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范例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范例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第一篇】

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小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第二篇】

【摘 要】 文章结合真实案例,总结出预防、干预、巩固三者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这对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案例;反思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方式。无论是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同时,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阴影,也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某些超出自身能力的困境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着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地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正常的生活模式,并有可能引发自杀或杀人等严重恶果。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避免学生自伤或危害他人,同时帮助危机学生恢复心理平衡,获得新的应对危机的技能并步入正常生活。

二、典型案例

1、当事人基本情况

张某,女,22岁,大学四年级学生。来自―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在家排行第三,有二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在她上高中时意外死亡,给这个家庭留下的是永远抹不掉的悲伤和大笔的债务。她于202-年考入某师范大学,就读一个月后退学复读。202-年高考前得了一场大病,影响了高考,又没有考进自己理想的学校。张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沉默寡言,与同学相处不太融洽,在班级中没有要好朋友。在家庭中,因高考一事与父母意见分歧较大,交流较少。在学校也很少与老师沟通。

2、心理危机发生过程

202-年11月15日,在学生会早操出勤记录里,班主任老师发现张某连续旷操一周,寝室长也反映她近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异常。如她每晚都在熄灯后才去洗漱,而且声音很大,总让人感觉她是在故意制造噪音。躺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很久不能进入到睡眠状态。从任课老师那里了解到她最近还经常旷课。同时在新生心理普查报告显示:她有严重的自闭心理和自杀倾向。

班主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马上拨通了张某的电话,可电话无人接听。她赶紧把这些情况向学院主管领导做了汇报。领导指出情况危急,立即启动预案,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3、心理危机处理过程

院领导在了解情况后,马上向上级主管领导做了汇报,并与校、院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联系、协商处置对策。先是积极联系她的家长,她父母介绍: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只能耕种很少的土地,家中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一家人都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因此小儿子在这个家里倍受宠爱和关注。可一场意外不仅夺去了家中独子的生命,肇事者逃逸给这个本来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张某发奋学习,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202-高考她考上了师范大学,报到一个月后,她总觉得当老师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执意要退学复读。为此与父母弄得很僵。复读期间,她成绩一直很好,老师认为以她的成绩考“985”“211”院校没问题。可就在高考的前一个月,她不幸出了水痘,影响了高考,最终被录取到了一个二本学校。她想继续复读,可家里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了,父母就百般说服,她最终拿着两千块钱来学校报到。到校后,她发现这个学校的环境还不如师范大学,与同学比家庭的贫困又让她觉得很自卑,认为世界对她太不公平,她给家里打过电话说又不想念了,父母都强烈反对。她的父母在电话里再三恳求院领导一定要做通张某的思想工作,让她在学校安心读书。院领导在掌握了这些情况后,向她父母汇报了她在校的一些情况,希望家长能心平气和地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思想工作,保证学生的在校安全和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寝室找到了张某并与其进行交流。“你这几天身体好吗?是不是感冒了没上操呀?”“老师,我失眠头痛。”“失眠的感觉可难受,都影响上课了吧?”“不,没事。老师你知道休学的手续怎么办吗?是不是休学就可以不交学费了?”“你想休学,是因为学费吗?咱们都办绿色通道了,以后还可以办贷款,这事你不用担心,学校会帮你解决的。”“老师,我想再参加一年高考,昨天旷课是去取复习资料了。我不甘心考这儿,高中老师都知道我应该走一个更好的学校,我有这样的实力,去年考师范没念就是觉得当老师太平庸了,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今年本想考个更好的学校,没成想高考前得了病,影响了高考成绩的发挥。我想复读考更好的大学,家里面都不同意。又害怕复读考的更糟……”“你的理想学校是?”老师知道,这个时候,只有真正走进她的心灵,她们才能更好的沟通。于是她耐心地听她讲述她的故事她的理想。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老师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你现在心理很矛盾,不知如何选择。是啊,每个人面临这样选择都会很难。我真的很佩服你的执着和勇气,可你要记住一点: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如何选择,你自己决定,如果留下来我会是你坚强的后盾,如果你想复读我们也尊重你的选择。”

