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汇总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第一篇】
广大基层党员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主体,而教育培训直接决定着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作用发挥的优劣,归根结底决定着党的各项事业的成败。带着对这个问题地关注,我们调研小组深入到我市的市直单位乡镇农村和公司企业,以基层探访、问卷填答和学员座谈等方式,在主管领导、中层干部、无职党员和普通群众等各个层次的群体中开展了调研,并考察了党员活动室。通过耳闻目睹,分析综合,发现我市的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密度不够,缺乏经常性。有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活动密度不够,缺乏经常性,有的只是在上级有活动、提要求时,才组织党员的教育培训;而农村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普遍较差,能够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组织一次就算是好的了,多数平时很少活动或根本就没有活动。如此不良现状与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要求相去甚远。
二、形式不活,缺乏多样性。在已有的教育培训中,缺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普遍都是念念通知、学学文件、读读报纸,你念我听、你打我通的单一形式。这种司空见惯、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培训,多数党员对此已经产生了“抗体”,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教育培训成效。
三、联实不紧,缺乏针对性。党组织教育培训的内容,大多都是理论,而且学在学别人,议在议别人,不能紧密联系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尤其是对党员最为关注的事关切身利益的内容很少涉及,造成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的脱节,使教育培训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党员不屑,缺乏自觉性。有的党员不愿意参加教育培训,缺乏内在的自觉性,在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时,要么消极怠慢迟迟不到,要么编造借口根本不到,从而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造成如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组织部门和党员个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不够,仍然把党员的教育培训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二是党组织教育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与党员的切身需要不合拍,不能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三是缺乏必要资金,该用钱时要么拿不出,要么钱不足,使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受到制约。
诸多问题的存在,桎梏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成效,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既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又给党的基层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通过上下协调联动,大家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落实一个“管”字。要搞好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要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树立全党一盘棋的思想,强化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如果不加强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就难以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就难以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能够主动积极、扎实认真地投入到教育培训活动之中。同时,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把好四个关口,真正把此项工作管起来。
一要把好计划制定关。市委组织部每年年初都要下发本年度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全市的各个基层党组织,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逐级提交当年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二要把好督察指导关。各级党组织采取逐级管理的方法,抓好对下级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察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要把好考核考试关。各级党组织要对下级党组织的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以抽查和联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全市统一书面测试,杜绝形式主义,严肃考试纪律,考真考实成绩。四是要把好结果使用关。对于考核考试成绩优秀的党组织和党员个人除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外,还要把结果的使用与党员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优先提拔和任用学用结合好的党员,又要对那些平常表现和考试成绩差的党员,轻者实行批评教育,重者实行无情淘汰,在这一点上不要姑息牵就,因为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上,缺的不是“量”,而是“质”。
二、开动脑筋,创新形式,注重一个“活”字。要积极开动脑筋,改变教育培训形式单一的现状,注重创新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上,要体现四个结合:一是自我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对自我学习有布置有检查,并且纳入年终考核之列;对集中学习有计划有落实,坚持不懈。二是理论学习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需要什么就重点学习什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三是内部组织与外部聘请相结合。除了党组织内部组织学习外,还要把党员需要的专家学者、致富能手和技术标兵等各种人才聘请进来,传经送宝。四是本地学习与异地考察相结合。要走出本地到异地参观考察,通过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考察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三、发挥智慧,编写教材,体现一个“需”字。要把党员的教育培训搞好,必须要具备系统实用的党训教材,但目前还不具备。所以我们要发挥党员的集体智慧,本着党员的现实需要,群策群力编好党训教材。市委组织部负责在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编写党员应知应会的较为系统的党训教材;市直单位、乡镇农村和公司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党员最为关注、最感兴趣的问题,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编写有针对性的党训教材。在党员教育培训中,这两个教材同时使用,做到共性与个性、现实与长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疏通渠道,筹集基金,提供一个“保”字。金钱不是万能的,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上设备、购资料,加强硬件建设需要资金,请进来、走出去,创新培训形式需要资金,树标兵、立典型,落实奖励政策同样需要资金。党员的教育培训搞不活、搞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的短缺。据调查了解,凡党员教育培训搞得好的地方,除了领导重视外,就是这些地方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金制度,并要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和财政拨一点、党费出一点、大款捐一点等各种渠道,来筹集这个基金,为党员的教育培训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
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第二篇】
