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文创发展推进情况汇报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文旅文创发展推进情况汇报汇总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文旅文创发展推进情况汇报【第一篇】

回顾即将过去的20xx年公司全年工作情况,概括起来说: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团结一心,奋发努力,使旅游事业更加繁荣兴旺,硕果累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全面提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深受鼓舞。20xx年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x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实现利税均比20xx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创新思维结硕果

20xx年公司董事会以创新思想为指导,以景区发展为目标,开始从一个单纯的观光型景区向度假景区逐步转变,开启了新的游线,新的产品和项目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进一步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景区的综合竞争力。20xx年建设的项目有:莲花度假酒店、万平米仙会仙殿、第三条跨罕台川拖挂式索道以及上下四车道高速路连通景区的旅游专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二、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旅游景区在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国家文化产业基地。20xx年度在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景区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势头。

1、20xx年元月1日到5日,20xx年7月10日到15日,我公司与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合作,举办了两届国际摄影周。每一届活动都吸引数百名中外摄影人踊跃参予。今后国际摄影周活动将继续举办下去,争取经过数年努力,将这一文化活动打造成旅游文化品牌而走向世界。

2、在文化产业发展发面,20xx年景区也有了较快发展,取得较好成绩。沙漠艺术宫作为景区的文化艺术殿堂投入使用,20xx年景区共演出传统剧目“鄂尔多斯婚礼”x多场次,接待游客近x万人。

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增强企业凝聚力

为适应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大好形势,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1、由于景区服务项目增多,活动范围扩大,企业对用人数量有了较大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20xx年公司新增职工x多人。其中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达x多人,从兴安盟招工x多人。经过培养锻炼,有些职工已走上了公司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岗位。

2、20xx年公司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情况,大幅度提高了公司职工工资待遇和生活福利水平,平均每人每月增加x元。为此,公司全年员工工资增加支出x万元,公司又另外投入资金x万元用于职工奖励、福利、交纳医疗保险、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公司发展成果汇集到每一个职工,极大的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3、加强职工素质培训,提高职工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公司利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等方面培训,提高职工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20xx年公司为职工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和乒乓球室,购置数千册优秀图书,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4、20xx年全年工作中,公司各部门涌现出不少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今天将有x个先进集体和x个先进个人要受到表彰和奖励。他们为了公司事业的发展,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进取

大家都还牢牢记得: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要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把景区建设成一个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型自然生态旅游区,实现景区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景区的转变,成为国内外游客所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为此,公司对20xx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和投资力度,争取早日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的竣工使用。

2、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景区文化产业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争取将其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3、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做好20xx年职工招聘工作。须向社会广泛招聘员工,重点是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和达旗当地农民工。

4、在新的一年里,公司要加强创建5A级景区的领导力量,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健全,5A建设作为长期和常态工作来抓。

5、继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改善职工生活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水平,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个让社会人人羡慕的企业。通过我们自身不懈努力,公司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好。公司将根据企业经济实力增长不断改善职工生活环境,提高每个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并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为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志们:公司20xx年各项工作得到上级认可,受到上级好评和表彰。在20xx年,公司分别荣获市旅游局、工商局、达拉特旗旗委、鄂尔多斯总工会、授予的“诚信旅游企业”“、优秀基层党组织”、“五一劳动奖状”等光荣称号。又被自治区旅游局推荐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些荣誉,化作鞭策和鼓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同志们:让我们紧密的团结在公司董事会的周围,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聚精汇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旅游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旅文创发展推进情况汇报【第二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六城联创”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市旅游局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旅游局X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不断加强创卫管理,强化卫生意识;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卫生基础设施;狠抓创卫实际效果,切实做好年度目标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创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创卫工作,成立了以局长x立同志负总责,副局长X同志为组长,相关领导、机关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配合抓、专职人员专门抓、全局干职共同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在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严格执行上级创卫有关政策,牢固树立抓创卫就是抓经济,抓创卫就是抓发展,抓创卫就是抓稳定的思想,切实增强了职工的卫生意识,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了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制定计划,稳步实施。为使创卫工作落实到实处,我局严格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我局制订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把创建任务分解到具体股室、具体人。组织旅游行业相关单位,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市“七城联创”指挥部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逐级划分落实,每个股室、队、中心都分配了一定数量的卫生任务,使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同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我们还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创建标准。

(三)加强学习,宣传创卫。我局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强对创卫文件精神、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利用宣传板、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健康知识,倡导环保旅游新概念,并及时向全市旅游系统干部职工、职工家属及游客发放,逐步提高了全系统的爱国卫生健康意识,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激发了全局干职的创卫热情,提高了我局工作和生活环境及全市市容市貌的进一步好转。

