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初心观后感精选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永远的初心观后感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永远的初心观后感【第一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出自《毛泽东诗词集》中的《七律·长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字里行间均诠释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然而,八十四年后的今天,我有幸来到了长征的起点——红军桥,我的内心万般激昂,赞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了建立我们的新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如此伟大的革命创举,这就是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
追溯历史
展望未来 我们砥砺前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只有追溯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才能够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很荣幸参加由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对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谓久旱逢甘霖,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批示和指示精神下,在全航业向川航英雄机组学习的热潮中,这次的培训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对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给予充分的滋养。
借鉴历史
总结经验 我们势在必行
在当时的形势下,红军和军队中的党组织长期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活动,必须受到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严重的妨碍了党的路线贯彻执行。在中央九月来信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总结红军诞生以来的建设经验,纠正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红四军前委。通过毛泽东主持改革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古田会议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在古田会议精神旧址的参观学习中,出自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两句名言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无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地,不能光靠一张嘴,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对于一切的决定不仅要坚持调查研究,而且要坚持科学的调查研究,这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长期以来,我们的党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两句话的深刻内涵,坚定地走群众道路。所以,从借鉴历史中得来的经验引导我们加深对重大党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及时地把握党建设规律正确,总结在历史上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经验,能够为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把实质精髓融入到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去,树立为员工,为旅客的服务宗旨,切实保障好首都机场空防安全。
牢记历史 不忘初心 我们永远在路上
对于党的历史,总感觉学习不够,在追随历史的长廊中,心中不断涌现出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由衷的敬意和钦佩之情,在感慨历史的同时,我深知只有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矢志不渝的信仰力量,收获坚定信心精神食粮,才能够永葆党的青春。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先之劳之,率先垂范;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学党史、知党史、懂党史,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落实。牢记历史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加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不忘初心中行稳致远,在不忘未来中开辟未来。
长征从钟屋村开始,从而有了浙江之战的悲壮,有了四渡赤水的智慧,有了飞多泸定桥的神勇,有了过雪山草地的坚毅,有了吴起镇的欢腾,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这地球上最鲜亮的红飘带,最终把中国革命引向最后的胜利。
永远的初心观后感【第二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井冈山出发,拉开了战略转移的序幕。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宁会师,标志长征的结束。
回首长征,赞叹生命之奇迹。
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十几个省份。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队伍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饥寒交迫、缺衣少药,九死一生,奇迹般地对抗超出生命极限的残酷生存条件,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走完了远超两万五千里的征程。
这支队伍武器简陋、弹药奇缺,始终面对装备精良且十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队伍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以慨然赴死的精神穿行于十倍敌人之间。战斗激烈而残酷,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五百多次遭遇追击和堵截,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长眠,上演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
这支队伍很年轻。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残酷的环境、艰苦的生活和频繁的战斗,没有使队伍变得冷酷麻木,却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队伍的大多数人永远地停留在征程中,最终只有三万人活着到达了陕北。他们牺牲的时候还那么年轻,甚至我们无法知道其中很多人的名字。
牢记长征,感受信仰的力量。
长征面临的艰难和困苦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工农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之悬殊、武器装备之差异,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是什么使他们慨然赴死,让他们如此不屈、顽强、不惧命运,是什么让他们在饥饿、寒冷、劳累和死亡的威胁下永不放弃,是什么支撑他们一次次地在绝境中突围、在绝望中重生,是什么让他们在生命临危时仍保有纯净的信念、让他们在朝不保夕时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由平等的新世界充满向往?又是什么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改天换日、达成梦想、实现奇迹?
一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长征告诉我们,个体的力量虽然渺小,个体的生命虽然卑微,但当这些渺小的生命集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去拼搏时,会焕发出奇迹般的精神力量,可以突破人类力量的极限、创造生命的奇迹。当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灵魂不会摇摆、理想不会丧失、心灵不会犹豫、梦想不会放弃。
长征告诉我们,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只要保有理想、坚持信念,就会获得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的巨大力量,当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可以让血肉之躯超越生命极限,可以在绝望中重启希望、在绝境中重获新生。
长征告诉我们,当一群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同时被唤起,其作用和威力是无穷无尽、难以想象的。有了坚定的信仰,会知道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生命的浩瀚与信仰的光荣。
读懂长征精神,方证初心。
那么,什么是长征精神的本质?怎样才是读懂了长征精神?是带领劳苦民众求生存得解放的坚强意志?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精神?还是坚持信仰、严守纪律的伟大信念?
