家,占比%,小微企业45家,占比%。
我们走访的52家企业,以2020年1月为基数,在本核定年度内2-6月共计为企业减免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费共计万元,其中:免征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元,免征失业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下半年,除5家大型企业外,中小微企业继续享受阶段性免征政策,经测算,47家中小微企业将减免三项社保费超过3000万元,这对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会起到积极作用。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阶段性免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稳岗补贴发放、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均已落实到位。我们共收集47家企业反映的问题(未受疫情影响的5家企业没有提出问题)78条,其中涉及人社系统的问题有49条,涉及市直其他部门的问题29条。企业提出的问题中,属于人社系统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们现场解决社保经办类的问题10件,后期协调系统内相关单位(科室)解决36件,有3件尚在协商解决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占收集本系统职责内问题的94%;收集的需要协调市直其他部门解决的29个问题,除2个协调银行解决贷款问题已经落实外,其余问题目前我们正在配合市人社局进行协调推进解决。
总体上看,我们对企业提出的涉及人社部门职能的问题都最大限度地给予了解决,人社部门的纾困惠企政策对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岗位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扶,得到了所有企业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尤其是我们执行国家阶段性免征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普遍反映较好,走访的企业负责人都表示,这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尽快复工复产的“真金白银”和“润滑剂”。
二、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从走访调研的52家企业情况来看,本次疫情对企业影响较大的有6家,占比%;影响较小的有41家,占比%;基本未受到影响的5家,占比%。总体上看,对传统加工行业影响较大,对高新技术行业影响较小,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影响最小。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尚未达到正常生产水平。走访调研的52家企业都已复工复产,达到正常生产水平80%~100%的企业占%,达到正常生产水平50%~80%的企业占%,未达到正常生产水平50%的企业只占%。疫情发生后,受原材料紧缺、物流不通、行业复工率低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各类原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加大了企业经费支出,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特别是食品加工行业,如湖北陈小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五谷稻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因为疫情原因原材料供应量少,普遍涨价,导致企业年利润下降。经统计测算,我们走访调研的52家企业,1—6月份利润普遍下滑30%左右。
(二)订单数量明显减少。企业受湖北交通及物流影响、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加之生产进度拖延、供应链出现断裂、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订单数量下降。尤其是对制造业,预计全年产值普遍下降10%-20%;部分企业的订单量同比降幅达到了50%。比如襄阳普士利工程器材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客户订单数量急剧下降,而且还存在职工减员情况;襄阳东和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整个行业大环境不好,加之受疫情影响,1-6月份,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只有45%左右。
(三)企业融资难依然存在。当前,银行贷款杠杆高、条件苛责,虽然国家出台疫情下给企业金融支持,政策是好的,但是落实起来有些难。许多银行依然按常规操作,看企业财务、已贷款状况以及生产运营情况等,直接导致企业融资难,未能减轻企业负担,很多企业希望能多提供如“贴息贷款”“低息贷款”等惠企政策。比如襄阳宏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融资非常困难,因受疫情影响,经销商货款结算不及时,银行融资条件严格,导致上半年资金缺口达300多万元,难以扩大规模;部分企业因为银行抽贷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资金短缺,贷款难。比如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尚有1080万资金抵押在银行,每年贷款都面临抽贷问题,企业生产资金链异常紧张。
(四)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一直以来,制造业都对岗位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要求,加之今年疫情影响,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导致目前制造业普遍存在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特别焊工、冲压工、化工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人才非常缺乏。受地方房价高、工作环境偏远等条件限制,导致部分企业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的大学生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员工流动性大,跳槽频繁,企业留不住人。受疫情重点地区影响,企业复工以来,有的岗位人员不能正常到岗或者离岗,我们走访的企业中,复工复产率最好的企业也只有%的员工到岗,这对一些从事重要技术岗位的企业来说损失较重。比如襄阳市精信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专业人才缺乏较为严重,急需具有化工背景的操作工及专业技术人员,用工缺口达50人左右;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主厂区在宜城雷河)因地处偏远,难以招聘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就连驻地在高新区的江山重工公司,目前生产一线焊工也十分短缺。
(五)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受疫情影响,我市部分企业出现了“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难”和“招人难”同样存在。一方面,由于我市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技能工人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不足,部分新成长劳动力的实践能力还难以跟上市场变化,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难题仍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我省属于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本市外出务工人员受阻,部分外省市对湖北籍务工人员在就业招聘上出现了“歧视”现象。虽然我们通过外地人社部门采取了“点对点”联系就业帮扶和组织务工人员返岗等积极措施,但多数地区以“疫情防控”为由予以拒绝。同时,我市一些企业需要招用的外地员工,多数也因害怕“疫情”而落空。就我们走访的几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情况来看,“招工难”的问题特别突出,如湖北金环公司(原湖北化纤厂),疫情期间员工流失了164人,自三月份复工以来,公司一线普工短缺200多人,通过网上招聘以及与驻地人力资源基层平台对接,采取了“点对点”“走村串户”等多种方式招聘人员,效果均不佳,这一影响将延续到下半年。