离开寝室后,班主任又与她的班长和室友进行了谈话,嘱咐她们在生活上多关心她,有情况及时汇报。之后,班主任将谈话过程向领导做了汇报。隔了两天,院领导又把张某请到办公室与其班主任一同谈话,进行了多角度的心理疏导。一周后,校心理辅导老师又对她进行了一次心理疏导。通过多次谈话,张某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心理危机渐渐得到解除。

4、心理危机干预成效

此后,院领导、班主任和学院心理辅导中心的指导老师在张某身上投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经常找她谈话。同时还通过班干部和她的室友侧面了解情况,发现她的状态越来越好。现在,已经大四的她,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成绩优秀,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考取了“211”院校的研究生。前几天,她告诉老师以后要考公务员。老师说,公务员现在可不好考,很容易失败。她自信地说:“老师,您放心吧,我早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无论今后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充满信心。”

三、案例反思

1、建立心理档案,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始终坚持“防止危机事件发生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深入全面地了解心理问题学生的详细情况,科学地分析成因,建立档案。同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设定借阅权限,保护学生个人隐私。每学期初,辅导员都要对这些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跟踪记录。另外,学校要建立寝室长、班级心育委员、班主任、院心理教师、校心理教师之间自下而上的五级预警机制。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2、开展教育宣传,积极预防危机

目前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一方面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们知道自己有问题但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做过心理咨询或找心理医生。要扫除这些盲区,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阶段,学校要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举办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主题日等活动。以此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心理卫生保健意识,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伤或伤人,力图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

3、把握释放原则,及时干预危机

导致危机最根本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个人经历或目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超过其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常规的解决手段去应付面临的困难时,便会陷入惊慌失措的情绪状态,使个人失去导向及自控力。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局面,它具有引起人的心理结构颓败的潜在可能,因此必须尽早干预。[2]尤其要及时提供释放的机会,引导学生及时恰当地释放不良情绪或冲动,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摆脱心理危机。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力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消除引发其危险行为的导火线。

4、加强沟通配合,跟进心理辅导

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之后,并不意味着管理危机过程已经完成。学校危机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跟进辅导阶段。校、院心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家长要加强沟通与配合,继续跟踪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情绪、行为和认知状态的变化。随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恢复创伤的理性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功能,减少以后的心理风险,使他们能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危机,学习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应对问题和压力的能力,从而健康的生活。

5、完善管理制度,化危机为机遇

危机既意味着“危险”,又存在着“机会”。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甚至杀人或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另外,学校应以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为契机,配套地解决和控制一些与危机问题相关的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再度发生的各种有关问题,巩固危机管理的成果。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未来危机管理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危机制度。并以危机事件为“活教材”,加强师生的危机意识,提高师生的危机应对技能,增进学校师生处理心理危机的水平。

四、结语

只有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规律,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科学途径,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从危险的边缘解救出来,帮助大学生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避免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高校的安全与稳定。[3]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第三篇】

小文上五年级,钢琴准备考六级,兴趣不高,而且越来越差,总是被妈妈骂着练琴,文化课学习下滑快。常为学习的事被妈妈打。为了逃避,不得不把卷子藏起,开始说谎,找来妈妈更多的打骂。

我看到她时,眼睛里带着恐惧,说到作业中一半以上的错误时,有些慌,眼镜观察着大人的表情,给自己编排一大堆的理由。

我觉得问题在家长身上,和家长长谈了三次,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家长在孩子身上不惜投入精力物力,就是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幻想没有实现的都转嫁给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未来,随自己设计,摆弄。根本没有把孩子当成:有生命有情感的独立体。爱护有余,尊重不足。

当家长明白自己做的这些都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实现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对孩子自身能力的扼杀,潜能发挥的压制。后悔莫及,情绪变得激动。我教他这样做:找出一百个理由来表扬孩子,对孩子学习的负担和困难理解,(因为这本来也不是孩子的错),当参谋不成就做一个陪伴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伙伴。把学习的事情交给老师。

