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集聚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集聚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第一篇】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读了《毛泽东思想概论》,使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坚决地抵制了那种完全不顾中国实际的共产国际推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坚决地抵制了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制定了一条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为根据地,从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从而把中国革命从主要由教条主义导致的绝境中解救出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了全国政权,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毛泽东同志又领导我们党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制定了一条关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出发,实行的是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合作社的理论,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所觉察,提出鉴于苏联的经验教训,“要引以为戒”、“少走弯路”,接着又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包括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上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外国的经验和模式,要从中国“一穷二白”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如确立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的发展方针,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中合乎科学的东西,但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发展商品经济,利用价值规律;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这些重要思想虽然在以后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但确实是珍贵的理论财富,也为以后产生邓小平理论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殊品格,它决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决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发展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指导着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另一方面它又在指导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与发展毛泽东思想。 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样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在新的时期,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第二篇】

今天我阅读了《毛泽东思想》这本书,深受启发。深深的被其中的智慧哲学所震撼。以下是几点体会心的。

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实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通过在党校老师们的生动全面的讲授和自学下,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近代以来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对中华民族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党》中所说:“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可以说,在中国有了毛泽东思想,才有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毛泽东领导全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才有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和国家的强大辉煌。

在中国,不仅毛泽东思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毛泽东的伟大品格也具有动人的感染力。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了革命成功,他苦苦探索,呕心沥血,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他为国家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为创造祖国的美好前程而奋斗。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高超领导艺术,永远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楷模。

二、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真理光辉

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在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功能?如何正确对待共产国际给我们的指示?我们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这些都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确立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但是,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付出过惨痛的代价。1941年皖南事变的发生使毛泽东不仅思考我们党在苏维埃后期的“左”倾错误,同时思考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他认为“左”和右看似两个极端,但是能从“左”到右,说明两极相通,相通的根源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脱离开来,说白了就是思想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他认为应该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于是就有了延安整风,就有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党的七大在全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此,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全

党广泛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革命节节胜利,勇往直前。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首先,实事求是着眼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毛泽东正是在对中国革命实践深入研究中,在同王明等“左、右”倾教条主义斗争中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其次,实事求是的根本点是要从对客观实际的研究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增加了解放思想的内容,丰富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涵。第三,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不断创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果说毛泽东当年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与时俱进思想路线,主要着眼于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强调“立”。无论是解放思想还是与时俱进,最终都要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这就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真理的光辉。

三、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永放光芒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提

出了党的群众工作思想。实践表明,只有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才有力量。正是在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理论依据。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国家主人的位置上。他一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因此,他始终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团结依靠群众的大多数来进行革命和建设放在战略和策略的高度上。代表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认为,共产党及其领导者能够给予人民的“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切实做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是群众路线的立足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原则,是群众路线的依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群众路线的基本点。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向人民负责”这一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这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四、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但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进行调节,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完善。

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思想。毛泽东指出:“一个国家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道路。首先,毛泽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他把现代化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逐步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其次,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他在《论十大关系》中系统地阐述了农、轻、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三者。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第三篇】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同志还把实事求是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的”。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做到了实事求是,并不等于在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做到实事求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坚持实事求是得出的结论、取得的经验,并不等于在变化了的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够适用。我们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坚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努力避免,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坚决纠正。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下最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我们党的党员人数,放在人民中间还是少数。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国情与使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要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中国人民。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第四篇】

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确定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奋斗目标、宏伟蓝图,吹响了新时代新的伟大进军的冲锋号。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这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是基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实现了小康,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而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基于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这一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党的十八大之后5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有新任务,就是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要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完成新任务,最重要的是有新的理论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应对我国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变革、新任务、新使命而产生的。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强大生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

(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四)准确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这“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这“十四个坚持”,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认识到,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必然和丰富内涵,着重要把握“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而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这是我们落实十九大部署的各项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于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民生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金融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金融业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要着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些讲话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径和重要的方向。作为金融央企,我们势必要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定实施集团整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充分发挥共和国保险长子的排头兵作用。

要当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排头兵。发挥金融央企示范作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投资端、保险端双向发力,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通过旗下的保险、信托、资管等业务,源源不断将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要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排头兵。充分体现央企社会责任担当,加快商业养老、医疗健康和意外责任等保险创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广领域的保险保障;重点发展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责任、校园安全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发挥保险辅助社会治理的作用。积极投身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助推脱贫攻坚。

要当好推进全面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排头兵。坚持国际化视野,加快境外机构发展布局,积极拓展境外保险业务,提升承保能力,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商业保险需求。加大境外优质资产投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当好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排头兵,在港分支机构奋力打造国际化经营特色,积极为香港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保险金融产品和服务。

要当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排头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精神,纠正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局面,奋力擦亮“人民保险服务人民”金字招牌。

当前中国人保正处在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谱写人保新篇章的信心和决心。战略定了,关键在人。成功转型最需要也最关键的是三种人的因素:第一个,变革领导者,要像布道者一样去工作,不仅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还要告诉他做这件事情会得到的美好是什么,支撑是什么,这种正能量的推进是对所有管理者的新要求。第二个,我们要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要能够帮助到整个组织做变化,激活组织的活力。第三个就是对人的管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将旗帜鲜明地弘扬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文化,为谱写中国人保事业新篇章而不懈努力。

69 728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