党员教育治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治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党员教育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党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党员教育治理的重要性熟悉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员教育治理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治理。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不愿走在群众的前面,热衷于象普通群众那样随大流;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怕得罪人,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有的党员消极落后,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些“党员不像党员”,甚至与党组织讨价还价。四是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信仰动摇,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思想出现庸俗化,混淆了党员和一般群众的区别,党员的先进性无从谈起。五是宗旨意识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漠。他们不能很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队伍出入不畅,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入”的方面,一些基层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热衷于定指标、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出”的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本流于形式。许多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进行评议,即使评议出来,对那些“三不”党员和其他不合格党员处理也软弱无力。
(二)党员治理机制滞后,造成对流动党员难于有效治理。一是流动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不愿接收,流动党员不愿受治理。二是改制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党组织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使下岗职工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三是下岗职工党员返回家乡、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四是离退休党员逐年增多,退休后返回家乡、居住外地的不少,流动性增强。
(三)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党教工作效果削弱。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效果很一般。
(四)党员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对党员的监督一般只停留在面上的警示上。党员监督的社会体系也不完善,民主监督气氛不浓。许多人还存在不敢监督的问题。
二、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治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要从抓源头入手,牢牢把住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关。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每次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主要看预备发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后方可吸收入党。三是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新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通过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新党员质量,实现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转变。
(二)创新党员退出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出口畅通。首先,必须明确新形势下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准确判别和认定不合格党员。制定的标准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的普遍公认。其次,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尝试新路子,如实行
“两票制”评议,即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还可以实行立体式评议,如机关党员由本单位支部党员和纵、横向有关联的单位党员共同评议,综合评定党员。最后,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严厉处置。处置的过程及办法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三)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教工作实效性。一要建立党的领导非凡是党的“一把手”抓党教工作的机制。把“一把手”抓党教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并把能否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为主体成立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四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创新流动党员治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一是运用网络治理。有条件的基层党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网站上接受教育和治理。二是实行专人联系治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加强党员组织治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五)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和荣誉感。一是要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上,坚持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在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重,激发他们再接再励,永葆先进。在物质上,应建立优秀党员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设立党员建设基金会,对连续二年被评为优秀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二是要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由机关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进行帮扶。三要建立和完善党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在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的同时,可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党员的警示教育。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向以用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是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机关和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锋队的性质,关系到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遵循市委和上级法院有关要求,我院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其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尤其是在今年,结合法院三项工作重点,六大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发挥了党支部党良好的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及机关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分析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现状,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机关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经常性课题。按照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法院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第三篇】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强化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大型电力企业应当以《2019—20--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为指导,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最大化。
突出问题
一是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工作方面。其一,党员大规模集中式培训难以开展。由于电力企业地域分布广泛,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通常分布在高山之巅、大海之滨、茫茫草原和戈壁沙漠,党员分散难以集中培训;海外项目的党员身处异国他乡,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难以参加集中培训。同时,党员“工学矛盾”突出。电力企业既要保证岗位生产要求,又要满足员工合理休息的诉求,因此很难抽调人员参加大规模集中式党员培训,以致造成培训时间、培训周期安排与正常的生产经营安排发生冲突,影响培训的进程和预期效果。其二,党员分层分类培训缺乏统筹实施。随着大型电力企业党员数量的扩大化和党员群体的多样化,党员对培训的迫切需求与电力企业举办的党员培训班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电力企业集团总部、分子公司、基层企业这三个层面的党员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方面都不统一,导致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培训资源重复浪费,出现“想学的学不着,学着的不想学”的困境。