我想,长征起初唤醒了中国广大社会最底层的赤贫民众,带领他们走上了一条黑暗中追寻光明、改天换日迎来新世界的艰苦征程。使他们从开始的“跟红军走可以吃饱饭”的单纯,到“我要活下来!一日不死,一日跟队伍走!”的进步,到“仗打胜了,公平的世界就来到了”的坚定,到“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坚守,再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不屈和顽强。
长征队伍中,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普通战士,长征传递给他们的是以前从未接触过、从未想象过的美好信念,让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牺牲,可以改变命运、掌握命运,打碎这不公平的旧世界,为这世间迎来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世界。
长征带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是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和考验,长征磨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和意志,历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及军事智慧,促使他们在困境甚至绝境中,永不放弃信仰,一次次地自我纠正、自我修复,战胜自身错误、获得新生。
传承长征精神,砥砺前行。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永葆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读懂长征精神,是对思想的涤荡,更是对灵魂的洗礼,给人强大的信念和力量。因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党员的信仰。
长征精神永不消逝,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我们应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循履而上,踏迹前行,重新踏上征程,始终走在路上。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
永远的初心观后感【第三篇】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微纪录片《永远的初心》讲述了关于信仰和初心的故事,85年前的江西省于都县,红军在此踏上了漫漫征途,用信仰和生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信仰,是一个人精神的支撑点,初心,是一个人心底的出发点。信仰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向往,回首中国命运,无论是85年前的长征之路,还是14年抗战生涯,在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我们的人民和军队正是因为心怀信仰,才得以坚持到最终的胜利。可见,信仰对于我们而言,有着强大的引领作用,作为精神的支柱,它被看成是一切对理想追求的源泉。
信仰,在我心中是高大上的,初心,则更平易近人一点。初心可能只是心中美好的一个愿望,就仿佛小学课堂上那篇类似于“我的梦想”的作文,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份初心。初心的最开始是简单的,是最原始的心之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慢慢长大,当然长大的过程是艰辛的,就仿佛一颗种子,历经风吹雨打,度过无数的春秋冬夏,才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这初心成长过程中,唯有坚持才能看到梦想开出的花。
信仰,如同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奋发向前,而初心,则更像一个坐标,无论你为了梦想有多努力,当你一回头,初心仍然坐落在那里,纹丝未动。初心,可能是你想出去看看的梦想,也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无论行程多远,走的多艰难,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在工作中,我们也应当心怀信仰,永葆初心,只有拥有最坚定的信仰,才能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永葆最朴实的初心,才能有源源不断坚持的力量。信仰和初心给了我们工作的动力,同样他们也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实践和证明,没有什么技巧和方式,只有用心坚守,付出行动,方能成就梦想。
永远的初心观后感【第四篇】
85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踏上漫漫征途,用信仰和生命,开启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征程。20xx年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倾听历史的回响,追寻红色的记忆,致敬那一场伟大的出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永远的初心》,讲述这一次“初心之旅”。
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要坚定信仰、牢记责任、继承遗志,弘扬长征精神、筑梦新长征路。
“回眸长征,滔滔大渡,飞夺天险,滚滚长沙,四渡赤水,峻岭崇山,迂回作战,积雪漫山,草地泥潭,雄狮奋战,闯关向前。”85年前,先辈们踏着祖国坚实的土地,用坚毅执着,用英勇无畏,用打不倒、拖不跨的硬骨头精神,丈量着胜利的漫漫征途,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重温长征历史,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更多的是要用前史之鉴来指引后世之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真实写照,是中外革命史的奇迹,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我们应回望过去,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续写长征路。
长征之所以能够在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是信仰的力量,红军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是因为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当前,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温饱问题,各地的主要任务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扶贫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数量多、难度大等种种困难,无疑是当代的一条长征路,在扶贫的长征中,应该坚定信念,结合实际,在扶贫的基础上,注重脱贫,积极利用产业脱贫的方法,通过资金、技术等手段支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防止出现返贫。
长征精神靠的是一种信仰,有了信仰,才有力量继续前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一条艰辛的长征路,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