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第一篇】
1、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关于它的重大意义,首先从管理学的角度我们来理解一下。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任何组织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比较推崇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他有一个说法叫做每一个组织无论其是否为商业性的,(商业性的就是说企业,其他的组织,比如说学校,医院,包括党,它们都不是商业性的)只要是组织都会形成自己的事业理论,德鲁克把它叫“事业理论”。我们通常说的比较多的就是指导思想,或者是基本理论。应该说一个具有清晰的、一致的和目标集中的特点的这样一个有效理论,它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
我们有时候好像觉得指导思想这些话都比较抽象和空,好象没有多大的用处,跟我的实际工作没有太大的联系,其实不是这样的。不光我们党重视理论,实际上作为企业来讲,真正有作为的企业也是非常重视自己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我这儿只是借用这个来看一看,这个问题它具有普遍意义。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党历来也是非常重视的。当年胡锦涛是我们中央党校的校长,有一次开学典礼的时候就专门讲到这个问题,他提出要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的作用,当时正好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是主持的。要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的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呢?他讲了三句话:
一个叫做这个指导思想决定了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因为这个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它是总的东西,大的原则,它指出了方向。后来的各种各样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东西都是跟着它在走的,如果这个基本的东西错了,那其他的东西就没有办法正确了。其实我们年龄大一点的经过不同时代的人都能体会到,一旦基本理论错了,那你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应该说这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个我就不用多说。
第二个就是说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能够起这样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当然所有的组织都是需要的,我想,尤其是党组织,指导思想的这种作用更加突出了。你作为一个政党来说,你来参加党,什么人都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穷的、富的,各式各样的人他们靠什么走到一起?应该说主要就是靠你的指导思想,靠你的理论,靠你的追求,靠你的宗旨。你的这个东西正确,有吸引力他就来了,不但不索取什么,甚至要付出代价,大的代价,甚至牺牲都是可以的。那么这个实际上就是指导思想上宗旨的这种力量,是特殊的一种作用,不是其他的东西能够代替的。战斗力也是这样的,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激发大家的战斗力,形成巨大的能量。
另外一个就是创造性、创造力。创造力也非常重要,指导思想正确了,给你一个正确的方向,它给你的创造既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也给你一个很大的空间。就是说你要顺着这个,按照这个要求去做,怎么去做自己去考虑,它既给你一个大的推动,同时也给你的这个创造一个巨大的空间。所以说这个指导思想,这三个力的作用应该说是非常明显的。最后有一句话就是概括,叫指导思想正确不正确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再对比国际上不同的政党,比如说中苏两个党的对比,在像这样的一些对比当中都能看出来,指导思想它所起的作用确实是关系到兴衰成败的。
那么再说一句它的意义的话,我觉得在建党快要到九十周年了,九十华诞了,这个时候来总结,来进一步地提炼、学习、研究党的理论创造、党的指导思想问题,应该说它的作用就更加的突出。我想起码两个作用:
一个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我们党的历史快有九十年了,这个历史到底怎么来把握?应该说,通过对它的基本理论和对它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解,才可能对这段历史有深刻的把握。
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理论的研究,可以更自觉地把握今天和明天。我们今天该怎么干?我们明天、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跟这个理论的研究、指导思想的研究关系更加的直接?所以,应该说,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党的理论创造和这九十年来我们党在这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我觉得还有一个特殊的重要性,或者说是它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说中国的国情对理论创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中国的国情很特殊。大家知道,革命以前就比较特殊,那个时候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说是搞民主革命吧,资产阶级还比较软弱,你说是搞社会主义革命吧,这个条件好象还不完全具备。这么一个特殊的情况下,该怎么办?这已经是够复杂的了。其实你执政以后,应该说依然是相当复杂的,为了了解这一点,我觉得恩格斯讲过得一段话对于我们来讲是很有启发的。这一段话,我琢磨了很久,给很多的学员推荐过,我觉得对于理解我们今天的状况以及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很有启发的。恩格斯讲过这么一段话,他说,对于一个激进派的领袖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在运动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就被迫出来掌握政权。大家都能想到,我们跟苏联其实当前都处于这么个情况,你说共产党它是要搞社会主义的,那么条件成熟不成熟呢?应该说不是很充分。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应该说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那种客观条件还是有距离的。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我们有可能夺取政权。
有人说,这个是好事儿啊,你都能夺权了多好啊?但是我们要看到,它既是好事儿其实又有它的风险和问题。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那说得就比较厉害了,叫做最糟糕的事情。糟糕在什么地方呢?他是这样说的,他说这样的情况下,你夺取政权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进退维谷的境地。怎么个进退维谷呢?进退维谷实际上就是左右为难,这么做也不好,那么做也不行。具体说怎么呢?他说,他能做的事情通常迄今为止的全部行动同他的原则以及他那一派的直接利益是互相矛盾的,这是一种情况,而他应该做的事情则是无法办到的。这是不是左右为难啊?我琢磨一下,我觉得我们党实际上建国以后恰恰是倒过来的。第一段就是经历了那么一种情况,就是想做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因为条件不具备无法办到。
