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电影邓小平观后感优秀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500字]电影邓小平观后感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500字【第一篇】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历》)是一部重现民族记忆、具有史诗风范的扛鼎之作,也是近年来主旋律影视剧创作的重大收获。《历》以全景式的宏大视野、多维度的生活画面、多样化的影视手法,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的重要历史,真实客观地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拨乱反正、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实践和艰难历程。
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来说,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在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事表现上,以及文献性与故事性、纪实性与戏剧性、史实与诗学的艺术处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难度和限制。因其如此,历史叙事模式化、人物形象符号化往往成为主旋律影视作品、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难以超越的“瓶颈”,从而影响了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和社会渗透。电视剧《历》在长达五年的创作实践中,秉承邓小平解放思想、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不断开拓创新的探索勇气,在历史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彰显出得到主流人群认同的个性特色,实现了艺术超越,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
虚实相生、家国同构的历史叙事是电视剧《历》最大的亮点。家庭的沉浮折射出国家的动荡,国家的变革则主导着家庭的命运。这种家国一体的史诗化叙事形式,既生动流畅又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实现历史转折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粉碎“四人帮”到“小平复出”、从“恢复高考”到“拨乱反正”、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平反冤假错案”、从“知青返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1984年的“国庆阅兵式”;艰难曲折积重难返的八年历史,不仅是这部电视剧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是叙事展开的丰富情节。而相关的故事和情节又紧紧围绕着邓小平拨乱反正、力挽狂澜、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政治实践来描述,从而使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流畅的影像叙事中充满了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戏剧性和崇高感,把无数观众的思绪吸引到当年历史风云的巨大变化之中。应当特别关注的是,这部电视剧在将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按历史真实原则艺术地链结成戏剧化的故事时,其虚实相生、家国同构的叙事结构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表意功能。历史转折的全部故事是在两条既交叉又平行、虚实相生的情节线索中展开的。而所有的情节线索背后则彰显出“家国同构,命运一体”的历史意识和社会理念。
国家是大家,但国家这个大家的主体正是由千万个小家组成的有机共同体,故事实线中邓小平的家庭、虚线中田志远和夏默一家以及刘金锁一家都是其中的小家。在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国家的历史命运与每个小家的现实命运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是“家国同构”的命运共同体。因此,邓小平作为国家领导人大落大起的历史命运和他在历史转折中的政治实践,就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以至改变每个小家甚至每个个体的现实命运。电视剧的主创人员敏锐而准确地把握了这样的历史观和命运感,因而在剧情的呈现和推进中以史诗方式设计了家国同构的叙事结构。“恢复高考”、“四五事件平反”、“平反冤假错案”、“知青返城”等国家重大决策,在邓小平拨乱反、解放思想的政治实践中相继出台和贯彻实施,从此改变了包括田志远、夏默两家在内的亿万人民和家庭的历史命运。
在“家国同构”的历史叙事中,坚持从日常化和平民化的视角塑造历史伟人邓小平,是电视剧打动人心的显著特色。将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智慧融化在日常生活中,从他个人平实的情感生活层面着力表现伟人的夫妻情、父子情、爷孙情、战友情和同志情,突破了伟人形象符号化、单一化的叙事局限,使伟人形象的人格内涵更加丰富饱满,也更有精气神。与此同时,电视剧还将邓小平日常化的家国情怀与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艺术地融汇在具像化的政治实践中,使伟大人物的平民色彩在举重若轻的政治实践中得到精彩生动的视听表达。在“知青返城”的重要会议上,小平同志拍板定钉时的那句“让孩子们回来吧”的经典台词,犹如慈父的乡音,既温暖亲和,又气贯长虹。从此,两千多万“孩子们”回归城市,实现了人生历史的“伟大转折”。
在“家国同构”的历史叙事中,一些历史细节的还原和再现,也从国家政策与个体命运、宏观政治和微观人生的契合处和链结点,凸显出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历史感。如在“恢复高考”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心系天下、深谋远虑,既为“老三届”知识青年被十年文革荒废的青春岁月深感忧虑,也为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寻找人才资源。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决定把招生对象从原来的应届毕业生扩大到全体社会青年,从而使几百万社会青年获得了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机会,也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事业夯实了人才基础。一个不同凡响的历史瞬间、一个精雕细刻的历史细节,真实感人地再现了邓小平的爱民情怀和远见卓识,蕴含着意味深远的历史内涵。正如电视剧总编剧龙平平的深情诉说:“只要是中国人,在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起重大作用的事情,一定可以追溯到小平同志。如果没有他的一些政策,你所遇到的这些事情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家国同构的史诗化叙事,把1976到1984的八年故事放进“家”与“国”命运一体的历史关联中,融入到宏大而具体的历史转折和社会变迁中,生动地再现了民族历史的公共记忆,唤起了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后来者的个人记忆和历史体验,促动他们抚今思昔的深刻反思与情感共鸣,进而建构起人们对现实生活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认同。《历》在央视播出后激发起社会各界巨大反响的现象,业已表明作为一部主旋律电视连续剧,《历》为建构当下中国的社会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500字【第二篇】
在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两年前拍摄的影片《邓小平》又将在全国上映。能够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向全国观众奉献上我们的作品,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这部影片饱含着我们对小平同志的崇敬和真情,也承载着我们的艺术追求。
邓小平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对邓小平的直接印象,却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祥的父亲。他更像一个中国人眼里的老家长,那种当家人的责任和气度,为了让中国共产党救中国、救人民的诺言彻底实现,他喊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已进入古稀之年的长者,一位按常理该安享天年的老人,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抗争,扛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这是何等感人至深的壮行!
