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精彩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公文资料“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优秀平安家庭事迹【第一篇】
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两溪河村共产党员张兴红放弃月薪8000元的工作,回乡当起年薪8000元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不等不靠不要,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在深山绝壁上凿出“天路”,感动了无数干部群众。
6月11日,笔者来到七姊妹山下的两溪河村,一眼就看见村头那两棵枝繁叶茂、守望村庄百余年的古楠木树。村民介绍,张兴红曾在树下发誓:让家乡旧貌换新颜,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如今,这位朴实的农民党员正在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
岩洞分娩的酸楚
两溪河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高海拔1400多米,全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近40%。
“村头小河上那座吊桥是多年的危桥,存在安全隐患,我的一个外侄就是从桥上掉进河里淹死的;我买了辆小轿车,但一直不能开回家,只能停在对面的公路上……”今年41岁的张兴红,多年来一直在福建打工,辞职前月薪达8000元。尽管收入可观,但每次返乡,张兴红都高兴不起来:村里有几个组依然不通公路,村民出行、看病以及孩子上学非常困难;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八组一个叫“手扒岩”的地方,是村民出山的“瓶颈”,农民卖猪,只能宰杀后请人抬下山,一包20元的水泥运上山,得花25元请人背……“村民杨某早上突发疾病,因无法及时送医,下午就去世了;八组妇女潘某生小孩,只抬到“手扒岩”岩洞里就分娩了,因救治不及时,一对龙凤胎只存活一个;初中生刘某、彭某从学校回家到此遇到山洪而进退两难,绝望之际写了“遗书”放进岩缝里,告诉父母如果自己没回家就是被洪水冲走了……”乡亲们的诉说,让张兴红感到酸楚,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灵堂之前的重托
xx年,两溪河村支“两委”换届时,张兴红辞职回村参加竞选。期间,穷怕了的乡亲们纷纷找他,希望他带领大家改变穷困面貌。“不为村民办几件实事,不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我就得留下遗憾、背上骂名,就会辜负群众的信任。”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张兴红暗下决心,要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路来。
在乡亲眼里,穷山恶水、交通闭塞是世代贫困的根源。多年以前,村民就多次找乡里、县里要求修筑出山公路,但经过测算,如果以承包方式修建,这条路要400多万元才能修通。在缺乏财政投入的情况下,资金只能靠村民自筹。对于穷困的村民而言,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只要你心中装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支持你。”在修路过程中,不仅林地被占的村民没要求补偿,各家各户还卖猪、卖牛、卖鸡蛋筹钱,甚至借钱、投工、筹石料支持。八组村民刘孝清在外地打工时意外身亡,群众开会决定免去他家的集资款,但刘孝清的妻子坚持凑了6000元。
本是癌症晚期的村民卢玉山,其独子又因车祸遇难。在儿子的葬礼上,卢玉山的妻子拿出2000元钱,痛哭着交给张兴红:“我儿子已经不在了,但是修通这条路是我们一家人多年的心愿,我把这笔钱交给你,算是替儿子了却心愿吧!”
为了修建村委会办公场所,全村179户600多村民不仅义务投工参加修建,每户还捐出两根杉木树,从而省下了一大笔费用。“我们只是做了村干部分内的事情,老百姓的回报却那么的真诚、纯朴,他们的支持是那么无私、感人!”张兴红肩负起这份重托。
楠木树下的誓言
xx年4月,张兴红带领誓言修通公路、挖断穷根的队伍向大山宣战。
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山泉水,累了就躺在山崖上休息一会儿。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一年下来,张兴红带领村民们用80万元资金完成了200多万元的工程量,从“手扒岩”绝壁上凿出的“天路”,成为两溪河人创造的奇迹。
全村群众向困境发起挑战的激情被充分调动,山羊溪、刘家台、古树台等组级公路相继开工,一年内村民自筹资金140多万元,修通5条公路,架起11座桥梁。预计到明年,最后8公里组级公路修建完成后,两溪河村的老百姓就再也不用为出行而发愁。 除了带领群众修路,张兴红还将眼光投向更远,他在寻思着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两溪河村处于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村口的百年楠木古树旁边,村里建起了具有侗族特色的风雨桥和村委会,道路沿线种满了紫薇和灯笼树,村里的卢家院子是长潭河乡境内吊脚楼保留比较完好的一个村寨,特色民居建设于去年底完工,成为避暑休闲、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
村里地理条件不好,不宜发展茶叶、烟叶等,张兴红就组织全村大力种植核桃、黄柏、银杏等经济苗木。截至目前,村里户均发展经济林两亩。张兴红还带领村民养殖土鸡、山羊、鱼虾,为村民寻找更多致富门路。
今年4月28日,在宣恩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报告会上,张兴红的事迹感动了全体与会人员。“心中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这位‘侗乡愚公’怎能不被群众爱戴!”长潭河乡党委书记涂先绪如此赞扬。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第二篇】
