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强化精神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党课:强化精神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与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变化的世界发展全局高度,多次呼唤青年挺膺担当,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开拓者,要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同频共振中实现,就要赓续中国青年争做先锋、担当大任的优良革命传统,把担当精神作为前行的不竭动力。培育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引导青年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仅有利于加强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思想引领,而且有利于增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坚定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成长为“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国情、党情、世情都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青年担当精神的内涵焕发新的生机。根据青年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青年要在个人责任层面、家国使命层面、人类和世界道义层面把握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

(一)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自立自强的个人责任担当

青年自觉承担起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自立自强的个人责任担当是青年责任担当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1.发挥锐意进取、积极奋发的青春特质。“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是青春与活力的象征。新时代青年不应安于现状,而要用自己的奋斗奏响青春乐章。正如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新时代青年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新时代青年要发挥锐意进取、积极奋发的青春特质,力争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2.展现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先锋之气。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已经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青年在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坎坷和挫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遇到的困难,提升克服一切困难与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我国正着力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将面临更多难啃的“硬骨头”。青年一代亟需担当起重任,勇于面对未来挑战,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3.实现自立自强、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对自己负责,体现在对自己怎样成人、成才、做人、做学问负责”,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青年发展提出的各方面要求。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不断完善自我,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自立自强,获得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热爱家国、敢于斗争、甘于奉献的家国使命担当

青年自觉承担起热爱家国、勇斗风险、甘于奉献的家国使命担当是青年责任担当的关键。

1.厚植热爱家国、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是前辈们艰苦奋斗创造的,未来需要广大青年继续秉承优良作风,以家国情怀为激励,接过接力棒,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庭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牢不可分的,新时代青年要将爱国与爱家的情感统一到实际行动之中。

2.争当直面挑战、敢于斗争的排头兵。新时代给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也给青年带来了各种风险挑战。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辨别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认同,提高政治鉴别力,与出现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风险作坚决斗争。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干部群体,尤其要提高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以极高的思想觉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引领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社会风气。青年要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统一,将国家和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为了大家甘愿舍弃小家,凝聚起了保卫人民和国家的磅礴力量,而青年正是这些群体的核心组成部分。疫情阻击战已经胜利,但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社会风气不能终结。青年要继续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实际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助力伟大复兴的梦想。

(三)维护和平、守护生态、传承文明的人类道义担当

青年自觉承担起维护和平、守护生态、传承文明的人类道义担当是青年责任担当的根本落脚点。

1.坚守维护和平、合作共赢的民族立场。国家建设和发展要依靠青年,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合作共赢也需要青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始终秉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就是寄语青年,要肩负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合作共赢的责任与担当。

2.贯彻守护生态、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基于人类未来和世界发展的考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守护生态一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青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力军,应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青年在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青年要贯彻守护生态、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平等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体,珍惜人类的宝贵资源,自觉践行节约环保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成为传承文明、推动进步的中坚力量。新时代青年作为继承人类文明、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主动顺应全球化潮流,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性交流合作的会议和活动,加强与各国青年的交流,批判性吸收外来文化,助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主动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二、新时代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培育青年担当精神在个人层面、国家和民族层面、人类和世界层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促进青年成长以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动力

1.深化角色认识,明确担当认知。青年时期,生理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开始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育新青年担当精神,可以深化青年对自我、家国和世界等方面的角色认识,明确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做好担当准备。将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向正确方向引导,正确理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个人成长发展和国家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

2.坚定理想信念,升华人生境界。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基,是心灵之“钙”,具有根本导向性。“有理想”是“敢担当”的基础,“敢担当”为“有理想”提供实践平台,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青年要在干事做事中提高自我,在敢闯敢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担当时代使命中升华人生境界。

(二)夯实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内在需要

1.强化青年政治认同,提升党的政治引领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段始终与青年双向互动、同心同向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反复验证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党之根,血之脉,力之所系,在于人。党长期执政的基本前提是要获得群众的拥护。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先锋,青年对待党的态度将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影响。培育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能够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保证广大青年理解和践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党的政治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2.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新时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就要培育其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担当精神。将青年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使其成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青年,使新时代中国青年“真正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践行“功成必定有我”的誓言。

