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第一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我行所有团员在行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渡江文化园,瞻仰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听取了工作人员对战役经过和烈士事迹的讲解,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人民解放军奋勇杀敌,夺取抗战胜利的英雄事迹。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9周年。69年前,在江苏扬中的江面上,“大辫子姑娘”颜红英奋不顾身,送亲人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英雄事迹,被定格成“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经典照片,成为广泛流传的历史佳话。渡江战役中,解放军20军浴血奋战,扬中作为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的“江心跳板”,为渡江战役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大辫子姑娘”为代表的扬中人民,主动加入支前大军,摇着小木船帮助亲人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与解放军20军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感谢我行领导给我们的这次参观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会到新中国的诞生源之于无数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而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我们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革命先驱崇高革命精神的落实到实处,贯穿在工作当中。铭记历史,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两天前,我们的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关于学生参观红色基地学习心得8篇2

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我们商丘市睢阳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党员一起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参观学习,参加红色教育的党员们穿上了红军服,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长征历程,追忆难忘战争岁月。

我们穿着红军服,走志仁小道,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一路唱着红歌,在山顶上胜利会师。参观革命旧址,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让历史事件进入我们内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我们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和熟悉大别山光荣的革命历史,感悟大别山革命传统,引导我们走进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体验革命的苦难和辉煌。这些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和升华,生动直观的教学,使学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这次红色教育时间虽短,却使我热血沸腾,备受感动和鼓舞,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信念”两个字的内涵,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

大别山走出的那300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仿佛再现眼前;郑维山将军的最后一封信令人感慨万千,顿生敬仰之情;许世友同志一生忠诚、三跪慈母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箭厂河乡红田那300多名忠魂让我肃然起敬;“志仁小道”那崎岖的山路让我在红色拓展训练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大别山革命历史,讴歌了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而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受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和淳朴民情。

一、我近距离感受了大别山精神。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其中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不来新县,不知道这里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这里先后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海东、许世友等3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不来大别山,不能深刻感受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无数的新县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年新县总人口只有10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就有万人,占一半还多,可以说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岭岭埋忠骨。

正是在这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时光飞逝,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新时期大别山精神仍具有其鲜明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是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齐心协力,精诚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我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当听着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四度辉煌的革命历程时我肃然起敬;看到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内那一颗颗璀璨的将星、如山的雕像时我们心潮澎湃;在苏区首府烈士纪念馆内在十三万烈士纪念墙前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心情沉重而坚定,听到晏春山烈士宁死不屈的故事我潸然泪下??,这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见证“中国力量”、激扬“民族信念”,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作为党的干部,就必须有一颗坚定的务实为民清廉之心!要珍惜自己的岗位,服务师生,无愧于教育事业!

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第二篇】

为进一步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10月23日下午,学校领导班子、部分党员干部到方山镇党建展览馆、方山寨等地学习参观。

方山镇党建展览馆依托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方山钢铁人民公社的老院落打造而成,有党建历史和廉政教育两部分组成,整个展馆涵盖方山抗战史、艰苦奋斗史、改革开放开拓史与反腐倡廉教育警示等内容,展现了方山这片热土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方山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仆后继、光荣牺牲的崇高精神,方山人民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党员们参观考察了党建展览馆,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介绍,通过看图片资料和实物,了解到每个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大家重温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光辉历史,重温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从他们身上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对老一辈革命工作者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参观后,全体党员在方山钢铁人民公社“毛主席请示台”前,面对党旗,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做出庄严承诺,争做合格党员。

方山寨作为方山镇的主要标志之一,包含有古方雷氏封邑碑、方氏会馆、豫西抗日纪念馆和豫西抗日英雄广场等景点。豫西抗日纪念馆记载了禹西战役“奇袭方山寨”在此打响的事迹,陈述了无数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我校党员在豫西抗战纪念馆重温了方山袭击战的激荡,重生了革命党人的力量。豫西抗战英雄广场的补建更是填补了禹州市抗日纪念馆的空白,为打造爱国主义特色小镇添上重要的一笔。豫西抗战英雄广场的建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颂扬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激励后人。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发展;回望,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通过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大家在革命的圣地,经过了灵魂的触动和思想的洗涤,增强了时刻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定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职、踏实干事,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第三篇】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这种红色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最深的感受。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人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们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积极分子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将会永远铭刻在心。