大家可以琢磨琢磨,现在我们讲得那一段,叫“左”的错误,“左”的错误犯的比较多。所谓的“左”的错误都干的些什么事情呢?你要认真想起来,好像都不是共产党应该做的事情。消灭剥削、公有制、按劳分配诸如此类的。计划经济那不都是你共产党应该做的吗?但是你现在条件不成熟,你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你勉强去做,结果怎么样呢?一个就是你的做法本身就扭曲了,另外就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本来想把事情做好的,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这样的一个状况,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
那既然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吃了亏以后就转向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说既然做不到,那我们做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向后退一步。我觉得大体上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我们实际上大体上是这么一个思路吧,就是说做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向后退一退。你比如说消灭剥削的问题。共产党人应该不应该消灭剥削?肯定是要消灭剥削的,这个是它的追求和目标,但是是不是无条件的呢?应该说不是无条件的,消灭剥削是有条件的。拿今天来,我们只能消灭那些应该消灭、能够消灭的剥削,而有些的所谓的剥削,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的那种剥削,有些剥削说实在的在今天你恐怕还得容忍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他的存在,因为是在今天的这个发展阶段上,你不得不这样做。
再比如说很具体的,我们的所有制的问题。在过去,我们说我们应该统统地搞公有制,那么统统搞公有制在这个阶段行不行呢?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现在我们叫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并存的,那么就向后退一步了。比如说分配,原来我们说的就是按劳分配就完了,其他的都是不合理的,就是剥削了。那么今天呢?你恐怕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包括按资分配的,包括你买了股票、你投了资了,你说你要不要参加分配?包括你的专利、你的技术、你的管理等等方方面面所有生产要素,它都得参与分配。这跟我们原来理解的好像又有所不同,是不是有这个问题?再比如说计划经济好不好,按照我们理解是非常美满、非常理想、非常好的,但是你能做得到吗?实际说做不到。那么比较现实的办法还是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那么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做的,也就是说向后退一步,站在我们能做的这个基础上来做事情。那么这样做的结果怎么样呢?应该说比较务实,比较有成效,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些年来我们发展起来了。
这样做又带来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说迄今为止的全部的行动,它的原则以及它那一派的直接利益是互相矛盾的。你说你为什么这么做?你共产党不是一直说要消灭剥削、要公有诸如此类的,为什么你后退了呢?就觉得好像跟原来一直在说的那些原则违背了,你是不是倒退了?你叛变了?你干什么了?怎么想得都有的,觉得好像不可理解。某种程度上,好像说除了原来忠心耿耿的基本群众以外,你还为别人说话,你没有完全按照他们的这个直接的利益来说话来做事,也引起一些不满,这个恐怕是我们大家都感觉到的。
我记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我直接遇到的。有一次讲课,中间休息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就问我,他说毛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我说什么问题啊?他说中国共产党现在还代表工人农民吗?你看他一会儿给知识分子说话,一会儿给新阶层说话,怎么不给工人和农民说话呢?后来我跟他讲,我说根据我的了解,共产党它肯定还是代表工人农民的,这个它没有变,问题在什么地方?就是说他现在为知识分子说话,为新阶层说话,他为什么要为他们说话?难得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吗?你知识分子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新阶层的那些人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那中国的现代化还能不能搞下去?你中国的发展还有没有可能?我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在我们的这个阶段上你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不解决这个问题,是发展不起来的。广大的劳苦大众、全国的人民,包括弱势群体在内,你说你的问题怎么解决?所以我说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现实,不是那么太好办。怎么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说实在的这个就涉及到对理论的需求。当年恩格斯在讲到这个话以后还说了两句话,一个就是说既然是这么一种情况,你就要有点儿准备,一个准备就是说,你要为自己辩护。
这个就是对理论创新的一个要求,你完全照着别的说法你根据解释不通的,你怎么说得清楚?你必须实事求是地按照我们的基本的相关的方法论,又能够实际的说明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要让大家能接受,大家能够形成合力,大家愿意共同奋斗,这个实际上就是理论所面临的、所承担的一个重大的使命,你说这个担子重不重?
当然了,恩格斯还说了另外一句话,还有一种准备,就是说你准备掉脑袋了,那你左右为难啊,你解决不了,发生冲突打起来都是完全可能的,发生严重的冲突都是完全可能的。你说该怎么办?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也看出来,中国共产党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能够创造出一套理论,一套革命的理论和一套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么一个理论的体系应该说是非常的宝贵的。要是没有这样的一套理论的话,你很难自觉地指导行动,也很难把大家都拢到一起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这个就是我想说的这个重大意义。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这样的?
一个是一般的说,一个组织都有这样一个需要,另外特殊地说,我们中国的事情,要没有一个理论的创造说实在是很难的,我想大家都能理解。
2、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