(三)塑造投身于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应然之义

1.以青年担当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党的XX大报告强调,全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发展中,青年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航向。青年的人文与科技素养水平决定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青年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向;青年的担当精神决定着主流价值观的生成。培育青年担当精神,有利于青年成长为助力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以“青年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2.以“敢担当”回应时代新人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寄予殷切希望并提出明确要求,“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随后又丰富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明确了“敢担当”是青年成长为时代新人的要求和重要指标。从“有担当”到“敢担当”,就是呼唤青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盼望青年展现无私无畏的精神品格。培育青年担当精神,有利于青年回应党和国家期盼,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知难而进、冲锋在前,成为合格的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四)提升青年助力人类进步责任感的使命要求

1.增强承担国际责任意识,强化国际视野。新时代青年在传承各国友谊、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中扮演着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培育青年担当精神,有助于青年开拓国际视野,积极利用国际交往平台增强与各国青年的交往与联系,增进对各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传承与各国间的友谊,维护国际友好关系。有益于主动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搭建他国了解中国的平台,提升国际话语权。

2.树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意识,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圆梦人,也是世界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开拓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青年要与世界各国青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培育青年担当精神,有助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以胸怀天下的情怀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自身发展融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之中,深刻认识人类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和挑战贡献智慧,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力量。

三、新时代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实践进路

培育青年担当精神要从强化多元合力、遵循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突出知行合一入手,四位一体培育青年担当精神。

(一)强化多元合力以聚力“墩苗培土”

青年担当精神培育要从青年个人、家庭、学校、用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面出发探析路径。其中家庭、学校和用人单位对青年担当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发挥合力,使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聚力“墩苗培土”。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高校教育阶段是提升青年担当精神的黄金时期,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一是把握好课程育人的关键渠道,不断为培育内容赋予时代内涵。学校要以青年自身发展成才需求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担当内容适时调整和更新,教育者要把责任与使命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之中,并联系社会现实将世情、党情、国情讲清楚。二是丰富好校内的培育形式。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全面挖掘校园文化,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搭建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平台,给予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机会。

2.以家庭教育为重点,强化家庭培育力量。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家庭对青年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要树立正确认知,打下培育基础。要从国家、民族和世界眼光全面深刻地理解青年担当精神,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重视对道德素质尤其是担当精神方面的教育。二要注重言传身教,革新培育方法。父母要身体力行践行担当精神,对家庭负责,孝敬老人、悉心教育子女;对工作负责,热爱本职工作;对国家负责,遵守社会公民行为准则;对人类世界负责,保护世界环境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学会担当。

3.发挥用人单位的督导和扶持作用,接好育人接力棒。青年初步踏入社会时,用人单位的引导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是开展岗位职业道德感和荣誉感培训。用人单位要强化青年对本职工作意义的理解,做好青年人才的精神文化教育工作,加深青年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帮助青年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激发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工作。二是有计划地选派青年员工到市场前沿或者重点项目上轮岗,提供“上一线、担责任”的机会,形成好学、善研、实干、创优的群体效应。

(二)遵循成长规律以实现“精准滴灌”

由于青年群体的年龄跨度较大,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等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要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青年提出培育担当精神的重点,注意培育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实现“精准滴灌”。参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并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划分,本研究将青年界定在14-35周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年,身心最具有代表性。根据教育阶段和成长发展的特点将14-35周岁的青年主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突出每一阶段青年培育担当精神工作的重点。

1.14-17周岁:绝大多数正处在中学教育阶段,应充分发挥良好家风对青年担当精神的涵养作用此时青年担当精神的培育内容应当着重强调青年正确价值观养成,重视营造良好的家风,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和教师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引领和思想凝聚作用。

2.18-23周岁:大多数处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利用思政课程主渠道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青年实践能力的培育,关注青年在媒体平台的言论和对网络舆论的看法。学生社团和党团组织等提供培育平台进行担当精神的交流与沟通。