没有人出娘胎就是豪杰,就是英雄,只要我们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多坚持一点点,多向前迈进一点点,成功,离我们只剩下一点点,90后的我们,一样会不胜不休,永不言败。并且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也要首先带头学好红色精神;其次,我以为,参观重要,学习重要,宣传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红色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此次的.旅途虽然十分短暂,但却让我充分领略到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的灵魂,我的思绪也在此得到了升华,我坚信,以后,我的身边将不只有我一人,而是随着五星红旗飘扬的烈士英魂,他们将激励我,向人生成功的彼岸不断冲刺。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珍惜每一天,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我想它日,若有机会,我将以一个成功人士的身份再次步入这神圣的殿堂。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2

悬崖峭壁上的水长城。远望红旗渠,就像一条长蛇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蜿蜒盘旋,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水利奇迹,一点都不为怪。漫步在纪念馆,听红旗渠的儿女讲述先辈们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经历一次精神洗礼。60年代初,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极为困苦的时期,一位名叫杨贵的书记带领林州人展开了一场“千军万马战太行”的伟大行动。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但引漳入林从设想到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持,立下“大战八十天引来漳河水”的誓言。

我第一次掉了眼泪,没有强烈的吃水、用水的愿望,怎么能够凝聚这样的共识?红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长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每家每户的付出,每一个刻在石块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兑现了承诺。杨贵书记身先士卒战斗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岁的母亲去世才答应离开工地回家奔丧;工程师吴祖太日夜绘制施工图纸,没来得及见到新婚妻子的最后一面,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有脸吃上红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岁的孩子送上工地,却再也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期;……一路泪水涟涟,直到那张万人欢庆红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现在眼前,感动的泪水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时,可以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奉献和付出,可以在现场分享胜利的喜悦。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红旗渠精神被概括为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后人所传颂,其中的开拓创新最让我震撼。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说国家财政只占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举全县之力,光是这一工程中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让人震撼。没有先进的水利测量工具,就发明了用脸盆、板凳和水组合成的测量工具;为了尽快完成四千多米长的通道,从山顶掘了十三口井把两个工作面变成了二十六个工作面;红旗渠长藤结瓜的探索,将这项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一体的大型灌区。除此以外,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补偿协议被誉为“最早的拆迁补偿”,修渠过程中责任到生产队、到村、到户的做法,与十多年以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由衷地说,红旗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行山上的五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靠着红旗渠精神名扬天下的林县儿女们并没有躺在先辈们的成绩上睡大觉,而是奏响了与我国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的五部曲。六十年代,千军万马战太行解决生存问题,七十年代千军万马出太行解决温饱问题,改革时期千军万马富太行解决发展问题,新时代千军万马美太行、福太行,一个与时俱进的林州县向全国人民宣布: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里的回声。踏着脚下的青石,扶着两边的栏杆,一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每一个人都举起了右拳,气壮山河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回程,这次活动已经成为过去,红旗渠却成了一座精神丰碑。循着红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无比明亮,国运昌盛、四海升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更是铿锵有力的回答:这样的中国梦,算我一份!