三、推动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政府各职能部门尤其是负责民生保障的人社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切实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利用上级政策利好,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推动“后疫情时期”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抢抓国家政策支持机遇。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发展具有直接且显著的指引作用。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抢抓中央支持我省疫情防控的政策机遇窗口期,用足用好“财税支持17条”“支持中小微企业18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0条”等国家与省援企惠企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吃透政策、把准趋势,加强涉企政策的统筹与协同,提高执行政策的可行性、精准性。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形成“一盘棋”。一是人社部门要落实好国家对我省中小微企业免征“三项社保费”延长到年底的政策,更好地纾解企业困难,为企业复工达产提供“润滑剂”;进一步加大援企稳岗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对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的稳岗补贴,帮助企业开辟更多的工作岗位,稳定就业;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条渠道开展专项招聘,“点对点”地解决部分企业人才短缺和“招工难”问题。二是税务部门继续落实好涉企税费优惠政策,对于能够直接减免的各类税费等,调整繁琐的申请程序,让企业能够快速、便捷、低成本的享受,抓好普惠性政策落地落实。三是行政审批、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要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主体准入、企业融资条件,以专项补贴、免息贷款等形式增加纾困资金,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延续惠企政策时效,侧重对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保障吸纳大部分就业的民营市场主体稳定生存。四是鼓励国资委建立国企、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商会与民企对话机制,相互分享彼此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体验与经验;鼓励与支持政、学、企多方联合组织高质量发展论坛,共同探讨企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五是各行业主管理部门要继续抓好惠企政策督查督办,坚决彻查政策落实中打折扣问题。
(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疫情期间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政务办公、网络购物、网络教育、在线医疗、视频社交等数字经济消费快速走进大众视野,让其成为“后疫情时期”推动经济发展强力引擎。一是针对疫情暴露出我市许多企业信息化能力不足的短板,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发展,补齐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漏洞和短板,整合利用并发挥数据资源的强大引擎作用;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大数据主动与社会资源对接,实现共建共享,带动企业加快信息化转型升级。二是支持和发展新就业形态。合理设定互联网平台经济及其他新业态、新模式监管规则,降低服务收费,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创业提供条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三注重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对初创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企业扶持力度;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经济”、在线教育、无人零售、智能配送、智慧医疗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以5G为方向的新型现代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为企业大规模应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创造条件。四是加大基础研发、原创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公共检测检验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整合利用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强化创新成果商业化应用和创新成果保护。五是进一步鼓励企业落实质量工程、开展品牌建设的政策举措,加强质量监督、环保检查,加大违法失信行为惩处力度;更新发布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鼓励开展高质量发展的第三方评估,并将结果作为奖优扶强重要依据。六是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减少政府职能部门对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关注,引导资本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布局;加快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发展,提升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更好发挥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扶优汰劣”功能。打造鼓励与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社会氛围。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生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一方面,营商环境的改善,可以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进而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另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大幅降低整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增厚企业利润。一是人社部门要深化“人社服务员计划”,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落实好“打包办”“即时办”“简便办”等便民服务措施,要求市民中心人社服务大厅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窗口、个个都是形象”和“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对办事流程进行再优化、再简化,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盖章环节,实行关联事项“一表多效”、多科(室)“并联审批”,疏通“堵点”,切实为企业解决“烦心事”。二是加大各级政务服务的“放管服”改革力度。重点抓好我市及各县(市)区政府部门的“放管服”改革,以“放管服”统领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等重要改革,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认真清理各类业务事项,推行前台“一窗式”综合受理服务。在政务服务上,全面推行“窗口集中受理、科室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简化经办事项的办理环节、步骤和程序,形成“一个科室负责、一个窗口对外、一个领导分管、一站式办结”的“四个一”服务新模式。三是加大公平竞争、公开透明市场竞争秩序建设。通过市场监管,约束企业以市场化手段,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收入、赚取利润、谋求发展;持续清理整顿涉企收费,进一步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监管收费行为。四是通过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现全程网办,深化企业登记“同城通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五是推行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企业实行“包保服务”,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实行“首席服务员”制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各类在建、新建项目迅速开工建设。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对东风襄阳基地板块、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类等企业开展针对性政策帮扶,继续推行项目全程代办制度,以优质高效服务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党建工作成效及亮点【精编5篇】
下一篇:幼儿园德育案例范例【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