那么,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它的理论创造表现在什么地方?我想这个问题现在倒是比较统一的。前一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这个是中宣部编的,里头有些说法我觉得说得还是不错的,叫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实际上他是做了两件事儿,完成了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简单地说一个是革命的任务;一个是建设的任务,或者说执政的任务。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飞跃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就是毛泽东思想,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大家都比较一致了,也应该说还是比较清楚的。那么我们今天探讨的实际上就是这两块的内容。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第二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本质是前进是对周边事物积极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国富民强,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探索才能知道的更多,也更加先进,一个只知道跟随的人是没有热和前途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我是一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想起以前在队里训练,教练常提到八个字“快、长、准、顺、轻、紧、强、变”,这其中的“变”就是所谓的变化创新。我的肩关节柔韧性相对于别人来说不够好,做出来的操化动作较为僵硬,这就会在比赛中影响到艺术分,长期的针对性训练始终弥补不了先天性的不足。当时记得时间是靠近全国锦标赛了,也是考学前的最后一次关键性比赛,时间很紧,感到周围的环境都在向我施压,教练与我探讨、做工作,队友们也与我沟通。训练课后一次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那天练得比较晚,健美操馆在训练局体育馆的八楼,我从楼上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楼下,更糟糕的是楼下阿姨那天有事,看到人基本走了以后就关门了。我只好又爬到八楼从安全通道下楼。当时天色已晚,安全通道灯全部打开,很是明亮,出口离校门也近。心情有所好转,就在这时我想到了我操化动作的创编。我想为什么非要一味追求与肩关节柔韧性有关的动作呢?可以像走安全通道一样,走另外一条创编路子。第二天我便增加了许多小臂的动作、动作空间的变化以及身体方位的变化来使我的操化动作增加亮点。通过努力,我在xx年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单人操第六名的好成绩,顺利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所以直到现在在同济大学训练我也常常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创编操化的过程中。这样操化看起来就在与队友有共性的同时更加个性化了。
我来到同济大学,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同济大学的体育特招生,我要用我的特长为学校增光添彩,同时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踏入社会之后为国家做贡献。我现在担任副班长一职,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运用到了创新思维。体育班同学在文化课学习中出勤率与普通生比较相对低些,这也是让体育部领导最为头痛的一件事。而我们班委则商量出了一套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让同学们了解到自身文化课的欠缺,了解现在就业的现状,让同学们有危机感,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出勤率。我想这样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角度出发管理学生比从官方硬性施压要强得多。
作为班干部,我必须以身作则,在训练和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我们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类,其下设有高等数学等科目。我在学习这些科目的同时也运用到了创新思维。就拿高等数学来说,摒弃传统的按章节的复习方法,我把能联系的知识点都做一个总结,把一学期所学的公式分类来记忆,实现纵向的联想。例如本学期在前面先讲到的空间平面与直线的表示方式可以与后面讲的怎样求解空间平面与切线联系起来记忆,增加学习的效率。
创新思维可以能运用到大部分领域,同样包括我的专业课——市场营销。我想今后在大三开设市场营销学以后,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实战营销中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第三篇】
曾经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笔者认为,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重在抓“严”、落“实”。
一直以来,各地尽管都以不同形式抓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因思想认识等原因,存在着一些类似和共性的问题,亟需解决。一是重业务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头脑中存在着轻视和忽视理论学习的思想,对理论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基本上是被动的参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平时报纸杂志文章看得也不少,理论水平感觉也蛮高了,对与时俱进的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二是内容形式单一,学习引力不强。当前理论学习大多采用老办法,在学习形式以听、读为主,内容大多以纯理论为主,常采用满堂灌输的方式,枯燥乏味,往往是讲的人照本宣科,听的人索然无味。三是过于追求形式,学习风气不正。少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只求到课率,每次理论学习都座无虚席,人人做笔记,看似很认真,其实是课停人走。从理论学习的现状来看,虽然建立了一定的领导、督查、考核机制,如对课题、对学习的目及学习体会笔记进行硬要求,但是许多同志都是靠抄来应付,而不是自己亲身感语、亲自撰写的。
这种自欺欺人、徒有虚名的考核形式,不仅亵渎了理论学习本来目的,还败坏了党员干部的学风。四是满足一知半解,学习深度不够。在学习的深度上,对重大理论、重要思想系统学习明显不够,对党的重大理论和重要思想精髓浅尝辄止;在学习的广度上,对高科技、新理论、新事物一知半解或者说是不入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许多干部“偏科”、“偏学”现象十分普遍;在学习的层面上,参差不一,这既表现在单位之间的不平衡,有的单位对干部的理论学习抓的紧,有的则流于形式;在学习的保障上,理论学习时间不能保证,有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疲于日常事务,不能集中精力和时间安心学习,有的以各种借口强调自学。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按照的讲话要求,抓住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这个重点,倡导优良学风,创新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重在抓“严”、落“实”下功夫。一是重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要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出发,引导干部深刻认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党委中心组作为当地理论学习的标杆,除在第一时间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精研细读中央省市重要会议、重大战略部署、重大理论观点外,还应坚持带头学理论,要结合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拟定多个学习专题,让干部带着问题学习。