小明和爱人都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在平凡的点滴小事里奉献爱心。小明积极参加单位“跑腿服务”志愿小组,为长期坚守工作一线的职工家属和退休病困职工提供菜单式服务,积极参与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利用工作之余参与《津南公路》杂志编辑,带领志愿者开展乡路咨询志愿服务,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爱人小美是津南区优秀志愿者,慰问抗美援朝老兵,通过妇联爱心妈妈公益活动结成帮扶对子,和同事们资助病困儿童、参加“衣旧暖心”帮助贫困山区儿童,都是她经常参与的公益志愿活动。在父母的感染下,孩子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公益活动,传递着温暖、传递着爱心、也传递着正能量。
一家人互敬互爱、团结和睦,在奉献中收获着温暖与快乐。
平安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
某某同志是庐阳区安庆路街道城隍庙社区的一位楼长。她有一个崇尚文明、相敬相爱的家庭,虽然某某同志爱人因病离她远去,但她的三双女儿女婿却非常孝敬妈妈。孩子们热情礼貌、健康上进、奉公守法,赢得了周围人们的称赞。某某同志和家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远离“xxx”等xxx组织,并敢于和不法行为做斗争,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某某同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热情、爽朗,在退休后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街道、社区的工作中去,又干起了不拿工资的社区工作,当起了楼长。有人认为社区工作婆婆妈妈,做好做坏无所谓,但是她认认真真地做好每项工作。比如:街道、社居委开展禁毒、预防艾滋病等宣传教育活动,她总是忙前忙后地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作为社区蒙城路66号1幢、2幢,78号、88号共4幢楼的楼长,某某同志把最大的热情都给了这里的住户,不管谁家有难题都会去找某某同志解决,某某同志也从不怕麻烦,细心热情地帮助周围的住户解决矛盾。四幢楼的楼梯卫生自91年来一直都是某某同志在默默无闻地打扫,每年的卫生费也是她去楼上楼下地收取。去年11月底,某某同志在晚上到各家收取卫生费时,不小心滑倒在楼梯上,脊椎附近的韧带拉伤了,皮也擦破了,血流不止。她说:“受伤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些人不理解我收卫生费,这事让我有点委屈。要是想想那些清洁工生活都不容易,一个月两块钱的卫生费怎么也能拿得出来了。”
某某同志还主动帮助照顾楼上六位儿女都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经常为她们清洁衣服、打扫卫生,逢年过节为她们送去点心与菜、肉,以解决老人对儿女、亲人的思念。某某同志的女儿们都很孝顺,经常给她买各种营养品,但她不愿独享,总是要分些给邻居老太太们。冬天,她给老太太们买了新棉衣棉裤,为了怕对方觉得欠她人情,就推说是自己穿不下的。她最见不得的就是别人家的儿女不孝,遇到这样的事,她都要站出来为人家做主。她对老太太们的儿女说:“我只希望每家都和和气气的,我们每人少吃一口,也就有老人吃的了。尽一点孝道,也让老人家感觉家人并没有丢弃她们。我们中华的美德不能丢啊。”经她提醒后,一些儿女还真有所反省,对老人也渐渐关心起来。老太太们见面就抓住她的手,都说想有个这样的闺女。所以某某同志有时外出几天,这里的居民、老人都心里挂念着她。
xx的孙女朱贝贝系淮三小五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帮助学校同学,并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班上同学做好事,假日里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到聋哑学校去献爱心,当老师与同学表扬她时,她总是笑笑说:这是应该的。
六年来,某某同志为邻居们义务服务从不觉得辛苦。为了大家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她每天都打扫楼道,有一次为了清除堵塞的垃圾,她整整忙活了三天,浑身都染上了臭味,她却笑着对人说,她把义务劳动当作锻炼身体。
某某同志一家在创建和谐社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是当前创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平安街道的文明细胞。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第四篇】
蒋xx村程运明一家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尊老爱幼,团结邻里,教子有方,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
他们一家人和睦相处,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级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尤其是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她和爱人知法守法,积极倡导无暴力、无犯罪、无违法的“三无”文明户的宣传活动,努力做到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四防”,做安全文明之家。程运明还热心公益事业,带头支持村、组道路硬化建设和发展当地经济。
夫妻俩平日里跟邻里乡亲的关系也相当融洽,每当谁家庭有困难,或吵架什么的,他们夫妻俩总能热心帮忙,为别人解决矛盾,自觉当起了义务调解员,隔壁邻居都非常尊敬他们。平等互爱,老有所养,邻里和睦,共建和谐,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在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为社会大家庭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