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剖析材料(优质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公文资料“典型案例剖析材料(优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一篇】
身为一名政法干部,就应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走在前,干在前,做表率。在思想和行动上也绝不能放松警惕,对已要常照镜,正衣冠,对身边人要扯袖、红脸、出汗。要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不忘初心和使命,对照党员标准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不足,坚决从思想上深挖祛毒,从政治上划清界限,从作风上挖根除弊,时刻警钟长鸣。
一、个人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平时忙于工作,忙于事务,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较少。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用心性和主动性不足,有时侧重了对上级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学习,而忽视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观点,现用现学,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
(二)工作业务知识不够扎实。对一些具体问题,由于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欠缺,尺度把握得不准,工作中不能独立大胆,总想去依靠。要加强业务知识与潜力的提速,及自信顽强和坚韧不拔毅力的提高。
(三)自我要求及创新不足。有时满足于上级部署什么就干什么,主动谋划、改革创新不够,总想在工作中找捷径,不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就能够把事情做好,对工作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待工作不能大胆创新,只满足于看好门,不出乱,对一些重点突击工作,往往局限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缺乏一盯到底的功夫。
案例分析【第二篇】
一、网岭502监狱明信片销售案例
2005年2月6日,攸县局在市局的安排下,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与网岭502监狱联合举行了“一片真心悔过,重塑光明人生----向亲人邮寄拜年卡活动”,一举销售明信片1万枚。虽然1万枚的数量不是很大,但我们可以通过这起营销案例分析一些存在的问题,总结一些经验。
(一)、有市场,但我们没有去挖掘。(要善于挖掘商机)。
这一营销方案的创意源于市局无意中得知网岭监狱2005年只购卖了100多枚贺卡,而网岭监狱的在押犯人就有近5000多人,而且监狱犯人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人身自由通信也不方便,相对于普通人来讲,“通信”对他们有更重要的意义,而我们邮政企业提供的产品就是“通信服务”,从市场角度来讲,我们的“供”就是他们的“需”。这种供需关系的存在就必定会产生现实的交换关系,对我们来讲,邮政局可以通过向他们提供“通信服务”获取商业利润。因此,这其中应该是有文章可做。
(二)、有市场,别人想到了,但我们没有想到。(对市场信息要反应灵敏)
在网岭监狱的营销方案取得成功后,想在茶陵监狱实行同样的营销方案,但当我们营销人员上门时,对方遗憾地表示已迟了一步,因为移动公司已对他们推出了“亲情短信”服务、电信公司推出了“拜年电话”服务。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有市场,我们没有想到,但别人想到了,这也反应了我们对市场信息不敏感。
(三)准确定位,精心策划,最大限度地激发需求欲望。
确定了目标客户以后,怎样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怎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有市场就有文章可做,但要把文章做好关健还在于怎样去做。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客户的自身特点、文化宗旨、服务对象来进行策划。此次,我们站在监狱方面的角度,从有利于监狱管理、有利于犯人改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实现监狱、犯人、邮政三羸,从而取得了实际效果。
(四)、只有熟人关系不行,我们必须要从单纯的关系营销向关系营销与方案营销相结合转变。(要转变营销模式)
攸县局网岭支局的支局长因业务关系,与网岭监狱的主要领导往来比较多,已形成了一种熟人关系。在此之前,也找他们推销过明信片业务,但由于网岭监狱2004年已在外印制了反应自身精神风貌的贺卡,明信片推销成效不是很明显,只向征性地购买了了200多枚。但当我们的营销员带着精心策划的营销方案上门时,监狱方面愉快地接受了我们建议,一举销售了10000枚。
三、2005年株洲市形象贺年卡营销案例分析
(一)、开发背景:
1、春节来临,政府各单位、部门经常用贺卡的形式与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但按照以往的方式,贺卡的来源都是各自购买,有的从邮政部门购买贺年有奖明信片,有的从市面购买普通贺卡,品种、规格、质量不一,不能统一体现地方特色,也不能整体反应地方形象。
2、根据不完全统计,市委、人大、市政府、政协共有30多个下属单位,包含100多个机关部室,往年贺卡使用量在3--4万枚左右,按照平均单价5元预算,费用在15万元左右。
针对以上情况,信函广告分局在方案中建议株洲市委、市政府针对今年即将来临的元旦、春节,制作一批以“株洲形象宣传”为主题的贺卡,在市委、市政府等机关单位统一使用,一方面,可以以贺卡为媒介向外界推介、宣传、展示株洲形象,进一步推动株洲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是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认可。
第三是贺年卡制作出来后,信函广告分局主动向各认购单位送货上门。
(三)、取得的效果。
制作1万枚贺年卡创收6万元。
(四)启示。
1、有了思路要早动手、早开发。本次营销活动从开始策划,到全部销售完毕,历时2个月时间,12月20日贺年卡才制作出来,由于临近元旦,部分单位怕来不及,已经从市面上购买了贺年卡,这给我们的销售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如果能早动手宣传策划和营销,市直机关这一片至少应该销售2万枚以上。
案例分析【第三篇】
