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奋进姿态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党课: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奋进姿态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同志们: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天然地以斗争作为自身存在和完成历史使命的一般形式。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走过百年,形成了伟大的斗争精神,创造了伟大历史成就。在进入新时代十年之后的关键历史当口,党的XX大直面国内外各方面各领域的问题和挑战,向全党提出包括“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内的“三个务必”要求,清醒地指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与新征程要求极不适应的不足和问题,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在内的“五个重大原则”。XX大报告在全新的时代高度上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强调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既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唯物主义态度,也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战略自觉。全面贯彻XX大精神,在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入认识、理解和把握党的百年斗争实践所蕴含的特点、规律和经验,进一步夯实历史自信的精神根基,增强历史主动,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全力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实践品格:“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作为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斗争也是客观的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事业也同样是在普遍的矛盾和斗争中联系和发展的,面对实现无产阶级政治和社会理想征途中的顽固势力和重重困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关心劳苦大众的幸福和前途的根本点上,毅然与以往的各种理论实行决裂。他们犀利地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毫不隐晦地宣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基于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全面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理论自身的真知灼见、缜密逻辑和完整体系,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和斗争品格。马克思主义始终致力于指导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斗争改变自身命运、改造客观世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因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争意志、持续进行斗争实践,是无产阶级政党存在和完成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现实途径和基本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阶级斗争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历史,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实践上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上则“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他们要坚决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等等。显然,作为最先进最有前途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只能以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来实现,而且这种斗争不仅着眼于当前更是着眼于未来:“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显然是一个矛盾双方长期斗争和力量转化的过程。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无产阶级属性和工人运动特点,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社会革命的条件、任务、对象和一般进程,组织和团结革命力量,经过艰苦斗争夺取政权、争得民主,改造生产关系、扩大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终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一言以蔽之,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始终为最广大劳苦大众和全人类的利益进行最彻底的英勇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才能最终实现这一深刻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充满了斗争精神的《共产党宣言》毋庸置疑就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公开宣言、战斗檄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活动与革命活动始终密不可分、高度统一,这赋予其理论以鲜明的实践特性,也涵育了无产阶级政党与生俱来的斗争精神和斗争品格。他们强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诚如列宁所言,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现实的人,即为了受统治阶级和国家践踏的工人,他们要求的不是静观,而是为实现美好的社会制度而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既源于对其三大理论来源的批判性吸收创造,也与马克思恩格斯秉持“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参加和指导革命,并以“决不拿原则做交易”的坚决态度与不同流派理论观点、错误思潮进行不懈斗争密切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最前沿,与各种各样的敌人进行复杂、艰难而长期的理论和实际斗争,他们把自己的理论付诸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并从中检验和升华自己的理论。因此,与他们在理论上的成就相辉映的,是他们在革命实践中表现出的高昂的斗争精神、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杰出的斗争成就。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他们活跃在1848年革命、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巴黎公社革命以及各国无产阶级和政党活动中。正是在火热而艰难的斗争过程中,他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许多重要的理论创造工作。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遭到反动政府的持续迫害,但是即便他们的个人和家庭因此招致无以数计的磨难,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也没有被扼杀掉。身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始终不渝并且丝毫不悔于投身革命。1866年马克思致信拉法格说:“您知道,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财产献给了革命斗争。我对此一点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开始生命的历程,我仍然会这样做。”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当然,被列宁誉为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的恩格斯也始终满腔热情地投身革命斗争,他在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了指导、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重任,且在繁重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工作中,极大地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完全彻底地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也完全彻底地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对科学和真理的无限热忱,对人类幸福的崇高追求,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矢志奋斗,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生活的动力和重心。马克思恩格斯以天才的思想创造和杰出的斗争实践,“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反过来,斗争实践也对他们的行动、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极其自然地为其理论打上鲜明的实践烙印。

二、斗争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真理的指引,也提供了开放和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使各国工人运动具备了充分的历史主动空间和必要的实践灵活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因此有可能且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卓有成效地开展本国工人运动和斗争实践。