一个导演在构思他的一部新影片时,必须考虑观众的参与程度,观众的想象能被激发起多大幅度?能为影片做出多少补充?这样才能准确地选择影片的内容和容量。观众的呼应与反馈将决定一部影片的成败。就电影《邓小平》而言,这是一部伟人巨片,有着经典的历史价值,有着超负荷的信息量,必须调度非常丰富的电影语言,为我所用,而不必介意电影语言的时代性,只应以恰如其分地表现邓小平的性格为最终目的,要把邓小平这个人物的性格淋漓酣畅地表现出来。凡是与性格有关的情节,就是我们要着力渲染的地方,凡是心理转变的位置,导演必须寻求最富有表现力的电影技巧加以强化。
《邓小平》这部影片,不同于大型文献纪录片,它是经过艺术再加工、创作出来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品,是艺术家有感而发的内心情感的流露。所以,一切从邓小平这一特定人物的心理出发,把复杂的内心变成情绪加以渲染和表现,将历史事件情节化,把人物心理情绪化,运用极其鲜明的造型叙事的手段,以及充满魅力的音乐、音响、台词,展开观众想象的翅膀,凡影片中未尽展现的部分,由观众自己去加以补充。这实际上完全可以达到,因为影片所讲述的一切,人们大部分都亲身经历过。一部充满活力的电影诗,这便是《邓小平》影片的总体风格。
这部影片的制作,始终得到了广电总局、电影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小组、广东省委、珠影党委的领导与关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直接参与。《邓小平》影片的成功,将是国家、人民、艺术家合力的结果。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里,才能诞生这样一部历史巨片,完成这样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工程。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500字【第三篇】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热播引来巨大反响。该剧讲述了邓小平1976年复出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带领党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重重阻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本以为看这部电视剧的观众都是像我们五六十年代的这茬人,因为这段“历史转折”我们都经历过,有过切身的感受。意想不到的是,许多80后也爱看,碰到一起,还和我们这些过来人聊起有关这部电视剧的许多很有意义的话题。类似这样“无代沟”,是很少见的审美现象。
关于邓小平的影视剧拍过不少,而写这段“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却是第一次。观看此剧,有三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邓小平复出。当初中央安排他抓全面工作,但是邓小平却选择了分管教育和科技。教育与科技乃是事关祖国前途的大计。1977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并作出了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剧中展现了1977年恢复高考,及邓小平与应邀进京的苏步青等科学家共同参加科学座谈会的故事。其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著名学者马寅初看到这个特殊的班级,既有叔侄同班的,也有夫妻同班的,于是笑着对同学们说,这真是世界奇观。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是一次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深刻印象之二是,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冲破观念束缚,敢闯敢试,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留下的一堆烂摊子,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的匮乏,更体现在思想上的教条和僵化。该剧重点描写了《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情节,这些鲜见的内容首次在荧屏上呈现,而这篇文章引发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对“两个凡是”的否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步入了深水区,突破利益藩篱,动自己的奶酪,还是要有当年小平同志坚持改革的勇气、解放思想的锐气和责任担当的正气。
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深刻印象之三是,小平同志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小平同志有一句经典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电视剧中有一个情节:小平同志视察大庆油田的时候,问一名生产能手、劳动模范月收入是多少。职工回答:45元2角。小平同志感慨地说,收入太低了,再不能搞平均主义了,要按劳取酬。小平同志心怀人民,尊重群众,他推动的改革开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让我们继承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全面深化改革,坚信“中国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500字【第四篇】
读书作为邓小平的一个爱好并不广为人知,他在南方谈话时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让人们误以为,邓小平是个不怎么读书的人。其实,邓小平一生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2014年8月21日《人民政协报》)
可以说,纵览古今,凡志存高远者,大抵爱读书,善于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运用于实践,造福社会。邓小平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从来没有放松过读书学习。正是他把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中具有真知灼见,永远走在时代前面。
据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回忆,邓小平看书“从来不在上面写字,连个道都不画,熟记在心,融会贯通。不是那种记啊画啊的人,一切都是在脑子里,一种精神的领悟。他也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所以,邓小平读书的爱好不为人们所知,恐怕和他的读书习惯有很大关系。他生前用过的书房有40多平方米,大半屋子堆着的都是曾经阅读过的书籍,囊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但他从不做读书笔记,很少评点所读的作品。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说:“我们家的藏书,什么都有。中国历史方面的,中国文学方面的,外国文学方面的,还有许许多多外国历史、回忆录、传记、哲学等方面的书。当然,还有许多马列主义书籍。”卓琳回忆邓小平有“三爱”,其中之一就是爱看中国历史经典书籍。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是《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他还通读了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
笔者认为,面对邓小平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读书习惯,我们许多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应该感到汗颜。读书,对领导干部而言,既是提高执政能力、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提升素质、增长才干的内在需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时移势易,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应对时代的挑战,靠“拍脑袋”不行,靠“跟着感觉走不行”,靠“昨天的知识”指导今天的工作更不行。
实践早已证明,一个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勤奋程度,决定着他的思想深度,决定着他的施政力度,决定着他的群众威信度。一个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但一个好的领导必须是一个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人。不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这样的领导干部,说起话来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办起事来眼光短浅,盲目决策,工作推不动,下级不服气,在群众眼里,自然也是“面目可憎”……试想,这样的领导干部怎么能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又怎么能承担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正因如此,笔者感到,重温邓小平读书趣闻,既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告诫。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否则,就很难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上一篇:党史学习教育心得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