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12日选择我科实施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培训前后的护理人员各27名,均为女性,分别为传统组和结合组。其中传统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结合组实施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析的培训方式。传统组护理人员年龄21~26岁,平均(±)岁;学历为大专9名,本科18名。结合组护理人员年龄20~27岁,平均(±)岁;学历为大专10名,本科17名。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培训方法:传统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模式,由我科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的专科特点及我市医疗卫生相关部门编著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目标和教材制定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在内的培训计划,其中理论知识的培训由资深护理人员负责,通过讲授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科室常见疾病护理的方案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培训,而操作技能的培训主要采用跟班培训的方式,即“培训老师演示-护理人员练习-老师评价”。培训结束后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进行考核。结合组实施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培训。①选取我科10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由科室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对案例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突发事件,带教老师组织护理人员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学习案例,应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即不停地追问)引导护理人员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评判性分析和大胆质疑[2],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以方便讨论,鼓励护理人员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分析错误观点形成的原因,以培养护理人员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学习完一个案例后,带教老师需根据案例设计针对性的模拟情景,将案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突发事件均穿插在其中,让护理人员扮演模拟情景中的角色,之后先由护理人员进行自我点评和相互点评,再由总带教老师进行最后的点评和总结。培训结束后,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进行考核。观察指标:观察护理人员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和对培训方法的认可度。培训后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培训方法认可度调查表了解护理人员的认可度,主要包括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及增强团队协助能力6项内容,每项内容分值1~5分。评分的高低与护理人员的认可度呈正相关。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人员培训后的考核成绩:结合组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见表1。护理人员培训后对培训方法的认可度:结合组护理人员培训后对培训方法各个方面的认可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见表2。讨论传统的培训模式是以带教老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的培训方式,硬性地向护理人员灌输知识,既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会导致护理人员之间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欠缺[3]。情境模拟法是主持人对客观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描述后,通过引导的方式使护理人员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分析和交流,以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操作的方法[4]。案例分析法是以临床案例为基础,通过假设、质疑、推理、反思和讨论等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探究客观存在的事实,并将护理人员潜在的智慧和能力挖掘出来,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和培训方法[5],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也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的一种创新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是为医院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其中护理实践操作是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的核心内容[6]。
本次研究中,27名护理人员应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培训后,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P<),对培训方式的认可度也大幅度提升(P<),说明该种培训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青荷,韦秀霞。同伴互助学习联合思维导图模式在新护士岗前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5008-5011.
[2]郭琼萍,王巍。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生实习前护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4):149-162.
[3]朱臻,朱慧,宋慧娜,等。情景模拟法在灾害救援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1):1062-1063.
[4]贺彬,李兵,周兰英,等。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141-143.
[5]胡霞,顾晓菊,潘红宁,等。启发式临床教学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6):709-711.