(四)治理旅游公厕,清理卫生死角。对各旅游景区下达目标任务,实施厕所革命,按照星级标准对所有景区厕所进行改造,把原来的旱厕一律改造为水冲式旅游公厕,使各景区厕所全部达到二类标准以上。

(五)清除“四害”,树立形象。X、确定卫生监督员。由局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卫生、亮化和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安排了两名清洁工佩戴卫生监督员袖章上岗,做到了每周一大扫,每天三小扫,有效地保证了创卫工作的严格落实。X、狠抓日常督促检查。严格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卫生检查,检查办公区、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卫生状况,是否达到了无杂草和乱堆放、无痰迹、无蜘蛛网、无乱写乱画的“四无”要求。X、做好日常保洁工作。每周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对县创卫下达的包干责任区进行全面清扫,并加大办公大楼内部清扫力度,实时保持办公桌、椅、门、窗、门前公共地段以及宣传橱窗清洁,树立了我局良好的卫生形象。

文旅文创发展推进情况汇报【第三篇】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将对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审议。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于9月底围绕该项工作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屯溪胡开文墨厂、安徽展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黄山华度传媒企业,并召开汇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屯溪区政府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拟定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9月底,全区旅游接待量万人次,同比增长%,增幅排全市第二名,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全市排名第一。

(一)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情况

全区现有电影院4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2个名人纪念馆(戴震馆、程大位珠算馆),4家综合文化站以及44家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南溪南村);全区共有21个项目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120人;文化规上企业7家,其中文化类高新企业2家。

(二)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1.推进管理,优化文旅市场服务。调整充实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拟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四送一服”工作机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对业绩良好的中小型文旅企业的培育,帮助文旅企业积极入规入统;运用“旅游+互联网”高效智能化载体,为游客及旅游企业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2.文旅融合,扎实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观念,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与景区景点、文旅协会和重点企业等的合作,巩固全域旅游创建成果。筹划开展屯溪食神大会、非遗购物节、田园赞歌、黎阳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打造屯溪“景城相融,秀雅屯溪”活动品牌。围绕节日举办民俗踩街、汪满田渔灯巡演、“笔墨飘香迎新春”“糕饼甜庆余年”“纳凉节”等节庆活动。

3.立足长远,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围绕旅游空间结构总布局,打造屯溪核心旅游带,由黄山不夜城、屯溪夜市、新安夜市构成三大夜间经济片布局;禾谷耕舍、徽女杨梅园、大方圣园无花果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制“屯溪旅游乡村宝典”,并同步微信电子版,用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文旅资源潜质潜能。

二、存在问题

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疫情造成多方面影响。按市里的任务目标,今年我区需要申报1—2家文化规上企业,但就目前文旅企业摸排情况来看,大多规模小、效益低,且受疫情影响成长速度放缓,对照入规标准有一定距离。由于全国各地仍有零散疫情发生,旅游接待量也遭遇很大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虽有程颐、程灏、戴震、程大位等历史名人和红色及非遗项目品牌文化亮点,但缺乏创意和突破,文化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可以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的文化推介不足,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有景少文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少,游客多是旅游观景的状态。同时,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很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游。

三是乡村文化旅游相比周边区县是短板,虽有以农事体验、景区、民宿以及艺术创意等为依托的四种形态,但开发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产业链条过短,活力不强,吸引力不够,导致游客流失到其它区县,经济效益不高。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结合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抓当下“全方位融杭接沪”的目标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尽快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质升级文旅产业;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落实我区文旅产业发展;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现有规上文旅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自然资源,加大招商力度,推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狠抓产品打造,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挖掘我区生态、红色、农业、历史、非遗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将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特产等融入其中,“无”中生“有”,打造竞争力强的个性化文旅产品,开发彰显徽韵的伴手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更好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强化集散地和服务功能,依托花山谜窟、两大夜市及不夜城,提升打造黎阳老街、屯溪老街特色街区,以夜宴、夜演、夜游等形式,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为游客营造夜间精神文化盛宴,真正成为“江浙后花园”;确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速旅游业智能化的发展,举办线上文化旅游消费专题系列活动,促进业态转型升级,以“新兴文旅”弥消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加强红色基地、研学基地建设,依托我区现有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徽州红色及研学产品,着力提升红旅、研旅品质。

三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规划引导凸显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邀请专业团队结合我区镇、村地域特点,挖掘不同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内涵,拓宽“旅游+”内容,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策划精品乡村文旅“打卡点”,形成一镇一村一品,以一日游、周末游、主题游等线路,催动我区文旅产业“内循环”变为内外循环相促进。

四是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力度。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杭州都市圈新一轮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方式,通过借势借力举办大赛事、大活动,精心组织地方特色活动,持续提升我区文化旅游的影响力、辐射面;要重视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文创商品开发力度,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文旅产业发展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全区文旅产业更好地向好向强发展。