特别是,征求孩子意见后,停掉钢琴学习,辅导文化课程,一个月后考试成绩提升,孩子情感有很大变化,并表示会努力去考钢琴六级。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第四篇】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看似笼统,实则组成部分庞杂,不仅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日常生活等方面将工作做宽做细,更要在学生深层次思想精神层面将工作做深做专。本文以笔者在担任辅导员工作期间遇到的一名心理危机学生为例,通过对其干预的工作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探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同步发展,顺利完成在校学习,实现人生理想。

一、案例背景

学生A某,从小父母双亡,性格较孤僻,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开学的前段时间中,未能较好的融入集体,造成有被排挤感,心情抑郁且表露出一次自杀倾向。

二、案例分析

(一)问题根源分析

原生家庭过早破碎,造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缺席,由亲戚轮流抚养长大,在家庭教育层面造成大范围的断档。出于缺乏自信、自卑等不良情绪的渲染,该学生性格产生偏差,较孤僻,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在社交层面语言表达能力缺乏,不能够正常的融入到陌生的群体中去,甚至产生了诸多负面情绪。

(二)问题爆发分析

从该学生过往经历看,考虑其应是具有一定承受能力,在经历过努力后顺利考上了大学,但是因为面对陌生环境,激发了最薄弱的心理底线,从产生负面情绪为开端,直至显露出极端态度。

(三)问题影响分析

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很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不良后果。个例的行为可能影响到其他未进行过心理筛查,隐藏有激发负面心理不确定因素的其他同学。

(四)问题延伸思考

缺乏负面情绪排解出口,影响群体中其他不确定因素。虽然只是个例情况,但是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性。狠抓学生思想工作将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这更要求承担高校学生日常工作主体的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应对性技能。

三、解决方法探析

(一)立体式的支撑框架

这个情况的解决,不可能由单一的人员能够解决。需要有立体式的解决支撑框架。在这里笔者提供一种框架供探讨。由辅导员牵头管理,由班委会、寝室室友为落实工作主体,由校领导、心理专家、任课教师等为保障,由家庭成员为校外辅助的全面支撑框架。

(二)专业介入诊治

鉴于学生表现出极端的情绪,应及时安排专业的校心理咨询医师进行介入干预,诊治的过程中,避免学生产生出被“标签化”、“特殊化”的体验感。这个过程中应有辅导员、寝室同学等全场陪同。要注意的是,需要淡化“治疗”这个说法,而更应该强调的是“帮助”。在工作中发现,诸如此类表现的学生,在心理上大都非常敏感,特别是对存在“标签化”、“特殊化”的行为时,容易引起极大的抵触感,甚至产生出极端行为。

(三)思想上的干预工作

课余生活方面,应积极鼓励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如当了解到该生比较热爱篮球,应以此为入口,通过由寝室同学带动,逐渐破冰,将该学生的思想引导上正确的轨道。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前期可以明显感觉到该学生的戒备之心,但是通过一些细节,让该学生敏感的神经突然放松下来,进而主动的走入群体,融入群体。当然能打开该学生心中之锁的钥匙有很多把,当工作能够做细做深,总能在某一刻得到这把钥匙打开这心中之锁。

四、危机处理工作路径探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贯穿工作的主线。全面引导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心理危机转化为压力,再转化为动力,逐步将危险性淡化直至剥离。引导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去实现。要注意的是,思政工作不是喊喊口号,更应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通过正确的路径去实现。

(二)人员配合干预

第一领导层面,统筹指导,对由个例演变的共性问题,需要作出干预指导,落实好危机处理的大方向,完善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机制建设。第二教师层面,辅导员与授课教师、生活教师等集中监管,动态化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苗头。第三学生层面,形成班委会为工作主体,寝室为基层干预工作的最小单元,以网格化的思想进行干预工作,同时也应发挥预警功能,做到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第四专家层面,为专业干预的核心力量,是前四层面的有力支撑。第五后勤保障层面。主要为保卫处、宿舍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

五、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危机严重的影响校园的和谐,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好一切可利用资源,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学生平稳度过校园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自身目标。

69 621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