中国的先进分子一开始就不是以学术理论探究来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以其科学理论为工具观察中国社会和解决中国问题的。作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由于其人民性和科学性,也是由于其鲜明的实践和斗争品格对于解决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无可替代性。“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要以斗争来推翻来自国内外、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重重大山,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这只有在真正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将其立场、原则和观点内化为党的特质,从而在艰难困苦和重重危机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才能做得到。事实上,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以英勇不屈的革命斗争来维系党的生存发展,将之贯穿于党的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中。党成立前夕的文献《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在政治方面是“主张废除政权,……因为政权,军队和法庭是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压迫多数劳动群众的”。党的一大发布的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纲领,开宗明义地宣布以革命军队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党的二大就“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七大党章增加了作为党的基本纲领的“总纲”,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而斗争”。可见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自觉,不断追问和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并且依此确定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行动纲领和斗争任务,并以相应的斗争态度、斗争策略、斗争作风来落实和推动。中国革命实际上是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其广度、深度和难度是空前的,即:党必须先通过新民主主义政治革命建立统一的集中的国家政权,此后运用这一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因此,能否和如何实现中国革命不仅取决于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条件,也取决于党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状况,尤其是共产党人和革命队伍的思想觉悟、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可见,这场在“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开展的具有全新历史意义的伟大革命,对于党和革命队伍的斗争意志品质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相应地,为了不断提高党的质量和获得斗争的胜利,我们党不仅对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而且始终坚持对党的组织体系、组织纪律、党员条件和义务进行严格的规定。

在百年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不负历史重托、人民所望的革命核心力量,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发动中华民族进行了前仆后继的伟大斗争,成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28年革命中领导革命武装、民主政权和人民群众与各种各样公开的和伪装的敌人浴血奋战,与党内外各种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正确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不懈斗争。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前仆后继,作出了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斗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严酷斗争中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从而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毛泽东多次强调党的斗争历史和党的建设、革命事业之间的统一关系。1939年10月,毛泽东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而“解决这个问题,是同我们党的历史,是同我们党的十八年斗争史,不能分离的。……十八年中,党经历了许多伟大的斗争。……我们党的建设过程,我们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就处在特殊的情况中。党的失败和胜利,党的后退和前进,党的缩小和扩大,党的发展和巩固,都不能不联系于党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和党同武装斗争的关系。……十八年来,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共产党。这个拿血换来的经验,全党同志都不要忘记”。1945年10月,毛泽东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1949年8月,正当中国人民迎来当家作主的历史转折之际,毛泽东总结道:“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积一百零九年的经验,积几百次大小斗争的经验,军事的和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经验,方才获得今天这样的基本上的成功。这就是精神条件,没有这个精神条件,革命是不能胜利的。”他清醒地指出,面对国内外的困难和敌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必然要遵循“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一“人民的逻辑”。党在28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锻造了自身,日益成为坚强、纯粹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改造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实现普遍富裕的基本原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对中国革命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不懈的自主探索,创造和奠定了人民至上的国家政权及其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中国建立之初,一方面面临国内外敌人和反动势力环伺的险恶形势,一方面处于“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在社会主义政权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任务和问题的情况下,党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展了肃清反动残余、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三反”“五反”、出兵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实行“三大改造”等伟大斗争,建立和巩固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开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方位建设,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时期,我们党采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始终依靠人民同各种错误和敌人作艰难曲折的斗争,克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偏差”、工作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克服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错误,以及“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终于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党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重新回到经济建设的正轨上来,进行了各条战线的全面拨乱反正。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作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胜利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指出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的战斗力。此后,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我们党一以贯之贯彻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历史性变迁。简言之,经过我们党改革开放前后相继的两个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懈探索和斗争,建立并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发展道路、发展理论、政治架构、制度基础、社会治理、精神和物质条件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上新征程。XX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XX大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比以往更加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对于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必须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因此,以高度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强大精神支撑。百年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我们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遵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及自我完善特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认识各阶段的基本矛盾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克服错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以不懈斗争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入了全新历史进程。

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制胜未来:“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可或缺的时代内质。XX大强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进行伟大斗争的思想共识,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一重大命题,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和战略环境,加强前瞻性研判、战略性谋划、系统性建构、整体性布局、协同性推进,以顽强斗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一)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新时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迎接风险挑战,攻坚克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制度优势。第二,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勇于以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并以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来保证进行好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第三,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我们党解决了许多久拖未决的突出问题,党得到革命性锻造,但从长远和大局来看,我们党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远未到胜券在握、高枕无忧的地步。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扎实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决策安排,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作斗争,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