文旅文创发展推进情况汇报【第四篇】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助推乐清高质量建设文旅高地,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7月份,我们开始议题筹备工作,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亦殊为组长,市人大教科文卫专(工)委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为成员的调研组。通过召开乡镇(街道)人大专题部署会,下发调研实施方案、自查表,充分联动基层人大开展自查;分赴柳白、虹桥清江、大荆雁荡、乐成等4个片区,实地视察调研了10个文旅风景点;召开了由乡镇(街道)分管文旅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文化和旅游界专家等参加的座谈会,广泛深入了解情况。同时,还通过“线上+线下”两个途径开展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36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文旅事业大建设大发展大融合的战略要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乐清建设,努力提升旅游品质、旅游业态,为乐清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建章立制,文旅融合发展目标基本确定。我市立足特有文化旅游资源,聚焦全市文旅一体化发展,坚持建章立制,已编制出台《乐清市文旅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乐清市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乐清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共乐清市委关于擦亮乐清文化金名片高水平推进文化乐清建设的决定》,已着手编制《乐清市文化和旅游促进未成年人精神富有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基本明确了各项目标任务。

(二)紧抓项目,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百姓舞台”于2018年荣获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设立乐清市公共书苑管理中心,为全省首创;《以城带乡“乐读”服务网》成功入选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创成浙江省银宿级民宿7家,文化主题(非遗)民宿1家,铁定溜溜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省级非遗工坊1家,瓯越非遗百家坊2家;“乐读乐享”精准供给项目荣获省文旅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和“2021浙江十大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优秀案例”。

(三)持续纾困,文旅市场生机活力有效提升。制定出台《乐清市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乐清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多部门全过程联合监管实施方案》;全力实施文旅稳进提质“百日攻坚”行动,发行亿元专项债支持雁荡山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场馆等建设;举办中雁荡山星空音乐露营节、文旅消费季暨万人惠游乐清等大型文旅活动,发放450万元旅游消费券,重点景区实行阶段性免票政策,带动旅游市场回暖;推广“乡村旅游十大线路”、红色研学“1+6”线路等经典旅游线路;指导文旅企业开展复工复产,有效促使旅游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下,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处在软硬件“貌合”的起步阶段,一些长期制约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综合效应还未得到有效放大,乐清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匹配。2021年乐清的文旅工作在温州市考核排名中与其他4个县(市、区)并列倒数第1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旅融合战略性认识不深。一是雁荡山景区总体规划未获批。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从1998年开始编制,前2次均未获国务院比准。本轮规划于2014年启动,2019年上报国务院,并经数次易稿,但至今仍未获批,造成部分项目未批先建项目需要整改,这严重影响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对标全省5A级景区前三强,重振雁荡雄风,构建“大雁荡、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二是统筹发展理念不足。文旅融合相关文件和精神在我市的落地、解读不够清晰完整,部门部分责任分工不明晰,存在推诿现象,问卷调查认为文旅部门对文旅行业的发展和监管力度一般和较差的比例达%;近四分之三乡镇(街道)未将该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今年四分之一乡镇(街道)班子会议未对文旅融合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基层乡镇(街道)各自为战,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旅游景观分散,未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文化旅游态势;文旅项目大多层次低、内容雷同,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建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与辐射效应。

(二)文旅品牌影响力较弱。一是旅游资源的辨识度不高。雁荡山景观特色的定义模糊,对外难以形成特有的旅游吸引力;对年轻群体的旅游需求考虑不够,重传统而轻时尚,千年古县新生活力焕发不足。二是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充分。旅游发展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古遗迹、古宅、历史文化名人等大都停留在学术研究或处于停滞状态,文旅融合缺乏有效载体支撑。特别是缺少对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如南怀瑾及其作品、精神的发扬,未形成应有的乐清文化辐射效应;缺少对城市发展历史的文化传承,如流淌着乐清文脉的乐琯运河开发工作多年停滞。三是产业融合较为粗浅。文旅产业链短小,纵向延伸不充分,支柱产业严重不足,旅游产品、工艺品、艺术作品表演等转化为文旅产品的能力有限,缺乏具有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的文旅融合精品。例如乐清的黄杨木雕大师汇集,但未与旅游营销有效结合,相关产业产值与东阳木雕过百亿元的年产值相差甚远。四是宣传推介手段不多。宣传力量分散,没有统一规范的文旅APP;宣传经费不足,与抖音、网红等新媒体和新媒体人的联系不足;未形成系统性的文旅宣传推广矩阵,在全国及世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较弱。问卷调查认为文旅宣传欠推广的占%,认为文旅业对我市GDP贡献度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78%。

