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心得体会范文范例【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心得体会范文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心得体会【第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要求我们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排头兵”,必须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找准党建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契合点,把基层党组织的巨大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不竭动力。
突出政治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突出政治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凝聚人心、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发挥基层党组织集聚效应。着力建设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特色党小组,将居民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凝聚起自治管理的核心推动力量。坚持抓乡促村,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农村党建整体水平。二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党员群众,凝聚共识。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牢不可破的思想基石,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三是以“小网格”激活区域“大党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筑牢社区网格体系,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社会治理、文化活动等结合起来,构建起网格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根基;建立区、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做、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创新“网格+志愿服务团队”模式,分门别类组建志愿者团队,动员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并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注重在居民小组、特殊群体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使更多党的红色细胞在群众中扎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强化组织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要发挥党组织凝聚各类组织的核心作用,健全乡村和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组织开展工作的各项制度,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积极把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感召力。在城市社区开展院落(楼宇、门栋)自治、业主自治、社团自治等民主形式,拓宽利用社区媒体、互联网络、移动设备等参与渠道,激发自治活力。在农村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鼓励农村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鼓励具有公益精神的“新乡贤”参与现代乡村治理。二是推进社区协商共治,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建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作为负责开展城乡社区协商共治的组织机构,并以“收集意见、确定议题、制定方案、发布公告、开展协商、情况通报”规范程序步骤,健全协商机制。三是锻造高素质带头人队伍,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要打造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社区党组织“带头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创新机制引领,燃起基层治理热度。一是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成立社区综合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三个功能型党委。全面推行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任社区“第一书记”,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落实乡镇党委直接责任,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等要包村联户,村“两委”成员要入户走访,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二是完善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联动机制。要明确“三长”职责定位,把有群众基础、有工作热情、有责任担当、有能力方法的居民吸纳到楼栋长、单元长队伍,注重民情民意收集,通过“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大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三是建立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用好工会组织网络,帮助、指导企业依法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员工诉求中心等劳动争议调节组织,有效预防化解劳资纠纷,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点向“两新”组织、城乡社区、商圈楼宇、农村电商等领域推进党团组织覆盖,加强对青年创业的组织、引领和服务。创新区域化妇建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建设。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妇女儿童维权站,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加强联系服务。四是打造“一体化”红色服务机制。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民生网站、信箱、热线和下访接访等形式,一揽子收集群众诉求。对居民群众反映的教育、医疗、生活、环境、治安等问题,分门别类列出清单,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社会力量,挖掘自身潜力,推动解决落实,回应群众期待。依托社区场所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承接落实好各类服务项目,合理设置服务窗口、党员窗口,推行“一门式、一张网”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心得体会【第二篇】
2020年7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而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治理不是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无论是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还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都只能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因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用“红色”渲染基层社会治理底色,方能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基层社会治理,要夯实党组织这一“红色堡垒”。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无论基层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成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承担起协调党组织、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责任,主动对标先进经验做法,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引领其他各类组织找准定位、积极作为,方能确保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落到实处。
基层社会治理,要激活党员干部这一“红色细胞”。要着力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使之充分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治理过程中淬炼党性、锻炼本领、锤炼作风,为社会治理提供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同时,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化为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的实际行动。还要对标任务压实责任,逐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美好图景,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景象。
基层社会治理,不只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充分认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用“红色”渲染基层社会治理底色,让党的根基深埋于群众之中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能书写出基层治理新答卷。
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心得体会【第三篇】
区委:
年以来,区积极构建“1+3+1”的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党建为魂,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夯实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桥头堡作用,通过定目标、强筋骨、亮品牌,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区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引导点、线、面结合,高标准谋划,制定印发《区关于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项自治建设重点任务、项法治建设重点任务、项德治建设重点任务和项服务进社区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分四批组织全区余名各领域党务工作者到成都、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和栾川县委党校进行学习和培训;