(二)充分认识斗争的必然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牢牢把握斗争的正确方向、立场和原则。第一,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将“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要面临来自国内外各领域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这将是一个复杂、艰难和长期的斗争过程。第二,把握斗争的正确方向、立场和原则。共产党人的斗争必须时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领土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维护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第三,自觉防范各种风险,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并与一切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思想和言行作坚决斗争。

(三)从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应对风险挑战的智慧和经验。习近平指出:“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党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教科书。第一,在深入研究和领悟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经验所蕴含的道理、真理、勇气和智慧中,更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防范被瓦解被腐化危险的历史,就是以真理战胜谬论、以正确战胜错误、以前进战胜彷徨、以胜利战胜失败的历史,内涵极其丰富,进程极其艰难,经验和教益极其深刻。第二,坚持和发展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正确理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并不断发展的许多关于开展斗争的正确的理论,对于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仍然是正确的和有效的。第三,坚持和发展党在百年奋斗中针对路线、方针、政策等根本性问题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择、战略决策和部署安排,采取的行之有效、充满斗争精神的对策、做法、措施,以及依此形成的有益管用的规矩、惯例和经验。第四,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高度,深入研究党与错误作斗争的历史,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我们党历来重视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找到克服错误的办法,从而使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重要条件。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更要以史为鉴,吸取我们党历史上各种错误作斗争的经验教训,既要防范错误,减少失误,也要提高克服错误的能力水平。

(四)自觉贯彻和践行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要求,不断增强斗争的意志和本领。十八大以来,党在继承和运用优良斗争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措施、新要求,极大地创新发展了我们党的斗争理论和斗争实践,为新时代深入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要求。第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更须进行严峻复杂的斗争。第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坚定斗争意志,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要自觉牢记和践行“国之大者”,及时校正思想和行动偏差,无条件执行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与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作不妥协的斗争,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要发扬中国人民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大无畏斗争精神。第四,发挥领导干部在斗争中的“关键少数”核心作用。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在重大政治考验、急难险重任务和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敢于在斗争最前沿、第一线迎接挑战,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破解难题;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大胆作为;不搞击鼓传花,掩盖回避矛盾和问题,或空喊口号、机械执行、消极应付。第五,提高斗争本领,善于斗争,有效化解风险挑战。斗争实践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亮剑的勇气,更要有亮剑的本事和克敌制胜的能力。要研究和把握斗争规律,加强战略谋划,科学把握大势大局,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善于在处理复杂矛盾中增强驾驭风险的本领,在斗争实践中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硬功夫。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层层负责、人人担当。”同时也要注重斗争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第六,注重年轻领导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化、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年轻干部必须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斗争锤练,不断坚定斗争意志,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练就担当作为的过硬本事,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成为敢于和善于斗争的勇士。

(五)始终站在历史正确和文明进步的一边,正确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维度。历史上西方先发现代化国家几乎都走过了一条向外扩张、殖民、掠夺等方式的老路,其野蛮本质和罪恶“发家史”不过是被西方话语体系持续不断地美化和掩盖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文明发展之路,既遵照和反映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也负责任地观照和回应人类关切和世界之问。第一,始终站在历史正确和文明进步的一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离不开世界,也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关系,我们要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作出正确的抉择。第二,始终坚持和维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在全球性发展视野中以我为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始终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推进国家和民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把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深入推进新时代伟大斗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出路在于以自己力量为基点,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第四,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处理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关系,坚持世界文明多元共存、平等发展和交流互鉴。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扩大和深化同各国利益融合,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谋求自身发展统一起来,为世界多元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智慧、方案和力量。第五,不惹事、不怕事,以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求得生存和出路。“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妥协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我们既坚持推进世界人民共同福祉,又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坚决斗争、斗而必胜。面对重大风险和强大对手,“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六)动员和团结多元社会主体同心共圆中国梦,汇聚起14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第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堪当重任、后继有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以之为中坚的全党全社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而最为根本的是要有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掌握斗争规律、熟悉斗争特点,数量适当、后继有人的干部队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新征程上有效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第二,培养造就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量优秀专业人才,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第三,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素养和“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实干能力。一方面要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要始终不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全面依法治国,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全民族实干兴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第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报国热情、创业激情、聪明才智融汇到民族复兴进程中,结成牢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团结奋斗。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69 3257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