(三)文旅配套服务能力不强。一是综合管理合力不足。旅游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行业管理层面,文旅全域统筹发展的领导体制尚未建立,如近四分之三的乡镇(街道)未制定推动文旅标准化建设措施,旅游产业综合管理、协调的机制一直未能明确。二是文旅人文关怀未跟上。旅游标识不足、特色不明显,缺乏人本理念导向和文化特色;游客投诉机制、突发事件预案仍需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不完备,景区缺乏统一的开发规划,资金投入不足,交通问题制约、厕所覆盖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如交通疏导能力差,较大程度地制约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雁景区的发展。问卷调查认为我市旅游服务水平一般的占%,认为景点设施便利程度一般的占%,公众认可度总体偏低。三是文旅服务数字化水平较低。未建立全市性的文旅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游客需要的景区预约、文旅资讯、资源展示、导航导览等服务不到位,优质文化资源尚未实现网络共享。

(四)文旅专业人才有待发掘。一是专家学者参与度较低。没有专业的文旅研究中心,未能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文旅融合发展的专业指导、建言献策作用,存在着外行人做内行事的现象。二是文旅人才断层。文旅行业队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缺乏高端复合型、市场营销型、高级管理型等人才,较大程度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如近年全市引入的文旅方面人才仅5名,且其中3名还未正式入职;过半的乡镇(街道)无文旅辅导员和下派指导员。三是专业服务供给不足。缺乏文旅融合一线专业化导游、讲解等基础型人才,旅游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游客对高层次优质服务的需求。

(五)文旅关键要素破解不够。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相比交通、教育、卫生等的投入,文旅投入相对较少;文旅融合发展的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融资渠道窄,远不能满足文旅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二是土地要素制约明显。文旅项目普遍占地面积大、业态多,不少项目因用地性质和规模等难以符合土地利用空间规划、旅游资源周边未预留足量建设用地和用地指标审批难等问题难以落地,特色餐饮街区、四星级以上酒店、文化主题饭店等各类住宿设施缺乏,难以承接全国性、国际性的高端文旅活动;没有规范的购物场所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娱乐场景,多元化业态未得到良好积淀,难以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相关部门对破解要素制约的能动性仍发挥不充分。

三、意见和建议

(一)创新思维、强化统筹,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规律,围绕《省文旅厅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决策部署,利用“人、事、地、物、文”五大资源,深入挖掘“山海乐清”文化基因,打造好山海文化展示高地等6大文化高地,持续擦亮“海上名山·诗画雁荡”等9张文旅金名片。深刻认识文旅工作的战略性地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乐清“十古”等全市文旅资源进行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严格高标准实施规划,强化监督、从严把关,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功能及空间布局,确保文旅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开发。

(二)挖掘资源、推进转型,把准文旅融合发展契合点。深入研究我市各景区性质、旅游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结合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目标,真正做强富有乐清独有魅力的现代旅游。加大对历史人文资源特别是具备世界影响力资源的挖掘、发扬和保护力度,讲好乐清文化故事,加速研究成果向文旅转化利用。大力促进农业、工业、数字、教育、科技等体系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立体化、多样性的旅游体系。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加强黄杨木雕等我市特色高端文旅品牌的推广和市场化运作,加快文化展馆、非遗展示馆、名人博物馆等场馆建设,并通过举办“东亚文化之都”“青科会”“文博会”等具有乐清鲜明特色、高端大气的主题活动带动乐清文旅品牌的推广。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构建全方位宣传营销体系,并依托重要节庆、高端会展活动,扩大文化旅游宣传的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利用现有平台如江南里、正大广场等场所提升文旅产业首位度,打造旅游消费高地。

(三)强化服务、完善制度,提高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强化组织保障,理清部门职能,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范合理运营,合力推进文旅事业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旅游集散中心、景区基础设施、市内交通路网等体系,协调推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文旅融合配套设施建设。创新数字化手段运用,深入梳理文旅融合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三张清单”,开发城市大脑智慧文旅系统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提升文旅服务水平,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为游客提供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四)外引内培、打造精兵,夯实文旅融合发展源动力。聘请文化学者、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旅游行业企业家、文旅产业专家等组建专家库,并提高专家学者在文旅项目谋划和实施中作用发挥的权重,特别是发挥好本地专家学者的助推作用,为我市文旅融合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献智出力。尽快编制文旅人才培训规划,合理设置学校文旅专业,强化对文旅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素质教育培训,进一步优化文旅队伍结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升产业人才服务水平,通过项目带动,着力引进创新型、科技型、管理型、营销型文旅专业人才,为我市文旅融合水平提升添砖加瓦。

(五)面向市场、借势借力,培育文旅融合发展软环境。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体系,认真研究上级文旅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向上争取文旅产业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运机制,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以发展的眼光为文旅项目用地预留更多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用好用活各类土地优惠政策,多途径破解文旅项目建设用地供求矛盾。

69 1244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