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课稿(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课稿(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第一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鼓舞人心的战略部署,是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其所包含的事业更伟大、任务更艰巨、工作更繁重、结果更辉煌、影响更深远。全党同志一定要胸怀这样的远大目标,不自满,不骄傲,不懈怠,不停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乘势而上,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战略步骤上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经验看,科学划分发展阶段,以相互联系和不断递进的发展阶段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是我们党非常管用和有效的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到本世纪中叶,历时30年时间,时间跨度比较长。为了更有利于明确前进方向,精准奋斗目标,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凝聚全社会力量,统一全社会意志和行动,需要根据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要求,把未来30年划分成若干不断递进的发展阶段,分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积小胜为大胜。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还有利于保持我们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的战略部署,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安排。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长期战略举措,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阶段性战略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完成之后,不失时机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的战略目标,用以接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稳定性,有利于继续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第二篇】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党在不懈探索实践中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一致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新征程,怎样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课题。

深刻认识开启新征程的战略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是我国发展中十分紧要的一步。从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出发,才能深刻认识开启新征程的战略意义。

这是接续推进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新征程。科学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性与发展阶段性的辩证关系,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始终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这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分两步推进,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环环相扣、依次递进的两个发展阶段,能否如期完成前一阶段的目标任务,直接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15年时间、制定和实施3个五年规划。《规划建议》《规划纲要》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启航规划,“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必须开好局、起好步。

这是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大跨越的新征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构成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坐标和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为我们开启新征程确立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非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而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其中,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具有诸多不确定性。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将在这个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开辟新局,既利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正面因素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通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向发展,努力创造两个大局良性联动的局面,为成功实现这一伟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奋进“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划建议》《规划纲要》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焕发更为强大的生机活力。

准确把握开启新征程的目标要求

新征程需要确立新航标,制定新的任务书、路线图。《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规划建议》精神,集中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提出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制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准确把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目标要求的基本依据。

准确把握和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并特别强调了5点。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过上现代化生活,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规划纲要》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体现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彰显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规划纲要》专部署“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国担当。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切实贯彻《规划纲要》一系列顶层设计和部署安排,就能准确把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方向和路径。

准确把握和有效应对新征程上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规划纲要》深刻分析我国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机遇与挑战的新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加了把握和应对的难度。过去我国发展顺势而上,机遇比较好把握;现在要顶风而上,把握机遇的难度就不一样了。过去国际大环境相对平稳,风险挑战比较容易看清楚;现在世界形势动荡复杂,暗礁和潜流增多,对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我们发展水平低,同别人的互补性多一些;现在发展水平提高了,同别人的竞争性多起来了。面对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新态势新环境,必须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准确把握和不断夯实开启新征程的条件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目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拥有显著的制度优势、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发展韧性,具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深入领会和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全面贯彻和落实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夯实和用好开启新征程的条件与基础,进一步发挥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就能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万众一心、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经过“十三五”时期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如期实现。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协同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扭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新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虚心向人民请教,从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规划纲要》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并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确立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方向、目标和路径,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如期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制度基础、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必须始终坚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规划纲要》将改革创新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规划纲要》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贯穿改革创新精神,必须创造性地抓好落实。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改革创新不可能轻轻松松、顺风顺水,必然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和斗争。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风雨无阻的闯劲干劲,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第三篇】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征程号召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能够在组织的关心下,扎根基层一线服务一方群众,这是我们的荣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做一个政治上明白、工作上清醒、服务上贴心、发展上保驾的选调生。

树信念,讲大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没有信念的人生,就像大海上没有航标而航行的船,永远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历史和现实足以证明,只有那些将理想信念深深铭记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才能够在一切利益诱惑面前,在一切弱化和破坏组织纯洁性,战斗力方面勇于亮剑,并屡屡获胜。大局者,足可管中窥豹,足可运筹帷幄,铸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境界。衡量一名选调生合格是否,要将政治上明不明白放在首位,只有政治上明白,才能处事上清醒,服务一方群众,助力一方发展,政治素质是具有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我们要时常吾日三省吾身,党性觉悟够不够,理想信念纯不纯,大局意识有没有。只有不断修身养性,才能够永葆政治肌体的健康。

守纪律,将规矩,做工作中的清醒人。人生要系好第一颗扣子,因为它是起点也决定着终点。如果一名选调生从一开始就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在工作上不遵守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那是极其危险的。纪律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制度性约束,如果有规矩没有人去执行,去拥护制度的权威性,那纪律会变成一张废纸,一个团队就无形之中成为了一盘散沙,连规矩都不讲了,更别说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下取得胜利了。有些人就是因为纪律意识不强,在你来我往之中无形的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作风习惯,当蓦然回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善服务,解难题,做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一名基层选调生,是一项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基层最前行的工作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根结底就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使工作对得起组织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选调生其实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公务员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服务群众的,只有不断为群众解决身边难题,我们自身才能够得到成长和人生意义的升华。文章写得再好,天花乱坠也抵不上真真切切为群众解决一件难事,多做一点为民服务的事实,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事,我想心安了自己,也舒服了别人。

讲担当,敢作为,做地方发展的保驾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哪里工作就要为那一方百姓谋发展。对于一名选调生未来的路而言,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作为就能成就多大事业。基层的事情很杂,想从方方面面出发,作出一番超越前人的事业是存在不少困难的。但不能说存在困难就停步不前,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正确树立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姿态,不管经历什么,都要着眼于地方的长远发展,哪怕就是每天或者每月每年取得一点点进步,至少我们的事业是向前的,这样在一代又一代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事业注定会像潮水一样奔腾向前。

“呼吸相顾,痛痒相关。”新时代的选调生,其路远,其情近,其志远,其梦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心得讲稿【第四篇】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

“五星红旗,永照大地”。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信仰和寄托。鲜艳的中国红,厚积了中华儿女最坚实的民族自信;飘扬的中国红,激荡起中华儿女最澎湃的奋斗力量;永远的中国红,凝聚着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爱国情感。《纲要》深入阐明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对实现爱国的共识更深刻、情感更统一,行动更有力发挥着积极引导作用。

永葆心相融的真情,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激发爱国情。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爱我中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而携手并肩的进取心同频共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的奋斗心同向发力。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新时代,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让中华心一起跃动、爱国情永远激扬,使爱国主义成为我们共同奋进的理想信念。

永葆文同根的深情,在坚守文化精髓中激发强国志。文以载道,文以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流淌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指引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创美好未来。5000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始终坚定爱国主义流向,交融汇聚;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源源不绝,历久弥新,共同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铸就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深入人心。在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秉承强国志阔步新征程。

永葆血同源的亲情,在接力复兴大任中激发报国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永远高擎、照亮前方的精神火炬。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时代追梦航线上劈波斩浪。“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青年手中接力传递,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励奋斗圆梦的报国行。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们要认真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施好爱国主义养料,让中国梦绽放时代欢颜。

69 1563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