二是党员教育培训实施工作方面。其一,党员培训内容有待优化。电力企业在党员培训过程中,除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之外,缺乏对新党员、青年党员、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党员群体的细致分类和个性化培训,因此党员培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党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其二,党员培训师资有待拓展。具体表现在:外部师资主要以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地市级党校师资为主,其他高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师资较少,来源渠道单一;企业内部师资匮乏,培训内容与本企业党建工作、党员发展现状联系不够紧密;对外部师资的选拔、聘用、考核、评价等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其三,党员培训方式有待丰富。《2019—20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提出,要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大型电力企业党员培训中“教师讲、学员听”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仍占较大比重,党员培训缺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难以激发党员同志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党员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方面。其一,党员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时代气息不足。近年来,延安、井冈山、西柏坡、临沂等红色教育基地在大型电力企业党性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广大党员重温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但是与新时代发展形势、与当代党员教育培训任务要求相比,缺乏党的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之间的深度融合。当前电力企业中,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人群逐渐成为党员队伍的主力,他们有知识、有思想并追求教育的时代感,因此,需要提供更具时代特色的体验式教育,将党性教育与新时期的执政能力、抗腐抗变、改革创新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让历史启迪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使优良传统能够回应现实问题,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感和现实指导性。其二,党员党性教育实践基地行业特色不足。《2019—20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指出,党员教育要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型电力企业不乏具有深厚历史的“红色电厂”、不乏具有本行业时代精神的优秀党员,但缺少对这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没有形成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培训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电力人”精神的传播和引领作用。
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党员培训组织管理工作。一方面,组织线下集中示范引领班。面向骨干党员、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由电力企业总部组织举办线下集中示范培训班。邀请各级党校的专家学者为示范班上课,课前结合培训需求精心准备课件,课中全程录像,课后剪辑录像并制作视频课件。通过高质量的线下集中培训,进一步铸牢骨干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和干事创业的信心;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的党务工作能力,启发新时代做好党建工作的方法和思路。经过若干期集中示范班的沉淀提炼,形成含标准化视频课件、情景模拟案例视频、课程讲义、班级管理、培训教学资料等内容的标准化课程包,为后续轮训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另一方面,打造“线上+线下”轮训班。按照《2019—20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党员教育培训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受众特点的教育培训有效方式。电力企业应面向二三级企业党员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培训方式,确保在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方面实现标准化。具体举措如下:
线上搭平台。将集中示范班中录制的关于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十九大精神内涵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线上方式推送给每一位党员,从而有效解决二三级单位党员分散、难以集中培训的问题,协助缓解工学矛盾,满足党员对教育培训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线下重联合。除开展传统的点对点培训之外,整合区域培训需求,以点带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区域大培训格局。在实现有效对接、统筹推进的同时,为不同区域党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有效解决各二三级单位党员的“工学矛盾”问题。在线下培训中,以开展模拟演练、交流、研讨、体验式学习等互动性较强的课程为主。此外,通过借助外部红色资源、采取合作办学模式并建立电力企业特色党性教育基地,搭建开放式的线下学习、交流场所,使学员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锤炼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二是细化党员教育培训实施工作。其一,完善党员培训内容体系,基础内容根据《2019—20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党员教育培训基础内容应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教育基本任务以及国有企业相关知识。首先,大型电力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应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其次,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党员教育基本任务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七个方面。再次,重点围绕国有企业党建、国资国企改革、电力行业发展形势等内容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特色内容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原则,结合电力行业发展形势以及基层党组织书记、新党员、青年党员、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训。
其二,建立健全内外部师资建设机制。对外搭建外部师资信息共享平台。与中央党校、各省委党校以及地市级党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兄弟企业建立师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优秀师资共享;建立健全外部师资选拔、聘用、考核、评价、维护机制,加强外部师资管理工作。对内建立内部党员培训专家团队。在大型电力企业系统内,遴选出一批政治理论功底深厚、党建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领导干部,组建党员教育培训专家团队,负责电力企业党员教育培训指导、咨询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电力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总师、部门主任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围绕电力企业工作部署和管理思路做专题辅导,并将授课情况与领导干部考评、晋升相结合;培养党员内训师。在电力企业系统内通过组建讲师团队、举办师资培训班等多种途径,开展党员内训师培养工作。按照分级考核、分级评聘、分级晋升的培养机制,把党员内训师纳入大型电力企业专家库人才政策支持范畴。
其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2019—20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提出,要“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在电力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员在培训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以讲授式为主,结合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访谈教学、论坛教学等方法开展培训。