案例分析【第四篇】
根据有关要求,不含B股的境内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在经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同时,还须经境外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截止2000年底,在沪深两市中,除含有B股的上市公司外,银行类上市公司只有三家,即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从这三家上市银行已公布的2000年年度审计报告来看,许多报表项目存在较大的境内外审计差异。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从中选取若干报表项目的数据作比较,其差异状况如表一。根据表一的数据,可以将境内外审计差异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财务状况方面的差异:(1)资产差异。三家上市银行的期末总资产境内审计数都大于境外审计数,其平均差异率为%;(2)负债差异。除民生银行没有负债差异外,其他两家银行的期末负债境内审计数都大于境外审计数,三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差异率为%;(3)股东权益差异。三家上市银行的期末股东权益境内审计数都大于境外审计数,其平均差异率为%;(4)每股净资产差异。三家上市银行的期末每股净资产境内审计数都大于境外审计数,其平均差异率为14%。
2.经营成果方面的差异:(1)净利润差异。三家上市银行2000年度净利润境内审计数都大于境外审计数,其平均差异率为33%;(2)每股收益差异。除发展银行没有每股收益差异外,其他两家银行的每股收益境内审计数都大于境外审计数,三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差异率为%。
3.现金流量方面的差异:(1)现金净流量差异。2000年度,除浦发银行没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差异外,其他两家银行都有该方面的差异,且其境内审计数都小于境外审计数,三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差异率为%;(2)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差异。2000年度,三家上市银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境内审计数都小于境外审计数,其平均差异率为276%。
不难看出,上述境内外审计差异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其差异的存在是全方位的,涉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各个方面。对于基数较大的指标,其相对差异较小但其绝对差异较大,而对于基数较小的指标,其绝对差异较小但其相对差异较大;二是其差异又都是同向的,不存在同类项目间相互中和或抵消的可能。由此,如果会计信息没有审计比较,上述差异特征就显现不出来,那么,会计信息的单向虚增或虚减就不易被发觉,其危害性不可小视。在这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尽管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大公司和大银行都聘请了“五大”国际会计公司进行审计,但其审计所遵循的是当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和银行在收到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后不久,其持续经营假设就受到严峻的挑战,不是被重组就是被清算。如果当地政府要求国际会计公司在审计过程中,除遵循当地法定审计要求外,再增加按照国际审计准则要求的审计,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审计差异的补充资料,则会使审计更加深入。这对于揭示企业或银行潜在的财务危机、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管理当局目前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并且也以境内上市金融类公司作为试点。然而,揭示差异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缩小或消除差异。
二、差异的主因:会计估计差异
会计信息境内外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会计准则的设计差异,另一是会计准则的运行差异。对于前者,只有通过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来消除;对于后者,主要是通过提高会计及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判断或估计水平来缩小。客观地说,上述三家银行都存在着会计准则的设计差异和会计准则的运行差异,可我们的问题是,造成上述三家上市银行的会计信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会计准则设计上的差异,还是会计准则运行差异?经过分析,不难发现:
第一,上市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境内外审计差异,主要是由于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期末余额差异和本期计提差异所引起的。而按照财政部《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财会[2000]20号,以下简称“20号文件”)的规定,上市银行的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核销和风险认定与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实质性差异。
“20号文件”中规定,贷款呆账准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计提。合理计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合理的提取方法,另一是合理的提取比例。对于前者,文件规定采用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法。这一规定已经改变了原来按期限法(一逾两呆)提取呆账准备的做法;对于后者,文件规定不再按统一的比例计提。上市银行应当根据贷款对象的财务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贷款的逾期期限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同时要求上市银行采用追溯调整法来消化不良资产。而所有这些规定与国际惯例完全吻合,有鉴于此,如果说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存有差异的话,这只是实务操作中的判断或估计差异,是由于国内外银行会计人员的分类和比例判断标准不同所致,而不属于会计准则设计或本身的问题。由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上市银行提取呆账准备的合理性作出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通过对三家上市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的境内外审计比较,发现国内外职业判断的差异比较大,无论是期初、本期和期末呆账准备金,其境内审计数都远远小于其境外审计数,其平均差异分别为%、%和%。有关贷款呆账准备金的具体差异见表二。