选拔名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不断提升社区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同时,对名考取社工师资格证的社区工作者发放职业津贴;
畅通社区党组织书记晋升渠道,从优秀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名公务员和名事业编,激发社区工作者活力。
三是抓好品牌创建。广泛开展“一社区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点、成效明显、可复制的基层党建特色品牌,让社区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目前,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等一批党建特色品牌深受党员群众欢迎,取得了“看得见、评价好、党员群众满意”的实效。
(二)坚持自治为基,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搭建社区多元治理平台,实现自治共治有机融合。
一是建立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探索实施“道德银行”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将德治与自治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受助—助人—互助”“奉献—回报—奉献”的党建服务新模式,激励全区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撬动党员群众更多的志愿服务热情,涵养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目前,“道德银行”已登记爱心商家余户,党员居民储户余户,服务人群余人次。
二是扎实推进民主协商工作。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特点,合理确定并细化协商内容,制定基层协商事项目录,并设立基层协商联络员,组织开展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基层协商专题培训,提高组织开展协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有个社区制定协商目录,个社区设立协商联络员,共开展社区协商余场,形成协商成果个。
三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坚持和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吸纳发展优秀的驻区单位党员、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热心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区域党(工)委兼职委员,共同讨论决定辖区内重大问题。目前,全区个街道和个社区均已建立“区域党(工)委”,参与共驻共建党组织个,协调解决问题余项。
(三)坚持法治为纲,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发挥法治护航作用,推动社区治理有序运行。
一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采用“互联网+大调解”的工作模式,运用“网格+调解”“政府+民间”“行业+专业”等矛盾纠纷多元排查调处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截至目前,共排查纠纷件,化解办结案件件,矛盾调处化解率达%。二是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对区级视频监控中心的数字化系统升级,加强了人脸识别、智能巡屏等信息化技术的升级改造,实现社会法治治理智能化。目前,辖区一类联网已完成路,
二类网络已完成个单位路联网,辖区商业中心、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社会监控资源已接入区级视频监控中心。
三是稳步开展“四官服务进社区”。组建支四官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筑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前沿阵地”。截至目前,共组织警民恳谈会余场,开展法律咨询余场,服务居民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余起。
(四)坚持德治为先,培树基层治理新风。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红色教育正心、道德教化润心、文化服务暖心。
一是开展党建创新提升活动。持续推进党建创新提升活动,开展“精神大讨论”“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大家谈”“寻找式好党员、好干部”等活动,挖掘各行各业优秀共产党员,选树“道德榜样”名,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同时,拍摄《》《》等部微视频,目前全网点击播放量已超万次,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传承弘扬精神的热潮。
二是积极弘扬“德治”新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余场,受众余人;
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个,组建了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师志愿服务队伍,举办各类实践活动余场(次)。同时,建成家风家训展示馆个,总面积达㎡,开展活动余次。
三是不断提高文化服务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快乐星期天”“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年以来,共开展了“心系弱势群体、传递组织温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家风”等活动余场,参与居民余人;
完成社区公益电影放映余场次,村改居公益电影放映余场次。
(五)坚持服务惠民,彰显基层治理温度。坚持从服务切入,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创新开展以“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万名党员连心群众;
百姓口碑检验初心,破解难题担当使命”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基层手拉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建立由县处级干部分包街道社区、科级干部包小区、社区干部包楼栋、普通党员连心群众的四级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与群众交朋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心民心交融。目前,全区累计走访群众万余人次,协调解决问题个。
二是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三社联动”。出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细则》,召开区“三社联动”工作洽谈会,为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搭建平台,精准对接辖区居民群众需求和专业社会组织服务。目前,已引入北京恩派等知名枢纽型社会组织家,开展活动余场,服务群众余人。同时,于月日、日,先后举行了“党建引领、公益涧行”社区公益微创投动员会和启动仪式。
三是打造“一刻钟党建服务圈”。新建民政局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并投入资金万元,对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进行改造提升。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和“三去一改”原则,灵活利用电子显示屏、投影等形式集中显示各类规章制度,最大程度上减少制式的版面上墙,腾出更多的场地空间用于建设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功能区和活动室,让社区活动阵地更具亲民性和生活化,让辖区居民愿来、爱来、常来,邂逅家门口的“幸福”。年,新建或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和住宅小区“邻里中心”个,其中探索打造了亲民化便民化的社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邻里中心、党群共享空间。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理论宣讲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基层服务群众阵地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区将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持续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党建覆盖体系,加强社区书记队伍建设,打造“红色业委会”,实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是强化德治。结合实际,持续开展“弘扬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以及加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丰富活动载体,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党员传承弘扬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是倡导自治。持续推进“道德银行”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开展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培训工作,并与北京恩派共同推动区级专业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培养,切实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各具特色、互联互通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四是深化法治。通过深入推进专项斗争、“四官服务进社区”、“雪亮工程”建设以及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让人民充分享受法治建设成果。