要结合单位实际,结合社会热点、工作难点开展深入讨论,在学习讨论中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本地党委、政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中去,使各级领导干部在相互启发中升华认识,在思想交流中加深理解,不断提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二是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党员干部的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学,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结合单位和个人的思想实际深入学,把理论学习与深入调研、分析情况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针对干部自身素质的缺陷和完善干部修养的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可以借助党委中心组学习、培训班、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学习,还可以引导干部到先进地区、到艰苦落后地区、到基层锻炼成长、增强本领,让干部从学习实践中受益。三是重在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倡导“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方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增加理论学习的“自选动作”,减少“规定动作”,同时探索不同学习途径。如引进远程教育、微信理论学习内容推送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同时,实行学习“增压”,每次围绕一个中心、拟定课题,让领导干部轮流辅导讲课,这种“人人备课登讲台”的良好方式也将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四是重在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学习的约束性。一要用硬制度规范学。理论学习的学习考勤考查和学习情况报告制度,必须认真坚持。二要用硬办法逼着学。要奖罚分明,把干部学习和使用真正挂钩。三要用硬任务约束学。把理论学习作为硬任务来完成,克服学多学少、学好学差没有严格衡量标准的问题。四要用硬考核促进学。要制定理论学习严格的考核办法,坚持每年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逐个进行考评,考核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落实情况,考核对规定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本单位工作情况。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第四篇】
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特别强调创新。那么我们有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各个领域都存在一个创新问题。对于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来说,在各种创新之中,其中理论创新是居于核心地位,理论创新的深度、广度也决定着其他各个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今天我们要重点学习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一、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含义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什么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也就是说,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是对什么进行创新。那么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过去我们是把马克思中国化理解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又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时代特征。
我们大家可能会问,马克思主义来自于德国,我们现在反对西化,反对全盘西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那是不是西化呢?所以我们在探讨中国理论创新的时候,我们首先就应该把这一点弄清楚,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西化是具有特定的内涵,它需要辩证地看待,是要做具体地分析。比如说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就讲:“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有一般性,因为它强调的是资源配置,所以我们学习和借鉴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国家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啊,当然它不是西化的。也就是说,我们反对全盘西化,但西化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西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也有人类共同文明的成果。
第二点,为什么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西化的内容?这就要从马克思主义当时怎么传入中国的情况来看。因为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前后传入中国的,但是那个时候马克思主义是德国的,也就是源自西方。但是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占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它不是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它不是指导思想不是主流的思想。那么尽管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它也不是主流思想。同时,大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往往把马克思主义往中国传播是通过什么渠道?当时主要是通过俄罗斯的渠道,后来经过列宁主义这个中介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所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啊,我们后来是通过列宁主义。尽管从日本也传过来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但我们主要传播过来的是俄国版的马克思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不是西方的主流市场,也不是通过正宗的西方渠道接受过来的,因此那个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一般都把它同资本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区别开来。