研讨式教学。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研讨式教学适用于问题导向性较强的教学专题活动,如“党员如何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态度”、“党建工作如何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对照《党章》要求我差啥”等主题;同时也适用于交流心得体会的教学专题活动,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之后的感悟和体会。通过研讨、交流,提高党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设计高度仿真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模拟场景,在电力企业打造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中心。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体验式教学。探索“讲授式+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党员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学员到井冈山、延安、沂蒙老区、上海、西柏坡、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员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不断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反思与感悟,实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蜕变,从而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教学。对电力企业内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的先进事迹进行提炼、总结并开发为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员向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学习。
访谈教学。以不同党员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主题,邀请电力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或当期培训班中的优秀学员作为访谈嘉宾,开展访谈教学。通过访谈嘉宾现身说法,引导学员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三是积极打造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建设电力企业特色化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大型电力企业中,不少历史悠久的“红色电厂”都是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这些电厂中不乏有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例如,大唐南京发电厂在解放前夕,通过电厂拖煤船“京电”号小火轮,运送包括邓小平、陈毅等6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为南京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电力企业应当充分挖掘这些“红色电厂”之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建设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另一方面,系统内外部合作开发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与中央党校、省委及地市级党校开展合作,在大型电力企业系统内开发并形成一批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一批内部特色教学点,挖掘集团内部的“当代精神”,在党性教育中发挥好“电力人”精神的传播和引领作用。首先,电力企业党校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设置“党性教育主题教室”,展现党史、国史、电力史、行业精神和奋斗者精神等内容。其次,建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中心,通过打造“听、看、练、悟”的培训流程,对党支部班子成员这一关键少数进行重点培训,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做到“学有榜样、看有内容、练有示范、干有目标”,以提高党支部政治建设水平和组织能力。第三,以弘扬“电力人”精神为宗旨,在电力企业系统内典型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大量涌现的地方建立党性教育主题教室,用以展现企业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第四篇】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从严治党的基本方式方法,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新常态。当前党员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党员教育实效性不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知识需求呈现多样化,但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不分行业、不看对象,内容千1律、万人一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二是党员教育覆盖面不广。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党员流动性增强,加之部分党员参与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致使活动难组织、成效难体现。
三是党员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当前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极其发达,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党员普遍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但党员教育模式仍较传统。同时,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运行效果也不佳。
四是党员作风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宗旨观念淡薄,对党员身份没有认同感,对服务社会没有荣誉感,对党规党纪没有敬畏感,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组织在执行发挥作用的载体过程中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提升水平,增强时效性。加强整体规划,整合资源,提升电视栏目、网站建设水平,构建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打造党员教育电视频道(栏目)、手机报、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辐射式的党员教育网络阵地集群。加强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使用管理,结合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开展平台大建设、学用大培训、操作大比武,推进远程教育站点提档升级和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功能。
二是丰富形式,增强选择性。坚持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采用“三会一课”、集中轮训、主题党日活动、报告会、现场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党员集中学习;采用上网自学、自主选学和学历教育等方式,鼓励党员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学习。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信息载体,采用网上党校、网上论坛、党建公众号、党建APP等形式,开展“菜单式”、“定单式”、“点播式”、在线学习、讨论、辅导活动。运用纪实性、案例性的讲课方式,多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教育培训,多出好节目、好报告、好典型、好评论,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按需施教,增强针对性。在强化党性教育的基础上,对机关党员干部,着眼于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技能;对农村基层党员,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与“三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对离退休党员,开展“夕阳增光彩”教育,引导他们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对流动党员,采取符合流动特点的网络、手机、邮寄、电话等远程教学方式,对其进行不断档教育;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在坚持传统“三会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和各类技术攻关、生产竞赛等活动,做到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四是激发活力,适应新常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党内民主制度,拓宽党员群众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参政议政渠道,激发党员使命感。深化拓展党员公开承诺、民主评议等传统载体,大力推广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到社区报道等新兴载体,积极为党员服务群众、创先争优搭建平台,激发党员责任感。加大对党员的关怀帮扶力度,推行“三建四关心”等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表彰、慰问、帮困等形式,增强党员归属感。严格党内纪律,建立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坚持惩罚并重、治病救人原则,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树立党规党纪威信,让党员形成敬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