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课稿: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关系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一、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理论发展到新高度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政府与市场有着严格的分工和界限,二者不可逾越。也因此在西方经济学史中围绕着政府与市场关系长期争论形成了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两大经济学派。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关于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破解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与市场二元论”提供了思路。
(一)从处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强调经济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在制度上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特别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完善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政府与市场关系发展,反映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成为经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在制度建设基础上“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在实践中通过培育有效的市场机制与保持有度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既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肯定“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同时强调市场机制中“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对于政府和市场不能走向极端或片面,即不能搞二元论,相反,我们“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仅在本质上区别于西方福利社会,而且在价值取向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显示出对西方福利社会理论的资产阶级狭隘性的超越。
(一)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的勾心斗角、相互掣肘,中国的共同富裕在党的领导下得以顺利推行。事实证明,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优势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没有党的全面领导,任何事情就办不成、办不好”。
(二)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坚持“房住不炒”,到警惕“脱实向虚”;从强调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可以看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又满足了人民需求,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三)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人民向往的生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发展要求的总和。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因此,人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四)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分阶段全过程促进的共同富裕。全国各地基础不一、条件不一、禀赋不一,不可能所有人同时富裕,也不可能所有地区同步达到富裕,时间上必然有先有后,不可能齐头并进。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五)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允许有适度差距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搞平均主义非但实现不了共同富裕,还可能导致人民失去奋斗的动力,造成共同贫穷。允许有适度差距的共同富裕就是要通过规范和调节收入,让所有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区间之内,确保最高收入家庭与最低收入家庭之间的生活质量差距不悬殊。
(六)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时代,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加说明了其价值指向已经不满足于物质的丰裕,而要在精神层面实现境界提升。习近平经济思想,以其理论和成功的实践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重大问题。
三、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保持民族独立性又要遵循现代化发展普遍规律,走符合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历史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以其既保持民族独立性又遵循现代化发展普遍规律而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它通过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证明现代化发展是具有多样性的,打破了现代化只能沿着西方现代化行进的神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重要论述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核心要义,通过成功指导中国现代化实践而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坚定道路自信,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品格与世界风格双重特征。习近平同志始终强调,“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事实上,在坚持走自己的路前提下,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又为人类现代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在解决自身特殊问题当中又实现了现代化普遍发展,为现代社会寻求多元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深深内嵌于中国从传统社会迈进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显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意味着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的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扎实推进。从操作层面看,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其次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重,在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促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理论更不可能将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追求,这也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现代化理论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将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重要内涵,而且这种共同富裕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在本质上便将实现少数人物质财富积累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的现代化区别开来。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在现代化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也是习近平同志关于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在西方现代化发展中,经济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牺牲。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严峻生态环境挑战的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人类自然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这与西方现代化以剥夺环境资源为代价的野蛮发展不同。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而现代化发展不仅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相反“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品质。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走西方现代化殖民扩张的老路,而是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顺应历史趋势,在和平与发展中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四、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鲜明政治导向、深远战略思维、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人民情怀、科学思想方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独特思想魅力、巨大实践伟力。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更大功夫,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有力传播者。
(一)坚持全面系统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习近平经济思想放到党的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深入学习把握。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坚持及时跟进学。深刻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面向未来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自觉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密切跟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最新科学论断、最新战略部署,严格对标对表,经常校准偏差,坚决贯彻到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
(三)坚持深入思考学。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学思结合、研机析理,联系地、系统地、全面地理解把握其中的内在逻辑和精髓要义,努力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围绕经济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不懈探索、守正创新,持续积累和深化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取得新成果新突破。
(四)坚持联系实际学。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紧密结合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总体方向、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
同志们,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必须深刻领悟其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心怀“国之大者”,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法治化意识、专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