当时我们讲反对全盘西化,普遍都认为这个西化是资本主义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西化的内容。所以这就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就在当时形成的。也就是说它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后来就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大家都不愿意改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就像我们讲的党的生日,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党的生日是7月1日,实际上党的创立那一天是不是7月1日?它不是,后来考证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又定为7月1日呢?因为习惯了,所以也就这么延续了。而且没有改变还有一个原因。
除了约定俗成还有一个原因,那么尽管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国家现在是指导思想,但是在西方国家目前还不是主流思想,基本上还是过去那种状况。这是讲的是理论创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也就是把马克思中国化。刚才我们讲的原因,为什么对马克思中国化,就是理论创新?它为什么?除了它不是西方主流以外,更重要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具有革命性、具有实践性。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与时俱进”。也就是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尽管现在的时代在变化,有的人就会怀疑吗?马克思主义按是那个时代产生的,现在我们时代发展这么快,他怎么样能够知道我们现在的时机,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就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对毛泽东思想,我们是从课本上学的,我们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就有亲身的经验和体验了,有感性认识。所以对毛泽东思想你要给真正的弄懂,弄熟、弄透,达到真信、真学、真用。你要真正地学、真正的能够信,真正的用,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
毛泽东思想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在第一次大革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末,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土地革命战争,特别是20世纪代末,我们党的革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比如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大家都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就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尤其是37年,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以及后来的《新民主主义论》,这样一些重要的著作对中国革命在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讨。
党的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概括,并把它载入党的章程,所以七大党章是这样说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也就是说到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就形成了一个体系。
毛泽东思想这样一个体系包括哪些内容?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此进行了概括。那么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这一方面毛泽东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根据历史文件的决议,主要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两大块,第一块就是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包括6个方面: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大家知道毛泽东思想主要是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当然后来它也解决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同时对社会主义建设也进行了探索,但主要的还是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
我们大家可能会问,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为什么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由共产党领导,为什么又在民主主义革命这个词之前先加上一个“新”,这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在中国,我们的民主主义革命原来也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有了辛亥革命。
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民主资产阶级一方面具有革命性,一方面具有妥协性,所以它的革命就带有不彻底性。中国民主资产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它无法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这样,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前面加了一个“新”,这个“新”表明它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然,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是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大家这样就理解了,所以中国革命是两步走,所以当时有争论,二次革命论,这个是错误的。
中国革命是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我们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这两步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而不是割裂的过程,它不是割裂的,所以你把这一点搞清楚了你就对中国新民主主义弄清楚了,你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建设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
三是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是革命,革命就得有什么?就得有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四是关于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同志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这一点我们大家可能有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经常说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对它具有方法的意义。
五是关于思想的工作和文化的工作。