我们知道,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期初余额和本期计提数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利润总额和资产构成。从上表可以看出,民生银行在2000年度提取一般准备金后,呆账准备金金额达到亿元,高于会计人员按信贷资产按五级分类法测算应提取的呆账准备金亿元,因此2000年度不再另行提取呆账准备金;而境外审计师认为:基于稳健原则,应在报告期期初增加计提呆账准备亿元,报告期内增加计提呆账准备亿元。由此造成境外审计的年度利润总额比境内审计的利润总额少亿元。浦发银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境内审计师按五级分类测算后,仅计提亿元呆账准备金,而境外审计师则认为应计提亿元。与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相比,深圳发展银行则足额提取了呆账准备金,境内外审计结果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该项会计政策而产生的追溯调整,境内外审计的差异较大,境外审计师认为年初应增加呆账准备金亿元,构成了境内外审计师对净资产审计数的主要差异。由此可见,尽管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都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采纳了贷款的五级分类法,但是由于银行会计人员判断五级分类的标准,以及按五级分类标准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的比例不同,导致境内外审计的巨大差异。
第二,上市银行现金净流量境内外审计差异较大,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国内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中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没有实质差别。
勿庸置疑,现金流量表的核心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于现金的定义一般不会产生异议;对于现金等价物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除赞同一般公认的“期限短、流动性强的投资”外,还认为其应是“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我国对现金等价物的定义虽与IASC基本一致,但只对“期限短”作了明确解释,对其他三个条件只是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判断,这很可能导致企业或银行主观臆断或无所适从,甚至通过“适当判断”来谋求对自己有利的结果,从而带来新的报表粉饰问题。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对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确定标准的权威性规定,目前可以看到的只是三家上市银行年报上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构成范围的会计政策披露。深圳发展对现金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对现金等价物给出了“现金等价物是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低的投资及存放于中央银行可运作之款项”。浦发银行虽然没有在附注中披露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会计政策,但以表下注解的方式说明了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范围,它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备付金。与之相对应,境外审计师则认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现金、中央银行存款余额、低于三个月的拆放同业和低于三个月的存放同业组成。不难看出,境内外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差异,是导致现金净流量审计差异的原因所在。
因此,上市银行境内外审计结果的差异,不是会计准则的设计差异,而是会计准则的运行差异,主要是由于境内和境外审计师对会计准则的具体应用不同造成的,属于会计估计的差异。
三、缩小差异的对策
通过比较分析,上述三家上市银行2000年度审计报告的境内外审计差异是巨大的。不难设想,沪深非银行上市公司的境内外审计差异究竟有多大。面对目前的现状,千万不可小视,更不能听之任之,当务之急是怎样去缩小会计估计的境内外差异。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案例分析【第五篇】
案例教学的思路其实在各个投资相关的课程(比如:投资项目评估学、证券投资学等)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也有教师专门著文研究在各门课程中如何更有效的开展案例教学。那么,投资案例分析课程与这些单科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有什么区别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综合性
传统的课程设计总是以章、节、点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首先就得考虑教学进度和每一个知识点的透彻分析,所以单科课程的案例教学往往是针对知识点的虚拟案例教学,主要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数据及内容往往较少。而在投资案例分析课程中,我们必须通过案例了解一个综合的体系,这个体系中可能包含了若干个知识点,甚至于这些知识点是跨越了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单科课程的。比如我们在一个国际投资案例分析中涉及到了投资市场选择对企业影响的体系,这个体系下又包含了企业的资金筹措、股票波动、公司经营管理结构等等知识点。案例的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多侧面、多层次、动态性的把握知识点和知识结构。
(二)操作性
如前文所说,单科课程的案例教学更多地采用虚拟数据或者节选数据,只要满足知识点的体现就可以了,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案例中来。而投资案例分析课程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园地,案例的选取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感兴趣并发生共鸣。在上讨论课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仔细阅读、思考,了解案例的背景资料,实地调查、收集准备必要的信息资料,认真分析案例,充分准备教师布置的分析讨论题。上案例讨论课时按照教师事先制订的讨论计划分组讨论、分析,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前做总结,指出案例中的关键点、案例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报告中既要有自己的观点,又要综合他人的观点。案例分析的拓展由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这样做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在讨论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投资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投资案例分析课程开设以来,通过近四年的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我们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一套教学案例库多媒体材料,并实际运用于课程教学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案例的关联度不足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投资案例分析这种专门设置的案例教学课程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独立的给出一个又一个案例,然后依据案例的内容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没有过多的去考虑案例与案例之间的关联性。我这里所指的关联性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整体的关联性,即各个案例之间在宏观甚至中观企业背景上的关联;二是细节上的关联性,即各个案例在数据上的关联。