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第四篇】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虽然短暂,但使我充分意识到什么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百姓家园,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鲁南人民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军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沂蒙精神的形成,是共同信念、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的交融,更是每一名沂蒙儿女团结一致、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结果。

“红色沂蒙”教育,使我充分意识到,“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回顾那段艰难岁月,重温那段历史光辉,我们在思想上收到了震撼,心灵上受到了洗礼,如何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新的思考。回到当前,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支部书记,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以沂蒙精神为动力,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凝聚团队、合力发展的正能量。

短短的3天学习,通过边参观、边听讲、边领会、边思考,深知今天的幸福中国来之不易,深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体会到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水乳交融的重要性,只有真心为了人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沂蒙精神是一座丰碑,我们学习、历练,在不忘初心强军梦,牢记使命兵器情的今天,我们践行“让装备更精良,让企业受尊重,让员工更自豪”的企业使命,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共同朝着先行者的坐标奔跑,塑造我们的西光精神。

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讲,它是人的精神支柱;对一个群体来讲是,它是群体的粘合剂,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我想正是有了信仰,才有了沂蒙老区的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取胜利的动力;正是有了信仰,才有了老区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前赴后继;正是有了信仰,才有了老区今天的旧貌换新颜。

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第五篇】

灰色的关墙算不上高大,关门正中上书“娄山关”三字也绝无想象中的气势。但当我立于关口,俯瞰众山,才能体会-笔下“雄关漫道”的真意。黔北的山,海拔不高,但险峻异常,错落有致的绝壁间,蜿蜒盘旋着一条国道,穿关口而过,链接川黔两省,古人有诗写到“大楼高压万峰巅,鸟道才容一线穿”可谓切实。就连毫无军事理论知识的我,看到这样的地形,也读懂该地的易守难攻,和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就在80多年前,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曾两次攻克娄山关,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鉴证了中央红军的涅磐重生,鉴证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年初,中央红军血洒湘江,在围追堵截之下,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在一败再败,前途渺茫的氛围中,这次被大多数党史专家认定为中国共产党历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座黔北重镇召开了。会议整整开了三天,没有鲜花和掌声,虽然会场是当时遵义城的宅子,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但参会的二十余人,心情却万分沉重。整个会议围绕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以及被迫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激烈讨论,会议决议否定了以博古、李德为主的错误军事领导,进行了党和军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更换,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听完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我走到会议旧址旁的广场上,端望着这座黑白色调,精巧别致的官邸,回味着这段荡气回肠的往事,我仿佛能够听见会场上,-真诚坦荡的自我批评,-详实全面、有理有据的反报告,以及彭德怀那饱含愤怒的湖南口音“崽卖爷田不心疼”,我深刻领会到了这次绝处逢生的会议所传导的精神“实事求是”。是的!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走进遵义会议陈列馆,站在多媒体沙盘之上,看着红色箭头所勾画出的壮丽往事“来回穿插,四渡赤水,详攻贵阳,剑指昆明,虚晃一枪,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段所有共产党人耳熟能详长征史,用实践证明了遵义会议决议的正确,你可以把临危受命、力揽狂澜、扭转乾坤等等词汇都用在-身上,正如陈列馆里的背景音乐“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所唱的,毛主席有足够的理由接受这样的歌颂。但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用兵真如神”依靠的是什么,是什么带领共产党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我认为正是“事实求是”精神。1956年,-在八大预备回忆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败仗,长征时候打土城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一生打过四次败仗,其中两次发生在被他自认为得意之笔的四渡赤水期间。没有丝毫的掩饰,败仗就是败仗,没有这种对大小战斗实事求是,几近严苛的总结与分析,哪有整个战役用兵如神的神来之笔。苟坝会议旧址外,走在那条的真理小道上,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愈发深刻,当年红军指战员正是以这种精神作为指导,在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转坎坷为通途的努力奋斗中,熔炼出最顽强不息最灿烂夺目的生命力。

短暂而又充实的教育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回望党史,我们党不仅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从容与豪迈,更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壮与苦难。一部艰辛的奋斗史,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朴实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探索的伟大实践,而今,党中央吹响了决战贫困的集结号,两个百年梦想近在咫尺,越是在这关键时候,“实事求是”就显得愈发重要,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一定要把遵义会议精神带回去,带到工作中,按照总书记“努力作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要求,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走好共产党人新的长征路!

69 1186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