六是关于党的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在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把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称为党的伟大工程,它是我们社会搞改造工程是相配合。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毛泽东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其中党员不断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是第一个板块的内容,就是6个具体方面。
第二个板块是属于对这6个方面的再概括,哲学抽象,也就是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现在我们一般不是叫活的灵魂,我们现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它的精髓,现在我们一般不说活的灵魂,当时概括得叫活的灵魂,但意思是一样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执行立场、观念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不仅表现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我们大家知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我们日常行为中是不是没有指导。我们经常说“你这个人讲话要实事求是”。我们的干部考核,我们各方面都要说要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那么我们在现实活动当中群众路线对我们影响也很大。我们经常会说,一个干部考核我们说你要有群众基础,要有民意,西方国家喜欢用“民意”这个词,我们国家比较喜欢用什么?“群众基础”这个词。怎么建立群众基础按?当然你要走群体基础。
第三个独立自主。这个我们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为什么我们中国革命要独立自主?按理说我们联合别人不是就会更强大吗?我们一般意识上说人多力量大,中国革命当时具有特殊的国情,也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没有独立自主,就不可能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就是我们说的毛泽东思想。
那么我们大家可能还会问,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的建设的理论。这个时代都过去了,毛泽东思想有没有过时?我们在大上学的时候都会问这个问题,有的老师给我们讲的比较清楚。有的老师讲的时候可能听一遍我们还不太理解,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比较难?实际上从我刚才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的两个层次来理解,我们就是比较好理解了。
从具体内容,有的内容现在是过时了,比如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那我们现在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当然没有指导意义。当然,有的具体内容之间也有意义,比如说政策和策略。当然,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政策和策略,比如说军队建设,比如说党的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层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发展,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一般原理性,当然对我们现在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它就回答了为什么没有过时,为什么我们党仍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两个还是我们的党的指导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我们接着来看第三个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我逐渐记事的时候了,就是这个过程我真的有切身的感受。小的时候就是听说但没有学习,到后来读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所以比较清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么形成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内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它的内容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也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由单一的理论构成的,它具有丰富的内涵。
邓小平理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形成,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的理论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经验的总结,又不仅仅是对13年经验的总结,因为它从唯物史观对我们党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最突出的有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的形成是党的十七大的贡献。十七大为什么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呢?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不是简单地把三个关系一加、一拼凑,它有着科学的依据。
一、它们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我们大家都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创新成果虽然内容上各有侧重,也各具特色。但是,从理论立论基础看,都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从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看,都是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从理论的实践基础看,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从理论的主题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的目标看,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理论的精髓看,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二点,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的各个理论和各个部分不是分散的、孤立的,而相互连贯、相互连接、不断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特点。所以由于这两个方面我们把它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仅是我们从字面、从字数上看,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更加简洁、更重要的是它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