五是推进服务进社区。持续推进“机关基层手拉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拓宽党和群众沟通桥梁,促进党心民心交融。同时,持续推进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小区邻里中心建设,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科学化服务,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新时代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心得体会【第四篇】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统一,因势而谋、主动作为,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让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治理模式。社会治理创新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必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以思想大转变推动工作大突破。一是转理念。彻底转变工作理念,变“社会管理”为“社会治理”,变“单向治理”为“双向互动”,变“一元独治”为“多元共治”,强化法治思维,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综合施策,深化源头治理,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协商社会事务、共同投入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协商议事组织、小区物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转职能。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减负增效专项行动,建立村社区工作清单和行政事项准入制度,切实厘清乡镇街道、区直部门、村社区之间的权责边界,解决好社会治理中缺位越位错位问题,引导基层组织和网格员回归主责主业,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三是转方式。变领导为引导、变命令为协商、变管控为服务,坚持事由民议、策由民定、财由民理、效果民评,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多元组织参与,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公共事务进行引导和协商,真正形成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动力,以群众评价为准则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四是转形态。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进一步规范制度设计,强化过程管理,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提高基层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在陪伴中让群众成长为现代公民和基层自治的“主人翁”,形成从自治、法治、德治到善治的良性循环。
强化党建引领,激发治理活力。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社会治理活力。一是强化党的基层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在社会主体的利益分化中提升党组织的整合功能,注重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将社会分散、多元的要素纳入基层治理框架,把不同价值取向的多元主体凝聚起来,增强党组织动员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在突出价值引领中增强党组织动员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办好新时代张湾讲习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凝聚信念共识、制度共识、政策共识,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广大群众的“主心骨”、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基层社会治理的“桥头堡”。二是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主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新变化,结合基层党建“整区推进”,重点加强对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口袋党员、退役军人党员、零散分布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对零散分布党员实行社区党组织兜底管理,在人口流动和组织形态变化中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重点抓好“两新”组织、社会组织、物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的基层党建工作,把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培养成团队带头人,把优秀的非党员团队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壮大党的社会工作队伍,扩大党工青妇组织覆盖,形成党建带社建工作格局。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落后局面,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院落、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推动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构建区域大党建格局。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农村外出务工党员、退休返乡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种养大户党员积极参与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牵头领建产业基地、领办农业合作社,发挥先锋作用,争创“十星”党员。引导城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协管党员积极参与居住地社会治理,结合自身岗位和兴趣特长,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健身、创文创卫志愿服务,认领群众“微心愿”,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等系列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依托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党员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党员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四是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盘活整合社区闲置资源,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搭建公益性服务平台,大力建设党群服务综合体。把社会组织纳入社区治理体系之中,推进社会组织发展与传导党的执政理念精准对接,引导社会组织在服务中传导党的执政理念,让社会组织成为党在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资源。探索“互联网+”智慧党建新模式,建立社区微信公众号,开发智慧党建APP软件,搭建党组织、党员、居民双向互通的网上平台,推行党建“项目认领”“菜单式服务”“双向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
坚持辨证施策,提升治理实效。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利益调整,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辩证思维、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务求实效。一是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科学发展是前提、是根本,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有效治理是途径、是方法,是实现善治良序的必然选择。二者相互依存、互促共进,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要准确把握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去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二是正确处理好党建引领与多元共治的关系。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多元共治是社会治理的时代趋势。坚持党建引领,不是让党组织大包大揽,来承担和解决社会治理中的所有问题,而是通过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回应社会关切,践行宗旨意识,走好群众路线,提升基层党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善于把党组织的主张通过社会协商等方式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的负责人,把党的组织意图通过多元互动变成各类组织参与治理的措施,引导多元主体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共商区域发展、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三是正确处理好行政推动与共建共享的关系。行政推动是实现治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共建共享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二者不可偏废。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当好组织者、执法者、规划引领者、政策制定者、社会建设者;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强化社会责任,主动开放公共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人民群众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基层组织要充分依靠群众,善于发动群众,主动引领群众,不断提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四是正确处理好治理创新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率先探索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有政策依据,有经验借鉴,有实践基础,也有一定的风险。但创新是为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长治久安,绝不能因为社区减负增效就推卸责任,绝不能因为社会治理创新影响发展稳定大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创新、堵漏洞、补短板。坚持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1+3+N”多方联动机制,探索开展院落自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
下一篇:干部廉洁谈话表态发言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