案例教学本来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方法,案例之间失去了关联性,虽然也能够用于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却要受到一定的影响。首先,没有整体的关联性,学生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独立的案例去了解案例的背景,阅读大量的背景材料,到了最后迷惑于材料之中而无法找到研究分析的重点。其次,没有细节上的关联性,学生就每个案例独立的进行了分析计算,虽然也对案例中的知识点加强了理解,但除此以外再无拓展,不利于训练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
在投资案例分析教学的课堂上,我们能够针对给出的案例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或推导出结论,但是出于教学效率的需要,我们主要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或一般规律。但一般并不代表全部。很多学生往往对于问题的思考容易单一化,不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建议和认识,对于同一个结果或者结论可以有不同的算法,把案例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没有把教学所要体现的效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去。
(三)案例教学带有了更多的考试元素
投资案例分析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其他的案例教学方式,需要以一定的考核方式来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后采用了出题考试、提交学习报告、分组讨论综合测评等若干种方式来进行考核。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生始终会把学习和考核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又促成了学生为了考核而学习的不良学习思想。不利于学生在更加开放的层次上接受投资案例分析课程。
三、投资案例分析课程今后的教学设想
结合前文对投资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我认为今后我们的投资案例分析课程
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加强教学使用案例间的关联性
在维持案例对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分析提示的基础上,合理构建案例与案例之间的关联性,使得教学案例能够更加系统化。初步的构想可以以一家企业作为模型,考察这家企业的投资活动,从中凝结案例用于教学。这样,能够使得案例有大致统一的背景元素,在数据上又能够前后呼应,加之由浅入深的课程教学设计,相信应该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加强案例的关联性,又有利于学生可后自己利用案例加强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二)加强未知结果案例的使用
过去我们往往选择一些已经有了结果的案例来作为教学内容,不可否认这样的案例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理论体系,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影响了学生参与投资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积极性。现在Internet无所不在,学生只要上网就能够把这样的案例查得清清楚楚,对所提出的问题的结论也早就明了于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就没有什么必要了,我们只要提供学生网址就好了。因此,我认为在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中应当适时地采用一些正在发生并且还没有显现出结果的案例。这样,学生在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强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展开自由思想的翅膀,自己主动的预测结果,并随时关心案例标的的动态发展过程,将来在课堂之外去对比实际情况与自己预测的异同,进而回归到对理论的研究,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我们案例教学由实证模式走向规范模式的目的。
(三)创新投资案例分析课程考核方式
如上所说,综合性关联性的案例和适时动态未知结果的案例选择必然要求我们在对应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我想像投资案例分析这样的课程进行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还应该放在其次,而应该把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性作为考核的重点。原因很简单,知识点都是他们已经学习过的课程中应当考核过得,案例课程的目的并不是着眼于考察他们以前的知识掌握得是否到位,而是考虑加强学生在投资领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所以,对投资案例分析课程的考核不妨考虑直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对案例讨论的参与积极性、在对立观点辩论的表现性、对分组讨论结果的贡献程度、对案例的拓展研究等等方面做出评价,然后综合加权给出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考核意见和成绩,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刺激同学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要只为了考试而学习。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个人对投资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一点粗浅想法,很多内容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实践和完善。有什么不对之处,也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浅议案例教学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B].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下一篇:助人为乐事迹材料精编4篇