3.24-29周岁:大多数处于初入社会阶段,要加大社会多主体的参与程度,实现有益补充这一阶段的青年开始从事社会性劳动,容易陷入迷茫期,因此要格外重视对青年群体的引导。高校要实现教育的延续,追踪毕业生的发展动态和心理变化;社会要加大对青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帮助解决其基本需求,为青年发展提供帮扶和政策支持,降低焦虑感,减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

4.30-35周岁:已经完成社会定位处在社会成熟阶段,国家的引导成为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参考国际学术界对于判断社会成熟的指标(经济独立、心理成熟、摆脱家庭依赖感),30-35周岁的青年已经完成社会定位,处在社会成熟阶段,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提高。充分利用奖惩机制、加强法律的约束规范及公序良俗的督导成为这一时期培育担当精神的重点。同时,青年也要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管理。

(三)引领社会风尚以提供“活水滋养”

良好的社会风尚是青年担当精神形成和发展重要的“催化剂”。培育青年担当精神需要营造利于培育的社会风尚,联合群团组织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平台,有益于补充和完善担当精神的培育工作,为培育提供“活水滋养”。

1.加大网络平台的管控和治理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青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依法强化网络空间管理,努力创造清正廉洁的网络空间。一是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生态。运用法律法规加紧完善网络保护网,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二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使青年能区分正能量和负能量的网络舆论。三是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主流官方媒体要开设青年担当精神培育的专属网络平台,营造浓厚的网络媒体舆论氛围。

2.凸显党团组织的凝聚和动员作用。党团组织发挥着凝聚和动员青年的作用,会使青年担当精神培育事半功倍。一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凝聚青年。积极扶持青年入团入党,增加入团入党的机会,确保青年时刻围绕在党团组织周围。利用从共青团到共产党的育人链条,加强与青年的联系,用党的科学理论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保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动员青年。通过组织生活会、党课和团课等常态化教育加深青年对新时代党情、世情、国情的理解。各级党委和团委牵头发挥好青年党员、青年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工作形式,动员青年参与到伟大实践中。

3.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纽带作用。目前,青年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呈现多样化趋势,自媒体青年、自由职业青年等新兴群体不断增加。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培育工作更能贴近广大城镇和乡村的青年实际,广泛照顾到培育“死角”,是组织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重要渠道。一是抓实青年的能力培养。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广泛了解所管辖的全体青年工作条件和思想状态,定期组织开展青年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使青年认清当前社会的发展态势,了解目前国家各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二是抓牢青年的思想状况。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设置宣传栏和LED滚动屏幕等方式加强对新思想、新政策的宣传;线下印制宣传手册入门入户进行家庭专访,聘请专家学者或优秀青年代表,面向青年群体开展专题课程进行集体教育。

(四)突出知行合一以孕育“根壮叶茂”

培育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最重要的环节是青年主体发挥能动性。无论是处在学习时期,还是在不同领域从事工作的青年,都必须具备积极的心态和主动践行担当精神的意识,激发自己培育担当精神的动力,并将担当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孕育“根壮叶茂”。

1.在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增进担当认同。涵养家国情怀会增强青年对家庭和国家的归属感,提升家庭为本、国家至上、爱家爱国的情感认同,激发青年为家国、人民踔厉奋发的情感动力。一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我们5000年延续不绝的历史,就能自然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青年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树立起为家国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增强历史主动精神,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2.在奋斗和挫折教育中提升担当勇气。大多数青年对社会环境和对担当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对自身的能力评价过高。当精神世界跟不上历史使命的需要时,会感到颓废失落、彷徨无助,从而挫败了担当使命与责任的意识和行动。因此,要提升青年在面对挫折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解决能力,推进挫折教育。正确树立青年对新时代担当的认识,让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经受得住考验。产生坚定的目标追求,才能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影响。面对各种诱惑与挑战,要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承受挫折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

3.在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中提高担当能力。新时代青年理应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胸怀天下,身体力行地改变世界。如李大钊在100年前颂扬的那样:“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一是坚定为全人类求解放的理想信念。青年是塑造人类未来的重要力量,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解决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转型和人类的解放。二是科学认识世界发展趋势。青年要建立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全球趋势的脉搏,树立对全球历史趋势和发展大势的科学认知,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三是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性看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成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69 3200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